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改良蒜’品种带蒜瓣基部的茎盘为外植体,在含有不同浓度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的MS培养基上采取分步筛选法筛选大蒜抗病变异系,并诱导形成小鳞茎;对小鳞茎繁殖的幼苗叶面喷施病菌粗毒素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大蒜紫斑病菌粗毒素对‘改良蒜’愈伤组织的诱导有显著抑制作用,粗毒素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抗病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病菌粗毒素浓度为30%;在粗毒素浓度10%、20%和30%的培养基上依次分步培养筛选获得了抗紫斑病变异系。粗毒素接种抗性鉴定表明,抗性系幼苗的抗病性比对照增强。  相似文献   

2.
以24个辣(甜)椒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基因型、外植体、激素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显著,最高可达100%,最低为24%;真叶和茎段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茎段诱导效果好于真叶;以添加1.0mg/L 6-BA+0.5mg/L NAA的MS培养基为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龚明霞 《长江蔬菜》2013,(22):19-22
以6种基因型辣椒的花蕾为材料,比较了不同基因型辣椒花蕾的消毒效果,辣椒基因型及花药接种量对花药培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试验的消毒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消毒效果,3个基因型材料均未受污染,其他最高的污染率为23.08%;50%的基因型能诱导出胚状体,出胚率1.18%~1.38%,小果型的辣椒不能诱导出胚状体;所有基因型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出愈率17.65%~69.44%;花药接种量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有影响,增大接种量,出愈率上升0.77%~13.67%,但对胚状体诱导影响不明显;在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中,接种量对其生长的影响因基因型不同而不同,所有基因型的愈伤组织在第一次继代培养中均不能分化出胚状体或不定芽。  相似文献   

4.
油梨种质的离体低温保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彭民璋  甘霖 《果树科学》1996,13(2):96-98
以哈斯油梨为试材,从试管苗下胚轴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研究了愈伤组织的离体低温保存技术。  相似文献   

5.
苹果砧木M26离体叶片愈伤组织发生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果树科学》1999,16(4):259-262
  相似文献   

6.
以具有较多优良性状的F1代西瓜品种“春光”、“拿比特”和“喜都”的花药为试材,研究了影响西瓜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因素.结果表明:西瓜花药在MS+KT 1.5 mg/L+BA2.0 mg/L+NAA 1.5 mg/L上诱导率最高;固体培养时蔗糖浓度以6%效果较好;4℃下低温预处理72 h可以提高西瓜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30℃下高温预培养72 h后置于25℃低温下培养也可提西瓜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黑暗条件下比较容易诱导出质地良好的西瓜花药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7.
彩色辣椒子叶愈伤组织诱导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永文  李红 《北方园艺》2007,(5):205-206
选用5个品种的彩色辣椒品种,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培养方式、不同子叶生长发育时期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形成的影响,以及不定芽分化情况.结果表明:在MS固体培养基中添加6-BA5.0mg/L时愈伤组织诱导频率明显高于其它激素组合;进一步试验表明以半固体培养方式(琼脂含量为2.5g/L)和无菌苗子叶处于初展期时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其诱导率明显提高,且质量好;将所获得的愈伤组织进一步培养不定芽分化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8.
彩色马蹄莲的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彩色马蹄莲的叶片和块茎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研究,研究外源激素6-BA、NAA对彩色马蹄莲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建立彩色马蹄莲离体快繁体系.结果表明:MS+6-BA 2.0 mg/L+NAA 0.1 mg/L是适宜的继代增殖培养基;在培养基1/2 MS+0.5 mg/L NAA上可诱导无根系植株产生大量根系,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9.
苹果砧木M26离体叶片愈伤组织发生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艳红  马宝北 《果树学报》1999,16(4):259-262
对苹果砧木M26 离体叶片愈伤组织的发生研究表明,取继代后30 ~35 d 的试管苗顶部1~4 叶位的叶片,沿与主脉垂直方向横切后,以叶背面朝上方式置于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上,经观察在叶片近柄端切口处愈伤组织发生较早,产生量较多。最适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 ,4 - D0 .2 ~2 .0 mg·l- 1 +IAA0 .2 ~2.0 mg·l- 1 + BA0 .5 ~1.0 mg·l- 1 + 蔗糖3 % + 琼脂0.6% 。将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按外部形态、细胞特点及生理生化指标等分为三类,其中表面干燥致密、细胞内含物丰富、淀粉、蛋白质及干物质含量均较高的Ⅲ类愈伤组织的芽再生频率最高,可达83 .33 % ,是能利用的愈伤组织类型。  相似文献   

10.
从苹果斑点落叶病菌(Alternaria mali Roberts)的Richards培养液中提取的AM—毒素,在254nm处有吸收峰。经叶片法、插枝法、电导率法等生物测试表明,AM—毒素具有寄主专化性。以AM—毒素为选择因子,配制成选择培养基,以感病品种岩富10、新乔纳金、国光、新红星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多步选择系统筛选抗病突变体。所得到的抗病系离开选择因子2个月后,仍保持获得的抗病性。与未经选择的原始型相比,抗病系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增强,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减少1~3条。在AM—毒素作用下,抗病系电导率增加速度显著小于原始型。接种病原菌孢子后,抗病系较原始型抗病。  相似文献   

