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独参汤是我国中医临床应用的重要方剂之一,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本文对独参汤使用的药材、用法用量及功效等方面按照历史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理和考证,将涉及独参汤主治功效的医典考证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独参汤的进一步临床应用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别以红参、生晒参(相同产地和参龄)为原料的独参汤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为解释传统中药方剂独参汤的选材和功效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分别以红参、生晒参为原料,按照传统的独参汤的煎煮方法,制备红参独参汤和生晒参独参汤;对两种独参汤进行主要有效组分的萃取分离,得到总脂溶性成分、总皂苷和总水溶性多糖;分别通过GC-MS、HPLC和UV测定其测定其总脂类成分、总皂苷及总水溶性多糖的含量.结果红参独参汤中测得了5种脂类成分,生晒参独参汤中测得了8种脂类成分;红参独参汤中的总皂苷含量为1.3%±0.2%,生晒参独参汤中的总皂苷含量为1.1%±0.2%;总皂苷中含量最多的五种单体皂苷的含量分别为:红参独参汤中Rg1:0.1079%、Rc:0.0801%、Re:0.0614%、Rd:0.0397%、Rb 1:0.0988%,生晒参独参汤中Rg1:0.0752%、Rc:0.0518%、Re:0.0352%、Rd:0.0300%、Rb 1:0.0778%;生晒参独参汤中的水溶性多糖含量约为8.76%,红参独参汤中的水溶性多糖含量约为11.75%.结论红参独参汤中的人参皂苷和人参水溶性多糖的含量均多于生晒参独参汤中的含量,两种独参汤中均含有脂类成分.  相似文献   

3.
关于独参汤的“祖方”,独参汤之名最早记载,在今年《人参研究》第1、2期上有专文发表。本文对高等中医院校普通高等教育、硕士生和博士生教育所用《中药学》教材中,关于独参汤的正本清源问题做以下讨论。  相似文献   

4.
《十药神书》与独参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单味人参药用考》一文中,作者以中药组方“七情”之“单行”所涉及的内容,对“独参汤”问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宋承吉 《人参研究》2008,20(3):28-29
在2005年《人参研究》第3期上,就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教材中收载独参汤的首载问题,提出了正本清源的论述,这是针对几部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硕士、博士使用的教材进行的讨论。同时,对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使用的《方剂学》教材中有关独参汤始载于《伤寒大全》的问题,在长期困惑中提出了质疑。实事上,在《方剂学》教材中也存在正本清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人参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材,应用历史已有4000多年,它的作用与疗效早已被世人所公认。自古以来就有”起死回生”、”延年益寿”的说法与实例。如古代有人患了伤寒病,当时是不治之症,但吃点人参就可痊愈。又如历史皇宫用来急救的特效药物”独参汤”,主要原料就是野山参;清朝乾隆皇帝几乎天天吃人参,活到了89岁,是历史上的长寿皇帝。  相似文献   

