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以四川主要花椒产地的18个试验点为对象,研究四川主产区花椒对Pb的积累特性及食用风险。结果表明:花椒树皮、树枝、树叶、果实对土壤中的铅均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各部位有机态铅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4种形态;花椒果皮样品的总铅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样品,花椒树枝和树叶样品中的总铅含量差异不显著,花椒树皮的总铅含量均较低;花椒果皮内梅罗污染指数P值等级显示,花椒果实有一定的超标风险;土壤总铅含量的高低与花椒果皮总铅含量的高低无显著对应关系,但土壤生物有效性K值越高,花椒果皮中铅的富集风险越大;成年人对于花椒中铅(Pb)的目标风险系数THQ都远低于1.0,说明花椒可食用部分中重金属铅含量对我国消费者的健康暂时是风险极低的。  相似文献   

2.
检测了川中南北2个区域3种主要食用林产品(核桃、花椒、竹笋)及其产地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和农药残留,并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产地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和土壤重金属汞、砷含量南区显著高于北区,而产地土壤重金属铅、铜含量北区显著大于南区;(2)产地土壤镉、汞、砷、铅、铬、铜6种重金属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0,但综合污染指数处于警戒水平,镉含量存在潜在的污染风险;(3)北区75%、南区35%以上核桃样品铅超标,花椒样品的重金属及农药残留均未超标,30%竹笋样品铅超标;(4)核桃样品汞与产地土壤汞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花椒样品重金属与产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没有显著相关性,竹笋样品砷与产地土壤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5)核桃、花椒分别检出倍硫磷、马拉硫磷残留,竹笋样品检出百菌清、乐果和毒死蜱残留,农药残留量均不超标。总体来说,川中产区土壤尚清洁,林产品农药残留量在标准限值内,花椒质量安全状况较好,核桃和竹笋有一定的铅超标风险。  相似文献   

3.
在绍兴市5个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主产区采集213份春笋样品,测定了砷、铅、镉、汞和铬5种重金属的含量,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为评价标准,采用单因素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域的毛竹春笋中的重金属进行了质量安全风险评价。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的检出率均超过98%,根据GB2762-2012,铬、砷、镉和汞未超标,铅有5个批次超标;5种元素相对含量高低顺序为铅铬汞镉砷,其中铅含量平均值达到标准限量的64.6%,其它4种元素均低于标准限量的的32%;从春笋的不同产地分析,上虞区的春笋最为安全,柯桥区的综合污染指数最高,但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说明绍兴市春笋受重金属污染的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浙江省金华市某100亩农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情况,对该地进行了土壤调研。采集了该地的30个表层土壤样品以及3个土壤剖面,分析了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以及pH值和有机质,初步了解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同时采集各20个表层、中层土壤样品,通过BCR形态分级方法测定结果,确定了不同的重金属其污染来源;利用生物有效性分析,确定了研究区重金属的污染情况;最后对当地进行了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分析。研究结果得出研究区土壤重金属Cd含量超标,其他重金属均未超标。根据重金属形态分级、以及土壤剖面分析得出重金属:Pb以残渣态和可还原态较高;Zn、Cu、Cr、Ni主要以残渣态为主,Cd以弱酸提取态和可还原态为主。依据生物有效性分析,得出Pb具有潜在的危害,Cd在中层的生物活性系数K1急剧上升,对作物易造成危害。利用RSP污染评价方法得出Pb和Cd的污染程度为中度污染。因而,提出了在下一步的修复工作中需要针对不同来源,进行土壤中相应重金属含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根据森林食品产地环境通用要求标准(LY/T1678-2006),对33个受重金属污染的毛竹林地土壤中镉(Cd)、铅(Pb)、锌(Zn)、铜(Cu)及其冬笋中镉(Cd)、铅(Pb)的含量进行检测,并对生长在土壤重金属含量不同地块的毛竹冬笋样本进行了重金属含量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毛竹冬笋之间重金属含量的差异性F值均小于F0.05=3.3158,差异性不显著,未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或者减少而减少,只有一定限度的影响。即使是生长在产地环境达到通用要求标准地上的毛竹,也还存在有15%~17%的冬笋超标。