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不同成熟度的红三叶种子和种皮呈现不同颜色。由于红三叶开花期较长,收获时同一种批中种子的成熟度存在很大的差异。为明确红三叶种子成熟度与种子活力的关系,以红三叶同一种子批中的黄色、黄褐色、褐色以及混色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常温发芽试验、低温发芽试验、干旱发芽试验,检测其萌发指标、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和紫外吸光值(OD值),综合评价不同成熟度种子的活力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颜色红三叶种子的萌发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黄色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最高,平均发芽天数最少。同时黄色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和OD值最小,且显著小于其他颜色种子,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也表明,红三叶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和OD值与种子活力密切相关。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4种颜色的红三叶种子活力进行综合评价,活力由大到小依次为:黄色、褐色、混色、黄褐色种子,试验结果可为红三叶种子的清选加工和适期收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三色堇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三色堇种子活力适宜的测定方法,为选择高质量的三色堇种子提供技术支持。以‘P-1001’为材料,测定标准发芽试验、冷浸发芽试验及温室穴盘播种试验的种子萌发与种苗生长指标和不同浸泡时间的相对电导率,并研究各指标与温室穴盘播种试验的实际发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冷浸发芽试验发芽率与温室穴盘播种发芽率以及种苗长满穴盘时计算的种子活力极显著相关;种苗长满穴盘时根长与标准发芽试验的苗长极显著相关;不同浸泡时间的三色堇种子的相对电导率可以用来预测温室穴盘播种的发芽率、种苗长满穴盘时计算的种子活力和根长、以及种子发芽率不变化时种子的活力和根长。建立了回归方程对温室发芽率、温室发芽的活力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3.
大豆钟子贮藏期间活力变化规律及PEG处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正规的仓贮条件下,经不同年限贮藏的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萌动过程中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和ATP水平下降,与种子活力呈正相关;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有所升高,与种子活力呈负相关。证明膜及线粒体等发生了生理上的改变,最终表现为田间出苗率及整齐度降低。隔年贮藏的大豆种子田间出苗率与新种子的差异达到极显著。隔年贮藏的大豆种子用浓度为20%的PEG水溶液在15℃条件下处理48小时,活力明显提高,表现为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酸性磷酸醋酶活性、ATF水平提高,电导率下降:田间出苗率显著增加,后者与隔一年后收获的种子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大豆种子活力基因型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3种不同方法(幼苗生长测定、低温逆境发芽试验、田间种植试验)测定了40份春大豆、40份秋大豆基因型的种子活力。试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所测得的种子活力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均可作为检测大豆种子活力的有效方法。供试基因型的种子活力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供试大豆种子在红壤上的活力强于在水稻土上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小麦种子活力及其与脱氢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探讨小麦种子活力与脱氢酶活性的相关性,为小麦种子活力的检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个小麦品种(系)的种子分别采用室温密闭和低温密闭贮藏8个月,通过幼苗生长、模拟田间出苗率、电导率和脱氢酶活性测定等方法来测定贮藏前后小麦种子的活力,并进行各活力指标间的相关分析。[结果]不同品种(系)种子的耐藏性存在差异,低温密闭贮藏有利于保持种子活力 贮藏前后小麦种子的脱氢酶活性与活力指数、模拟田间出苗率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浸泡液电导率、绝对电导率、相对电导率均存在负相关。[结论]脱氢酶活性可作为衡量小麦种子活力的较好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用场强为140kv/m的静电场对于不同贮藏年代的翠菊和矮牵牛种子处理15min,然后使其萌发,并测定其种子发芽率和种子简化活力指数,以及种子外渗液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1988~1990年3年不同年代收获贮藏的翠菊种子,随着贮藏年代增加,其种子发芽率和种子简化活力指数下降,种子外渗液的电导率增加。经静电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和种子简化活力指数都有较大增加,比对照达到极显著差异,同时种子外渗液的电导率则降低。1986~1990年采收贮藏的矮牵牛种子也是随着贮藏年代的增加,发芽率和种子活力随之下降,外渗液电导率增加。同样,经静电场处理后,种子发芽率和种子活力均有较大增加,与对照相比,1988和1989年的种子都达到极显著水平。1990和1987年的种子达到显著水平。另外电导率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种子是生物繁衍循环的重要器官,为探究测定小麦种子活力的适宜方法,以5个小麦常规品种西农889、小偃22、西农2611、矮抗58、周麦18和1个杂交品系西杂13为材料,采用标准发芽试验、加速老化试验以及测定电导率、幼苗生长情况、吸光度、模拟田间出苗率等6种方法,对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干质量、种子活力指数、根长、苗长、电导率、吸光度等活力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各活力指标与模拟田间出苗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矮抗58、西农889、西农2611种子活力较高,西杂13种子活力最低;标准发芽势、标准发芽率应用具有局限性,不能作为评估小麦种子活力及其田间成苗能力的活力指标;各小麦基因型间种子活力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模拟田间出苗率与标准幼苗干质量、标准简化活力指数、苗长、老化发芽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电导率、相对电导率、D260 nm呈显著负相关。由结果可知,这些指标是可以用来评估小麦种子的活力和田间成苗能力的。  相似文献   

8.
