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对山葵黑入病的症状、病原、侵染循环、发病条件及防治方法等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苹果霉心病的发生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苹果霉心病又称苹果霉腐病、苹果心腐病,是苹果果实生长前期、采收前、贮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1发病症状病害先从果实心室发生,再由心室逐渐向果肉扩展。发病初期在萼心间至心室部位出现淡褐色的点状或条斑,进而扩展到整个心室壁,变为黑褐色,并有不同颜色的霉状物,引起果肉腐烂、味苦。  相似文献   

3.
4.
菠萝黑心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菠萝黑心病是菠萝采后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易发的生理性病害,货架期仅6~8 d,严重制约着菠萝产业和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文稿就近年来巴厘菠萝黑心病发病机理、采前采后防治方法、存在问题及展望3个方面对菠萝黑心病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菠萝黑心病病因复杂,发病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生理生化反应过程,发病机理可从酶促褐变、膜脂代谢、糖酸代谢途径、活性氧积累等方面展开研究,防治方法以夏季栽培巴厘果冬季栽培抗病品种为主,控制巴厘菠萝采收时间,气调保鲜结合低温贮藏,菠萝黑心病须综合防控,通过改善栽培措施提高果实品质、选用抗病品种、采前采后处理相结合等一系列措施降低菠萝黑心病的发生。解决菠萝黑心病的根本途径在于品种改良,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以及菠萝遗传转化体系的日臻成熟,巴厘菠萝黑心病必将从根本上消除,极大促进雷州半岛菠萝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廖芳 《农友》2002,(12):25-25
编辑同志:你们好。我是一名养羊户,现养山羊七八十头。近年来羊皮下长疙瘩,有的如鸡蛋大、有的如拳头大,多数长在头部和羊身上毛少的部位。破溃后流出黄色液体,疤掉后看不见什么痕迹,但过不了几天别的地方又长起来了同样的肿块。病羊食欲基本正常,也没有死亡现象,苦恼的是出售时有肿块的羊就卖不了了。请问:这是一种什么病?用什么药能防治?  相似文献   

6.
我市农民自1987年开始试种芦笋.距今已有十余年历史,现种植面积已达6000余公顷。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和面积的扩大,芦笋病害逐年加重。其中对产量,品质影响最大的是茎枯病。为了进一步发展芦笋产业,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确保产量和品质,近年来通过对茎枯病的调查研究,制定了一套综合防治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以山葵茎尖诱导的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山葵组培苗增殖效果。结果表明,BA、KT、ZT三种细胞分裂素中,BA和KT对山葵增殖效果效好,NAA、IAA、IBA三种生长素,以NAA和IBA对增殖效果较好,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BA0.5mg/L(KT 0.5mg/L) NAA 0.05mg/L;CPPU对山葵增殖有促进作用,最适宜培养基为MS CPPU0.4mg/L NAA 0.05mg/L;BA与KT配合使用可提高增殖效果,MS+BA0.2mg/L KT0.5mg/L NAA0.05mg/L的激素组合繁殖系数可达5.1;添加0.02mg/L的GA3可以促进山葵试管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波尔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羊群发病后死亡率亦高,如不及时控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正> 山羊痘病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疾病。该病今年春夏在我区古驿、峪山、黄龙等地大规模发生,对我区养羊业造成极大威胁。经过积极防治,已控制蔓延。现将防治该病的知识介绍如下: 1 流行病学:山羊痘的流行最初是由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蔓延全群。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病毒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和粘膜侵入机体。饲养管理人员,护理工具、皮毛、饲料、垫草和外寄生虫等都可成为传播媒介。 一般情况下,山羊痘一般仅发生于山羊,不传给绵羊和其它家畜,羔羊较老龄羊敏感,病死率亦高,妊娠母羊易引起流  相似文献   

10.
2005~2007年在新疆伊犁河谷发现一种蔓延迅速、危害严重的向日葵病害。经鉴定,确定其为国内新病害——向日葵茎点霉黑茎病。病原菌无性态分类地位为半知菌亚门,茎点霉属,种名为:Phoma macdonal-diiBoerma;有性态分类地位为子囊菌亚门,小球腔菌属,种名为:Leqtosphaeria lindquistiiFrezzi。该病目前已在伊犁河谷5县1市的向日葵产区普遍发生,造成严重危害。根据2007年在严重发病县的调查,该病在特克斯县发病面积达2 625 hm2,田间发病率平均为47%,绝收面积达267 hm2;新源县发病面积达1 333 hm2,平均田间发病率为35%;绝收面积达133 hm2。严重受害的向日葵品种有瑞特姆、JN-2519,M0314,KWS303。  相似文献   

