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魂     
“嗲,我走了。”“去吧!展劲读──别忘了这大山!”“嗯!”儿子考取了山外的学校,学的专业是林业。望着儿子坚定的步伐,他浑浊的双眼一片模糊…30年前,他的父亲也是这么送他走出山外的。那个被清冷的山风吹拂着的黎明,太阳还没睁开惺松的睡眼,一个硬朗高大和一个微驼短小的身影在晨啥中并肩走着。父亲送他至山口,把行李往地上一放:“走吧,不送了──”说完,捶捶腰,转身走了。望着父亲那微驼的背影在山间一步一颤动,父亲亲手栽下的树仿佛也在跟着一起颤动。忽然,背影停住,父亲转过身来,朝他使劲儿挥手:“去吧,展劲读!”…  相似文献   

2.
<正>5月3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聘任了300名国家林草乡土专家,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下简称青龙县)茨榆山乡霍丈子村郭猛名列其中。对于“国家林草乡土专家”这个称号,郭猛格外看重,因为这不仅是一种认可,更是他成长的动力。郭猛,这个生长在燕山大山深处的普通农民,对种植果树有着异常的热爱和执着。他告诉笔者,17岁时,他就向父亲提出管理家里的果树,父亲起初不同意,他一再向父亲磨。磨不过他,父亲便让他尝试着种,结果他家的板栗树比邻居家的长得好,收的板栗又大又甜,父亲就决定放手让他折腾,这一折腾就是30多年。  相似文献   

3.
父爱     
父亲在虚岁18时,我爷爷就去世了。所以说,父亲比我们缺少父爱。但他却养育了4儿3女,倾注了自己一生的父爱。从我记事不久,我奶奶又去世了。父亲和母亲年复一年的劳动所得,除供我们果腹遮体外,所剩无几。然而,生活的窘迫并未冲淡他对儿女们所施的父爱。父亲所给予我们的是一颗心、一份爱、一种情、一种亲。父亲生活中有两大嗜好。一是爱读书。他虽只念过4年书,但由于勤奋好学,识的字比我多。《四书》、《五经》中许多句子至今还能背出。父亲读书喜欢诵读,有时读到兴奋处还要朗诵;《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他曾通读过两遍;当年…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选择     
父亲的选择赵志华父亲退休后,不听我的劝阻,义务为林场护林。1981年,他的右眼被盗伐者打伤了。在医院里,我又一次问他:要树?还是要我?我真没有想到,在树与我之间,栽了一辈子树,爱了一辈子树的父亲竞意外地选择了我,这使我很感动。父亲并非只是一个“树痴”...  相似文献   

5.
冬天的吊兰     
年前的一天,在电话那头,父亲幽幽地说:那盆吊兰,——你屋子外面的那盆,是你种的吧,它冻死了。父亲说他没发现我屋外的冬青丛里藏着一盆吊兰,不然他会在冬天到来之前把它收回家,父亲知道吊兰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那天学院的园丁修剪完冬青,父亲打扫剪下来的枝叶时发现了它,曾经绿得发亮的肥厚的叶子像被开水烫过之后又被风抽去了其中的汁液,变成了软软的黄白色,如同一蓬遭了霜的凌乱的茅草,无力地披散在盆沿上。父亲满怀希望地扒开每一片叶子,但是已经找不到一星绿色了。   怎么办呢?父亲问。   “没事,没事,别扔了它,…  相似文献   

6.
在父亲的收藏室里,珍藏着很多艺术品,其中有一件被父亲视为珍宝。自从父亲退休后,他每天都要到书房,把那件宝物擦了又擦,然后端坐在阳台上,静静地眺望着远方。  相似文献   

7.
他的父亲希望他长大后能成为一名美术家,只是他偏偏对美术毫无兴趣,很简单的一幅水彩画,他坐了一天,却未落一笔。  相似文献   

8.
父爱如山     
我的父亲离开我们快一年了。他慈祥可亲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面前。特别是在父亲节即将到来之际,更勾起了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相信每个人在自己的心中,都勾勒过父亲的形象。有人把父亲比作慈父,春风化雨;有人把父亲比作严师,宽严有度;有人把父亲比作益友,无话不谈。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和他的一家江泽民同志很少对人谈及他的家庭。据熟悉他的同志介绍:江泽民的父亲江上青是烈士,一九三年参加革命,早年就牺牲了。他的一位叔父是扬州有名的画家。他的爱人王以坪原先是政工干部,后来任上海一家电视机研究机构的负责人。王以坪的父亲是一位不出...  相似文献   

