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日本沙丁鱼年产量1960年不到1万t,1979年增加到206万t。1975年夏季在北海道东南海区作业的围网捕获的沙丁鱼就已经占当年产量的1/4,产量大幅度上升。通常在该海区捕捞的太平洋沙丁鱼亚种群,秋季经过本州东部沿海,然后回游到关东外海一带的产卵场,到初夏再回到北海道东南海区。  相似文献   

2.
国外简讯     
日本1983年度渔获量创历史纪录 1983年度,日本海洋渔业产量创历史纪录。假定淡水捕捞、养殖、沿岸渔业产量与常年相同,则全国渔业总产量估计可达1,200万吨。据“渔业情报服务中心”统计:去年,北海道东部、三陆常磐近海、山阴近海等沙丁鱼主要产地生产顺利,产量可达367万吨。秋刀鱼产量为24.6万吨,超过上年度。此外,远洋围网加强了捕捞力量,鲣鱼有所增产,秋汛鲑鱼的产量也由于苗种放流量的增加提高了。淡水捕捞、养殖、沿岸渔业的产量,基本上保持在220万吨左右。由此估计,总产量  相似文献   

3.
沙丁鱼是印度最大的渔业,1971年占印度海洋渔业的25~30%,该年印度渔业总产量为儿5.4万吨,其中沙丁鱼有27.2万吨,而印度油沙丁鱼产量超过20.8万吨。虽然印度东西海岸的沙丁鱼渔业皆很普遍,但产量较集中的是在米索尔(Mysore)和克腊拉(Kerala)州沿海。油沙丁鱼在东海岸的产量较少,  相似文献   

4.
《水产科技情报》1979,(5):28-28
日本北海道钏路外海的道东近海是众所周知的鲐、鲲鱼优良渔场,渔期为7~10月,至今的捕捞方法仍以围网为主。据报道该地区1977年的鲐、鲲鱼产量为50万9干吨,1978年的产量为47万9干吨。表明该地区鲐、鲲鱼的资源丰富且稳定。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最近钏路机轮拖网协会提出在今年的渔期中,  相似文献   

5.
2012年4月18日,智利国家渔业委员会以14票支持2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一项增加沙丁鱼捕捞配额的决议。智利沙丁鱼的捕捞配额将从60.50万吨增加到105万吨。此项决议经过了两轮投票才得以通过,首轮投票因为没有达到法定人数而无法达成决议。2011年底确定的2012年智利沙丁鱼捕捞配额为60.5万吨,但是最近渔业发展研究所(IFOP)在1月份的调查中发现沙丁鱼种群数量开始上升。  相似文献   

6.
前言对虾是珍贵的海产品,含有20.6%的高蛋白,0.7%的低脂肪,味道鲜美,深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从五十年代以来,国际市场的需求量一直稳步增长,促进了各国大力开发海洋虾类资源。五十年代末,世界虾类捕捞渔获量仅为60万吨左右,六十年代初增加到大约80万吨。到1963年增加到94万吨,十年后猛增产达到169.8万吨。海洋虾类资源是有限的,到八十年代不少天然虾类渔场,已充分开发,或者开发过度,预期在南、北美洲、大洋洲、中东及非洲沿海水域捕捞虾类,不可能进一步增加。在北太平洋水域,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虾类资源也日益减少,北大西洋水域虾类捕捞量虽有可能少量增加,但大幅度上升似乎不大可能。目前  相似文献   

7.
外刊信息     
<正> 日本1983年渔获量创1千2百万吨记录日本在1983年的获渔量创造1,198.8万吨记录,较1982年增长52万吨。其中海洋渔业的产量为1,064.6万吨,较1982年增长41.5万吨,海水养殖产量为105.2万吨,内陆水域渔业产量为11.6万吨,淡水养殖产量9.4万吨。近年来,日本渔获量增长最快的是在本国水域的产量。10年前沙丁鱼产量约为50万吨,1980年则超过200万吨,1983年又较1982年增长40.5万吨(即增长31%),创369.5万吨记录。  相似文献   

8.
在200海里体制下,日本海洋渔业产晕近几年仍维持在1100万吨左右,其中约有900万吨产量来自沿岸、近海渔业,可见200海坐以内水域渔业生产惊人的发展程度。但从渔获种类看,拟沙丁鱼占了400万吨左右,其他种类变化不大,且多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渔业现代化》1975,(3):43-58
日本围网渔业的主要渔场在日本列岛四周,以捕捞沙丁鱼、鲹鱼、鲐鱼、鲣鱼、金枪鱼为主。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三年的产量达170万吨左右,从一九六五年至一九七一年的资料看,围网渔业的产量约占日本海洋渔业总产量的20%左右,但产值仅占总产值的10%左右。  相似文献   

10.
<正> 五条黄尾(鱼师)(Seriola quinqueradiata)是日本海水鱼养殖的重要对象,目前日本沿海约有3000个渔农户从事该鱼种的养殖,年产量为15~16万吨,也是日本海淡水鱼养殖中产量最高的品种。沿海渔民还用手钓、曳绳钓、剌网和定置网捕捞(鱼师)鱼,但年捕捞量仅3~5万吨。生长周期 (鱼师)鱼主要分布于沿海暖水区,以堪察加半岛南部,经日本和朝鲜水域至西伯利亚滨海省西部水域,资源较丰富。产卵场分布于能登半岛(北纬37°)  相似文献   

