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构建政策协同、平台协同、人员协同,辅以教学沙龙形式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形式的"三协同一沙龙"混合式教学管理模式,为混合式教学的推进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友好的技术支持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服务,为地方高校持续推进混合式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高等农业院校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应融合"互联网+"的时代发展特征,创新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改革当前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信息化应用能力。文章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发现高校教师的课程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和高校信息化教学软硬件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善高校软硬件环境、完善信息化教学方面制度、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对策,该研究结果为高校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发展策略的提出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内各高校专业硕士招生量的逐年增加,对专业硕士如何进行培养,才能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从而受到社会的认可,是从事专业硕士培养管理人员面临的课题。本文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就农业信息化专业硕士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六位一体"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为培养适应现代化、信息化农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提供专业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4.
教育信息化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逐步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不论是教育思想观念、教育目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还是教育评价制度,都已经与教育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不断创新,给各大高校教育带来了一场非常深刻的革命。北京市属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对全国其他地区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有借鉴意义。通过对北京市属高校教育信息化现状的分析,从教育信息化的规划理念、人才培养、组织建设、经费投入机制、信息技术应用方向、顶层设计等方面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受到极大挑战,尤其是疫情期间,很多学科都要借助信息化模式完成教学。本文主要描述本人在“兽医药理学”实践教学中采用了虚拟仿真、微课、教学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深刻体会到信息化给教学带来的益处,包括直观、方便、有趣、信息量大、节省资源和经费等优点;同时也感受到信息化手段的局限性,包括喧宾夺主、需要很强的自制力等。本文通过研究与探讨,谋求扬长避短,将信息化模式更好地应用于“兽医药理学”实践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加强"2011计划"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协同,实现两者良性互动,对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湖南农业大学依托协同创新中心的学科资源、人才资源和项目资源,在学生分类选拔培养、双导师制、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学业评价、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深化改革,进一步健全制度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完善条件保障,推进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李天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7016-7017,7031
针对西部高校传统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体化、多层次、多方向"的教学体系,实践表明:该教学体系的运用,加强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保证了实验教学质量,激发了师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以北京市高校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当前北京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现状,以科学性、客观性、引导性、动态性、可持续发展性为原则,建立了以6个一级指标、44个二级指标为主要内容的北京市高校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总体框架,运用专家排序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了计算。建议采取建设基础设施,开发信息资源,利用信息化人才,建立相关组织机构和管理的步骤建立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一个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时代,信息化将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改进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利局面,各职业院校进行了积极探索。以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的"现场模式"为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熟的案例,以期能对广大职教同仁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在高校教学中迅速兴起、推广并逐渐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但由于种种原因,这种教学手段并没有达到人们曾经预期的教学效果。河北农业大学教务处以河北农业大学为调查对象对多媒体教学在高校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发现,多媒体教学在河北农业大学教学中已得到了普遍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课件制作、计算机应用、教学互动、硬件设备及管理方面仍有不足。根据现状,提出了整合现有机构、对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培训、加大多媒体硬件投资、改进多媒体教室照明状况、加强对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等5方面提出改正措施,优化多媒体教学。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历史重任,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开展了与大学生专业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拓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途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省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2011"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力量,协同平台资源、协同创新团队和企业精英骨干、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项目和企业研发任务,探索构建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研究从建立基于人—职匹配的学生选拔制、优化课程体系、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全程双导师制、改革教学方法和建立以"积极学习、追求卓越"为内在动力的学业评价制度共六个方面详细阐述卓越农林人才协同培养机制的运行。  相似文献   

13.
越来越发达的信息化技术使得加强服装教学信息化建设成为势在必行的教改建设之一。本文结合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服装工程专业的实际案例,提出农林院校中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具体措施,以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服装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高等学校特别是涉农高校有优势、有能力,理应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浙江省作为省部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集政府、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等各方资源与力量,聚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浙江的实践方面形成了很多好做法、好经验、好模式。浙江农林大学作为浙江省唯一的省属农林本科高校,始终坚持立足浙江,服务乡村振兴,着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浙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人才支持。其中,浙江农林大学结合学校作为法人科技特派员与浙江山区县遂昌长达15年的帮扶与实践做法、经验,探索实践形成了“全校服务全域”的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有效促进遂昌县走出了一条着眼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山区共同富裕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高校文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校府合作是当前高校文科专业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新途径,具有硬件设施先进、资源网络丰富等多项优势。研究在介绍基地教学工作的目标、内容与实施步骤的基础上,阐述了校府合作的文科专业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成效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湖南农业大学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的发展机遇,准确把握国家和地方"双一流"建设内涵,紧密对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国家和湖南省"双一流"建设要求,积极开展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路径探索的实践,坚持以特色一流为目标、立德树人为根本、学科建设为基础、服务需求为导向、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通过实施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学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学研平台建设六大工程,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双一流"建设;通过创建特色品牌,提升学校的社会认可度、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满意度和影响力,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7.
应用技术型高校在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培育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适用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改进教学方法,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措施。探究式教学在应用技术型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实施,需要围绕为院校所在区域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合理设计教学问题。在《国际投资》课程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结合"区域性"特点进行自主选题,开展探究式教学及相应的实践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何金明  肖艳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186-11187
以园艺专业为例,系统阐述了我国高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查找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英语的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基于此,高校更应该做好 自身的英语教学工作,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由于英语的听说水平有利于检验学生学习英语 的质量,高校教师需要重视英语的听说教学工作。当前,我国的信息化水平逐渐提高。高校教 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英语听说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信息环境下高校英语听说课堂 教学评价模式,望能够为英语教师提供更好的英语听说教学方法,以便提高学生英语素养。  相似文献   

20.
高校在积极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导致专业总量增长过快,专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国家和社会对高校也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高等教育已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内涵发展转变,建立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为高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浙江农林大学通过总结国内外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理论与实践,在分析学校专业现状与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专业结构调整方案,以指导专业结构与布局优化,提升专业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