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家禄 《蚕业科学》1991,17(2):95-100
家蚕血液酯酶电泳图谱中A区酯酶缺失型东34,是共显性等位血液酯酶A区酶带不表达基因BesAo的纯合子,基因符号Bes Ao/Ao。东34是其亲本交配后代的分离,选择,固定后的产物。东34缺失的A区酶带属胆碱酯酶类。  相似文献   

2.
家蚕血液酯酶同工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一些家蚕血液酯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的不连续电泳图谱。酯酶同工酶可显出三个区带,分别为A、B_1、B_2。蛹期与幼虫期的酶谱一致,但蛹期各酶带的活性强,使幼虫期显色较浅的带能清晰的显出,发现东34品种主要酶带—A缺失,推想这是由于控制该带的基因突变所致,提出控制家蚕血液酯酶的基因有两个不同座位的基因,分别控制A带和B_1、B_2带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家蚕不同品种血液酯酶图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垂直的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薄层电泳,调查了家蚕338个品种的血液酯酶同工酶酶谱。家蚕的血液酯酶可分为A,B,C三个染色区。主要染色区A有A_1,A_2,A_1A_2,A_0四种表现型,是由A_1,A_2,A_0三个共显性复等位基因控制的。日、欧品种中,只包含A_,A_1A_2二种表现型,中国品种包含了四种表现型。在同一个品种中,可以同时兼有二种型态的酶谱。  相似文献   

4.
家蚕血液酯酶同功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了24个家蚕品种及杂交种从三龄到后蛹不同发育时期的血液酯酶同功酶酶谱.结果表明:家蚕血液中存在着丰富的酯酶同功酶酶带类型,整个试验可观察到22条酶带,根据其迁移率及染色特点可分为A、B、C、D、E五大染色区.在不同发育阶段中共有13条酶带经常显现,后蛹期主要同功酶酶带活性降低,但非主带A-1区酶带却清楚地显示出来.在幼虫阶段,酶带的数目及活性防着食下量的增多而增人.并观察到A-2-b带与B-2带的表现最为突出,推测A-2-b带可能是家蚕血液部酶同功酶的基本酶带.进一步分析表明,A-2-b带活性与大多数经济性状间呈高度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了139个家蚕品种的血液酸性磷酶(ACP)和酯酶同工酶(EST)的酶谱表现,并将试验与结果与古生物学、地史学、蚕本身化性特点综合起来分析,推测蚕化性的进行历程可能是: 现存的多化种可能是最后一次冰期后由中国系统分化出来的。日本系统与欧洲系统由中国系统分化而来。  相似文献   

6.
家蚕血液酯酮同功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采用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了24个家蚕品种及杂交种从三龄到后蛹不同发育时期的血液酯酮同功酶酶谱,结果表明:家蚕血液中存在着丰富的酯酮同功酶酶带类型,整个试验可观察到22条酶带,根据其迁移率及染色特点可分为A、B、C、D、E五大染色区,在不同发育阶段中共有13条酶带经常显现,后蛹期主要同功酶酶带活性降低,但非主带A-1区酶带却清楚地显示出来,在幼虫阶段,酶带的数目及活性随着食下量的增多而增大。并观察到A-2-b带和B-2带的表现最为突出,推测A-2-b带可能是家蚕血液酯酶同功酶的基本酶带,进一步分析表明,A-2-b带活性与大多数经济性状间呈高度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正> 蚕体内的同工酶,至今了解不多。其中血液酯酶同工酶研究得还比较清楚。六十年代日本吉武成美用琼脂电泳法分离血液酯酶,只观察到一条染色带。近年来国内何家禄等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能将血液酯酶分出A、B、C三个染色区带。同工酶的深入研究,有可能为家蚕育种工作探出一条新路子。为此,本试验对家蚕血液酯酶同工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观察与探讨。  相似文献   

