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渔业增殖放流是指通过人工的方式向自然水域投放各类渔业生物的苗种以恢复或增加渔业资源量的一种方法,是用以恢复衰退渔业资源、补充资源量、优化渔业资源结构、修复水域生态环境的主要方式。但在这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增殖放流也为其水域及野生种群种下诸多潜在风险,如:遗传多样性降低、种群数量变化、种群结构被破坏、水域生态系统功能及结构发生变化等。为实现增殖放流工作的最大效益,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遗传、生态、健康三大角度出发分析了增殖放流过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拟建了增殖放流风险评估框架,为增殖放流相关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保护便江河水域渔业资源,改善水域环境,保持水生生物多样性。2012年4月27日,永兴县在山水银都度假山庄码头隆重举行了鱼类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共放流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等鱼种300万尾,对增加鱼类种群规模、恢复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水域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增殖放流水生生物,修复水域生物链,恢复和保护鱼类资源,以鱼养水、以水养鱼,达到鱼水互养,维护水域生态平衡,是促进北京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绿色北京"和谐宜居之都的良好生态支撑。近些年,北京市渔政监督管理和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部门一直在为保护北京这一方水域努力着。  相似文献   

4.
增殖放流就是增加渔业资源量和生物种群结构,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渔业生产的良性循环。该文就水库放流中水域环境、鱼种要求、放流工作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为大型水库鲢鳙人工增殖放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吉林省查干湖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举行。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嫩江、东辽河等水域放流活动同步启动。活动以"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旨在大力推进渔业绿色发展,加强渔业渔政管理,养护渔业资源、保护水域生态环境。活动由省农业农村厅、松原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省渔政渔港  相似文献   

6.
翘嘴鲌是上海市淀山湖的土著鱼类。近年来,翘嘴鲌天然资源几近枯竭,青浦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展了翘嘴鲌繁殖的生物学相关研究,总结了一套翘嘴鲌人工繁育、苗种培育技术,并在淀山湖水域实施了翘嘴鲌大规格鱼种的增殖放流。为规范翘嘴鲌增殖放流行为,修复水域生物多样性,增殖渔业资源,确保水生生物安全,并指导相关单位科学开展翘嘴鲌繁殖、养殖和增殖放流,特制定翘嘴鲌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7.
<正>2011年2月23日,北京市渔政监督管理站组织有关专家对《公共水域资源增殖和生态修复》项目——"2011年度市渔政站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方案"进行评审。专家在听取了市渔政站的汇报后认为,项目方案合理、放流品种、规格、数量适宜;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能够净化北京市自然水域水质,修复生态环境,发展低碳渔业,有很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专家建议在今后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中要增加重要土著种的增殖放流及其人工鱼巢设置工作,加强对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的科普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管理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成效显著,但在基础研究,实施管理机构、放流规范、放流效果评估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放流工作的实际效果,制约了该项工作的发展。通过对我国目前的增殖放流管理现状和我国增殖放流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今后我国渔业增殖放流管理的完善方向,并初步构建了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价体系和增殖放流管理框架,以进一步提高增殖放流效益,增强放流管理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加大增殖放流力度"的决定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水生生物养护行动纲要》。2013年6月8日,自治区渔政部门组织系统力量,把100万尾黄河鲤苗种放入母亲河——黄河(内蒙古巴彦淖尔段)。这项活动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和巴彦淖尔市政府共同举办,是今年黄河内蒙古段大型增殖放流活动之一,对于保护自治区水域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生态安全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等有关精神,科学有序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进一步促进我省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和水域生态环境改善,6月6日上午,以"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全国放鱼日河南分会场暨2020年河南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启动仪式在黄河郑州段黄河鲤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举行。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承启出席启动仪式并宣布2020年河南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开始。  相似文献   

