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人才、科技和教育需求过剩与高等农业院校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的作用定位:培养新农村建设急需的"四得"人才;培育新型农民,全面提升农民素质;扶持农业企业,带动地方经济;通过科研项目和成果引导相关资源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通州区委、区政府结合实际,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措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以农民为建设和受益主体、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以健全和完善长效机制为导向、促进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开展,要以"三个层次"、"四个类型"为总体布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3.
文章围绕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新要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方向,就如何使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地方经济加快发展,提出了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条件;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和调整优化农村布局,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一、发展农村房地产业对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核心是要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从而根本解决长期存在的"三农"矛盾问题。农村房地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不可忽视的战略性意义。(一)发展农村房地产业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的重大举措重视农村房地产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基本要求,是全面贯  相似文献   

5.
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条件;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大举措;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因而也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两项重大任务,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任务,并能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不竭的资金来源和牢固的经济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抉择,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和良好的物质与社会条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必须妥善处理好其与农民增收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7.
2006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快新时期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决定"十一五"期间在全国组织实施"农民体育腱身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其中,文化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又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规划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蓝图,用五句话20个字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党的十七大又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可见,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也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江西南昌地区“一村一品”一体化农业发展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村一品"特色经济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念,对于现代农业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具有实际意义。在当前新的经济形势下,继续开展"一村一品"相关工作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增加农村经济技术水平的有效方式。"一村一品"方案的实施,不仅带动了落后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增加农民经济收益的同时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蓄力量。发展"一村一品"经济,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效措施。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增加农民经济收益、实现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都起到积极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它赋予了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加强党对新农村工作的政策指导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改善村容村貌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体现;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利益,改善农民生活是新农村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1.
临泽县在生态文明新村建设中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探索出了具有推广借鉴价值的"临泽模式",为西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一是站在农民的角度看待新农村;二是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突出生态建设;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四是建设新农村,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农民。  相似文献   

12.
培养新型农民,建设一支有文化、有技术、能创业的农民工队伍,促进转移就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条件。农民培训工作是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推进新农村建设、开创城乡和谐发展新局面的基础性工作。为此就余杭区的农村劳动力数量、文化、就业情况作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并对进一步提高农民素质、加大农民转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展开,培育新型农民,是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四个文明"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重要保证.黄桥镇作为欠发达地区,培育主体性农民、持续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就显得更加紧迫、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我国"三农"工作的全新主题。如何解决"三农"难题,如何完成"生产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实现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目标,需要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来解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对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一方面是通过中央惠民政策和采取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型农民的成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他们需要新思想、优素质、高技能.新型农民的塑造要依靠农民职业教育,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对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以农民为主体,以"富农"与"教农"为两翼.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富农"是激发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动性的基本要求,"教农"是提高农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力的现实需要.两翼齐飞方能凸显农民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作为建设者。因此,要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图书馆服务工作,首先要明确"新农村"的概念,它的内容大概有以下几点:一是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二是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三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四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五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任务是加强农村生产力建设,要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在北京郊区,率先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基本都是靠二三产业发展起来的.要按照科学发展观来发展二三产业,要节约土地,节约能源;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一个村发展一个主导产业;要明确发展二三产业的目标,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使农民更多地向非农产业转移;要切实保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9.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中央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背景及意义着手,从发展农村经济,培育新型农民,激发农民积极性及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探讨和思考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20.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开创性、探索性的宏伟事业,是为广大农民谋利造福的千秋伟业."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概括,体现了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全面要求.在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内容中,生产发展是核心,是实现其他要求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基本尺度;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体现了精神文明和人居环境的双重要求;管理民主则显示了对农民政治权利的尊重.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各项内容紧密相联,具体到实际工作中,笔者认为要把内涵与实际结合起来,派生出既忠实原意,又明了易懂,便于操作的实际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