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种植麻竹治理崩岗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麻竹的生物学特性与崩岗内立地条件的一致性,结合“上截,下堵,削坡”的工程措施治理崩岗(沟),3年达到控制崩岗的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经济效益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3.
4.
崩岗主要分布在福建省的南部和西部花岗岩形成的土丘地区,主要有瓢形崩岗、条形崩岗和弧形崩岗三种类型。从崩岗的形态上可分为坡面、崩岗崖壁、崩岗场和冲积扇四个部位。坡面以草灌混交好;崩岗崖壁以爬藤类植物为主,沿崖壁上下边缘种植;崩岗场依具体情况而定,主要种针叶乔木;冲积扇容易再侵蚀,应乔灌草一起上,以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治理崩岗以植物措施为主,并辅以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5.
崩岗植物治理技术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一、快速生物治理崩岗技术问题的提出 崩岗是花岗岩山丘水土流失发展到最严重阶段的产物。它是由沟蚀、重力侵蚀作用下,由崩壁(崩塌造成的峭壁)、堆积坡(在崩壁下部由崩块和泥砂堆积而成)和崩口(崩岗径流出口)组成的地貌形态。峭壁一般坡度在70度左右,堆积坡也多在45度左右。崩岗地表由松散的风化物组成,坡度大,易于受径流的冲刷、搬运,源源不断的下泻物,危害山下良田,淤塞河道。 对于崩岗治理,过去曾进行过生物治理、工程治理,也采取过“上拦、下堵、中间削”等治理方法,但都未能奏效。原因在于,生物治理,种植难度大,新种植物经常被冲被埋,难以成活;工程治理中的拦沙坝需要不断加固加高,投资大,效益小,等等。使治理进度受到影响。为此,我们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提出了以植物的生长速度战胜流失速度的治理设想,并设置了快速形成植被覆盖的治理技术试验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种植麻竹治理崩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7.
8.
安溪县崩岗治理模式及实施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安溪县崩岗侵蚀十分严重,全县共有崩岗4 744处,占福建省崩岗总数的一半以上。根据崩岗防治的需要,对崩岗的分布、成因、侵蚀规律及危害情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崩岗治理的总体思路、技术方案、关键技术,形成了变崩岗侵蚀区为水保生态区、农业综合开发区和工业开发区3种崩岗治理模式,实施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红土坡地崩岗侵蚀过程与机理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崩岗是广泛发育于华南红色风化壳坡地上的各种崩陷地形,其危害性很大。按其形态特征可分为:条形崩网,叉(分支)形崩岗、瓢形崩岗、箕形崩岗和劣地崩岗等几种类型,其形态演变过程经历了前期的水蚀为主阶段,以及后期的重力侵蚀为主阶段,崩网的发生与下述几种情况有关:红土的机械组成特征,以及与水作用发生的变化;风化壳内的各种软弱结构面的存在;大暴雨触发作用以及各种地形要素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桂东县崩岗侵蚀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泉州市几种崩岗治理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总结了泉州市治理崩岗侵蚀的3种主要模式,即变崩岗侵蚀区为水保生态区,变崩岗侵蚀区为经济作物区和变崩岗侵蚀区为工业园区。阐明崩岗侵蚀的治理是一项公益性的社会事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大政府资金投入,要以崩岗集水区为单元,坡面、沟头、沟谷、沟壁、冲积扇整体规划,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科学布局,综合治理,尽量把治理与利用结合起来,变废地为宝地。  相似文献   

12.
崩岗的治理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是保护人类家园的重要基础,对保障农业、林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本文在崩岗治理前期(1~2年)通过物理的方法固定崩岗表面的土壤,使其不再被雨水径流冲刷流失,从而使种植其中的草、树得以固定,形成覆盖地表的茂密植被,植被根系深入土层深处,形成纵横交错的根系,从而起到固土护坡的作用,达到生物治理崩岗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3.
崩岗“五位一体”系统性治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崩岗是我国南方花岗岩区特有的土壤侵蚀类型,具有分布广泛、形态多样、发展迅速、危害严重、难以治理等特点,目前主要采取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相辅的方式进行治理。根据以往治理崩岗的经验与研究成果,按照崩岗的组成部分及特点,将崩岗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提出了集水坡面、崩壁、崩积堆、沟道、洪积扇分别治理的"五位一体"系统性治理措施,其关键在于切断各个要素间的物质流动与能量转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从而从根本上治理崩岗、恢复生态。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崩岗侵蚀成因及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根据调查 ,福建省共有 38个县存在不同程度的崩岗侵蚀 ,总面积为 2 6 30 .6 9hm2 ,个数为 6 714个 ,崩岗密度为 0 .0 5 5个 /km2 。全省崩岗面积虽小 ,但由于相对集中 ,土壤侵蚀量大 ,危害严重。探讨了福建省崩岗侵蚀的现状、类型、分布特征、成因、危害、活动情况及治理现状。认为岩性、坡度、海拔高度、植被、人为活动等与崩岗的形成和发展均密切相关。提出了崩岗治理的基本思路和典型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梅县崩岗治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梅县属南方红壤丘陵区,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崩岗非常发育,且危害极大。梅县依据崩岗的分布情况、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及危害情况,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管理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对崩岗进行了综合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每年减少泥沙下泄153万t,保护农田3 107 hm2,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介绍了当地崩岗治理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河田侵蚀区崩岗的生物治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河田修坊村中甲坡小流域内,选择4个有代表性的崩岗进行生物治理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生物措施治理的崩岗平均植被盖度由26%提高到68%,土壤侵蚀模数也比对照的崩岗减少了89.6%。可为我省类似崩岗的治理提供可借鉴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7.
赣南崩岗治理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赣南是崩岗侵蚀危害的重灾区,在长期的崩岗治理实践中,赣南人民探索出了农业开发型、生态开发型、农粮生产型、工业开发型4种治理模式,介绍了4种治理模式的优劣势及适用范围,并对崩岗治理的技术路线和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崩岗及其治理措施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崩岗是红壤区最严重的一种土壤侵蚀方式,主要由集水坡面、崩壁、崩积体、沟底(包括通道)和冲积扇等基本单元组成。本研究把崩岗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介绍了崩岗内部物质能量转化的规律和反馈机制,并对其治理做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
安溪县崩岗侵蚀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安溪崩岗的现状与危害,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其成因,并提出了以预防为主,减少危害,综合治理,加大水土保持的宣传执法力度,多方集资,加大资金投入等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