11.
小麦梭条花叶病发生特点与栽培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几年来,江苏省仪征市小麦梭条花叶病发生越来越重,已成为小麦主要病害。2004年秋播至冬前小麦生长阶段温、光、水气候条件适宜,十分有利于小麦幼苗生长,但春后小麦梭条花叶病严重发生。本文通过大量的调查和观察,分析了小麦梭条花叶病的发生机理与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8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田间防效和使用剂量,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感病品种五山丝苗为试验材料,于五山丝苗处于分蘖期时选用广东地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优势强致病型代表菌株GDXc1608进行人工喷雾法接种,分别在接菌后48 h和第1次药后7 d采用喷雾法施药防治,调查第2次药后8种杀菌剂(20%噻唑锌SC、50%氯溴异氰尿酸SP、20%噻菌铜SC、20%叶枯唑WP、5%噻霉酮SC、1.2%辛菌胺醋酸盐AS、3%中生菌素AS和21.4%络铜·柠铜AS)在常规剂量下水稻的病情指数和植株反应,评价各药剂的田间防效及水稻安全性;选取表现较好的4种药剂分别设置3个使用剂量梯度开展盆栽防治试验,筛选目标药剂的最佳使用剂量。【结果】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8种药剂中以20%噻唑锌SC的防效最好,在使用剂量为450.00 mL/ha时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为71.81%,其次是21.4%络铜·柠铜AS、20%噻菌铜SC和5%噻霉酮SC,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分别为53.50%、52.00%和48.23%,但21.4%络铜·柠铜AS处理水稻植株出现轻微的药害症状;其他药剂防效均较差。药剂使用剂量盆栽筛选试验结果显示,4种药剂随用药量增加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均逐渐提高,且各药剂不同剂量间防效均差异显著(P< 0.05),其中20%噻唑锌SC在使用剂量375.00~525.00 mL/ha时的防效均在77.00%以上;20%噻菌铜SC在使用剂量375.00~525.00 mL/ha时的防效均在62.00%以上;21.4%络铜·柠铜AS在使用剂量481.50 mL/ha时防效为51.83%,其他试验剂量下防效均较低;5%噻霉酮SC在使用剂量37.50和52.50 mL/ha时的防效分别为49.50%和53.15%,使用剂量为22.50 mL/ha时的防效较低。【结论】20%噻唑锌SC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可作为目前细菌性条斑病田间应急防控的首选药剂;21.4%络铜·柠铜AS、20%噻菌铜SC和5%噻霉酮SC对细菌性条斑病也有较好的防效,可与20%噻唑锌SC交替或轮换使用,以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20%噻唑锌SC和20%噻菌铜SC推荐使用剂量均为375.00~525.00 mL/ha,21.4%络铜·柠铜AS和5%噻霉酮SC推荐使用剂量分别为481.50 mL/ha和37.50~52.50 mL/ha;应用21.4%络铜·柠铜AS防治时要严格控制浓度和注意喷施时间以避免产生药害。  相似文献   

13.
犊牛弓首蛔虫病是由弓首科弓首属的牛弓首蛔虫寄生于牛犊小肠内而引起的以肠炎、腹泻、腹部膨大和腹痛为特征性症状的寄生虫病。初生牛犊大量感染时可引起死亡,对养牛业危害很大。1995年笔者相继在南阳卧龙区、唐河县确诊了该病的存在,但未进一步调查整理。经查《南阳地区畜禽疫病志》,未曾记载该病的存在,笔者也未曾见当地有该病的报道。2001年以来,从诊治的59头牛犊腹泻病例中确诊由牛弓首蛔虫致病16头,占牛犊腹泻病例的27.12%,其中死亡1头。  相似文献   

14.
山葵生物生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日本,韩国引进香辛料食品调料植物-山葵种子资源,进行了山葵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征的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山葵在本地区裸地条件下不能自然越冬。通过一年生山葵根茎地窖越冬措施,生产两年生旱生山葵其产量可达到根茎150g/m^2,茎叶600g/m^2。  相似文献   

15.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作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在沿海稻区常年高发,并呈加重趋势。结合当地实际,分析沿海稻区细条病发生流行特点及重发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然病圃接种法,对参加2003~2005年江苏省淮南、淮北区小麦新品种试验的140份小麦品种进行了梭条花叶病抗性鉴定,表现高抗的材料有20份,表现中抗的材料有32份,表现中感的材料41份,其余47份材料均表现为高感,表明近3年参加淮南、淮北区试验的大部分小麦品种对小麦梭条花叶病的抗性较差。从不同年度看,近3年育成的抗小麦梭条花叶病品种的比率呈下降趋势。从不同试验区看,淮南区小麦品种中、高感材料的比率明显高于淮北区。  相似文献   

17.
18.
19.
附红细胞体病 (Eperythroxoosis)是由附红细胞体 (Eperythrozoon)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近年来 ,尤其是 2 0 0 2年 5月份以来 ,猪附红细胞体病在河南省部分地区猪群中流行。发病率、死亡率低者为 10 %和 35 % ,有些猪场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高达 30 %和70 %以上 ,经济损失惨重[1] 。本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及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热性溶血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贫血和黄疸。附红细胞体最早由美国学者Splitter和Wittiamson于 195 0年发现的[2 ] ,以后相继报道了狗、牛、绵羊、猫、兔、山羊和猪等动物的附红细胞体病。目前…  相似文献   

20.
安阳某鸡场发生一起以呼吸困难、下痢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的传染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血清学和病毒分离确诊为鸡新城疫;采取一系列措施,3 d后死亡停止,病情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