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筛选出适合新疆巴州地区种植的优质早熟棉品种,为棉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家区域性棉花良种繁育基地提供品种保障.比较了11个早熟棉花品种在巴州地区种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纤维品质等表现,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对品种的籽棉产量、衣分、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整齐度指数和伸长率共7个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表明,11个优质早熟棉品种的综合排序为新陆早51号>新陆早33号>新陆早68号>新陆早61号>新陆早27号>新陆早18号>新陆早26号>新陆早42号>新陆早50号>新陆早70号>新陆早40号.因而推荐新陆早51号作为新疆巴州地区棉花良种繁育保障性品种.  相似文献   

2.
新陆早36号在石河子垦区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林 《中国棉花》2008,35(12):25-25
新陆早36号抗枯萎病,病情指数为9.8,耐黄萎病,病情指数为18.3.2006-2007年在石河子垦区142团种植585hm2,平均公顷子棉突破6052 kg,最高条田产量达到6652 kg.在2007年遭受低温、冷害和早霜影响,棉蚜大发生情况下,公顷子棉平均达到5958 kg,最高条田产量超过6218 kg,比本团多年种植的新陆早13号增产11.2%.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1产量表现2003年在133团种子站的品种对比试验田中,新陆早23公顷子棉5503.5 kg,2004年133团推广种植新陆早23号1176 hm2,平均单产子棉4459.1 kg,比大田种植的新陆早9号增产9.2%;在种子站的9个新品种对比试验中单产子棉4515kg,比对照新陆早12号增产8.6%,排列第三名。新陆早23号属抗枯萎病,耐黄萎病型品种,在花蕾期调查100株,枯萎病指9.7,黄萎病指14.3。新陆早23号属早熟棉区品种,适宜在北疆和其它早熟植棉区种植,特别适应机采棉区种植。2配套高产栽培技术2.1土地准备。目前本区植棉大部分都采用小三膜高密度植棉,故对土地的平整度要求较高,因…  相似文献   

4.
以鲁黄1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密度、氮磷钾肥料配比及灌溉对鲁黄1号的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和肥水条件下,大豆产量存在显著差异,鲁黄1号适宜密度为20~ 30万株·hm-2,最佳密度为25万株·hm-2左右;不同灌水处理间花荚期灌水增产效果最好,鼓粒期灌水次之;氮磷钾配施、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的增产效果好;花荚期灌水配合N75P112.5K112.5施肥配比产量最高,达到3 250.8 kg·hm-2.淮北地区鲁黄1号的建议施肥量为氮肥50~90 kg·hm-2,磷肥和钾肥70~ 120kg·hm-2.  相似文献   

5.
新海22号在北疆种植表现早熟、丰产、抗病,经济效益明显.2002-2006年在北疆部分团场进行试验、示范,种植面积27.04 hm2,种植密度15.75万~22.42万株· hm-2,皮棉1147.5~1650 kg· hm-2.  相似文献   

6.
以淄蓖5号和云蓖泰国202为材料,研究沿海中度盐碱地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蓖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淄蓖5号在种植密度13000株·hm-2、施氮量120kg·hm-2条件下获得的产量最高,云蓖泰国202的适宜密度为16 000株·hm-2、施氮量为120kg· hm-2.两个品种苗期对氮的吸收速率均缓慢,吸收量较低,蕾期吸收速率和吸收量逐渐增加,开花期达到高峰.高产条件下,每生产l00kg的蓖麻籽淄蓖5号需氮9.93~l0.33kg,云蓖泰国202需氮8.25~l0.12kg.在苗期、蕾期、开花期、花果期和灌浆成熟期,淄蓖5号分别保持2%、15%、50%、15%和20%左右的氮吸收百分率有利于高产;云蓖泰国202分别保持1%、10%、45%、12%和30%左右的氮吸收百分率有利于高产.  相似文献   

7.
油601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中豆32为母本,郑8516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夏大豆新品种.2015-2016年参加长江流域夏大豆早中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56.5 kg·hm-2,较对照品种中豆41增产7.1%;2017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21.5 kg·hm-2,较对照品种中豆41增产12.1%;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油6019产量高、籽粒大、抗逆性好、商品性优,适合在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种植.2018年在湖北省天门市开展了油6019高产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高产地块产量可达4 500 kg·hm-2以上.试验表明油6019接油菜茬最佳,适时早播,根据土壤肥力情况保苗16.5万~22.5万株·hm-2,初花期化控1次,可创高产,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8.
2006年,125团种植棉花8733.36hm2,其中优质中长绒棉“217”3040hm2,新陆早23号2453.33hm2,高抗黄萎病品种新陆早12号2873.33hm2,杂交棉366.7hm2。全团平均每公顷产皮棉2001.45kg,其中1266.67hm2单产皮棉在3000kg以上,其产量构成为:公顷收获株数23.25万~25.5万株,单株结铃6.5~7.  相似文献   