可见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对毛竹冬笋中重金属含量仅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决定毛竹冬笋中重金属含量的主要因素是毛竹本身的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攀西地区核桃产地土壤、树皮、叶、青皮、壳和仁中镉(Cd)的含量,研究攀西地区核桃对镉(Cd)的积累特性及食用风险。结果表明:产地土壤中检测出的Cd含量显著高于核桃树各器官中该元素的浓度,且存在超出国标限量的土壤样本;核桃叶样品Cd含量均显著高于各点核桃仁;随着土壤中Cd含量的增加,核桃树皮、叶、青皮、壳和仁并未有明显的富集规律,与其他核桃主要器官相比,核桃可食用部分富集Cd的能力比较弱;内梅罗指数评价方法结果显示,核桃仁Cd的污染指数P值均1,表示攀西核桃基地试验点的核桃仁样品关于Cd指标未受污染;参照中国现行标准,结合我国居民树坚果的消费量,将其扩大化至推荐值,推算出,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关于核桃仁中Cd的目标风险系数THQ都远低于1.0,说明核桃可食用部分中重金属Cd含量对我国消费者的健康影响目前是风险极低的。但从整体情况来看,核桃产地土壤和产品的可食用部分仍需要严格抽样监测,以降低污染产品和损害人体健康的概率。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食用笋产地土壤主要污染物含量及质量安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浙江食用笋生产基地实地抽样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首次提出了浙江省食用笋产地土壤主要污染物含量.结果显示,浙江省食用笋产地土壤主要污染物含量为Pb 28 mg/kg、Cd 0.11 mg/kg、Hg 0.096 mg/kg、As5.9 mg/kg、Cr 36 mg/kg、Cu 14 mg/kg、Zn 80 mg/kg,pH值为5.0.该背景值为实地抽样检测,来源明确,样本分布具有代表性,分析方法和结果可靠.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背景值作评价标准,浙江省食用笋产地土壤主要污染物平均含量处于标准规定的安全水平,但综合污染指数已接近于背景值标准限量的警戒线.以森林食品产地环境通用要求进行判定,Zn和Pb超标较为严重.污染程度为Zn>Pb>Cd>Cr>As>Hg>Cu.主要污染物地区分布差异明显,Pb含量地区中位值相对标准偏差达33%.顺序为Pb>As>Cu>Cr>Cd>Hg>Zn>pH.食用笋生产中肥料的质量和施用量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以6年生健康花椒植株和根腐病花椒植株为对象,采集其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测定有机质、全氮、全钾、全磷、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以及pH,阐明根腐病花椒根际和非根际养分特征;通过皮尔逊相关分析,揭示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花椒生产和根腐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健康植株相比,根腐病花椒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和速效钾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患病花椒土壤硝态氮含量在根际中显著升高(p<0.05),而pH在非根际中显著下降(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速效钾和全氮、全磷、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全氮和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全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全磷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p<0.05)。可见,根腐病花椒土壤养分含量降低,呈现酸化趋势;建议通过施加有机肥,防止土壤养分的下降和酸化,同时减少硝态氮肥的使用以抑制病原体的繁殖,促进患根腐病后花椒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明晰磷对干湿交替消落带土壤重金属的形态与释放的影响,对三峡库区土壤重金属防治具有很大的意义。[方法 ]本文选取三峡库区香溪河库湾内6个采样点,采集水体和消落带及上缘土壤样品,对水体磷和土壤重金属铅(Pb)和镉(Cd)含量进行为期4个季度(2020年6月—2021年3月)的采样监测。依据香溪河水体磷浓度范围,在水体不同外加磷浓度添加下,进行室内干湿交替模拟试验。[结果 ]香溪河水体总磷含量与土壤的P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有效态Pb与有效态C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干湿交替试验结果显示,随干湿交替次数增加,水体总磷含量也显著增加(P<0.05);在第2次淹水落干期间,水体外加磷浓度≤0.2 mg·L-1时,淹水期土壤总磷含量高于落干期;土壤中的Pb和Cd呈现由迁移性强的可交换态向迁移性弱的残渣态的转变趋势;水体外加低浓度磷(0.05 mg·L-1)时,土壤Pb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土壤Cd含量随水体磷浓度的增加而升高(P <0.05),尤其是Cd的形态变化更加显著且与水体磷含量相关。[结...  相似文献   

10.