11.
管锡弟 《海洋渔业》1985,7(4):187-189
<正> 远东拟沙丁鱼是沿岸性的中上层鱼类,广泛分布于日本周围沿海。一般渔场大都形成于日本沿岸至200米等深线水域,距岸30海里以上渔获较少。另外,南库页岛、苏联滨海州沿岸、朝鲜半岛东海岸以及黄海、东海等均有分布。一、渔获量变动简况远东拟沙丁鱼在日本捕捞历史悠久,是围网、流网、定置网具等主要捕捞对象。拟沙丁鱼曾经历几十年乃至一百几十年的资源大变动时期。1930年  相似文献   

12.
1984年世界狭鳕产量从1980年的402万吨增至599万吨,居各鱼种之首,是一种很有希望的鱼种,其分布主要在北部太平洋的美、苏200海里水域内。近年来,美、苏两国给日本渔船的狭鳕捕捞配额逐年减少,1985年以后日本的拖网渔船不得不逐渐移转到白令海公海去捕捞狭鳕。因此,近两年来白令海公海的狭鳕渔场已成为日本拖网渔船的主要作业渔场。日本为了增加该公海的狭鳕资源达到其拖网渔船的稳定经营为目的。  相似文献   

13.
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melanosticta(Temminck-Schlegcl)曾经是日本沿海渔业的最重要鱼种之一,1936年的捕获量达到158.6万吨。可是,从那时起捕获量开始下降,在1945年为15.5万吨(Kurita和Tanaka,1956)。战后,开始了全国性合作的鰛)资源调查,旨在调查捕捞下降并获得有关资源管理和渔情预报的科学资料(Nakai等,1955)。调查包括3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阿根廷和乌拉圭于七十年代初开始少量捕捞阿根廷鱿鱼。1978年以后捕捞量迅速增加。这一年,波兰和日本开始在公海捕捞,总捕量从1973年的几千吨增至1978年的7.3万吨,1979年达12万吨,1980年下降到2.9万吨,1981年以后由于波兰、日本渔船产量增加,南朝鲜、西班牙、保加利亚、东德和古巴的渔船  相似文献   

15.
1987年西北太平洋的总渔获量为2500万吨,与最高产量的1986年2600万吨相比,略微有所减少。最近四年总渔获量大致相等,变动范围在240~260万吨之间。阿拉斯加鳕鱼和日本沙丁鱼仍然是西北太平洋海域的主要捕捞种类,占总渔获量的40%。西北太平洋阿拉斯加鳕鱼的渔获量在世界  相似文献   

16.
一、日本水产品的产需情况。日本的水产品总产量居世界首位,在1971~1980年的十年中,海洋捕捞产量保持在915~990万吨之间,其中鱼类占85%以上,鱼类中的鲐鳕、乌贼、沙丁、玉筋鱼和秋刀鱼的产量占鱼类总产量的70%以上,其中资源变化较大的为鳕鱼、玉筋鱼和沙丁鱼、乌贼。前两者在十年内分别下降了41%、26%,后两者分别上升了4倍、42%。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鱼类加工制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一、渔业生产日本的水产品总产量自1972年超过1000万吨以后,由于世界各国200海里经济区的相继划定,日本在外国水域的渔获量逐年减少;但由于本国水域沙丁鱼资源量的增加、公海渔场开发以及增养殖业的发展,才使得全国水产品总产量得以稳定,并略有增加,并于1984年超过1200万吨。此后至1988年一直在1200万吨上下徘徊。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2.6亿多亩内陆水域,除去已利用人工养殖的外,都是捕捞自然资源的场所,捕捞产量建国初期1950年为30万吨,至1960年增加到66.8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十年间增长1.2倍,此后连年减产,1978年降到29.6万吨,为建国以来的最低年产量,比最高年产下降56%。湖北省由1954年的14.35万吨降到2万吨,下降86%,安徽省由8.19万吨降到1.65万吨,下降80%.内蒙古由1960年的2.56万吨降到1.304吨,下降95%。产量下降的原因,除一部分捕捞水域改为人工养殖外,主要是水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特别是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后期的近廿年尤为严重。诸如江河湖海间建闸筑坝、围湖造田,以及工业污染,水质恶化和酷渔滥捕,捕捞强度超过了资源的再生能力。所有这些,导致了鱼类资源的严重衰退。  相似文献   

19.
香港在距香港城市西北400公里的南海大陆架斜坡发现了新的虾类资源。根据香港农业渔业部捕捞分部所进行的研究,这种新的虾类资源处于水深300米到1000米,分布范围约24700平方公里,估计年潜在产量为4100吨。今年初,由当地渔业组织的协助,采用日本北海道的定置网  相似文献   

20.
美国西海岸俄勒冈州近海水域是美国渔船捕捞沙丁鱼的水域。2007年度该水域的沙丁鱼捕捞配额增至152561t,同比增加28%。去年该水域的沙丁鱼捕捞配额是分南。[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