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区地处亚热带,位北纬23°—25°间,光照短,属天然的柞蚕一化性区域。从北方引进的柞蚕二化性品种,放养当代即变为越年,一年只能放一次。然而我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一年可放养两次甚至三次。加之柞林资源丰富,全区有柞林面积1000万亩左右,发展柞蚕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2.
我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桂西北有大片天然柞林,面积约1000万亩,发展柞蚕生产潜力大,但由于柞蚕留种困难,饲养数量少,多年徘徊在300—500担茧之间,发展速度很慢.由于我区地处低纬度,光照短,属过去所谓天然的柞蚕一化性区域,从北方引进的柞蚕二化性种,放养当代即滞育,又因温度变化大,高温季节长,春蚕滞育蛹有的常在10月和来年二月不到制种放养季节而陆续羽化出蛾,(羽化损失15—30%),不但制秋种用不上,且春保春用种由于经历时间长,蛹体消耗能量大,体质弱,羽化率不高,蚕期容易招致蚕病.  相似文献   

3.
河南柞蚕在秋制种过程中,采用40w的荧光灯,光照距离为75cm,蛹茧茧柄朝上用蚕匾排放,集中照射蛹脑部分,每昼夜连续感光17 h,羽化率可达40%以上,基本解决了河南"一化二放"秋蚕放养蚕种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4.
柞蚕蛹感光解除滞育的方法是柞蚕"一化二放"秋柞蚕制种的唯一措施,探明柞蚕蛹感光解除滞育的规律,可为柞蚕种质资源鉴定、保存、开发利用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北方蚕业》2020,(2):27-29
为探讨一化性柞蚕新品种豫大一号解除滞育的药物剂量问题,解决河南柞蚕区秋用新品种供应问题,对一化性柞蚕蛹进行β-蜕皮激素微量注射,促使其解除滞育进而羽化产卵的试验。结果表明,当药物稀释倍数为1∶17~1∶18时,羽化率均能达到94%~96%,并且死蛾率低,单蛾产卵量和蚕卵孵化率与正常制种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以自然光处理为对照,采用不同光照时长与光照强度的日光灯照射河南一化性柞蚕品种豫大1号和辽宁二化性柞蚕品种沈黄1号的蚕茧,探讨不同光照处理对柞蚕蛹滞育解除的影响以及柞蚕蛹滞育解除过程中体内海藻糖和糖原的代谢变化。结果表明,400 lx、17 h/d的光照组合对豫大1号的滞育解除效果最好,羽化高峰期时间最早,校正羽化率为80.0%;沈黄1号在260 lx、17 h/d的光照条件下达到最高校正羽化率(89.9%),400 lx、17 h/d为羽化高峰期最早的光照组合。日光灯照射下,豫大1号的平均校正羽化率较沈黄1号低9.1百分点,羽化持续时间长19.16 d,但2种柞蚕蛹都在光照处理50 d左右达到羽化高峰期;自然光照射下,豫大1号的校正羽化率较沈黄1号的羽化率高9.4百分点。无论是在17 h/d日光灯照射还是自然光照射处理期间,豫大1号和沈黄1号滞育蛹的海藻糖含量均无明显的变化规律;豫大1号滞育蛹在自然光照射处理期间糖原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在17 h/d日光灯照射处理期间,糖原含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沈黄1号滞育蛹的糖原含量在17 h/d日光灯照射和自然光照射下都呈持续下降的趋势。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阐明柞蚕蛹滞育解除过程中的糖类物质变化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一化性柞蚕秋季制种解除滞育最佳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一化性柞蚕秋季制种的羽化率,对一化性柞蚕蛹进行不同光照时间、感光日数、照距、感光部位、阶段采取黑暗保护等对解除滞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竹箔排放蛹茧并将有茧蒂的一端朝上,采用40w的荧光灯,光照距为100cm,每天光照时间17h的条件下,感光至20d时,再进行连续36h黑暗保护,然后继续每天感光17h至制种,可提高羽化率和羽化集中度,实用羽化率可达85%以上;试验结果解决了柞蚕“一化二放”秋季制种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8.
滞育是昆虫渡过不利时期的一种重要的生理过程。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表明,柞蚕为兼性滞育昆虫,其滞育与否,取决于蛹前幼虫期的生活条件,影响其滞育的环境因子主要有光周期、温度、营养等。本文系统概述了有关柞蚕滞育的研究成果,包括其滞育特性、影响其滞育的环境因子、滞育的生理生化基础与分子调控机制,以期为今后柞蚕滞育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促使一化性柞蚕蛹解除滞育,羽化产卵,破解河南柞蚕区秋季缺种问题,对春蚕蛹进行了微量β-蜕皮激素注射试验。试验初步表明,当药物稀释倍数为1∶16~1∶18时,羽化率可达到88.5%~95.5%,并且死蛾率低,单蛾产卵量和蚕卵孵化率基本符合制种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0.
滞育是昆虫系统发育中所形成的一种生理遗传特性,是为了它自身的生存必须保持的比较保守的一种属性,因此,其形式、生理功能和对环境因素的反应都是受遗传基因的控制的。滞育的机制愈完善,则生命的活动时期与一年中对其最有利的时期(气候条件和食物条件等)的配合愈能园满地实现,有机体在滞育时对各种不利于其活动的客观条件的稳定性也愈高,可以说:滞育是有机体对环境适应的标志。 滞育的发生,决定于它发生前的个体发育阶段中的生活条件,滞育涉及比较复杂的生理机制,有机体显然地有它特殊的新陈代谢型式,即与异化作用的抑制,贮存物质和结合水的积存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1.
12.
家蚕是以卵滞育的昆虫,是重要的模式生物,其滞育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并与蚕种生产实践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近年国内外有关滞育及滞育解除机制的研究内容,包括滞育的发生和解除、滞育激素的产生及调节原理,并对滞育及滞育解除机制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3.
滞育与非滞育柞蚕物质积累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姜守星 《蚕业科学》1993,19(1):53-56
<正> 柞蚕化性有其一定的遗传性,但也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关于环境因子对柞蚕化性的影响,学术界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幼虫期光照是蛹期滞育的主要原因,卵期光照对滞育也有影响;二是认为饲料营养是影响滞育的主要原因;三是认为温度对滞育也有重要影响。本试验对不同滞育性柞蚕及雌雄个体分别取样,测定了五龄早期至化蛹初期各物质的含量,比较了蛹期滞育与非滞育柞蚕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柞蚕DNA的最佳提取方法,以蚕体不同发育时期的组织材料为研究对象,提取DNA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利用五龄蚕足部血液的冻存材料为样品,加入4倍提取液,抽提的DNA质量较好,且样品无需液氮研磨,减少了消化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15.
<正> 柞蚕化性一般以北纬35度作为分界线。35度以北是二化性地区,35度以南是一化性地区。我县位于北纬37度18分,属二化性地区,历年放养的柞蚕是二化性品种,每年放养春蚕和秋蚕两季。但近几年出现滞育(群众叫二化变一化)较多,一般达20-30%,个别严重的高达70-80%,致使秋蚕缺种,严重影响了柞蚕生产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自1978年以来,作了多次调查和试验,初步找到了柞蚕卵感光是发生滞育的主要因素。肯定这一因素后,1981年我们又做  相似文献   

