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7 毫秒
1.
高山辣椒越夏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辣椒不耐高温,易感染病毒病,在平原地区很难进行越夏栽培,因此在7月中下旬以后,地产辣椒数量很少,需从外地贩运来满足市场需求。我省的西部山区,夏秋季节气候凉爽、雨量充沛、光照充足,许多乡镇最高气温不超过35℃,而且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辣椒生长发育。高山栽培的辣椒品质优、口感好,深受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2.
辣椒由于不耐高温,易感染病毒病,所以在浙江省的城市近郊和平原地区很难越夏。7月中、下旬后,本地产的辣椒数量很少,需从外地贩运来满足市场供应。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高海拔的山地面积相当大,加上千岛湖独特的小气候,一流的水质,县内有较多的乡镇、行政自然村夏天最高气温不超过35℃,  相似文献   

3.
辣椒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天水地区乃至全国日光温室种植的主要蔬菜之一.天水市位于甘肃东南部,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冬季月平均气温0.5℃,日照百分率占全年的22.6%,而辣椒冬季苗期刚好在11~1月份,如何克服辣椒生产中出现的恶劣天气,以提高辣椒冬季育苗技术,是亟需解决的问题.现从苗床准备与消毒、营养土配制、种子消毒与催芽、苗期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来说明如何提高辣椒的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青州市谭坊、郑母、黄楼等镇的菜农,在春季大棚西瓜收获后,利用原棚膜覆盖防雨,并增加防虫网,在棚内栽培秋延迟辣椒,8月上、中旬移栽,元旦前后拔秧,667m2产量达3000kg,产值3000~4000元。现将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辣椒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辣椒喜温暖,不耐霜冻,也不耐高温,对温度要求介于茄子与番茄之间。低于15℃,高于35℃易落花落果。要求中等强度的光照,光照不足会降低坐果率,强光直射,易发生日灼病。既不耐旱也不耐涝,由于根系较弱,需经常供给水分才能生长良好,田间积水数小时,植株就会萎蔫,严…  相似文献   

5.
马新立 《蔬菜》2000,(10):23-23
辣椒在生长过程中,由于受到低温干旱等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可引起营养长期失调,形成僵果、畸形果,减产30%~60%以上。现将越冬辣椒僵果发生原因及预防办法介绍如下。一、僵果症状僵果又叫石果,单性果或雌性果。早期僵果呈小柿饼形,后期果实呈草莓形,直径2cm,长1.5cm左右,皮厚肉硬,色泽光亮,柄长,剖开室内无籽或少籽,无辣味,果实不膨大,环境适宜后僵果也不发育。二、发生原因形成僵果主要是花芽分化期,即播种后35天左右,植株受干旱、病害、温度(13℃以下和35℃以上)影响,雌蕊由于营养供应失衡而形成短柱头花,花粉不…  相似文献   

6.
不同催芽温度对辣椒幼苗生长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辣椒品种"羊角椒70号"为试材,研究了15、20、25、30℃恒温和25/15℃变温处理催芽温度对辣椒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催芽温度对辣椒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幼苗生长均有影响;采用25℃催芽,辣椒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达到97%、19%、23.42,且辣椒幼苗株高高、主根长长、叶片数多,幼苗地上部分、地下部分鲜干质量均最重,分别为18.40、9.04g和2.33、0.83g,25/15℃变温处理催芽主根长短、叶片数少,其它温度对辣椒幼苗生长差异不显著;不同催芽温度对辣椒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也不同,20、25℃处理辣椒苗根系活力最强,分别为108.0、109.4μg·g-1FW·h-1,30℃处理根系活力最弱为77.0μg·g-1FW·h-1;不同催芽温度处理辣椒幼苗干物质含量表现为T3(25℃)T4(30℃)T1(15℃)T5(25/15℃)T2(20℃),总叶绿素含量表现为T5T1T3T2T4,壮苗指数表现为T3T1T4=T5T2,G值表现为T3T1T2T5T4,根冠比表现为T1T3T4T5T2。综上所述,25℃处理是辣椒种子发芽的最佳温度,该试验可为宁夏地区辣椒集约化催芽技术和穴盘育苗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7.
刘玉兵  刘明月 《花卉》2020,(10):273-274
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0℃,最热月平均气温高于22℃,且该地区人群食用辣椒量较大。因此大棚辣椒栽培可分为以下三种模式:春提早栽培,秋延后栽培和长季节栽培(越夏修剪再生、越冬修剪再生),以此来满足长江流域地区人群对辣椒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摘要:为了打破辣椒种子休眠,提高其发芽率,以“六十早”辣椒新种子为试材,分别在水温55、 65 ℃条件下,研究浸种时间为0、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 min的种 子发芽率。结果表明:在水温55 ℃下,辣椒种子的发芽势在短时间(≤35 min)浸种时较高,而发芽 率在整个观测周期内相对变化较小;随着温汤浸种时间(>35 min)的延长,发芽势和发芽率均呈现 快速下降趋势。在水温65 ℃下,即使短时间浸种,其发芽率也迅速下降。总结得出,水温55 ℃条件 下浸种时间与发芽率的关系式为y=-0.001 6x3 +0.065 7x2 -0.599 5x+96.545(0<x≤40),最佳浸 种时间为21.59 min;长时间浸种时,处理时间与相对发芽率的关系式为y''=0.101 8x2 -13.171x+430.94 (35<x≤70),相对发芽率降低到50%的浸种时间为43.64 min,降低到10%的浸种时间为57.61 min。实 践中可根据种子处理目的在55 ℃下选定相应的浸种时间。  相似文献   