电导法测定小麦种子活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工加速老化的3个小麦品种种子为材料,测定20℃恒温条件下不同活力水平的种子浸泡液电导率,对电导法测定小麦种子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芽率有较大差异的小麦种子浸泡24 h后的电导率与发芽率、发芽指数均呈显著负相关,电导法可作为快速测定小麦种子活力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豆种子脂肪氧化酶(LOX)活性与种子活力及耐藏性的关系.[方法]以107个大豆品种(系)为试验材料,测定新收获种子的LOX活性和电导率;将种子常规贮藏7个月,再测定陈种子的LOX活性和电导率,对新、陈种子分别进行LOX活性与电导率的相关分析.[结果]新、陈大豆种子的LOX活性均与种子浸泡液电导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研究初步认为,大豆LOX活性与种子活力及耐藏性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活力及生理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在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的生活力及生理变化规律,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的耐贮性做出客观评价,为玉米种子耐贮性生理生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目前主栽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农大108、先玉335、正大619、京科968种子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供试材料的初始含水量、活力水平及相关生理指标。将供试材料的种子含水量回湿至14%,在种子含水量14%和贮藏温度35℃(14% & 35℃)的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贮藏一年时间,每月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电导率、MDA浓度、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脱氢酶活性。采用砂培法进行发芽试验,用DDS-ⅡA型电导率仪测定种子电导率,利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溶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利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利用蒽酮比色法,脱氢酶活性的测定采用氮蓝四唑(TTC)染色法。比较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在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的活力及生理指标变化。【结果】在同一贮藏条件下,基因型是影响种子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决定性因素。参试玉米种子的初始含水量均处于较低水平,为7.39%-8.71%。在初始状态下,各基因型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均在90%以上,具有较强的萌发能力。贮藏一年后,京科968发芽率、发芽势为50%-60%,发芽指数为25%,种子活力指数为0.3;农大108、先玉335、正大619发芽率、发芽势为15%-25%,发芽指数8%-25%,活力指数0-0.08;郑单958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在贮藏1年后均下降为0。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脱氢酶活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与种子活力的变化关系密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变化趋势及规律基本一致,但变幅差异较大,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因发芽速率不同发芽指数差异较大,而种子活力指数的降低总是先于种子发芽率的下降,可以真实体现种子的老化及劣变程度。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膜透性变差,种子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高,其变化趋势及种子生活力变化呈负相关关系(R2=0.752),各基因型间细胞膜系统功能存在差异。在本试验中,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活力与丙二醛含量无显著相关性(R2=-0.171--0.094),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脱氢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2=0.284-0.517),但各基因型间玉米种子生理变化机制复杂,差距较大。【结论】不同基因型玉米种子对临界胁迫贮藏条件表现均较敏感,但基因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临界胁迫贮藏条件下,郑单958的活力下降最快,京科968活力及各项生理指标变化相对稳定,表现出较强的耐贮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耐盐大豆品种,针对大庆地区土壤特点,选用垦丰10号和安达农家种2个大豆品种,用不同浓度的NaHCO。进行盐胁迫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幼苗根系活力、根系体积和种子活力逐渐降低,而干重随盐浓度增加无明显变化,这说明不同土壤舍盐量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显著影响。2个品种除了根系活力没有显著差异外,垦丰10号在幼苗根系体积、幼苗干重和种子活力上都显著高于安达农家种,说明不同品种的耐盐性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大麦种子成熟度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研究不同品种的最佳收获期。【方法】选取不同成熟度的P13-3和甘啤4号大麦种子,恒温发芽试验测定电导率。发芽前测定不同成熟度种子的长度、宽度、厚度、千粒鲜重、千粒干重和含水量等物理指标,发芽过程中测定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幼苗苗长、幼苗根长、幼苗鲜重和幼苗干重等种子活力指标。【结果】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两个大麦品种种子均为先增长,后增宽,最后增厚;千粒鲜重、千粒干重、含水量和电导率差异显著,含水量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呈下降并趋于平稳的趋势;苗长、根长、幼苗鲜重、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除幼苗干重外,其余活力指标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结论】种子成熟度对种子活力有较大影响,其中千粒干重、电导率、幼苗鲜重、苗长和根长可作为检验种子活力的参考指标。P13-3种子在开花后36~42 d,甘啤4号种子在开花后30 d活力相关指标较好,幼苗质量较好,为适宜收获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发芽、田间出苗、同工酶、电导率和TTC含量的分析,研究了粉皮冬瓜种子的活力,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种子活力的遗传差异明显,粉皮冬瓜种子有较好的贮藏性能,同时发现经逆境处理的种子其活力表现两种情况:长时间、高强度逆境处理,种子活力降低;短时间、低强度逆境处理,种子活力提高,此外作者提出了关于种子潜在活力及其表现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14.
