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修水县三都镇 ,52 70户农户 ,2 30 0 0人 ,2 2 667亩耕地 (水田 144 31亩 )。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 ,三都镇扬长避短 ,抢抓机遇 ,加快蚕业发展 ,去冬一举栽桑30 0 8亩 ,桑园已发展到 60 0 0亩 ,坪段村去冬新栽桑657亩 ,桑园已达 12 57亩。今年 ,全镇蚕茧丰产丰收。养春种 2 2 80张 ,收购春茧 160 0担 ,张种产茧 35kg,蚕农春茧收入 134 .4 0万元。坪段村曾献民户 ,桑园 12亩(新桑 1.5亩 ) ,10 .5亩投产桑园养春种 11张 ,产茧 4 4 9kg,一季售茧收入 790 2 .2 4元。预计全镇今年产茧 50 0 0担 ,蚕农收入 4 2 0万元 ,镇财政可获鲜茧特产税 3…  相似文献   

2.
<正> 近二年来,由于多种因素,我县的桑园面积从3.48万亩减少到2.58万亩,蚕茧总产由1984年的688.8吨减少到588.2吨。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本县的6个乡、12个村、16个村民小组的191户蚕农中对蚕桑生产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汇总于后。(一)蚕农对承包桑园的态度:通过对191户蚕农测验,对承包桑持积极态度的有15户,占调查总户数的7.85%,承包桑园面积35.7亩,占调查总桑园面积的8.54%;对  相似文献   

3.
<正>如东县1994年桑园面积曾达10.4万亩,1995年以来,由于茧丝绸行情不好,蚕茧价格直线下跌,蚕桑效益大大低于粮棉,毁桑改种颇为严重,到1995年秋,全县桑园面积仅剩4万亩.为此,如东县采取切实措施,扶持蚕桑生产.1.县茧丝绸公司于1996年对秋茧实行斤茧斤肥奖售,每吨尿素补贴1000元给蚕农;2.继续实行蚕农监督制度,对桑田负担的粮食征购任务一律减免;3.从1997年起桑田上缴金额标准与粮棉油面积一样对待;4.建立蚕桑发展基金,保护蚕农利益.  相似文献   

4.
蚕桑生产是如皋市传统特色高效产业,现有桑园面积6.08万亩,利用桑园秋冬休闲季节,在桑园行间夹种黑塌菜技术近年在如皋市很快得到推广。搬经镇中心居、卢庄村、晓庄村及石庄镇草张村和如城镇、东陈镇等镇村连片桑园2.1万亩夹种黑塌菜,增收2 625万元,每亩桑园夹种黑塌菜平均增收1 250元,蚕农真正得到实惠。大大提高了桑园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可谓桑园高效立体种植模式之一,实现蚕农增收、蚕业增效。  相似文献   

5.
金坛蚕桑示范园的运作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金坛市桑园面积从1995年6万亩下降至2000年的1万亩,且都是老龄桑树。2001年至2002年,江苏晨风集团投入上亿元资金,在全市9个乡镇建立了千亩高标准蚕桑示范园。500亩和100亩规模的丰产方桑园达2.5万亩。新植桑园连片成方,路沟渠畦等设施齐全,新建大批小蚕共育室和养蚕钢架大棚,并为蚕农配备蚕网、方格簇和蚕框等大批养  相似文献   

6.
桑树叶虫的发生与防治调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暨县位于钱塘江以南,浦阳江中游,集体和个体桑园共49,900多亩.其中:55.4%的面积分布在81个乡(镇)的丘陵山地上,近年来,有2万余亩桑园遭受叶虫为害,春叶损失较重.影响了蚕农生产积极性.为此,我们在1983~1984年作了"叶虫的发生与药剂防治调查试验",以利指导蚕农及时治虫,增收蚕茧.现将调查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7.
李要君 《四川蚕业》2010,38(4):59-59
<正>珙县现有桑园面积9万余亩,其中投产桑树近5万亩,每年可产桑枝条8万余吨。多年来蚕农都把桑枝条做柴烧,没有发挥其较好的经济效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桑枝条的研发利用,要求县蚕桑办、县智溢公司努力寻求利用途径,增加蚕农收入,现已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8.
所谓低产桑园,是指年亩产桑叶500kg以下的桑园.由于肥培管理下降,用养失调,或遭受水灾、干旱、病虫害危害等原因,造成桑树衰败、产叶量下降.射阳县现有新老桑园5.5万亩,年发种16万张,年亩平发种3.1张.具不完全统计,尚有近千亩的低产桑园急需改造,改造低产桑园与新拓桑园相比具有时间短、成本低、用工少、见效快的特点,是稳定蚕桑生产,增加蚕农经济收入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正>建湖县位于江苏省东北部、盐城市中西部,东枕204国道,西襟射阳湖。地势平坦,水网密布,土地肥沃。多年来,当地农民素有栽桑养蚕之习惯,是江苏省重点蚕桑县之一,20世纪90年代,桑园面积达10万亩,年发蚕种十多万张。近年来,随着建湖县工业化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蚕桑比较效率的降低,农村蚕农在饲养及桑园栽培管理方面面临新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蚕农桑园栽培管理水平,提高桑园单位  相似文献   

10.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农蚕园艺同调查统计,1984年日本养蚕农户数为11.4万户,比上一年减少11%;桑园面积10.5万公顷,比上一年减少3.7%,产茧量5万吨,比上一年减少18%;每户蚕农平均桑园面积92公亩,比上一年增加8.2%;每10公亩收茧量48公斤,比上一年减少14.1%.1984年日本养蚕农户的经营规模,全年收蚁量不到10盒的占59%,10~20盒的占  相似文献   