3种土壤类型下铅胁迫对巨桉幼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钙质紫色土、酸性紫色土和冲积土3种土壤类型上生长的巨桉幼苗在不同浓度铅胁迫(CK:0 mg.kg-1;T1:200 mg-kg-1; T2:450 mg.kg-1; T3:2 000 mg·kg-1)下的生长和铅富集特性.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铅胁迫可促进巨桉幼苗的生长,而高浓度铅胁迫下巨桉幼苗的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各器官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随处理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3种土壤上生长的巨桉根、茎和叶的铅含量随土壤铅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加,细根的铅含量最大,地下部分的铅含量显著大于地上部分,钙质紫色土中各器官的铅吸收量小于其他土壤;不同铅处理水平下,巨桉幼苗均表现出一定的吸收和富集铅的特性,相对于其他2种土壤,酸性紫色土中生长的巨桉具有较高的富集系数和耐性系数,表明巨桉在酸性土壤上对铅污染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森林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选取华南沿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森林土壤,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分析了土壤中常见重金属元素镉、铅、铜、镍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单因子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等方法评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显示:研究区铅含量较高,均超过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规定的风险筛选值70 mg/kg;镉、铜、镍含量均在风险筛选值以内。从空间分布特征上看,铅含量呈西南向东北逐渐升高的趋势,镍、镉含量呈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的趋势,铜含量呈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但总体变化均属于中等变异程度。污染程度评价表明,铅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大于1,呈轻污染等级;镉、铜、镍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重金属含量未超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0.945,综合污染等级达到警戒线。潜在生态风险评估表明,研究区镉含量呈中等潜在生态风险程度;铅、铜、镍均呈轻微潜在生态风险程度;4种重金属元素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小于150,属于轻微程度。总的来说,研究区存在一定程度的潜在生态风险,有必要进行定期的森林土壤污染监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玫瑰在重金属铅胁迫条件下的适应反应,揭示其抗重金属铅的能力,对不同含量铅胁迫对玫瑰1a生植株生长、叶片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玫瑰对铅富集与转移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胁迫强度下,随胁迫时间延长,各指标出现不同变化规律,同一时间内,铅胁迫低于800 mg·kg~(-1)时,促进玫瑰生长,高于800 mg·kg~(-1)时,抑制其生长;随铅含量增加,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玫瑰叶片色素含量随铅含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转折点出现在800 mg·kg~(-1)处理水平上;玫瑰体内铅含量随土壤中铅含量升高而逐渐增加,铅在玫瑰体内分布特征为根茎叶,根中铅含量远高于茎和叶。通过对玫瑰在不同重金属铅胁迫条件下生长及生理特性的研究发现,玫瑰在铅含量小于800 mg·kg~(-1)时能够正常生长,可以作为修复土壤铅污染的备选种植植物。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森林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采用与国家背景值比较、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土壤污染分担率等方法,从不同地区、不同产品对浙江省森林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浙江省森林食品产地土壤7种重金属(Pb、Cd、Hg、As、Cu、Cr、Zn)中,只有Pb略高于国家背景值,其余均未超标,总体质量较好。以无公害产地环境为评价标准,采用Nemerow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全省土壤重金属平均污染指数为0.53,属1级安全;浙西南、浙北、浙中、浙东沿海地区分别为0.6、0.55、0、46、0.44,均为1级土壤,属安全。山核桃、竹笋、香榧、板栗、杨梅产地土壤重金属平均污染指数分别为0.68、0.54、0.43、0.39、0.38。浙中和浙东沿海地区产地环境较佳,板栗、杨梅产地环境最优。全省只有5.6%森林食品产地受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以Cd、Zn分担率最高、Pb、Cu污染最小。  相似文献   

14.
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土壤中重金属赋存形态决定其生物有效性及毒性,对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与修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土壤重金属赋存形态的分类及其提取方法进行了讨论,分析了影响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与迁移转化的因素,表明土壤pH值、有机质、外源重金属量和人为活动干扰影响最显著,并展望了土壤重金属形态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5.
