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树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耐寒性较弱。我国植茶地域广,南起北纬约18°附近的海南岛,北至北纬38°左右的山东荣成。长江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茶树经常受低温寒害的威胁,尤其苏北、皖北、山东等地,有些年份茶树的寒害十分严重。本文就与茶树寒害有关的一些问题作一叙述。  相似文献   

2.
茶树虽然是常绿作物,但一年四季却经常不断地落叶,在它落叶的过程中,进行着激烈的物质转化和代谢。例如,茶树体内的许多多余的过剩元素(Al、Ca、Mn等)就是通过落叶从树体内排除出去的。氮素在茶树体内具有强烈的再利用能力,在茶树叶子的生长、衰老直至脱落过程中,氮素如何进行代谢、转化,向来是人们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结合茶树氮肥试验进行观察,同时也用同位素N~(15)进行示踪标记,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绪言一九七六年末至一九七七年春,全国普遍地发生了茶树的干寒害。这样广阔范围的寒害,是最近继一九六三年和一九七四年后的第三次;这样严寒低温年的发生频率的概况如表1所示,差不多是4~5  相似文献   

4.
1.温度对作物吸收养分的影响影响作物吸收养分的因子很多,如温度、光照、氧气、二氧化碳以及其他养分的平衡等.然而在考虑作物冬季养分吸收时.主要应考虑由温度所产生的影响. 试验表明:硝态氮.磷酸和钾的吸收量随温度降低而降低,且降低的比例较大;然而温度降低对氨态氮,钙、氧  相似文献   

5.
肥料是茶树生长的物质基础,施肥能促进茶树生长,增加茶叶产量,对茶叶品质也有明显的影响。但是,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科学施肥水平,进一步发挥施肥的经济效益。杭州茶叶试验场以往在茶园施肥试验中取得一些成果,并在生产实践中进行了应用验证。这里就茶园施用氮、磷、钾肥料问题,作一综合的介绍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茶园施肥的研究和实践中,人们主要从“促进”茶树生长的方面考虑较多,而对“控制”茶树生长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茶树生长某一时期和阶段,栽培的目的往往既有促进生长的一面,又有控制生长的一面。例如,幼龄茶树定型修剪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地上部的生长,这一方面使树冠朝人们需要的方向生长,另一方面促进了根系的生长,以形成强大的根系,为以后高产优质打下基础,这是茶树栽培技术中物理调控技术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化学调控方法,营养调控和激素调控则是主要的化学调控方法,本文就茶树营养调控与施肥技术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茶园肥培管理是促进茶叶增产提质的一项重要措施。怎样施肥、何时施肥、施什么肥、施用量多少,这些都是茶树施肥技术的重要内容。就施肥量来说,最好掌握在既要满足茶树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要避免施肥过多造成的肥料浪费。 当前,对于施肥量的计算问题,都是采用以每年由鲜叶采摘所带走氮、磷、钾三要素的数量为依据,再结合各种肥料的利用率来计算出应施的各种肥料用量的。例如,据测定,成品茶中一般氮含量为4%~5%,磷(按P_20_5)含量为0.6%~0.8%,钾(按K_2O)为2%~3%。而茶树对氮肥的吸收利用率大致是50%~60%,磷肥因易被土壤固定,其利用率只有20%~25%,钾肥的利用率为45%~50%。由此,可计算得出每生产50kg干茶带走氮5~6kg、磷1.6~2kg、钾2.2—3kg,再根据茶园全年亩产量,最后计算出应施氮、磷、钾肥的数量。 上述施肥量的计算方式,实际上是片面的、欠合理的。日本对茶树在一年中根茎叶三器官的生长量作过测定(见表1),茶树一年中的生长,按时期而言,4~8月份比较均衡,大致占全年生长总量的38%,9~11月份是茶树生长的高峰期,占全年生长总量的55%。  相似文献   

8.
非洲,在含有游离碳酸钙的土壤上茶树生长不良。茶园土壤PH必须在6以下,烧荒后灰分的积累会提高土壤PH,但在种植穴里用硫磺与土壤混合,可以降低土壤PH。非洲,蕨类(Pteridium Aquilinum)是一种好的指示植物,蕨类能够生长的,一般是酸性,对茶树生长是适合的。斯里兰卡已采用孔布尔试验速测土壤酸度,以选择茶园土壤。  相似文献   