7.
当前,人们对健康养生的认识与需求越来越强,回顾中华五千年历史,茶与中医药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中药代茶饮即以药代茶,兼具防病、养生之功效。而中药复方白头翁汤,是东汉名医张仲景著名的千年药方,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白头翁汤中的主要药物成分包含香豆素类、生物碱类、柠檬苦素类和皂甙类等,这些药物成分能够发挥一定的抗菌、抗炎和修复溃疡、免疫调节和抗腹泻等药理作用。在临床应用上,该方在治疗各种肠炎、细菌性痢疾和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此,基于药茶理念对中药复方白头翁汤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茶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一样,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国家传统文化急需复苏背景下,我们应大力推广茶文化和中医药文化,以确保其发挥应有价值。仲景名方白头翁汤,是东汉名医张仲景著名的千年药方,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白头翁汤中的主要药物成分包含香豆素类、生物碱类、柠檬苦素类和皂甙类等,这些药物成分能够发挥一定的抗菌、抗炎和修复溃疡、免疫调节和抗腹泻等药理作用。在临床应用上,该方在治疗各种肠炎、细菌性痢疾和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古代泡茶经验和现代科学研究已证实,水对冲泡茶汤的品质存在明显影响。但不同水质对茶汤的影响程度一直是困惑人们日常泡茶用水的问题。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对19种典型水样冲泡西湖龙井茶的系统研究,进一步了解和明确不同类型饮用水对茶汤感官品质及其主要成分的影响,对开展水质影响茶汤品质的基础研究,以及日常用水的选择和应用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药用历史已有5000余年。现代药理实验和临床应用证实,人参具有抗辐射作用。一、人参抗辐射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巧妙地将古今中外的工艺美术理念和元素应用到茶馆中,是提升茶馆消费档次、文化底蕴、审美体验的重要方式。本文首先就工艺美术应用于现代茶馆装饰设计的必要性进行简要说明,并对工艺美术在现代茶馆装饰设计应用中的基本原则展开相应分析,接着就工艺美术在现代茶馆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提出几点看法。工艺美术应用于现代茶馆装饰设计的必要性体现在现代茶馆的人文关怀属性薄弱;跨文化交际时代的文化自信力彰显;现代茶馆美学营销的必然要求。工艺美术在现代茶馆装饰设计应用的基本原则包括市场细分原则、实用性和审美性并重的原则。工艺美术在现代茶馆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可以尝试色彩应用策略、家具陈设的应用策略、吉祥纹案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2.
生物技术是一门应用生物科学研究成果以及工程手段增加数量和提高质量从而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对生物制品需求的技术。近年来,由于假冒伪劣人参属中药充斥市场,为控制其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和有效,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对人参属药材鉴别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茶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建筑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丰富现代园林建筑的文化内涵,而且有利于推动我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本文在对茶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建筑中的应用意义、应用内容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茶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建筑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就现代物理工业工程技术的价值发挥和应用来说,其对茶叶种植活动的影响是深厚的,可以说,对于茶叶种植活动来说,合理使用现代物理工程技术,其将在确保整体生产技术的前提下,实现茶叶品质的有效把控。本文拟从现代物理工程技术应用分析入手,结合传统茶叶种植技术的问题及不足理解,通过探究现代茶叶种植技术的应用诉求,从而全面分析茶叶种植过程中应用现代物理工程技术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在临床上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取人参、黄芪、知母、五味子四种中药材,制成汤剂,每日一剂。结果:治疗组可明显降低患者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小板粘附率及聚集率。  相似文献   

16.
托娅 《福建茶叶》2016,(12):91-92
本文首先就现代茶馆设计呈现出的主要趋势特点进行简要介绍,并就现代茶馆设计中引入传统装饰元素的重要价值进行具体说明,然后据此对现代茶馆中传统装饰元素的应用策略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当前茶馆的设计有所启示。现代茶馆设计呈现出的主要趋势特点包括:一是茶馆设计的视觉化趋势、二是茶馆设计的功能分化趋势、三是茶馆设计的人文化趋势。现代茶馆设计中引入传统装饰元素的重要价值体现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传统装饰元素有利于为现代茶楼注入和谐的审美立场;二是传统装饰元素有利于为现代茶楼注入文化软实力;三是有利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现代茶馆中传统装饰元素的应用策略可以尝试传统装饰元素的应用策略、地域性传统装饰元素的应用策略、情感化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7.
《茶世界》2006,(4)
本文所介绍的参茶,不是人们通常在家里用单味人参煎沏的参汤,而是由一家天然保健品公司针对亚健康人群由于精神压力和体力透支易导致"过劳死",而对症研发的一种参照道教养生古方儿,以茶叶、人参、太子参、橘红等饮片为原料,不添加任何兴奋剂和芳香剂,采用现代先进工艺的定位  相似文献   

18.
刘欣 《福建茶叶》2016,(12):276-277
现代室内设计行业发展历史较短。因现代室内设计应用材料多为不可再生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不可避免地将产生一些对人体不利的污染元素,比如机械噪音、扬尘和光环境污染等。现代室内设计的初衷在于为居住者营造良好的室内环境,“天人合一”的和谐社会思想将对现代室内设计具有主导作用。下面,笔者将基于传统茶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的应用展开深入浅出的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传统茶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极具民族特色。传统茶元素在现代艺术环境设计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设计的品味以及文化内涵,能够推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民族文化的融合,最终实现现代环境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传统茶文化的创新与传承。本文针对传统茶元素装饰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几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20.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元素更是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并且被广泛的运用在很多的领域。在现代绘画中也经常可以看到茶元素的身影,茶元素在现代绘画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绘画的形式,还给绘画带来了很多文化内涵,让现代绘画作品更有人文价值和时代意义。本文从对中国传统茶文化入手,研究了茶元素与现代绘画的结合,分析了茶元素在现代绘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