9.
20 0 1年从农五师农科所引进新陆早1 2号并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棉花新陆早1 2号具有良好的抗病性、丰产性,品质优良。2 0 0 2 -2 0 0 3年得到大面积推广,深受广大棉农的欢迎。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掌握了新陆早1 2的特征、特性,并总结出在乌苏市的栽培技术。1产量及纤维品质表现1 .1产量。2 0 0 1年经过品种比较试验,霜前皮棉公顷平均1 71 9kg,较对照新陆早7号增产1 1 .5 % ,在8个参试品种中排名第一。2 0 0 2年该品种在乌苏市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面积达1 .0 7万公顷,皮棉公顷平均1 634.85 kg,比全市平均单产增产5 .1 % ;2 0 0 3…  相似文献   

10.
膜下滴灌不同棉花品种氮素吸收与产量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试验设置新陆早33和标杂A1两个棉花品种和3个施氮量处理,研究膜下滴灌不同棉花品种氮素吸收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不同棉花品种干物质积累和子棉产量都表现出增加的趋势且差异显著,标杂A1要明显优于新陆早33;而氮肥利用率则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减少的趋势,在施纯氮240kg.hm-2水平下,新陆早33、标杂A1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31.4%和35.7%,在320kg.hm-2水平下,其氮肥利用率下降到28.4%和32.8%。  相似文献   

11.
采用L16(43)正交设计,进行氮、磷肥不同用量对坚尼草不同品种的种子产量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16个处理组合中,以热研9号施氮肥225kg·hm-2、磷肥375kg·hm-2的处理组合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达671.5kg·hm-2;其次为热研9号施氮肥375kg·hm-2、磷肥225kg·hm-2的处理组合,产量为584.8kg·hm-2。品种单产高低的排序是:CIAT604>热研9号>热研8号>青绿黍;氮肥用量单产高低排序是:225>357>112.5>0kg·hm-2;磷肥则是:357>225>0>112.5kg·hm-2。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商豆6号3 784.5 kg·hm-2产量的群体生育动态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在密度181 350 ~ 191 850株·hm-2、单株成荚65.4 ~ 72.3个、单株粒数137.3~145.2个、百粒重16.6~17.2 g条件下,均能实现3 800kg·hm-2的产量;开花至结荚期是植株生长最快的时期,株高日增长2.12 cm;结荚期叶面积指数达最大值(5.72),叶面积变化动态属稳升稳降型;全生育期总光合势2 636 831.83 m2·d,平均净光合生产率4.70 g·m-2·d-1,干物质积累12 393.56 kg·hm-2,粒茎比0.52,经济系数0.31.  相似文献   

13.
新陆早54号具有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产量水平高、早熟性好及适合机采等方面的优点,自2009年在博州棉区示范种植以来,受到广大棉农的欢迎。4年来累计示范推广种植5670hm2,每公顷平均子棉产量6240kg,皮棉产量2432kg;高产棉田每公顷  相似文献   

14.
宋显军 《大豆科学》2011,30(1):171-176
1.黑农61 1.1品种来源 以合97-793为母本、绥农1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 1.2产量表现 2007-2008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230.9 kg·hm-2,较对照品种黑农37增产9.3%;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23.8 kg·hm-2,较对照品种黑农51增产9.4%.  相似文献   