9.
王立 《中国茶叶》1993,(4):16-17
配方施肥是我国施肥技术上的一项重大改革。80年代以后,随着化肥用量的增加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田间施肥越来越依靠经验施肥和施用单一肥料品种,这样的施肥方法已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近年来,配方施肥在我国部分地区得于推广应用,收到了投资少、见效快、受益大的效果。因此可以说,配方施肥是农业发展的必然产物。现就配方施肥的一些理论与技术问题,结合茶叶生产实践加以探讨,旨为敦促配方施肥在茶叶生产上得于广泛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0.
浅谈茶树营养特征与施肥调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我省部分茶场的茶园耕管中,普遍施氮肥,不施有机肥或施肥方法不当,造成土壤酸化板结,茶园低产老化状况,着重阐述茶树对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养分需求,生理作用和土壤供肥特点;提出茶园施肥要因土、因树、因肥施用和掌握施肥最佳时期,正确方法等农艺调控措施,以达到改良土壤,茶叶生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茶树平衡施肥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茶树平衡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平衡施肥采用“3414”回归设计方法,对安溪县铁观音茶树高产栽培的氮、磷、钾肥不同用量进行试验,初步建立茶叶产量和施肥利润与N、P、K施用量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当地条件下,茶树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10.67kg/667m^2 N、2.96kg/667m^2 P2O5、3.81kg/667m^2 K2O,N:P2O5:K2O=1:0.28:0.36。茶叶最佳利润施肥量为11.46kg/667m^2 N、3.47kg/667m^2 P2O5、2.23kg/667m^2 K2O,N:P2O5:K2O:1:0.30:0.19。  相似文献   

13.
茶树专用复合肥是根据茶树吸肥特性和红壤特点而实行科学配方生产的一种肥料.配方施肥是施肥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它标志着传统的经验性施肥被现代的定量化施肥所代替,从而大大提高了科学施肥水平.实行优化配方施肥是我国“七五”期间为保证农业稳步增长而推广的十项农业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根据茶树体内碳氮量的年变化规律及根系活性的年周期变化,提出适期施肥的生物学依据。研究了肥料种类对茶树物质代谢影响,提出了茶园选用化肥种类和适宜施用量的依据。并且用同位素示综技术探讨了深秋施肥对茶树光合作用及其同化产物的积累以及在春茶品质成分中再分配的影响,明确秋季肥培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我国(日本)茶叶栽培上自古以“八十八夜”(5月2—3日)为新茶上市的节日,是为第1季茶收获。随后,有第2季茶和第3季茶的收获。茶叶的收获次数因栽培环境和经营方针而有区别,一般以1年采收3次者为多。但在静冈县或鹿儿鸟地方,有采摘4次者。反之,在山间或寒冷地区,有的仅采牧2次;而采制上等绿茶“玉露”和“研茶”的棚下茶园则一年仅摘收1次。  相似文献   

16.
三年生茶树盆栽试验,用~(16)N标记硫酸铵施肥,分一月十四日,二月十四日和三月十三日三次施用。施后一个月,插取植株样品,于头茶,四月八日,分析其全氮量和15N百分比。在较冷的期间,一月至二月,二月至三月,施用氮肥的,证明可以吸收;转暖的期间。三月至四月,长出新芽时,吸收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在已种成功的商品性热带作物中,要获得经济上的产量,没有比得上像茶树那样的需要一定特性的土壤。这并不意味着在种茶各国中,仅有少数的土类可以利用作为商品性茶树栽培。毫无疑义,如果要求茶树生长茂盛、健壮及种茶有利可图,那么这种栽茶的土类必须具备某些条件(Mann,1935)。  相似文献   

18.
扦插苗圃,茶苗密度很大,消耗水肥特多,合理施肥,能促进茶苗生长,若施肥不当,往往烧坏茶苗,造成严重损失。苗圃施肥,必须贯彻『少吃多餐』的原则。根据育苗实践,在茶苗生长季节每隔十天,施肥一次比较理想。在  相似文献   

19.
茶树配方施肥和营养诊断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春九  潘根生 《茶叶》1991,17(2):17-21
在依据当前的生产水平所采用的氮磷钾比例、用量和施肥技术条件下,NK 和 NP 配方效果最好,能明显提高夏茶,秋茶芽叶的氮、磷含量:增产效果分别达124.4%和114.6%,比 N、K 或 N、P 分别单独施用时的总增产效果提高一倍左右.研究结果表明,春季越冬叶以及夏茶、秋茶芽叶的氨基氮含量能很好反映施肥和供氮状况:它们的氨基氮含量与全氮量的相关性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此外,发现越冬叶和夏茶芽叶的氨基氮含量与茶叶产量也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因此,越冬叶及夏、秋茶的芽叶氨基氮含量可以作为不同时期茶树氮素营养的诊断指标。结果表明对于夏茶和秋茶来说,它们的氨基氮含量低于600ppm 时茶树可能缺氮,低于250ppm 时表明茶树严重缺氮.试验结果还表明,夏、秋茶芽叶除氨基氮外,它们的全氮量也能反映施肥和氮营养状况,也可作为茶树氮营养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对茶树曾提倡“多次采摘,多次施肥”。因茶芽伸育程度的不一致,实行多次采摘,够标准就采,确是提高产持量的一良好措施。然茶树是木质植物,是否也象蔬菜作物似的进行多次施肥呢?从58年、59年的丰产措施调查来看,有每月施一次肥的,甚至每半月施一次肥的,象这样的多次施肥对茶树来说是否必要,从劳力、从效果来说是否合算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