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 激华·春蕾×826·H72(川蚕12号)是四川省农科院蚕研所育成的春用多丝量蚕品种。1993—1995年参加四川省家蚕品种鉴定,认为该品种具有健康性好、产茧量高、丝质优良等特点,于1997年4月经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997年12月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委员会成果登记。现将该品种原种及一代杂交种性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蜀芳×川白"是四川省三台蚕种场选育的二化性四眠双限性家蚕品种,具有健康性好、单产高、茧丝质优等特点,适合四川省各蚕区夏、秋季饲养。该品种于2018年3月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于2018年秋季在三台、邛崃、旺苍、中江、仪陇等地示范推广,蚕农和丝厂反映良好,符合品种特性。为了更好推广该品种,现对该品种的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保护、冷藏和浸酸技术处理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二届二次审定工作会议最近在成都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委员、顾问,四川省科委成果处,四川省丝绸公司科技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及南充、三台、阆中蚕种场的代表共19人。会议由副主任委员敖明军同志主持。会议总结了审定委员会一年的工作,听取了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的《1989年度室内通比、农村鉴定工作总结》,修订了《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条件和标准》,讨论通过了《四川省家蚕品种鉴定工作实施细则》,对已参加鉴定和新申请参加鉴定的品种进行了审议与审定,讨论了今后的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川山×蜀水"是四川省南充蚕种场与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共同育成的一对春秋兼用品种。它具有体质强健,容易饲养,产茧量高,丝质优良等特点。2005年1月经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自审定以来,先后在四川泸定、天全、名山、涪城、金堂、邛崃等县(区)累计推广20万张左右,为了使业界更好地使用和推广该品种,特对其性状和饲育技术要点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5.
家蚕新品种923·925×928·9214(川蚕18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十·五"期间结合四川省春季气候、叶质等条件,培育的1对具有抵抗高温多湿恶劣条件的春用多丝量新蚕品种,2005年1月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强健性好、产量高、茧丝质优良.  相似文献   

6.
春、秋兼用蚕品种781·881×782·882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春、秋兼用蚕品种781.881×782.882是四川省农科院蚕研所承担的“九、五”国家攻关子专题。1998~1999年二年春、秋季参加了四川省级和全国七省(市)联合鉴定,认为该品种发育整齐,体质强健,产茧量、产丝量高、丝质优等特点,适合西南地区及长江流域春、秋季饲养。2000年4月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000年10月,该课题被“九、五”国家攻关课题验收组评为优秀子专题。  相似文献   

7.
<正>"蜀绣×渝春"("川蚕26号")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西南大学和苏州大学联合选育的高品质茧丝蚕品种,具有健康好养、出丝率高、纤度细、茧丝长长、茧丝纤度均方差小等优良特性,于2012年2月通过了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书号:川蚕品审(2012)01号]。现将该品种的特性及饲育要点介绍如下。1原种1.1"蜀绣"1.1.1性状。中国系统,四眠,二化性品种。卵  相似文献   

8.
《四川蚕业》2017,(1):42-44
<正>"芳·绣×白·春"是西南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联合选育的、四川省阆中蚕种场具有独家知识产权的家蚕新品种。该品种于2014年2月通过了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一对茧丝特长、纤度特细、净度特优、高产易繁的高品位原料茧丝的春用蚕品种,适合于四川省川西、川南和攀西蚕区春期饲养,川中、川北蚕区春季、秋季及晚秋饲养。  相似文献   

9.
<正>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三次会议于3月14日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等20余人。会议通报了2012年四川省家蚕品种鉴定试验情况,审定通过了4对新蚕品种,审议受理了5对新蚕品种参加鉴定,讨论  相似文献   

10.
<正> 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于1994年3月25日在成都召开了2届6次审定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顾问和省科委成果处、省丝绸公司、省蚕种公司、西南农大蚕丝学院、省蚕研所、南充、北碚、阆中蚕种场等单位的代表共22人。会议审定通过了3对夏秋蚕品种,审议了1对引进春用蚕品种;对1993年其它参鉴品种作出了评议,同时,对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以来审定通过的新蚕品种如何推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1.
"川山×蜀水"是由四川省南充蚕种场选育,2005年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品位多丝量家蚕品种,春秋兼用,具有健康性好,所产蚕茧可缫5A-6A生丝,适合四川、云南、陕西等蚕区饲养,已在四川、云南、陕西、海南等省的蚕区累计推广饲养近200万盒蚕种,成为我省农村主要饲养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 夏芳×秋白是西南农业大学蚕桑丝绸学院育成的夏秋蚕品种。1994年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适宜于四川省、重庆市以及长江流域蚕区夏秋季饲养推广,截止1998年底,已累计在四川省、重庆市等地推广200万盒以上。 1 原种性状 1.1 秋白 日本系统二化性四眠夏秋用品种。卵色灰紫色,卵壳乳白,间有淡黄。春制一蛾产卵450—500粒,秋制种每蛾产卵400—450粒,  相似文献   

13.
正"蜀芳×川白"是四川省三台蚕种场选育的二化性四眠双限性家蚕品种,具有健康性好、抗逆性强、易饲养、单产高、茧丝质优等特点,适合四川省各蚕区夏、秋季饲养。该品种于2018年3月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证书号:川蚕品种[2018]8号。1原种性状1. 1蜀芳中国系统含多化性血缘二化性四眠品种。越年种卵色灰绿色,卵壳淡黄色,产附平整,单蛾产卵粒数450粒左右。孵化齐一,蚁体黑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育成的四川省首例优质、高产人工四倍体桑树新品种团桑6号(编号:川审201303)和团桑11号(编号:川审201304),于2013年5月5日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田间技术鉴定,同年11月28日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春、秋兼用蚕品种781.881×782.882是四川省农科院蚕研所承担的“九、五”国家攻关子专题。1998~1999年二年春、秋季参加了四川省级和全国七省(市)联合鉴定,认为该品种发育整齐,体质强健,产茧量、产丝量高、丝质优等特点,适合西南地区及长江流域春、秋季饲养。2000年4月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000年10月,该课题被“九、五”国家攻关课题验收组评为优秀子专题。  相似文献   

16.
2014年2月24日,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四次会议在南充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品种送审单位代表等,共计20余人。  相似文献   

17.
家蚕新品种"峨·眉×风·光"为皮斑双限性夏秋用家蚕品种,具有健康性好、容易饲养、产量稳定、茧丝质优、好繁育等特点,于2016年3月通过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8.
<正> 锦75·8140×绫13·54A是我场育成的一对四元交夏秋用新品种。该品1990年经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该品种自推广以来,得到了广大蚕农和蚕种场的一致好评,认为该品种较对照种781×7532具有体健、好养、茧形大、茧丝长、产量高、抗逆性强等优点。1990年推广以来,该品种繁育数量急剧上升。1990  相似文献   

19.
<正> 1991年1月25日四川省桑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省桑品种审定会委员,省作物品种审定会委员、省科委、省农科院、西南农业大学、省蚕研所等单位的代表,会议审议了省蚕研所课题组提供的川852选育及应用报告,实物标本和图片、重点对852品种的丰产性能、叶质和抗病力等经济性状作了详细评议,并进行了质疑答辩。最后会议通过了审定意见,认  相似文献   

20.
3月8日,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六届九次会议在成都召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自主选育的细纤度三眠蚕新品种“蜀细1号”(P061XH102)通过四川省级品种审定(编号:川蚕品审(2019)01号)。该品种是四川省首对通过审定的细纤度三眠蚕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