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华属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披针叶黄华复合体、高山黄华复合体及黄华属其它种的叶表皮特征。结果表明,表皮细胞形状、垂周壁式样及气孔器类型具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型和不规则型,垂周壁式样为平直或具波纹。黄华属植物除新疆黄华,之字枝黄华,东亚黄华,柔毛黄华上表皮无气孔外,其余的上下表皮均具气孔,气孔器类型多为不规则型,只有紫花黄华为不等细胞型,有些无规则型中稍混有不等细胞型。笔者认为气孔器类型对划分属内种上等级具有一定价值。对披针叶黄华复合体、高山黄华复合体和黄华属不同种间气孔指数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气孔指数在居群水平及不同种间变化差异极显著,气孔大小及气孔指数主要受环境因子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7种委陵菜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沈阳地区7种委陵菜属Potentilla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种委陵菜上、下叶表皮细胞垂周壁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波浪状增厚,使表皮细胞间的结合更加紧密,增强了叶的抗逆性和机械支撑能力,根据表皮细胞形状可将叶表皮微形态分为3种类型:1)多边形:蔓委陵菜P. flagella、莓叶委陵菜P. fragarioides、翻白委陵菜P.discolor、伏委陵菜P.paradoxa和三叶委陵菜P.freyniana的上表皮;2)近多边形:羽叶委陵菜P.multicaulis、蛇含委陵菜P.kalinin的上表皮和莓叶委陵菜、伏委陵菜的下表皮;3)不规则形:蔓委陵菜、翻白委陵菜、羽叶委陵菜、蛇含委陵菜和三叶委陵菜的下表皮。7种委陵菜气孔器分布特点:莓叶委陵菜、翻白委陵菜、伏委陵菜和三叶委陵菜的上表皮无气孔器分布;蔓委陵菜上表皮的气孔器零星分布;羽叶委陵菜、蛇含委陵菜的上表皮和蔓委陵菜、羽叶委陵菜、蛇含委陵菜、莓叶委陵菜、翻白委陵菜、伏委陵菜和三叶委陵菜的下表皮均有气孔器分布。在7种委陵菜的下表皮中莓叶委陵菜、羽叶委陵菜和翻白委陵菜的气孔指数相对较大,蔓委陵菜、伏委陵菜、蛇含委陵菜和三叶委陵菜气孔指数相对较小,蔓委陵菜、羽叶委陵菜和蛇含委陵菜的上表皮气孔指数明显小于其下表皮。通过对7种委陵菜气孔指数的比较研究表明,蔓委陵菜、伏委陵菜、蛇含委陵菜和三叶委陵菜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金祥  张莹  黎婷婷 《草业学报》2013,22(1):282-287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方法,对3种香根草属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香根草属3个种的叶表皮皆由长细胞、短细胞、气孔器、微毛、刺毛、大毛和乳突所组成。长细胞为长方形,垂周壁呈深波状或浅波状,短细胞有哑铃形、十字形,结节形;气孔器均为纵列型,副卫细胞为圆屋顶形至三角形;上下表皮都具微毛和乳突,下表皮还具刺毛和大毛;叶片表面有一层厚厚的角质膜,并常有条状隆起。该研究说明香根草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既有种间相似的特征,又存在一定的特异性,可为本属种间的分类及其抗逆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骆驼蓬属种子萌发条件与更新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从植物更新生态位的角度,结合野外实地考察,用室内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西北地区骆驼蓬属种子萌发的条件,分析了降水量、种子埋藏深度等因子对其累积发芽率的影响,并对该属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干旱生境所形成的生态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应用光学显微镜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标本馆中分布于陕西省的14种小檗属(Berberis)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种小檗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形状有多边形和无规则形两种;垂周壁式样有平直-弓形、浅波形和深波形3种。叶表皮外均有不同程度加厚的角质层。气孔器只分布在所有研究的14种小檗属植物的下表皮,形状为椭圆形、长椭圆形、宽椭圆形;气孔器类型大多为无规则型。这些特征与它们具有的耐旱性有一定的相关性。对气孔指数、气孔密度、气孔长宽比的数据分析表明:陕西14种小檗属植物的气孔指数差异较大,可作为种间分类的依据;气孔密度在特定几种植物间的差异较明显,可作为部分种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6.
偃麦草属植物叶片表皮形态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2008年6月初对偃麦草属12个植物种15份种质材料抽穗期的叶片表皮形态与结构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旨在通过形态解剖结构特点的分析,为该属植物的分类鉴定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所有材料上表皮都具有长细胞和气孔器细胞;除EE009、EE022、EI021、EI029、EPY002、EC002、EH001、ES001外,都含有乳突,呈斑泡状、圆头状或倾斜状;刺毛存在于除EC002、EE009、EE022、EJ001、EPO004、EPY002外的其他所有种;短细胞马蹄形或椭圆形,仅存在于EB001、EC002和EL001中;大毛仅在EJ001和ES001中发现;从横切面看,脉间普遍存在泡状细胞,且EB001、EH001、EPY002泡状细胞下陷形成"绞合细胞",其余均不下陷;维管束鞘2层,纤维分布在维管束的上下方,与维管束连接。然后,利用15份种质材料的10个叶片表皮的形态指标进行欧氏距离聚类分析,将其分为6类,较好地反映出各种质材料亲缘关系的远近。  相似文献   