10.
绿荫     
老家的屋前屋后,栽满了树。远望去,葱葱郁郁,煞是威严。每到夏天,树树相连,绿荫如盖。下田的农人在里面歇响,放学的孩子在里面作业,气爽风和,一片阴凉。这些树,大多是父亲所栽。父亲一辈子喜欢种树。本世纪40年代初。父亲结束了在安徽泗县的逃荒雇工生涯。带家小回祖宅定居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家前屋后栽满了树。父亲斗大的字认不了一笆。他不懂得什么环境保护、调节气候。他只是从先辈那里承袭了一句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并将这名话阐述的道理变成自己的一种人生追求和心理满足。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人祸频仍,饿孚遍野。父亲…  相似文献   

11.
慈父如树     
父亲因患癌症已故去两年了,每每想起他便泪流如注。我因从小听话,学习成绩也很好,因此倍受父亲的疼爱,在我成长的每一步,都深深烙有父亲的印迹。当我取得理想的成绩时,父亲总是用鼓励的话语教导我,当我骄傲满足时,他又会平淡的望着我,让我感到羞愧。  相似文献   

12.
父亲给我送树苗西塘结婚十多年,今年春天终于在单位分到了新房。分到新房,也算一生中的一件大事。我在拿到钥匙的当天,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远在乡下、今年已70高龄的老父亲,让他老人家高兴高兴。妻子还专门为父亲留出一间卧室。好让他冬天来住一阵子。不几天,我下班...  相似文献   

13.
84岁的父亲走了。他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黄土高坡宽阔的怀抱里,与天地溶为一体。  相似文献   

14.
最后的哭声     
最后的哭声@安黎最·后·的·哭·声○安黎父亲是生产队的守林人,他守护林木长达二十多年。一株小树被风吹弯了腰,他会小心翼翼地将它扶起;另一株树让羊啃破了皮,他总是尿湿一掬土,把湿泥粘糊在伤破处;还有一株树的枝丫被割草的孩子割走,他不论追到哪里也要把那个孩子找...  相似文献   

15.
永福有个摇钱树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地理先生游耍到永福县一下小山村,住在一个农户家,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为了感恩,临走前他悄悄对主人的儿子说:你家屋场是块风水宝地,如果你想发财,一年后你父亲过世,就将他埋在你家堂屋中央,到时对门山上就会长出摇钱树,子孙后代就不愁没钱用啦。主人的儿子记住了先生的话。一年后他父亲果然去世了,他考虑到将父亲埋在堂屋中央,会给家人带来不便,葬在屋边的空地上,也一样向着对门山。……谁知刚抬出大门口,父亲连同棺木就掉下来了,他只好把父亲埋在大门边。第二天对门山上果然长出一颗大树,树上挂满了一串串青绿色、大如铜钱的果实,  相似文献   

16.
“马搭子”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加入了共产党、参加工农红军的父亲去世了。他回到生他养他的黄土地,与天与地溶为一体。他去世后给我留下的遗产就是一件从日本鬼子手中缴获的“马搭子”。父亲曾经给我讲过,这个“马  相似文献   

17.
84岁的父亲走了。他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黄土高坡宽阔的怀抱里,与天地溶为一体。 父亲出生于陕北的一个贫苦农家。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苦大仇深的父亲为了像他一样的千万受苦人能过上好日子,毅然参加红军,为党为民任劳任怨几十年。他过世后,我们整理他的遗物时,从跟随他一辈子的皮箱里翻出一个用红布包,严严实实、沉掂掂的,打开一看,是一把缺了一个角的老镢头。赶来奔丧的叔父看见后急忙拿起来,看了好一会,嘴里喃喃到“六十多年了,你大(陕北方言,父亲的意思)还没有扔掉这把镢头”说着说着眼泪直往下流。原来,这把让叔父伤感无比的镢头后面,还有一段令我们心酸的事……。  相似文献   

18.
风县坪坎乡银母寺村窑洞湾1995年3月4日发生山林大火时,一个年仅15岁的少年义无反顾,挺身而出,冲上火场,与烈火英勇搏斗,壮烈牺牲。以自己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少年英雄壮歌。人们将永远记住他的名字:沈来学。 沈来学是坪坎乡中心学校初二学生。发生火灾那天,他正在和父亲一起干活。中午,奶奶给他端了碗饭,他刚吃几口,就听外边有人喊:“后头茅坡着火了,快去打火”!他父亲沈宏民也急匆匆跑进屋说:“山上起火了,你若能去,就跟我去打”。沈来学说了声:“能!”便和父亲向屋后着火的山上冲去。他父亲  相似文献   

19.
桔子     
过年的时候,往家里带了些桔子,吃桔子的时候,我让父亲也吃一个,父亲说不爱吃,我就劝他,说这个品种的桔子特别好吃,而且桔子富含维生素C,对身体有好处等等,而父亲却说:“再好的桔子我也不吃,因为我不喜欢桔子的味道。”  相似文献   

20.
父亲的路     
父亲有一句口头禅“想到没有用,走到才算数。”他善走,喜欢安步当车,现在年已古稀,这习惯依然如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