11.
对优质抗辣椒疫病品种海丰Zt-277、特大汤椒二号F1和感辣椒疫病品种天骄2号进行辣椒疫霉菌接种,测定了辣椒叶片中与抗病性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接种与未接种相比,抗病品种叶片中SOD,POD活性提高幅度要低于感病品种,MDA的含量提高幅度要高于感病品种.但不论辣椒疲霉菌接种与否,抗病品种辣椒叶片中SOD、POD活性高于感病品种;感病品种辣椒叶片中MDA含量高于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2.
β- 氨基丁酸诱导甜( 辣) 椒抗疫病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报道了用β- 氨基丁酸( DL-β-aminon-butyric acid, BABA) 喷雾处理辣椒叶片和茎后的诱导抗疫病作用。研究证明: 高浓度BABA ( 1 000 g/mL) 对离体辣椒疫霉病菌无抗菌活性, 用其喷雾处理辣椒的茎叶所诱导的抗疫病作用可完全控制其危害; 用BABA 诱导处理后3 d 接种辣椒疫霉病菌, 辣椒植株开始表达出较高的诱导抗性, 这种抗病作用可持续20 d 以上, 并表现出与数量抗病性相似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辣椒品种疫霉菌抗性鉴定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引进的辣椒品种在5~6叶期,接种孢子囊浓度为10250个/mL,体积为5mL的疫霉菌,进行疫霉菌抗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的28份干椒和线椒品种中,高抗品种有12个,抗病品种有6个;38份供试的牛角椒和羊角椒品种中抗病品种有4个。  相似文献   

14.
不同抗性辣椒品种根系分泌物对疫霉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辣椒根系分泌物与抗疫病的相关性,测定了4 个不同抗性辣椒品种的根系分泌物对辣椒疫霉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辣椒疫病表现抗病的PRMND 和DNP56 的根系分泌物对疫霉菌的菌丝生长、游动孢子囊形成、游动孢子释放和休止孢子萌发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辣椒疫病表现高度感病的科星6 号和新机遇的根系分泌物对疫霉菌的菌丝生长没有明显影响,科星6 号根系分泌物对游动孢子囊的形成没有明显的影响,而新机遇根系分泌物对游动孢子囊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科星6 号和新机遇的根系分泌物对游动孢子释放和处理8 h 后对休止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其抑制效果显著低于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15.
以甜椒品种红苏珊为接穗,以辣椒品种布野丁、格拉夫特和富根卫士为砧木,研究了砧穗亲和性,嫁接对生长发育、疫病抗性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砧木品种与接穗的亲和性均较强,成活率达97%以上;与自根苗对照相比,各嫁接苗株高显著降低,单株结果数显著增加;嫁接苗抗疫病效果显著,发病率最高仅为1.39%;3种嫁接苗分别比自根苗增产298.0%、262.9%和292.4%,3种砧木均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以大椒品种"国禧109"为试材,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丛枝菌根真菌G.mosseae和G.intraradices 2个菌种的各5个菌株对辣椒疫霉病害的防治效应。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的多数菌种能够抑制大椒苗疫霉病的发生,对疫霉病的相对防治效果为37.0%~75.0%。不同菌种或菌株之间的防治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异,G.mosseae菌种的防治效果要强于G.intraradices菌种,其中GM5菌株防治效果达到了75.0%,G.intraradices菌种仅有1个菌株GI7的防治效果达到了50.0%。G.mosseae菌种具有防治辣椒疫霉病害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防治辣椒疫病的芽孢菌株的筛选及其抑菌效果的测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辣椒根际土壤中分离出293个分离物,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对辣椒疫霉菌有较强拮抗作用的5个芽孢菌株。室内测定其对辣椒疫霉菌的抑菌带宽达8.0-11.3mm。温室控病试验表明,芽孢菌Bn-130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最好,达64.7%。无菌滤液试验表明,拮抗菌Bn-130无菌滤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有效地抑制菌丝生长,减少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不同基因型辣椒间的光合日变化情况,进一步指导辣椒的育种与栽培,测定了4个辣椒品种的光合日变化曲线。结果表明,4个辣椒品种净光合速率均呈双峰曲线变化,但峰值的大小及峰值出现的时间因品种不同而表现出一定差异;在所考察的8个影响因子中,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片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与净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胞间CO2浓度和空气CO2浓度与净光合速率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不同药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不同药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生防菌对辣椒疫病的防治作用最好,其次是化学药剂甲基硫菌灵,化学药剂丙森锌的防治作用较差。试验结果表明,从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院引进筛选出的生物复合菌1和生物复合菌2防治辣椒疫病的防效均比化学药剂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