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日龄雏鸡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后再一次、二次接种新城疫疫苗,T、B 细胞数量及功能均明显低于其相应对照组,说明感染雏鸡对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应答功能明显降低。攻击新城疫强毒后,感染鸡二次免疫组的免疫保护率明显高于感染鸡一次免疫组,并接近对照一次免疫组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不同感染量REV对鸡免疫反应和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不同剂量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感染肉鸡和SPF鸡后,检测血液中T淋巴细胞对ConA的反应和NK细胞、细胞毒T细胞(CTL)的细胞毒性作用以及NDV抗体生成变化等,观察REV感染对机体非特异性、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高剂量还是低剂量REV感染均造成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抑制,而且高剂量比低剂量对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更强,但对NK细胞和细胞毒T细胞的细胞杀伤活性却有升高趋势,在抗肿瘤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这种结果说明REV感染对机体的免疫抑制是有选择性的,且抑制程度与感染病毒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正>鸡传染性贫血是我国近年来养禽生产中较为多发的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其致病原为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infections anemia virus),以鸡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淋巴组织萎缩为主要病理特征。当鸡受到CIAV感染后,CIAV对T细胞的损害会影响细胞因子和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以及对体液免疫和局部黏膜免疫功能的降低,从而影响整个免疫调控系统的协调作用,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在感染期间如继发其它细菌或病毒感染,会加速患病  相似文献   