16.
蔡晓明  朱勇 《四川蚕业》2006,34(1):10-16
为了探寻已经进入滞育状态的蚕种的利用方法,对夏芳×秋白、洞庭、碧波等蚕品种,在蚕卵产下后,放置于室温下6~50d,其间用盐酸、硫酸进行浸渍处理、发现滞育卵可以解除滞育而孵化。对滞育卵浸酸发现:含多化性血缘品种的孵化率明显优于不含多化性血缘的品种;浸酸处理后,蚕卵胚胎发育开差较大,孵化明显不齐。对滞育卵进行浸酸时间与孵化率回归相关分析发现,其最佳浸渍时间为24min,在6~24min范围内,蚕卵孵化率随浸渍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当超过24min时,蚕卵的孵化率随浸酸时间延长而减小。蚕卵在47℃浸渍42min和46min后,明显有死卵的发生。根据回归分析,夏芳×秋白的最高孵化率为62.7%,虽然试验中部分蛾区有100%的孵化,但群体总体孵化并未达到80%,若要在生产实际中应用,滞育卵浸酸方法尚须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7.
<正> 前报介绍了柞蚕卵感光(光照18小时)是柞蚕二化性区域产生滞育蛹(二化变一化)的主要因素。蚕卵感光时间越长,温度 越高,发生滞育蛹就越多。反之,发生滞育蛹就少。但是,柞蚕卵在不同发育阶段,对光照的敏感程度尚不知道,故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18.
不同诱导源对柞蚕滞育蛹酯酶蛋白的诱导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楚 《蚕业科学》2001,27(4):287-292
用不同的诱导源如E .coliK12 D31、TritonX 10 0、脂多糖 (LPS)及其混合物诱导柞蚕滞育蛹 ,并以SDS PAGE和A4 50nm处蛋白吸收值作为测定指标 ,研究其血液上清液脂酶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SDS PAGE凝胶上可观察到不同的诱导源诱导的新酯酶蛋白 ,同时也导致酯酶蛋白吸收值的不规则变化。单位体积的氨基酸浓度表明有些氨基酸在酯酶蛋白和抗菌肽蛋白的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亮氨酸是抗菌肽组成中最重要的组分 ,但是在柞蚕滞育蛹免疫血液中含量并不高。证明诱导产物不仅仅是具有杀菌作用的抗菌肽 ,也包括酯酶在内的其他蛋白  相似文献   

19.
蔡晓明  朱勇 《蚕学通讯》2003,23(4):12-14
蚕卵人工孵化以盐酸孵化法成效最佳,它不仅可以解除蚕卵滞育,而且具有卵面消毒作用,盐酸孵化法的效应成份是什么呢?目前尚无明确报道,本试验认为盐酸孵化法的效应离子是H^ 。  相似文献   

20.
柞蚕滞育蛹的形态标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笔者自1972年以来,注意观察柞蚕越冬蛹变化,发现因放养时期和季节的不同,营茧后所处的环境各异,因此发育程度(向滞育期转化)深浅不一,经过越冬后的长期低温抑制,翌年制种成绩就有显著的差别。例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