11.
蚕桑是淳安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自 1 998年以来 ,我县蚕桑生产呈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好态势 ,蚕茧总量快速递增 (年增幅 1 0 %以上 ) ,桑园基础得到夯实 ,蚕茧质量显著提高 ,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初步形成。 2 0 0 1、2 0 0 2两年全县新种桑 31 30万株占桑园总面积的4 0 %左右 ,今年全县发放蚕种估计 9.2万张 ,蚕茧产量达到 350 0t;明年全县发种有望突破 1 1 .5万张 ,产茧 4 50 0t,全县蚕农户均拥有桑园面积也已从原来的 0 .0 78hm2 ( 1 .1 8亩 )扩大到今年的0 .1 53hm2 ( 2 .3亩 )。随着蚕桑生产经营规模的日益扩大 (主要是桑园面积…  相似文献   

12.
2000年6月,威海比尔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出了“肥田灵“复合生物肥,我们对该生物肥料的效果进行对比试验。 1 试验情况我们于7月12日在乳山市南黄镇南斜山村刘志高承包的6亩桑园进行试验,与之相邻的刘均秋承包的10亩桑园作对比。13日在文登市口子镇章子山村一蚕农所承包的6亩桑园进行试验,与之相邻的另一蚕农所承包的6亩桑园作对比。试验为7月12日、13日每亩桑园60kg有机生物肥加1kg叶面喷施剂,价值为94元,对照为每亩50kg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浙江省蚕桑生产略有下降,蚕农收入减幅较大。预计全省桑园面积7.8万hm^2(117万亩),其中蚕桑规模小区达3.4万hm^2,占全省桑园总面积的44%,同比分别提高0.73万hm^2和9个百分点;全年蚕种饲养量221万张,同比基本持平;蚕茧产量9万t,减3%;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几年来,我们注重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合理调整农村产业布局,不断完善蚕桑生产责任制,强化服务体系,加强了蚕桑重点基地的建设,促进了蚕桑生产的持续稳步发展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全县现有桑园11.6万亩,蚕农100422户,户平承包桑园1.16亩,其中承包桑园1亩以上的57016户,67280亩,占58%;2亩以上的12590户,27840亩,占21%;3亩以上的4439户,14560亩,占10.5%。蚕茧总产连续七年居全省首位。  相似文献   

15.
李仕亚 《四川蚕业》2010,38(3):11-12,18
1蚕业生产现状1.1蚕茧生产全县现有桑园6.432万亩,其中90%的桑园集中分布在桃园、姚集两个镇。桑园面积排在全县前十位的村均有接近或超过1000亩的规模,桑园布局结构合理,蚕农抗风险能力增强,为蚕桑产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浅谈我县蚕桑生产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蚕业生产现状1.1蚕茧生产现状全县现有桑园6.432万亩,其中90%的桑园集中分布在桃园、姚集两个镇。桑园面积排在全县前十位的村均有接近或超过1000亩的规模,桑园布局结构合理,蚕农抗风险能力增强,为蚕桑产业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009年全县共饲养蚕种7.08万张,产茧3007吨。平均茧价  相似文献   

17.
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蚕农收入,是稳定和发展蚕桑生产的关键。开发利用蚕桑生产的副产品,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桑枝和蚕粪,是掌握在蚕农手中的两宗主要副产品,一亩桑园春伐可得鲜枝条400~600kg,夏伐可得鲜枝条500~700kg,一盒蚕种在饲养中可产生鲜粪140kg左右。我省现有桑园125万亩,年发种量290多万盒,每年生产中产生的数量可观的桑枝和蚕粪,  相似文献   

18.
蚕种是蚕茧生产的基础条件,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蚕茧生产,蚕农的收益,关系十分密切.繁育好养、优质、高产的蚕种,是确保蚕茧丰产的基础.我区目前有蚕种场22个,其中区蚕业指导所原种场一个,地区蚕种场7个,县蚕种场14个,有桑园600亩,年制种能力50万张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东台市是全国茧丝绸主产区之一。全市现有桑园面积0.9万hm2,年饲养蚕种50多万张,生产蚕茧1.75万t,蚕农养蚕年收入达到5.5亿元,平均667m2投产桑园收入4500元,6.5万户蚕农户平均年养蚕收入8460元,茧丝绸行业产值达到15亿元,利税超亿元。蚕桑生产已成为东台市农民重要的骨干致富  相似文献   

20.
<正>1995年一秋蚕饲养期间,我县10万亩桑园大面积发生桑毛虫为害,不少桑园桑树枝条顶部的4~5片桑叶几乎被桑毛虫吃光,仅剩中粗叶脉,严重影响了桑叶的产量与质量。蚕农下田采叶,浑身奇痒难忍,以致出现了因此愤而倒蚕的现象。据县桑病虫定点调查,7月25日桑毛虫虫口密度最高为1400头/亩,8月26日为2800头/亩,虫茧为1200粒/亩。造成桑毛虫大量为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忽视了桑园“关门虫”的防治。1994年晚秋蚕结束后,尽管县蚕桑指导站对防治桑园关门虫进行了布置,但不少蚕农认为养蚕工作已经结束,冬季管理工作尚未开始,普遍忽视了桑田的最后一次治虫工作,致使桑田害虫越冬基数偏高。 2.冬春季节,气温偏高,几乎没有强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县,致使桑田害虫,尤其是桑毛虫顺利越冬,春季桑园虫口基数偏高。春蚕结束后,我们于6月5日在新光乡黄竹园村共育室前桑园内调查,桑毛虫虫口密度达3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