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梨木虱对套袋酥梨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梨木虱袋内危害是果实套袋新出现的问题。陕西省蒲城县从1993年推广酥梨果实套袋技术以来,套袋面积迅速扩大,梨木虱袋内危害逐年加重。笔者对梨木虱袋内危害情况进行了6年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 危害特点 梨木虱袋内危害在关中和渭北主要出现在6月中  相似文献   

2.
草木灰浸提液加杀虫剂防治梨木虱效果好中华梨木虱在我市一年发生6~7代,以6~7月为害最猖獗,若虫具有分泌粘液保护虫体的特性,故一般药剂单喷难以防治,为此,于1995~1996年在梨木虱若虫大发生的6~7月,用3%草木灰浸提液与几种农药结合使用,对梨木...  相似文献   

3.
梨木虱是梨树的主要害虫,在山西年发生3~4代,以成虫越冬,产卵后死亡。第2代以后田间各虫态并存,若虫有蜜露包裹(初孵若虫除外)。该虫在我省每年都有发生,防治不好时,常会给梨果生产造成严重损失。2010年,在本所梨园对第l代梨木虱卵消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确定了防治梨木虱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梨园间作黑麦草对梨木虱种群数量的影响,2012年调查了山西省太谷县梨园间作黑麦草和清耕2种模式下梨木虱的发生动态.结果显示,与清耕梨园相比,间作黑麦草梨园能明显降低梨木虱第2、第4代若虫和第1代成虫的发生高峰值,且推迟了第2、第3代若虫发生高峰期6~7天,推迟了第3代成虫发生高峰期18天.梨木虱的发生数量在玉露香和砀山酥梨品种上无显著差异.由此认为,梨园间作黑麦草是有效减控梨木虱种群发生数量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双甲脒加生石灰防治梨木虱效果好梨木虱是危害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沧州一年发生4-6代,以若虫危害叶片为主,同时危害果实和枝芽。近几年梨木虱在我区梨园普遍发生,部分梨园受害十分严重,极大地影响了果实产量和品质。为寻求防治梨木虱的理想农药和防治方法,19...  相似文献   

6.
双甲脒加生石灰防治梨木虱效果好梨木虱是为害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区1年发生4~6代,以若虫为害叶片为主,同时为害果实和枝芽。近几年梨木虱在我区梨园普遍发生。为此,1995年在肃宁县的几个梨园,进行了防治梨木虱几种药剂的药效对比试验,结果用双甲脒加生...  相似文献   

7.
新药剂百磷3号防治梨木虱田间试验梨木虱是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在我市梨园普遍发生,部分园受害十分严重,有的每年喷药15—18次仍难以控制,尤其是鸭梨和雪花梨,叶片被害率90%以上,有20—30%造成落叶。由于梨木虱主要是以若虫为害,而且若虫常处在...  相似文献   

8.
<正>1主要虫害1.1梨木虱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分布广泛,食性专一,主要危害梨树。春季多集中于新梢、叶柄上危害;夏季和秋季多集中于叶背危害,有时还在套袋果上危害。成虫和若虫吸食芽、叶、嫩梢的汁液。叶片受害后发生褐色枯斑,严重时全叶变为褐色,引起早期落叶。若虫在叶片上分泌大量的黏液,可诱发煤烟病。若虫常将两枚相邻的叶片粘合在一起,栖居其间危害。蚜虫发生时,大部分梨木虱若虫钻在蚜虫危  相似文献   

9.
梨木虱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安徽省砀山梨区梨木虱的成虫、卵和若虫的年发生动态,影响梨木虱发生的温度、降雨、人为施药等因素,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梨木虱是为害梨树的主要害虫 ,由于其具有分泌粘液的特性 ,若虫栖息在其中为害 ,喷药不易接触虫体 ,所以造成防治上的困难。如果把防治梨木虱的关键时期错过或防治不当 ,到 5月中旬以后 ,梨木虱出现世代交替 ,成虫若虫同时发生 ,大中小龄若虫并存 ,常规的农药防治效果甚微。一般防治措施下 ,5月中旬以前 ,梨木虱不会造成太大的为害 ,5月中旬以后才会严重发生。但防治效果直接取决于梨木虱分泌的粘液 ,所以只要把粘液处理掉 ,就能取得良好的防效。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 ,寻求到一种防治梨木虱的补救措施。方法是在喷洒农药之前 ,先在梨树上喷 1…  相似文献   

11.
果树害虫防治(图说连载之二十二)李润临文晋普图(接上期32页)四十、梨木虱梨木虱又名中国梨木虱、梨叶木虱,主要以梨为寄主。在我省梨区普遍发生,近年来为害严重。成虫和若虫吸食梨树叶片和嫩枝汁液,分泌物引起霉菌寄生,为害严重时造成早期落叶。成虫体长约3m...  相似文献   