11.
增殖放流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各种水域如何选择和确定放流物种,对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保护起着关键作用,另外,放流种苗的数量、放流时间以及放流后的效果评价也对增殖放流和资源恢复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国内相关方面的基础研究较少,很多增殖放流工作带有盲目性.本研究对增殖放流技术的内容、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增殖放流的现状进行概述,分析了我国渔业增殖放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1.什么是增殖放流? 答:增殖放流就是用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等公共水域放流水生生物苗种或亲体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科学地实施增殖放流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如果对放流鱼类或放流区域环境认识不足,盲目地开展增殖放流,不仅严重影响放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甚至可能对湖泊的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对增殖放流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规范增殖放流每个环节,对于推动增殖渔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成效显著,但在基础研究,实施管理机构、放流规范、放流效果评估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放流工作的实际效果,制约了该项工作的发展。通过对我国目前的增殖放流管理现状和我国增殖放流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今后我国渔业增殖放流管理的完善方向,并初步构建了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评价体系和增殖放流管理框架,以进一步提高增殖放流效益,增强放流管理科学性。研究亮点: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研究,技术层面的较多,管理层面的较少。该文从管理的角度,探讨了增殖放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完善了增殖放流管理的措施和建议,初步构建了增殖放流效果评价体系及增殖放流管理框架,视角比较独特,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浙江近海海洋生物增殖放流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殖放流有效地修复和改善了水域渔业资源,并在优质海洋生物物种的资源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方面贡献突出。我们应用风险评估理论,通过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和暴露评估以及风险特征描述三个步骤来对浙江近海海洋生物资源的增殖放流活动进行初步的效果评价。希望通过我们切实有效的风险价值、风险因素、风险过程等全方位的风险维度分析,提升海洋渔业增殖放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四川省在天然水域增殖放流上开展了许多工作,但目前的放流往往缺乏科学性的规划:放流种类的选择、放流数量以及放流的预期效果缺乏明确的科学依据和相关技术要求;放流后对生态系统有没有影响,目前还缺乏规范的技术评价标准。本文介绍了四川省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现状,并提出相关管理意见,以促进四川省天然水域增殖放流工作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2005年至今八年来,黄壁庄水库贯彻农业部《关于加强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通知》,实施《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落实中央财政"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示范项目",全国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作深入开展,放流规模和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省市两级政府同水库渔政站对此高度重视,每年采取多项措施落实增殖放流工作。由此在保护水库渔业资源,净化水体环境,保证渔民收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刘名镇 《福建农业》2009,(5):F0002-F0002
3月5日,闽江生态修复建瓯河段鱼类放流增殖活动在建瓯徐墩镇隆重举行。这次鱼类放流增殖活动设二个放流增殖点,共向建溪北津水电站库区水域和松溪东游河段投放8549公斤、平均体长20厘米的大规格鲢鱼春片种10万余尾,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溪河鱼类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构筑和谐渔业生态环境,促进闽江上游渔业生态修复、水质改善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洞头海域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恢复洞头海域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资源,2014年采取增殖放流的生态修复措施,人工增殖放流三疣梭子蟹苗种1 894×10~4尾,并在放流前后实施渔业资源调查和社会调查;利用调查数据,分析放流前后洞头海域三疣梭子蟹资源密度和空间分布变化,并引入内禀增长率来表征自然群体在放流前后的种群扩繁能力,由此推算放流后放流群体所占比例;同时,根据三疣梭子蟹的体长频率分布情况,采用世代分析法估算当年补充群体所占比例,进而推算回捕率和放流经济效益,定量评估增殖放流效果。结果表明:洞头海域放流前后三疣梭子蟹资源密度分别为163和7 974尾/km~2,放流后呈现向周边海域扩散的趋势;三疣梭子蟹当年补充群体占总渔获的61.3%,放流群体占24.2%,放流回捕率为3.30%,当年可形成捕捞量39.6 t,回捕经济效益达158.4×10~4元。综上所述,增殖放流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修复洞头海域三疣梭子蟹资源、促进渔民增产增收的效果。本研究认为,该海域三疣梭子蟹尚有一定的增殖空间,建议可继续开展该品种的增殖放流,以有效利用该海域的基础生产力,提高渔业捕捞产量。  相似文献   

20.
过度捕捞是造成渔业资源衰退的主因,渔业资源利用的无序是内在原因。通过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水上产业综合开发、生态安全文化培育和生态休闲空间营造等核心要素的相互耦合作用实现协同发展,是适合渔业生态安全建设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本文从生态经济视角探寻渔业生态安全的本质,以长江中游渔业生态安全建设为实证研究载体,借鉴国际先进渔业生态安全的建设经验,以期实现水产资源、水域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