8.
家蚕个体发育中酯酶同工酶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乌尔.  S 克里.  NB 《蚕业科学》1997,23(2):109-113
研究了PM,Dz和KA三个家蚕品种个体发育中α-酯酶和β-酯酶同工酶的电泳图谱类型。综合酶谱揭示了三个品种的α-酯酶同工酶出现在16、21、19区带。三个种在个体发育中的卜酯酶出现在15、19、15区带。一些同工酶在发育阶段出现、消失、再出现。而幼虫期酯酶的异源性最大。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211匹玉树马血清酯酶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被检玉树马血清酯酶的多态性受ES^F,ES^I和ES^S3个等位的基因控制,以ES^I为优势等位基因(0.500);(2)血清酯酶基因座的基因杂合度为0.5520,群体间基因分化系数很小( 0.33%)。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家蚕线粒体基因组A+T丰富区的结构和家蚕品种的进化,用PCR方法扩增了12个家蚕(Bombyxmori)地方品种线粒体基因组A+T丰富区及其侧翼序列,分离纯化后克隆到pMD18-T载体进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片段长度约1.1 kb,基因排列顺序与C108线粒体相同,依次为12S rRNA基因3′端、A+T丰富区、tRNAMet、tRNAIle、tRNAGln和ND2基因5′端,在tRNAGln和ND2基因之间有47 bp的非编码区。以日本野桑蚕(Bombyxmandarina)为外群,用Phylip软件包构建了基于12个家蚕品种线粒体基因组A+T丰富区序列的NJ进化树。结果显示,甘肃种单独聚为一群,其进化早于其它11个品种聚成的类群,说明甘肃种是供试家蚕品种中进化最早的品种。这一结果在分子水平上为黄河流域是家蚕品种的发祥地之一提供了证据,也进一步支持了家蚕品种的中国起源说。对A+T丰富区及其侧翼基因的结构分析表明,家蚕线粒体12S rRNA和ND2基因都十分保守,14个品种统计只分别发生1个和2个碱基转换;A+T丰富区中(A+T)比例高达94.9%以上,第27 nt开始有1个T-串结构,长度为16~19 bp不等;同时还根据3个tRN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推定了其二级结构。  相似文献   

11.
在之前的试验中给家蚕多化性品种马富(MF)的蛹体注射滞育激素仍无法诱导其产下滞育卵,为探究其原因,从该品种5龄第3天幼虫头部组织克隆了滞育激素基因(Bm DH)的全长c DNA,BLAST比对显示该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来自家蚕二化性品种大造的Bm DH氨基酸序列(Gen Bank登录号:BAA059713)的相似度为90.1%,但存在差异的序列不包含滞育激素作用的功能区域。运用半定量RT-PCR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Bm DH基因在3个不同化性家蚕品种蛹期头部和卵巢的转录水平存在差异,转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二化性家蚕品种C108,多化性品种MF、尼斯塔里;Bm DH在多化性家蚕品种MF的5龄期雌性和雄性幼虫的头部、血液、生殖腺3个组织中有转录,在中肠、丝腺、马氏管、表皮、脂肪体5个组织中没有检测到转录。研究结果初步提示:家蚕无滞育现象可能与体内滞育激素不足有关;但多化性品种MF不能被蛹期体外注射滞育激素诱导产生滞育卵与Bm DH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并无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利用微卫星标记(SSR),在DNA分子水平上构建了家蚕84个日本系统二化性品种和9个多化性品种共94个材料的指纹图谱。用68对SSR引物扩增出705条有效带,最多的一对引物有31个等位片段,最少的仅有2个,平均每个引物10.4个。根据每个品种的指纹特征,利用UPGMA聚类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其SSR标记不但具有系统特异性,而且具有品种特异性,能够证明二化性日系品种与多化性品种在进化上属于显著差异的两个类群,较准确地将各品种按亲缘关系远近聚类。  相似文献   

13.
家蚕不同品种与个体的血液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 (Chymotrypsininhibitor,CI)是家蚕血液中主要的蛋白酶抑制因子 ,为其正常生长发育所不可缺少 ,研究CI对阐明家蚕正常生理以及害虫防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pH 8 3、4 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CI活性染色法 ,对 6个家蚕品种血液中的蛋白质含量和CI活性进行了测定 ,并对各品种CI活性的个体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结合pH 8 3和pH 4 0的电泳条件 ,可检测出Ict D ,Ict E ,Ict A ,Ict B ,Ict H基因所支配的 15种CI;6个品种中有 3个具有CI个体差异性 ,而且Ict E和Ict B在有的品种或个体无活性 ,为非必需种类  相似文献   