12.
梨木虱是梨树的重要害虫,近几年在梨区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梨木虱年发生代数多,各代重迭。若虫分泌粘液和蜡层,将虫体淹没保护,给防治带来一定困难。由于常年使用有机磷农药防治梨木虱,使该虫有了  相似文献   

13.
酥梨果实套袋后中国梨木虱的入袋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蒲城县地处渭北高源,是优质酥梨的主要产区,现有酥梨1.13万hm2.从1993年推广套袋技术以来,由于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套袋面积迅速扩大,至1999年全县酥梨套袋面积达0.66万hm2,覆盖率超过80%.随着套袋面积增多,中国梨木虱(以下简称梨木虱)入袋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在推广酥梨果实套袋技术的实践中,对梨木虱入袋危害进行了6年调查,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梨木虱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木虱(中国梨木虱)是梨树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它不但通过食芽、叶及嫩梢汁液进行危害,而且若虫分泌粘液滋生黑霉,污染果实、枝条、叶片。使叶片形成穿透性病斑,引起早期落叶,使受污染果实降低其商品价值。由于梨木虱若虫隐蔽为害或分泌粘液覆盖,使喷洒的药液不能接触虫体,给防治造成困难,为此我们于1997~2000年对梨木虱在砀山地区砀山酥梨上的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及防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以15 a生南果梨为试材,通过实地监测,研究比较了辽宁省海城地区梨老、幼果园内不同虫龄梨木虱数量的消长规律;并在田间梨木虱发生的高峰时期,选用4个重要且不同类型高效杀虫剂于喷施后第3、5、10天进行详细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杀虫剂在实际防治中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南果梨的生长期,梨木虱呈现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梨木虱经历约为5代,若虫历期14~15 d,约1个月1个高峰.1~3龄若虫高峰时间和虫口数分别为:5月14日467头,6月20日654头,7月18日403头,8月16日612头.4~5龄若虫在前期呈现每月1次高峰.梨树生长后期4~5龄若虫的数量下降.成虫始终保持在20头水平;幼树梨木虱数量明显多于老树;梨木虱防治效果最佳的杀虫剂为1.8%阿维菌素(2 000×)和1%苦参碱(1 000×).  相似文献   

16.
人工摘梢防治梨木虱梨木虱是目前梨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在砀山梨区年发生5~6代,其中以2~3代若虫为害最重,常造成落叶。对梨木虱的防治一般采用药剂防治,用药遍数1年多达9次以上。人工摘梢是防治梨木虱比较好的方法,它见效快,效果好,不产生任何残留,不受其...  相似文献   

17.
采用梨树枝干缠绕瓦楞纸法、透明胶带法、涂抹粘虫胶环法、振落法、黄板诱捕法、目测法调查研究山西省梨木虱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越冬代梨木虱为成虫态,称为冬型梨木虱,在树干翘皮或枯叶下越冬,发生于10月至翌年4月的梨树休眠期、萌芽期,温度高时,有出离越冬场所活动现象,其基数决定梨木虱的年发生量。梨树生长季发生的梨木虱称为夏型梨木虱,有成虫、若虫、卵3个虫态,发生于3~10月,年发生4~5代,8月为发生高峰期;冬型梨木虱成虫体型较大,体色灰暗,夏型梨木虱成虫个体较小,体色多为黄色和绿色。  相似文献   

18.
调查了冀东沙地梨木虱成虫的出蛰情况、第1代梨木虱若虫孵化情况、夏季生态比例变化情况及梨木虱产卵习性,并根据梨木虱的生活习性和生产实践,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宁陵县地处豫东平原,属黄河故道地区,建有万顷梨园,为"中国酥梨之乡"。梨木虱这几年发生有上升趋势,在宁陵,发生严重的梨园危害率在80%以上,现已成为梨园的头号害虫。1危害症状梨木虱主要危害梨树,造成叶片干枯和脱落。梨木虱成虫、若虫均可危害,春季多集中于新梢、叶柄危害,夏、秋多在叶背取食。成虫及若虫吸食芽、叶及嫩梢汁液,若虫在叶片上分泌大量蜜汁黏液,危害时常将相邻叶片黏合在一起,污染叶片出现褐色枯斑,严重时引起  相似文献   

20.
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害虫,是危害砀山酥梨面积最大、最普遍的害虫之一.梨木虱食性单一,主要危害梨树,以成虫、若虫刺吸梨树的芽、叶、嫩梢汁液,也可危害梨果,在全国分布范围广.近年来由于连续使用阿维菌素、菊酯类等杀虫剂,造成梨木虱发生逐年加重,每年防治该虫用药6次左右,防效与要求仍存在差距.为了更新防治梨木虱的药剂,我们于2014年5月19日进行亩旺特(22.4%螺虫乙酯悬浮剂)防治梨木虱田间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