15.
以5个春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框栽方法对大豆秸秆还田与不还田时土壤磷、钾的盈亏量进行估算,研究了种植大豆对土壤磷、钾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成熟期有57.2% ~70.1%的磷素、60.7% ~ 74.7%的钾素转移到籽粒中,磷、钾的收获率较高.在大豆施磷酸氢二铵75 ~ 150 kg·hm-2和硫酸钾40~120 kg·hm-2水平下,土壤磷均有盈余,而土壤钾在施钾量低时亏损,高时盈余.大豆秸秆还田时,磷、钾的盈亏量分别为7.1~22.1 kg·hm-2、-7.6 ~25.6kg·hm-2;秸秆不还田时分别为6.0 ~21.0 kg·hm-2、-14.3 ~18.9 kg·hm-2.大豆秸秆还田时,维持土壤磷、钾平衡的临界磷、钾肥用量为P2O5 18.4 kg·hm-2、K2O 29.2 kg· hm-2;秸秆不还田时,磷、钾肥的临界用量为P2O5 20.9kg· hm-2、K2O 37.3 kg·hm-2.可见,优化肥料施用量和秸秆还田是保障土壤磷、钾素平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陆早48号在内蒙古西部棉花种植区域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皮棉产量分别为2901.75 kg/hm2和2874.90 kg/hm2,较对照增产极显著,且早熟、抗病、纤维品质好、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作者概述了其在内蒙古西部棉花种植区域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为该品种在内蒙古西部大面积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肥条件下冬小麦氮素吸收、转运及累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给陕西关中地区冬小麦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基础,以小偃22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下冬小麦产量、氮素吸收、转运和累积特点.结果表明,氮磷钾和有机肥配合施用可明显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其中在基施有机氮150 kg·hm-2的基础上,施氮量为150~225 kg·hm-2时小麦籽粒产量接近或达到9 000 kg·hm-2的超高产水平,显著高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基施纯氮300 kg·hm-2和P2O5 75 kg·hm-2);在不施有机肥、施氮量为270~300 kg·hm-2时,小麦籽粒产量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差异不明显,说明有机肥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施肥处理时小麦氮素累积有显著影响,氮磷钾配施可显著提高小麦氮素累积量,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氮素累积量最高,达到249.3~283.0 kg·hm-2.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相比,氮磷钾配施条件下小麦生育中期和后期氮素累积量增加,开花后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也随着增加,但施肥处理间氮素转运效率差异不明显.综合来看,陕西关中地区冬小麦在氮磷钾和有机肥配合施用的情况下,氮肥用量应控制在150~225 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给小麦品种镇麦168优质高产栽培中氮肥和种植密度管理提供参考,在基施有机肥15 000kg·hm-2、复合肥(N∶P∶K=15∶15∶15)375kg·hm-2条件下,设置240、285和330kg·hm-2三个追施氮肥水平以及135万、180万、225万、270万和330万株·hm-2五个种植密度(基本苗)水平,研究了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该品种群体质量、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40~285kg·hm-2范围内,增加追氮量可明显提高镇麦168的籽粒产量、千粒重、成穗率、沉降值和弱化度,但当追氮量达到330kg·hm-2时,有效穗数、穗粒数、籽粒产量、容重、出粉率、吸水率、面团稳定时间增加不显著,千粒重明显降低。在135万~270万株·hm-2范围内,增加种植密度可显著提高有效穗数、籽粒产量、容重、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弱化度,而当种植密度达到330万株·hm-2时,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成穗率、容重、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弱化度显著降低,分蘖期和拔节期群体叶面积指数、越冬期和拔节期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出粉率、沉降值、吸水率增幅不明显。综合来看,镇麦168高产优质栽培的适宜追氮量和密度分别为285kg·hm-2和27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9.
滴灌春小麦结实特性及产量对播种量和行位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江  马富裕  樊华  张伟 《麦类作物学报》2012,32(6):1144-1149
为探究北疆地区滴灌春小麦的适宜播量,以新春6号为材料,于2009-2010年以畦灌种植为对照(CK),设置300 kg·hm-2(M1)、375 kg·hm-2(M2)、450 kg·hm-2(M3)、525 kg·hm-2(M4)、600kg·hm-2(M5)5个不同播量滴灌处理,分析了不同播量条件下滴灌春小麦结实特性及产量对种植行位的响应。结果表明,随播量增加,滴灌春小麦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播量间差异显著,其中M3产量最高,比CK增产29.3%。M2、M3、M4和M5的穗粒数及穗粒重均表现为近行显著大于远行,行位效应明显,其中M3近行的穗粒数和穗粒重分别比远行高出18.0%和35.3%;最大结实数和小穗重在播量间差异显著。总体上,播量为450 kg·hm-2时,能有效调控滴灌小麦结实对行位的响应,充分发挥其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20.
AW04在新疆南疆早中熟陆地棉区生育期为138 d左右,植株塔形,Ⅱ式果枝,棉铃卵圆形,单株结铃7.1个,铃重6.2 g.2016―2017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中熟陆地棉区域试验中,2年结果平均AW04的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5763.0 kg·hm-2、2410.5 kg·hm-2、2355.0 kg·h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