7.
8.
以番茄灰霉菌、番茄早疫菌、黄瓜黑星菌、黄瓜枯萎菌、茄立枯丝核菌为供试菌,采用生长速率法对不同溶剂、不同方法获得的提取液进行了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连续回流提取法和冷浸法为其适宜的提取方法,甲醇则为最适提取溶剂。在孢子萌发法试验中,骆驼蓬提取物(提取方法为冷浸法,提取溶剂为甲醇)对番茄灰霉菌、黄瓜枯萎菌、番茄早疫菌、黄瓜黑星菌等4种病原菌的孢子萌发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EC50分别为0.060、0.199、0.105、0.223g/mL。在黄瓜子叶法测定中,处理36h后,骆驼蓬甲醇提取物对番茄灰霉菌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EC50分别为1.495和1.557g/mL。  相似文献   

9.
6种鹅观草属植物叶片形态解剖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雪刚  徐柱  易津  闫伟红 《草地学报》2011,19(3):443-450
为比较鹅观草属(Roegneria C.Koch.)不同种植物间的叶片形态解剖特征,将不同来源的6种鹅观草属植物在内蒙古太仆寺旗典型草原(中国农业科学院太仆寺旗草地资源生态监测与评价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种植,运用刮片法和石蜡切片法将其成熟叶片制成切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叶片下表皮的4项表型性状,并测定叶片下表皮和叶横切面的17项数量性状指标。结果表明:6种鹅观草属植物叶片表型特征较一致,测量指标中气孔长宽比和长细胞长度变异系数较大。方差分析表明,叶中脉厚、叶厚、上表皮厚、气孔指数等12项指标在6种植物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因此这些指标能作为鹅观草属内种间的分类依据。主成分分析表明,17项数量指标的主要信息集中在前3个主成分上,分别是叶片储水和输水功能结构、叶片表皮特征结构以及抵抗逆境的结构。聚类分析将这6种植物聚成3类,即黑药鹅观草(R.melanthera Keng)和垂穗鹅观草(R.nutans Keng)各为一类,纤毛鹅观草(R.ciliaris Nevski)、多变鹅观草(R.varia Keng)、直穗鹅观草(R.turczaninovii Nevski)和肃草(R.stricta Keng)聚为另一类,这与该属植物形态学上的分类相同。因此,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可以作为分类学上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骆驼蓬全株有毒,其生物碱的含量很高,种类丰富,药理作用较为复杂。骆驼蓬生物碱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及肌肉系统产生广泛影响,并有明显的抗肿瘤、杀虫抑菌活性及一定的消炎止痛作用。在介绍生物碱活性成分特征基础上,对近年来骆驼蓬生物碱生物活性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叶面消毒对桑叶有机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沈爱英  陆根明  张珩 《蚕业科学》2003,29(2):189-192
测定了经漂白粉和消特灵两种药物在不同时间、不同浓度进行消毒处理的桑叶内的蛋白质、还原糖、总糖、脂肪的含量,分析了漂白粉和消特灵在消毒过程中对桑叶内蛋白质、还原糖、总糖、脂肪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养分的降解与消毒剂浓度及消毒时间有关,消毒剂的有效氯浓度在0.3%左右,对桑叶有机养分的破坏较小。  相似文献   