以6个甜玉米自交系及其杂交F1后代为材料,分析了甜玉米种子发育过程中种子活力变化、活力指标间的相关性及其杂种优势。结果表明:甜玉米种子活力随种子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杂交组合的最佳采收时间不同;不同基因型种子的百粒重、发芽势、发芽率、苗鲜重、活力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活力指数与发芽势、发芽率显著相关,与百粒重相关性较小;F1种子的百粒重呈现负向杂种优势且与母本显著正相关,可通过选用百粒重大的母本增加杂交F1种子的百粒重,而活力指数有较大的正向中亲优势且受低值亲本影响显著,应避免使用活力指数过低的亲本。  相似文献   

15.
贮藏方式对春大豆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贮藏方式对春大豆种子活力的影响,于2007~2008年进行了春大豆种子贮藏试验。结果表明:4~6℃冷库贮藏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与贮藏前差异不显著;常温纤维袋贮藏、-18℃冰柜贮藏和常温塑料袋密封贮藏的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低于贮藏前;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呈显著正相关;发芽率与种子浸泡液电导率和下胚轴过氧化物酶活性呈不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种子活力相关指标参数与种子内含物的关系,以期为高活力种子的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本研究以109个贵州地方常规稻品种为材料,分别种植于贵州遵义、凯里两个不同试验点,比较不同地点、不同品种水稻种子活力及种子内含物的差异,分析种子活力指标参数与种子内含物的关系。结果表明:(1)品种间种子活力相关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品种间种子活力指数差异最大,变异系数达30%以上;(2)不同地点对种子活力产生显著的影响,其中凯里试验点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高于遵义试验点;(3)种子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与种子活力指标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常规稻制种过程中,除了选用良好的品种和适宜制种地点外,应尽量减少氮肥的施用以降低种子蛋白质含量,提高种子活力,保障种子质量和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7.
以3个大豆品种冀豆12、浙春4号和天隆一号为试验材料,分别研究了NaCl(盐)处理对种子萌发和大豆幼苗植株生长的影响。种子萌发试验表明,高浓度盐处理显著抑制种子发芽,且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显著,冀豆12表现相对较好。大豆2叶1心期,以100 mmol·L-1 NaCl浇施大豆幼苗1次,2 d后重复1次,并测定抗逆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大豆的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干质量均有所降低;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均升高,不同品种各指标的升降幅度各不相同。综合种子萌发及苗期耐盐性,试验初步判断冀豆12比其他2个品种更耐盐。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汞与大豆萌发、生长和生理变化的关系,为其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以黔豆3号大豆种子为材料,利用不同浓度汞溶液进行浸种处理,研究汞对大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汞浓度的增加,大豆种子的萌发率、种子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发芽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2)汞浓度为0~75mg/L时,大豆种子的萌发率、种子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发芽势下降;汞浓度为75~150mg/L时,则4个指标急剧下降;汞浓度为200mg/L时,大豆种子全部死亡。3)随着汞胁迫强度的增加,POD和PRO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以郑单958、先玉335和诺达1号3个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大小籽粒种子对其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大小籽粒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影响不明显,而对种子活力和幼苗生长影响较大,即大粒种子的活力明显高于小粒种子;不同品种之间的种子萌发指标差距也不明显,而种子活力和幼苗生长差距较大。这说明种子大小对其萌发阶段影响不大,而主要影响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以萝卜品种短叶13为材料,采用室内发芽试验,以及电导率、TTC活力、早期幼苗根长和生长量测定4种方法研究60Co-γ射线对种子活力及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辐照剂量0~3 500 Gy时,辐射只是延缓了种子的萌发,不影响最终的发芽率。24 h电导率与发芽率、发芽指标、根长和生长量等活力指标间存在极显著关系,是快速测定萝卜种子活力的有效指标。综合比较测定可知,萝卜的最佳辐射剂量1 300~1 500 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