4.
鸡球虫病的细胞免疫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主(鸡)感染球虫后,产生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或体内外理化因素对球虫的杀灭作用。体液免疫主要通过依赖腔上囊B淋巴细胞实现,细胞免疫主要通过依赖胸腺的T淋巴细胞实现。实验分别摘除胸腺和腔上囊,发现鸡球虫病的免疫力可由于摘除胸腺而受到抑制,而摘除腔上囊则无影响,结果表明抗体作用居于次要地位,而细胞免疫居于主要地位。1T淋巴细胞在鸡球虫保护性免疫中的作用用抑制细胞介导免疫力的药物环孢菌素A(CsA)处理鸡后,研究T淋巴细胞在鸡球虫中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组织匀浆涂片和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染色及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法对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E.necatrix)初次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T细胞比例、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诱生活性、T细胞和B细胞对ConA或PMA的增殖功能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E.necatrix初次感染雏鸡,其胸腺和脾脏T细胞比例分别于感染后7~21d和7~24d明显高于对照雏鸡;IL-2诱生活性分别于感染后16~18d和18~21d较对照雏鸡显著升高;T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分别在感染后14~16d和10~18d明显增加。法氏囊和脾脏B细胞对PMA的增殖反应分别于感染后14~24d和14~21d显著高于对照雏鸡。表明E.necatrix初次感染雏鸡免疫器官的IL-2调节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用淋巴细胞转移试验监测细胞免疫效果,用血凝抑制试验监测体液免疫效果。结果证明,注射鸡转移因子的实验组与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01和P<0.05)。说明鸡转移因子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对T细胞免疫和B细胞免疫都具积极作用,可促进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鸡胚接种IBDV免疫复合物 (IBDV -Icx)和IBDV - 2 5 12两种疫苗 ,然后检测其对SPF肉仔鸡细胞免疫的影响。在胚内接种两种疫苗后的第 9、2 1天 ,均发生T细胞促有丝分裂反应减弱现象。但在免疫后第 15天 ,出现增强现象。IBDV - 2 5 12免疫鸡的T细胞反应性较低。除第 2 1天外 ,表达CT4 + CT8-和CT8+ CT4 -的淋巴细胞比例没有明显差异 ,在第 2 1天 ,接种IBDV - 2 5 12组二者的比例升高 (P <0 .0 5 ) ,接种IBDV -Icx组CT4 + CT8-百分比下降 ;两组免疫鸡的CT8+ CT4 -T细胞百分比均升高 (P <0 .0 5 ) ,而B细胞百分比均下降。试验结果表明 :尽管体液免疫抑制与B细胞损伤 (法氏囊萎缩 )有关 ,但这两种IBDV疫苗在SPF鸡中引起的细胞免疫抑制与辅助性T细胞TH(CT4 + CT8-)或细胞毒性T细胞TC(CT8+ CT4 -)亚群的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8.
应用免疫SPA菌体花环、间接ELISA及细胞培养技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测定法对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necatrix)初次感染雏鸡外周血液的T、B细胞数量及其对ConA或PMA的增殖功能和IgG、IgM、IgA含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E.necatrix初次感染雏鸡外周血液的T、B细胞数量及其相应增殖功能、血清中上述三种免疫球蛋白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未感染的对照雏鸡,表明E.necatrix初次感染雏鸡外周血液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鸡转移因子最佳给予途径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移因子是 T淋巴细胞所释放的多种因子中的一种能够转移致敏信息的物质。它能够将供体细胞免疫功能转移给受体 ,增强受体免疫功能 ;而且可以通过 T细胞来调节 B细胞 ,改善其体液免疫功能 ,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这些作用已由哺乳动物转移因子所证明。用肉鸡脾脏制备转移因子已获得成功 [1] ,并用血凝抑制试验监测体液免疫效果 ,结果证明 ,鸡转移因子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对 T细胞免疫和 B细胞免疫都具有积极作用 ,可促进机体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 ,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2 ]。以往转移因子的使用多采用注射方法 [3 ] ,但这在鸡场进行大规…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免疫荧光法、使用流式细胞检测仪对经H9亚型禽流感病毒人工感染SPF鸡、H9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免疫SPF鸡以及经免疫后使用H9亚型禽流感病毒攻毒后的SPF鸡外周血、脾脏、胸腺中T细胞表型亚类(CD4+、CD8+、TCR1+)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H9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苗免疫后抗原的缓慢释放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使免疫活性T淋巴细胞得到活化,免疫后鸡体外周血中CD4+、CD8+和TCR1+T细胞的数量呈现出一明显升高的过程;同时,人工感染免疫鸡后,脾脏和胸腺TCR1+T细胞的数量上升,外周血CD4+、CD8+和TCR1+T细胞的数量少量降低或维持不变,随后短期即恢复正常;而人工感染SPF对照鸡后,外周血CD4+、CD8+和TCR1+T细胞的数量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鸡白细胞介素2(IL-2)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为研究鸡IL-2对雏鸡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3个方面的试验。①对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鸡IL-2能明显提高鸡新城疫疫苗免疫后HI水平、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ANAE^+细胞百分数;②对雏鸡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IL-2与否对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⑧人工感染法氏囊病的防治试验。在攻毒前后注射IL-2,均可明显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研究结果表明,鸡IL-2可明显提高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力,与疫苗共同注射可作为佐剂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对法氏囊等病毒性疾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囊病(IBD)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6周龄雏鸡。但近年来发病日龄范围扩大。该病病原侵害鸡体,引起淋巴细胞凋亡和T、B淋巴细胞减少。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力下降,产生机体全身性的免疫抑制,导致感染鸡对其它致病因子的感染性增强,如对球虫、大肠杆菌等易感;对其它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如使禽流感、新城疫、  相似文献   

13.
传染性囊病(IBD)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6周龄雏鸡。但近年来发病日龄范围扩大。该病病原侵害鸡体,引起淋巴细胞凋亡和T、B淋巴细胞减少。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力下降,产生机体全身性的免疫抑制,导致感染鸡对其它致病因子的感染性增强,如对球虫、大肠杆菌等易感;对其它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如使禽流感、新城疫、  相似文献   

14.
利用联合玫瑰花环试验研究了禽霍乱人工发病鸡外周血 T、B 淋巴细胞值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鸡遭受禽霍乱 C_(49-1)强毒攻击后,具有免疫功能的 T、B 淋巴细胞均受到严重破坏,其百分率分别由试验前的25.00±3.16和16.50±1.04下降至11.33±2.00和4.83±1.83;使用链霉素治疗后第8天,T、B 细胞接近或超过正常值,分别为21.67±3.83和19.67±2.94。  相似文献   

15.
1日龄雏鸡感染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后,胸腺和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分别于14d和7~21d明显减弱(P相似文献   

