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省昌乐县是著名的保护地瓜菜之乡,保护设施以大拱棚为主,一年种植收获两茬,早春以种植西瓜为主,秋季以种植辣椒为主,形成了特有的大拱棚“春季西瓜+秋季辣椒”栽培模式,成为“早春西瓜”、“秋延迟辣椒”的主要产区,在丰富全国“菜篮子”的同时,为昌乐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环县川区早春拱棚薄皮甜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环县位于甘肃省东端,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大陆季风性气候明显,其川区光照充足,有效积温高,耕地灌溉条件较好,适宜发展瓜菜生产。从2000年以来,环县农技服务部门在川区推广早春拱棚薄皮甜瓜种植技术,至2009年早春拱棚薄皮甜瓜种植面积已达300 hm2左右,甜瓜总产量达987.5万kg,总产值达2 468.75万元。早春拱棚种植甜瓜,生育期短,品质好,销售快,效益高,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现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将环县川区早春拱棚薄皮甜瓜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黄瓜新品种     
《河北农业科技》2003,(9):39-39
<正> ◆早春1号 早春1号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早熟黄瓜杂交一代。 特征特性:极早熟,第1雌花3~4节,主蔓结瓜为主,有侧枝,回头瓜多。瓜为深绿色,瓜条顺直,长棒形,白刺、瘤多,单瓜重250克以上,长35~40厘米,甜脆,商品性好。抗白粉病、角斑病能力强,耐霜霉病、枯萎病。亩产可达万斤以上。适于早春大、小拱棚种植。  相似文献   

4.
<正>山东省莘县董杜庄镇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是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命名的绿色食品中国西瓜基地,生产的仙果牌西瓜被认定为绿色食品。全镇耕地面积4.7万亩,其中拱棚早春西瓜种植面积3.5万亩。拱棚早春西瓜在生长后期由于温度高、光照强易造成西瓜裂瓜,致使种植效益下降。为解决这个问题,当地农户在拱棚内间作豆角,利用豆角的秧蔓为西瓜遮阴,从而减轻西瓜果期生长温度的剧烈变化、减少裂果,并极大地增加了拱棚种植经济效益。应用早春拱棚西瓜—豆角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一般亩产西瓜3 500~4 000 kg、纯收入6 000~7 000元,亩产豆角2 000~2 500 kg、纯收入5 000~6 000元,合计亩纯收入1.2万元左右。  相似文献   

5.
选取4种砧木材料进行嫁接金乡白梨瓜试验,综合考察各砧木材料的嫁接成活率、嫁接苗长势和嫁接对接穗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初步筛选出适宜的砧木品种。试验表明:青研砧木嫁接成活率高,亲和力好,对接穗果实品质无不良影响,适宜在金乡县保护地中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6.
随着保护地瓜菜生产的发展,早春大拱棚西瓜栽培的面积越来越大,很多大拱棚只种植一茬西瓜,下茬便种植玉米等作物,单位面积收入少,影响着生产积极性,如何既增加西瓜产量,又能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瓜农收入,是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改下茬种植单位产值低的玉米为产值高的瓜菜作物,当前市场好、效益比较高的应属仙女等小番茄,此种植模式每667m2头茬西瓜收入5000元以上,二茬瓜收入2000多元,接茬仙女小番茄收入4000元,合计在11000元以上,可大大提高拱棚效益。现将此种模式的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品种选择西瓜早熟栽培不仅…  相似文献   

7.
<正>河北省滦南县青坨营镇是冀东西瓜生产的大镇,常年西瓜种植面积是1333公顷,其中小拱棚西瓜套玉米栽培模式,由于采用西瓜嫁接栽培技术,解决了西瓜倒茬困难  相似文献   

8.
正早春大棚黄瓜在一些老菜区由于种植面积大、连年重茬,使黄瓜枯萎病、疫病大发生,给大棚黄瓜生产构成威胁。我们通过黄瓜嫁接育苗、炉火临时加温等措施综合配套应用,有效地解决了土传病害问题,提高了种植黄瓜的经济效益。1早春大棚黄瓜种植技术1.1选用保护地黄瓜品种山东密刺、新泰密刺、津春3号这3个品种抗低温也耐高温、瓜码密,非常适合早春大棚种植。1.2嫁接育苗黄瓜播种时间在1月中旬,苗龄50天左右,生理苗龄5、6叶1心为  相似文献   