通过检测采自陕北地区的土壤样本的pH值,全氮,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粒度以及铬、铜、锌、砷、镉、铅的含量来了解陕北地区土壤状况。结果显示:土壤质地以中壤土为主,土壤样本的pH值范围在8.09~9.36之间;土壤的铬、铜、锌、砷、镉、铅含量均显著低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中规定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除速效钾之外,分别有约97%,84%,79%的土壤样本的全氮,有效磷,有机质含量处在我国土地质量分级标准的第五级和第六级,属于低或极低的水平。综合数据显示:供试的陕北土壤样本存在盐碱化程度高、养分贫瘠的问题。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和人为因素探讨了导致土壤问题的原因,并针对土壤状况提出了一些关于土壤整治的想法,以期为该地区土壤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磷(P)作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生源要素之一,其在生态系统中的稳定性和生物有效性与土壤生产力和水体富营养化密切相关。系统阐述了P在自然界中的形态与环境行为,分析了P在土壤中的稳定性及迁移转化,并重点探讨了土壤pH值、外源性C输入及酸沉降对土壤P稳定性的影响;同时进一步研究了进入水体中P的稳定性和生物有效性,阐明了生物可利用P、溶解态磷酸酶在水体富营养化中的作用。并对我国现阶段P水体富营养化标准及分析方法提出了展望,未来应加强水体生物可利用P标准以及湿地生态系统P循环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森林土壤的供P潜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青花椒雌雄株的养分差异情况,探寻青花椒雌株雄化的形成机制,为青花椒雌株雄化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重庆市青花椒主产区江津、荣昌和永川的9个‘九叶青’花椒园为取样地点,分别测定青花椒雌雄株根、茎、叶中氮、磷、钾的含量及根际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与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析青花椒雌雄株养分差异状况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情况。【结果】青花椒根、茎、叶中氮、磷、钾含量差异表现为:氮含量最高,磷含量次之,钾含量最低;且在其各个器官中,叶片中氮、磷、钾的含量均最高。青花椒雌雄株各器官中氮、磷、钾的含量差异均显著,雌株根、茎和叶中氮、磷、钾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雄株的,且雌雄株间根系中氮、磷、钾的含量差异最大,大幅度大于其茎和叶中氮、磷、钾的含量差异。青花椒雄株根际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及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雌株的,而其速效氮的含量显著低于雌株的。【结论】与青花椒雌株根际土壤中碱解氮的含量相比,其雄株根际土壤中碱解氮的含量有所降低,表明其根系活动减弱,其对土壤的矿化作用减弱,而在相同的施肥管理条件下,其根际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均高于其雌株的,...  相似文献   

18.
为给蓝莓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大兴安岭地区图强、阿木尔、新林、塔河和漠河集中分布的野生蓝莓果实形态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兴安岭地区不同产地间及产地内野生蓝莓果实形态特征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产地间野生蓝莓果实宽度变异系数最大(28.83%),产地内各单株间长宽比变异系数最大(25.08%),单果质量在产地间和产地内的变异系数均较低。不同产地果长与果宽呈紧密的线性相关,即果宽随果长的增加而增加。大兴安岭地区各产地蓝莓果长、果宽和单果质量均达到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据此可以对单果质量进行预测。纬度与单果质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土壤全氮与单果质量呈现较高的正相关。大兴安岭地区各产地野生蓝莓果实形态变异受纬度和土壤全氮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应用连续浸提的方法研究了浙江省富阳市主产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的7个乡镇的8片雷竹试验林的土壤硒含量及其形态分布。结果表明,永昌镇测试土壤0~15cm土层自然总硒含量达到0.4856mg/kg(风干土),超过我国表层土壤中硒含量的平均值0.29mg/kg,其他几处土壤硒含量均处于平均值左右。雷竹林0~15cm土层总硒含量极显著高于15~30cm土层总硒含量。土壤各形态硒分布中,有机物-硫化物结合态硒及元素态硒是采样土壤中硒的主要存在形态,且与土壤总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可溶态硒含量除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含量呈负相关外,与其他形态硒均没有相关性,而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竹笋与竹鞭硒含量与0~15cm土层有效硒含量之间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田间采样和土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恩施、黄冈、荆门、十堰、随州、武汉、咸宁、孝感和宜昌共9个地区的61个茶园土壤pH值、镉、汞、砷、铅、铬、铜含量进行了测定,再利用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方法,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61个茶园土壤pH值范围为3.57~8.43,91.8%土壤偏酸性;98.4%土壤重金属含量在《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 391-2013》限量标准以内,适宜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茶叶;单因子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均小于0.7,表明这些地区土壤污染等级为1级,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