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通过对甘肃农村环境的抽样调查,分析了甘肃农村环境的污染源及环境恶化的原因,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以期使农村环保工作更好的服务于甘肃农村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作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对本地区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目前甘肃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还存在着显著的不足和问题,这些不足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的开展,形成了甘肃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瓶颈,成为甘肃农村公共文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甘肃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甘肃农村经济的发展更是缓慢。自从2002年实行农村税费改革以来.甘肃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对甘肃农村税费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革配套措施,以便于更进一步的深化农村改革.促进甘肃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甘肃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与提升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艳艳  李新文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767-976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的投入,但目前甘肃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在分析甘肃农村劳动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甘肃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龙泉 《甘肃农业》2001,(11):13-16
中小城镇建设的滞后,是造成甘肃经济发展落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力建设和发展中小城镇,是由甘肃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甘肃大开发所必须采取的战略方式决定的,是由甘肃特定的"城乡二元结构"和甘肃的农村工业化进程滞后所决定的,是甘肃中小城镇建设的严重滞后所决定的,是缩小甘肃农村与城市差距、甘肃农村与东部农村差距乃至西部与东部地区差距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甘肃经济两个根本性转变中继续扩大内需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6.
采用基于Cobb-Dauglas生产函数的有效劳动模型和放宽假定条件下Revankar的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模型对甘肃农村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都表明:1993~2007年甘肃农村人力资本的产出弹性远远高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产出弹性,但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却相对较低,甘肃农村经济增长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的投入。  相似文献   

7.
对甘肃农村贫困人口生态扶贫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是全国农村最为贫困的省份之一 ,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是甘肃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在分析了甘肃农村贫困人口的现状、分布特征、致贫原因后 ,基于对生态环境恶劣是直接导致贫困的原因 ,而区域贫困和单一的收入结构又不利于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认识 ,提出了生态扶贫的设想 ,主张通过发展生态农业 ,以兼顾经济与生态效益 ,选择适当的生态农业模式 ,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 ,以拓宽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来源 ,从而最终解决甘肃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但甘肃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滞后,农村教育水平低下,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受到制约,不利于潜在生产力的释放。在对甘肃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如何进行农村人力资本开发,来顺利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SPSS软件,通过对甘肃农村居民收入与文化消费发展现状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指出了影响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因素,在发挥资源优势、规避劣势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甘肃农村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甘肃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0%以上。农民问题始终是甘肃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而农村富余劳动力难以有效转移,是制约解决整个"三农"问题的瓶颈。如何科学地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转移模式是否选择得当,是影响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分析了国内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甘肃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输出转移上应采取的模式,以实现甘肃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目的,从而促进甘肃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