16.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对猪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CD21/SWC3a/SLAⅡ和CD3/CD4/CD8三色流式细胞术对猪圆环病毒2型(PCV2)实验感染猪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B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NK、T细胞及其亚群含量的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感染组B细胞含量在28dpi(P〈0.01)和35dpi(P〈0.05)显著下降,单核细胞在35dpi(P〈0.05)显著增高;感染组NK细胞含量在21dpi显著降低(P〈0.01);感染组T细胞在21dpi(P〈0.05)和42dpi均显著增高(P〈0.05)。对T细胞亚群含量变化结果为:Tc细胞除在10dpi明显低于对照组外(P〈0.05),在21dpi(P〈0.05)、35dpi(P〈0.05)和42dpi(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感染组记忆/激活Th细胞和Tc细胞含量在10dpi显著减少(P〈0.05);而感染组幼稚型Th则在21dpi(P〈0.05)显著升高后,又在28dpi(P〈0.05)明显下降;而且整个试验过程中白细胞、淋巴细胞、γδT细胞和粒细胞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实验结果提示,PCV2感染后期可降低B细胞含量而减弱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而且Tc细胞含量的变化提示病毒感染初期(10dpi)可导致机体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暂时下降,随后迅速恢复;从NK细胞、记忆/激活Th细胞、幼稚型Th细胞及单核细胞含量变化情况推断,病毒感染对机体的回忆反应及细胞免疫功能也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ABC法检测了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 necatrix)初次、二次感染雏鸡后,其免疫器官T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雏鸡初次感染E.necatrix后,其胸腺和脾脏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于感染后4~21d不同程度高于未感染的对照雏鸡,14~16d达峰值,随后缓慢下降。其中CD4^+T细胞较CD8^+T细胞增殖辐度大,持续时间也较长。Enecatrix二次感染雏鸡后,上述免疫器官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数量在感染后2~7d呈下降趋势,随后回升,至10~14d明显高于对照和初次感染雏鸡。其中CD8^+T细胞在二次感染后降幅较小,回升更迅速,增殖幅度也较大。表明鸡CD4^+T细胞和CD8^+T细胞在抵抗E.necatrix感染的不同时期发挥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雏鸡1日龄感染鸡贫血病毒,8日龄接种Lasota疫苗,以未感染免疫雏鸡为对照,于免疫后7、14、28d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在凝抑制抗体(HI)滴度;胸腺、法氏囊、脾脏T细胞、IgG^ 、IgM^ 、IgA^ ,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及T、B细胞增殖反应;胸腺、脾脏细胞因子IL-2、IFN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感染CAV雏鸡Lasota疫苗免疫后,其血清IgG、IgM、IgA免疫球蛋白含量明显减少,HI抗体滴度降低;胸腺、法氏囊、脾脏T细胞、抗体生成细胞数量降低及T、B细胞增殖反应减弱,胸腺、脾脏IL-2及TNF诱生活性降低,表明其细胞免疫和体流免疫功能以及细胞因子免疫调节作用均未感染免疫雏鸡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贫血疫苗免疫母鸡后子代雏鸡的免疫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学新技术对鸡传染性贫血(CIA)疫苗免疫母鸡后,其子代雏鸡外周血液和免疫器官组织及局部体液的免疫学变化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CIA疫苗免疫母鸡后,其子代雏鸡外周血液T、B细胞数量和IgG、IgM、IgA含量及免疫器官组织的T细胞和IgG、IgM、IgA抗体生成细胞以及泪液、气管液、胆汁、肠液的IgA、IgM、IgG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高于未免疫的相应对照雏鸡,表明CIA疫苗免疫母鸡后,其子代雏鸡全身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而CIAV强毒攻击后,未免疫的子代雏鸡,其外周血液和免疫器官组织及局部体液的上述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疫苗免疫的子代雏鸡。  相似文献   

20.
对鸡传染性贫血病(CIA)-传染性法氏囊病(IBD)联合免疫母鸡后的子代雏鸡免疫器官的免疫学化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混合感染CIAV、IBDV雏鸡免疫器官T细胞和IgG,IgM,IgA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在27日龄内明显未免疫对照组、联合免疫组和联合免疫攻毒组,表明感染CIAV、IBDV的雏鸡全身免疫功能显著下降,CAI-IBD联合免疫母鸡后,子代雏鸡T细胞胞和IgG,IgM,IgA抗体生成细胞数量在27日龄内,较未免疫对照组明显增加,表明CIA-IBD联合免疫母鸡可使子代雏鸡免疫器官的免疫功能增强,能抵御强毒攻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