9.
目前,劈接法是种植甜瓜的瓜农普遍采用的嫁接方法。劈接法目前又有了新的改良,大大提高了甜瓜的嫁接成活率。当前正值拱棚早春甜瓜嫁接育苗之时,现把劈接新法推荐给广大瓜农朋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劈接法是种植甜瓜的瓜农普遍采用的嫁接方法.劈接法目前又有了新的改良,大大提高了甜瓜的嫁接成活率.当前正值拱棚早春甜瓜嫁接育苗之时,现把劈接新法推荐给广大瓜农朋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早春拱棚茄子生产是聊城市东昌府区农民近年来的重要产业和经济来源,2003年栽培面积达到6.3万亩,但由于多年连续种植,茄子的土传病害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产量和质量,据调查,2004年种植区发病率达到40%,重病地块病株死亡率达70%以上,个别地块绝产,只好改种其它低效益作物,为解决这一难题,作者与东昌府区有关科研人员,引进高抗茄子土传病害的野生茄子托鲁巴木等砧木和当地优良品种进行嫁接,有效地解决了早春拱棚茄子抗病性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2.
早春季节利用大拱棚嫁接栽培西瓜是一项西瓜栽培的新技术。经过嫁接的西瓜秧苗抗病、抗寒能力增强,可实现早春西瓜果实的早熟、优质、高效、高产。其嫁接栽培的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13.
张荣风 《新农业》2007,(8):23-24
迷你黄瓜果实短小无刺,肉质脆嫩爽口,是一种高档水果型蔬菜,备受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青睐。近年来栽培面积逐年呈上升趋势,我国迷你黄瓜品种培育工作起步较晚,种子主要依赖进口,价格昂贵。北方地区春大棚栽培2月下旬播种,3月中下旬定植。小拱棚覆盖露地早熟栽培3月中旬播种,4月中旬定植于小拱棚内,5月上旬撤出小拱棚。植株生长势强,全雌性,主侧枝结瓜,一节多瓜。果实短小,瓜长10~12厘米,表面密生小刺瘤,单瓜重60~80克,商品性优良。早熟,抗细菌性角斑病、黑星病,中抗霜霉病、白粉病和枯萎病。亩产量1万公斤左右,适合早春保护地及露地栽培,也可以进行秋冬保护地种植。  相似文献   

14.
小拱棚西瓜嫁接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是全国应用面积最大的早熟栽培方式,此技术简单易学,成本低,短期即可见效.在早春低温条件下,西瓜小拱棚栽培能促进西瓜早熟、增产,投资少,经济效益可观.本文介绍了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西瓜小拱棚栽培过程中的品种选择、嫁接育苗、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环县早春拱棚西瓜嫁接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早春拱棚西瓜嫁接不仅能提高西瓜抗枯萎病等土传病害的能力,有效解决重茬造成的减产,而且能增强植株生长势和抗寒能力,有利于早熟、优质、高产。2011—2013年我们在环县的曲子、木钵等乡(镇)进行了早春拱棚西瓜嫁接育苗移栽技术示范,3 a累计示范168.5 hm^2,西瓜产量32-60 t/hm^2,产值12万-15万元/hm^2,较不嫁接增产32.5%-52.6%,增收30.0%以上,且有效控制了西瓜枯萎病发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砀山县具有多年瓜棉套种习惯,2010年全县西瓜种植面积20万亩,以大棚、中棚和小拱棚种植,其中瓜棉套种面积10万亩左右。由于西瓜、棉花市场行情较好。大棚瓜棉套种的亩收入在10000元左右。小拱棚瓜棉套种的亩收入在5000元左右,全县2010年瓜棉套种平均每亩收入在7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7.
大拱棚西瓜嫁接栽培山东省寿光市农业局(262700)王新文寿光市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实践中,试验成功了一种高效种植模式——大拱棚西瓜嫁接栽培。该模式亩纯收入在1.5万元以上,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一、选择优良品种西瓜品种宜选用“金钟冠龙”,该品种早...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枣庄市经过多年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早春拱棚芸豆达到种植面积9.9万亩(1亩=1/15公顷)和年产25万吨的生产规模。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大力发展早春拱棚芸豆的“无公害”和“绿色”生产,2002年有3.6万亩早春芸豆被审定为省级“无公害”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滦南县青坨营镇是冀东西瓜生产的大镇,常年西瓜种植面积是1 333公顷,其中小拱棚西瓜套玉米栽培模式,由于采用西瓜嫁接栽培技术,解决了西瓜倒茬困难的弊端,全镇40个村现已推广到933公顷,平均每亩产西瓜4 100千克,产玉米720千克,总产值达2 986元,亩获纯益2 400元,全镇纯收入达3 359万元,实现了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籽用西葫芦单产水平,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自育品种金地1号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籽用西葫芦各项经济性状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单瓜结瓜数及单瓜籽粒重结果影响不同,种植密度在1 700~2 000株·667m~(-2)时,单株结瓜数及单瓜籽粒重最多,单瓜籽粒重能达到43~49g。种植密度在2 000~2 300株·667m~(-2)时,籽用西葫芦各项性状均表现优异,百粒重达17g以上,产量稳定在134~148kg·667m~(-2),且果实长度及籽粒的商品性状表现良好,是最适宜的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