14.
家蚕多化性抗病品种白皮淡蚕卵基因克隆于大肠杆菌获得 pSO_(1~13)个克隆株,将它们的重组质粒 DNA 注射于家蚕二化性品种东34的生殖腺内,获得血淋巴酯酶同工酶谱产生倾向于供体的变异。东34血淋巴酯酶同工酶 Est—O 缺失,而变异的个体具有 Est—4~(0.7)的等位基因。变异系的第2代出现分离,其比率为3:1。第4代与亲本回交,子代的酯酶同工酶谱均具有 Est—4~(0.7)型,因此属于显性因子。经连续5代的筛选,得到新的品系,定名东基1号。对高温多湿的环境有一定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5.
家蚕二化性品种的卵滞育与否受上代环境影响,25℃高温明催青将产滞育卵,而15℃低温暗催青将产非滞育卵。为探究催青温度调控二化性家蚕滞育的分子机制,对从家蚕卵巢细胞中克隆的家蚕滞育激素受体基因(Bmdhr)的5种cD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Bmdhr基因的5种cDNA由相同的mRNA转录本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而来,其中Bmdhr mR-NA-1与Bmdhr mRNA-2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同,Bmdhr mRNA-4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家蚕滞育激素BmDHR-1的序列相似度达99.2%。将家蚕二化性品种秋丰的蚕卵用蛾区半分法分成2组,分别以15℃暗催青和25℃明催青,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催青温度对家蚕不同发育时期及蚕体组织中Bmdhr基因mRNA转录的影响。结果显示:Bmdhr mRNA-1主要在蛹期卵巢中表达,在对滞育激素最敏感的化蛹后4 d时,其转录水平急速上升至峰值,并且高温催青的转录水平高于低温催青;Bm-dhr mRNA-4主要在各发育时期的蚕体血液中表达,特别是在高温明催青条件下,其在蛹期血液中的转录水平是低温暗催青的7.7倍,说明BmDHR-4可能是决定家蚕二化性品种卵滞育与否的关键因子之一;Bmdhr mRNA-5在化蛹后2~3 d的卵巢中转录水平高,且低温催青的转录水平高于高温催青,化蛹后3 d其转录水平开始下降,至化蛹后4~5 d 2种催青处理间的转录水平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阐明家蚕滞育的分子机制积累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6.
野桑蚕羧酸酯酶基因(BmmCarE-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羧酸酯酶参与昆虫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等杀虫剂抗性的产生。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克隆了一个野桑蚕羧酸酯酶全长基因(BmmCarE-2)。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包含1个1 623 bp的开放读码框,有57 bp的cDNA5′端非翻译区序列(5′UTR)和79 bp的cDNA3′端非翻译区序列(3′UTR),编码540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EU328351。序列比对分析表明BmmCarE-2与家蚕羧酸酯酶基因BmCarE-2(GenBank登录号:DQ311250)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最高,达98.9%。利用半定量RT-PCR进行组织表达分析表明,BmmCarE-2在野桑蚕幼虫的头部和脂肪体表达量较高,在丝腺和中肠稍低,而在血液中的表达量最低。  相似文献   

17.
氨肽酶N(aminopeptidase N,APN)是一种偏好水解蛋白质或寡肽N端中性氨基酸的酶,在鳞翅目昆虫中主要分布于中肠上皮细胞的刷状缘囊膜上,是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伴孢晶体(Cry)毒素的重要受体蛋白。为了研究家蚕APN家族基因的表达特征,运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分析该家族基因在不同家蚕品种幼虫中肠组织的表达差异以及同一家蚕品种幼虫中肠组织中该家族基因各个成员的表达丰度。在所有供试家蚕品种的幼虫中肠组织均可检测到APN家族基因的表达,但不同化性家蚕品种间APN基因的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相同化性品种间的差异较小(P>0.05);在同一家蚕品种幼虫中肠组织中,APN2、APN4、APN5基因的表达量较高,而APN1及APN3基因的表达量较低。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家蚕APN家族基因的作用机制,并为家蚕抗Bt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柞蚕不同品种酯酶同工酶的特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柞蚕酯酶同工酶不同品种间的特异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酯酶同工酶在柞蚕品种间表现很强的特异性。组平均法聚类结果表明:33个品种可分为5个大类,印度引进品种in981与其他各品种遗传距离最远,表明了其较远的亲缘关系。其他各品种按亲缘关系远近各自聚成一类。各品种与其母系亲本更多地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所以在杂交育种亲本选择过程中,应优先注重对母系亲本性状的选择。部分品种在系统分离育种过程中来自亲本的部分性状逐渐弱化,而某一特定性状得到加强,与其亲本间表现出较远的亲缘关系。柞蚕中肠酯酶同工酶品种间活性差异也比较大。茧层率较高的几个品种如多丝3号、多丝4号,三里丝、方山黄等在相对迁移率0.75位置均表达一条活性较强的酶带,其他品种此位置的酶带或者不表达,或者活性比较低。  相似文献   

19.
利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蛋用朝鲜龙城系栗羽鹌鹑及其突变系白羽和黄羽鹌鹑的红细胞和血浆酯酶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细胞酯酶Es-Ⅰ、Es-Ⅲ和血浆酯酶Es-3、Es-4均存在遗传多态性,其中Es-Ⅰ和Es-Ⅲ、Es-3分别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和B控制,各出现3种表型A、AB和B。Es-4出现2种表型即有带型和无带型,受显性基因Es-4^A和隐性基因Es-4^a控制。经适合性x^2检验,3群体在红细胞酯酶Es—Ⅰ位点的基因分布均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1)。黄羽和白羽鹌鹑的红细胞酯酶Es-Ⅲ和血浆酯酶Es-3两个位点,均处于遗传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20.
把家蚕血液的酸性磷酸酶进行寒天凝胶电泳,可得到按移动慢的顺序分为A、B、C、D及O的5个类型.它们是由共显性复对基因Bph~A、Bph~B、Bph~C、Bph~D、Bph~O所支配(Yashitake和Akigama 1964).但是,Bph基因所属哪一连锁群仍不明了.因此作者等进行了Bph基因的连锁分析,阐明其所属连锁群及基因座位,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