9.
低温对辣椒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低温对辣椒果实贮藏特性的影响,寻找到最佳的贮藏温度,以贵州地方辣椒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低温处理对辣椒果实贮藏效果及其生理生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7℃处理、9℃处理与11℃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辣椒果实的腐烂和后熟,以7℃处理效果最为明显,但是该处理下辣椒果实发生冷害,不利于贮藏。低温贮藏能延缓辣椒果实含水量、叶绿素及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减缓辣椒果实MDA含量的升高。  相似文献   

10.
<正>育苗是辣椒生产的重要环节,做好苗期的管理是获得丰产的前提。近年来,随着辣椒种植面积的逐步扩大,在辣椒育苗环节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增多,现将辣椒育苗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措施介绍如下,供广大椒农参考。1对温度的要求辣椒种子发芽适温25~30℃,低于15℃不易发芽;幼苗生长适宜温度白天25~27℃、夜间18~20℃。土温18℃  相似文献   

11.
辣椒落花是保护地栽培中常见的问题 ,若不采取有效措施防治 ,将使辣椒产量尤其是早期产量明显降低。1 落花原因环境条件不适宜是引起落花的主要原因。当温度低于 15℃或高于 30℃时 ,会影响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 ,造成子房枯萎而落花。开花时 ,如遇阴雨天气、阳光不足或植  相似文献   

12.
高山区反季节辣椒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属喜温蔬菜,不耐热,也不耐霜冻。种子发芽最适宜温度25-30℃,低于15℃不易发芽。青田县高山区有得天独厚的无污染生态环境,7-8月气候凉爽,平均气温25-28℃,十分有利于发展反季节无公害高山辣椒生产。近年来,我们利用黄蛘、万山两乡海拔高度在650-860m的峰山、石坑岭、孙窟、陈吾寮村等进行高山辣椒生产示范,面积20hm^2,平均667m^2产1500kg,667m^2产值3500元。我们通过蹲点指导、调研,总结出一套高山区反季节辣椒高效栽培技术,现将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黑暗条件下不同贮藏方式和温度对辣椒穴盘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椒22号辣椒为试材,在黑暗条件下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及25、15、7℃温度对辣椒秧苗主要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辣椒秧苗的干重/鲜重、根冠比、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且7℃处理的下降幅度小于15℃和25℃处理;穴盘秧苗贮藏的横放效果好于竖放。贮藏结束后(9 d),15℃和25℃处理秧苗顶端会出现褐化现象。当秧苗定植到大田后,7℃处理的秧苗整体较其它处理生长速度快。表明7℃处理更适宜辣椒穴盘秧苗的贮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0℃冷激处理对8℃冷藏辣椒耐贮性的影响及相关生理机理。方法:用OX2冷风分别处理辣椒4h和12h后置于8℃冷藏,以不经过冷激处理直接置于8℃冷藏的作为对照,定期观测并取样。结果:与未进行冷激处理的对照相比,0℃处理4h显著降低了冷害指数和病情指数,  相似文献   

