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互联网+"时代的正式到来,使得互联网技术迅速运用到各行各业中,给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其带去了新的挑战。受到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影响,高校的教学机制正在发生变化,尤其是在金融专业的课堂教学方面,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在金融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互联网技术,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发展。本文从互联网技术应用到金融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出发,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解决方案,以期达到优化实际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这对教师教学水平以及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成为广大教师重点关注的教学课题。基于此,本文从"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韦佳燃 《南方农机》2017,(5):116-117
当前基于互联网固有特点,相应管理机制和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等原因,互联网金融犯罪时有发生,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也影响着我国经济正常运行。而打击互联网金融犯罪工作却面临着证据收集、侦查措施、罪名认定乃至定罪量刑等方面的问题,面对潜在的犯罪风险,互联网金融犯罪研究成为我们必须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现有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是当前农村金融最主要的矛盾。因此发展农村金融,首先要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体系。互联网金融即传统金融机构结合互联网技术,实现更专业、更便捷服务的21世纪创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其具有资源开放化、成本集约化、选择市场化、渠道自主化、用户行为价值化、行业风险扩大化等特点。随着中国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及便捷程度的要求逐渐提高,我国金融业由传统的金融服务,以先进的互联网技术进行延伸,不断创新交易形式及业务升级,主要体现在思维与业务流程方面的转变。但在市场准入、竞争体系和监管规则等存在着各项问题,伴随着行业繁荣背后的残酷竞争,这种情势长期以往也必将使得行业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加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管框架,成为了如今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越来越发达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迅速,互联网技术与金融产品结合越来越紧密,在网上进行操作更加的方便快捷,收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而在相对来说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农村来说,人们的生活水平慢慢的在提高,但是对于钱财的投资管理还是比较的欠缺,没有形成一种理财习惯,面对当今形势下的互联网金融理财时代,本文主要探究农村金融可能受到的影响,针对相应的情况,来积极地引导培养村民理财意识。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化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开始了普惠性改革及创新,促进了农村金融业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线上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普惠性改革的相关内容,提出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金融惠民普及改革政策,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慧 《南方农机》2019,(7):60-60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精准扶贫要精准发力。金融支持是精准扶贫工作推进的一个重要力量,能为扶贫工作注入更多的资金活力。本文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金融精准扶贫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开展金融支持,提供了一些可行性较高的金融支持路径,可供今后的精准扶贫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对我国正规金融市场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击,而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不足,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民间金融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阐述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对如何引导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就共享经济时代互联网金融优势及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对解决制约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瓶颈"问题做出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刘京丹 《湖南农机》2011,38(3):40-41,62
金融实验室的建设是为金融专业领域教学与科研提供数据、计算和模拟实验服务.金融实验室的建设分为建立数据服务平台和模拟实验平台.一般拥有证券投资模拟项目、商业银行业务模拟项目、国际计算模拟项目、外汇业务模拟项目,因此必须借助多台电脑的机房进行模拟教学和自主模拟训练.为了保证金融实验室正常运行,通过网络中"机器狗"病毒、"木...  相似文献   

11.
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对我国正规金融市场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冲击,而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不足,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民间金融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阐述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对如何引导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通信、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加快了教育信息化进程,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提升高职师生信息化应用能力,成为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论述了高职院校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意义,分析了高职院校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师生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3.
张莉 《南方农机》2023,(21):168-170+174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金融深度融合,是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路径。基于此,笔者以创新农业科技为导向,以发展实体经济为着力点,以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准落实为主要契机,分析了农业科技创新背景下农业金融发展现状,阐述了农业金融发展模式,提出了农业科技创新背景下农业金融发展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理顺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可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农业金融服务质量,缓解农业科技创新融资矛盾,推动农业效益增长。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高职院校传统的师资培训方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分析"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师资培训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健全培训制度体系、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切实整合线上线下培训资源、精心打造培训管理平台以及有效加强培训绩效考核等五个方面的改革举措,以期为"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阳敏辉 《南方农机》2019,(9):208-209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而高职院校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使高职教育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就必须充分重视计算机专业教改工作,既要让计算机专业教学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又要充分符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基于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改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背景下,对高等院校教育的信息化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针对高等院校信息化改革与教育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是关于“互联网+”背景下汽车维修专业信息化改革与实施方法研究较少。因此,以“互联网+”背景下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方法为研究目标,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目前汽车维修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将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与专业高效融合,实现教学效果提升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保证学生发展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研究结果旨在为提升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技术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史玮 《南方农机》2022,(6):162-164
在互联网背景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能够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笔者以5G+工业互联网背景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对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对如何实现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提出了建议.教学实践表明:在5G+工业互联网背景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极大地提升了高校人才培...  相似文献   

18.
高职学校设置金融企业会计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企业岗位的需求,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的培训。如今金融行业迅速发展,高职院校不仅要严格要求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其能力、素质等,尤其是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从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全面型人才。文章就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金融企业会计课程教学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移动终端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移动学习如何与高职院校专业教育有效结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提出将移动学习与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结合,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扎实的工匠精神为目标,以"移动终端+互联网"为平台进行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孔维全 《农业工程》2021,11(5):144-147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而产业融合发展又离不开金融的强力支持。以贵州省为例,研究发现金融在支持贵州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贵州省应加大对农业保险的建设力度和金融创新力度,并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使金融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