15.
辣椒采后病害发生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东省广州、增城采收辣椒,在常温(25 ℃)贮藏条件下观察辣椒采后病害的发生情况,测定采收时无病害症状的辣椒组织中病菌的潜伏侵染率。结果表明:辣椒采后在25 ℃下贮藏,发生的病害有果腐病(Fusarium sp.)、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软腐病(Erwinia carotovora)、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且5 d后开始表现病害症状。其中果腐病、炭疽病、软腐病是辣椒采后的主要病害。辣椒采后病害主要从果柄部位开始发生,向果蒂和果身部位扩展,最后引起整个辣椒果实腐烂。辣椒果柄、果蒂是带有潜伏侵染菌较多的部位,从果柄、果蒂组织中分离出的病菌有炭疽病、链格孢菌、镰刀菌、灰葡萄孢菌和欧氏杆菌,从果身组织中只分离出炭疽菌、链格孢菌和欧氏杆菌。伤口是辣椒采后病害病原菌侵入的主要通道,伤口接种的处理发病率高,无伤口接种的处理不发病。剪除果柄可明显减轻辣椒采后病害的发生,提高辣椒的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16.
辣椒叶中含有在小肠中延缓糖分分解吸收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以辣椒叶粉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在单因素(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工艺,并探索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提取后真空浓缩过程中的温度、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强酸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辣椒叶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0∶1、乙醇体积分数35%、提取温度26℃、提取时间5 h;提取液在真空浓缩过程中温度控制在50℃以下相对稳定,而在加工特性研究中发现,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高温比较敏感,而在pH 2.0~6.0范围内稳定性良好。研究结果可为辣椒叶资源的高值化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硒对高温胁迫下辣椒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硒是人体或动物抗氧化反应必需的微量元素。为了研究硒在高等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 将辣椒两个品种‘中椒7号’和‘耐湿椒’盆栽在不同含硒量的草炭蛭石混合基质中, 现蕾后分次将植株移入人工气候室进行高温胁迫处理(25℃ 2 h→35℃ 2 h→40℃ 2 h) , 然后取叶片测定各指标。结果表明: 施硒( ≤0.9 mg·kg- 1 ) 提高了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 同时, 可以分别使GPX和POD 活性提高11.5 倍和63.6% , 对SOD和CAT则表现为负效应。另外, 硒还使叶片MDA含量比不加硒对照降低36%。在不同品种的辣椒体内, 硒的作用存在一些差异, 但总体的趋势相同。以上结果说明硒对高温胁迫下辣椒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并有利于提高辣椒植株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浸种温度对樟子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25、35、45、55℃温水浸种24h和不浸种5个处理对樟子松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樟子松育苗前,最好用25℃和35℃温水浸种24h,有利提高发芽率。用温水浸种的所有处理14d发芽率均极显著高于不浸种的发芽率,不浸种的发芽率仅为38%。用25、35℃温水浸种均显著高于55℃温水浸种的发芽率;25、35、45℃温水浸种之间、45℃温水浸种与55℃温水浸种之间发芽率不显著。樟子松以25℃浸种24h的发芽率最高,高达52%,35℃浸种24h的发芽率达51%,45℃浸种24h的发芽率达48%,55℃浸种24h的发芽率达46%。  相似文献   

19.
以辣椒为试材,采用浸种处理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维生素B6溶液浸种对4℃低温处理下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以及对12℃低温处理下两叶一心期的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维生素B6诱导辣椒抗性及调控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低温胁迫下经100 mg·L-1的维生素B6溶液浸种后的辣椒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经100 mg·L-1维生素B6溶液浸种后的辣椒种子长至两叶一心,在12℃低温下处理后辣椒幼苗的丙二醛含量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显著降低,根系活力提高;经80 mg·L-1维生素B6溶液浸种后的辣椒种子长至两叶一心,在12℃低温处理后辣椒幼苗根长、株高、鲜质量高于对照;经40 mg·L-1维生素B6溶液浸种后的辣椒种子长至两叶一心,在12℃低温下处理后辣椒幼苗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幼苗根系活力均提高。因此,适宜浓度的维生素B<...  相似文献   

20.
杂交辣椒大棚制种技术规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为规范杂交辣椒大棚制种技术,制定本规程。1范围与引用文件本规程适用于辣椒大棚杂交制种技术。本规程规定了辣椒大棚杂交一代种子亲本去杂、花粉采集、去雄授粉、病虫害防治、采收、保存操作技术规范。GB 16715.3茄果类种子质量国家标准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2基地选择2.1气候条件产地环境要求阳光充足,全年无霜期超过120d。辣椒开花授粉期白天温度25~30℃,最高不超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