12.
桑叶片培养中影响因子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叶片培养是桑组织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桑叶片培养中各种影响因子如培养基、外植体、桑树品种和基因型、诱变剂等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3.
桑树春季产叶量性状间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桑树主要经济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对桑树春季发芽率(x_1)、生长芽率(x_2)、株条长(x_3)、米条长产叶量(x_4)、公斤叶片数(x_5)与株产叶量(y)进行了各变量间的相关分析,并进行了x_1、x_2、x_3、x_4、x_5对株产叶量(y)的通往分析。米条长产叶量(x_4)对株产叶量(y)有极重要的影响,相关系数r_4y=0.61703~(**)达到0.01极显著水平,而且对株产叶量的直接影响很大p_(4y)=1.11542。其次为发芽率(x_1),与株产叶量(y)的相关系数r_1_y=0.44570~(**)也达0.01极显著水平。株条长(x_3)与株产叶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r_3_y=0.20125不显著,但通径分析发现,株条长(x_3)对株产叶量(y)的直接效应很大,p_3_y=0.91281。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盐胁迫下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幼苗叶片形态及解剖结构的适应性变化,本研究以‘乌苏一号’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Wusu No.1’)为材料,分别采用NaCl∶Na2SO4∶Na2CO3=4∶1∶0(A盐),NaCl∶Na2SO4∶Na2CO3=1∶4∶0(B盐)和NaCl∶Na2SO4∶Na2CO3=1∶1∶8(C盐)3种混合盐进行胁迫处理,其中A,B盐为中性盐,C为碱性盐,每种混合盐均设置四个不同的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 EC)梯度5,10,15,20 ms·cm-1,以浇灌自来水为对照组(CK)。试验结果表明,当C盐EC值为15 ms·cm-1,A和B盐EC值均为20 ms·cm-...  相似文献   

15.
欧李作为我国特有的野生植物资源,以其突出的抗性,较高的食用价值、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备受关注。本研究针对榆林地区干旱少雨、土壤瘠薄等实际问题,引入“农大5号”欧李和“京欧1号”欧李,通过对不同栽植密度下欧李植株存活率、株高、冠幅、分枝数、叶片长度、叶片宽度的调查,观测欧李在榆林地区种植的表现情况,为促进欧李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1)欧李在榆林地区可越冬存活,平茬后可萌发出当年生新枝6-8枝。“京欧1号”欧李在株、行距为0.5m×0.7m时存活率最高,为54.76% “农大5号”欧李在株、行距为0.8m×1 m时存活率最高,为82.14%。(2)“农大5号”欧李的株型(株高40.74-53.46cm,冠幅40.15-46.19cm)与“京欧1号”欧李的株型(株高26.67-35.22cm,冠幅26.80-30.67cm)相比较大,且种植密度越大,“农大5号”欧李的株高越高。种植密度对2个欧李品种叶片的长度、宽度、当年新生枝条数量无显著影响。(3)“京欧1号”欧李叶片宽度及长宽比显著高于“农大5号”欧李的叶片。“京欧1号”欧李叶片长度与宽度呈现等速生长。  相似文献   

16.
为优选紫花苜蓿叶蛋白的提取工艺条件,对不同品系的苜蓿叶蛋白进行差异性分析,本试验利用单因素极差分析,以280nm紫外光测测定并计算提取率,L9(33)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的各因素影响能力大小为:pH〉浸泡时间〉料液比〉温度,正交试验最佳组合为A2B1C1。结果中三得利(兰州)对照和MA-7中叶蛋白的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21.91%和19.42%。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对圆叶决明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豆科牧草圆叶决明CPI86134品系为材料,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其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度、重度和极度干旱条件下CPI86134叶片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均发生明显变化,线粒体内外膜膨大或破裂,内含物流出;基粒类囊体膨胀,有的严重的细胞中叶绿体膜断裂;另外,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强,淀粉粒的数量减少;叶绿体和类囊体对干旱胁迫最敏感,其次是线粒体,可作为圆叶决明耐旱程度的细胞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紫花苜蓿叶片形态结构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对7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的叶片组织结构进行解剖观察、比较、描述,并测定了叶片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各品种间叶片长、叶片宽长比、叶片厚度、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疏松度和叶脉突起度等指标差异较大;叶宽、表皮厚度、角质层厚度、气孔长度、气孔宽度各品种间无明显差异;其中叶宽长比小、气孔密度大,叶片组织紧密度大、疏松度小,叶脉突起度大者抗寒性较强。  相似文献   

19.
苜蓿鲜草提取叶蛋白最适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采用酸化、加热、加盐综合方法提取苜蓿鲜草中叶蛋白,分别进行絮凝时间、温度、加盐量和提取液pH值等4个因素对叶蛋白粗蛋白质提取率影响的单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各单因素最佳参数分别为:絮凝时间8min,絮凝温度70℃,pH值5,加盐量2.0%。对温度、盐浓度、絮凝时间和pH值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粗蛋白质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加盐量〉温度〉pH值〉絮凝时间,最佳条件组合为加盐量1.6%,絮凝温度70℃,絮凝时间8min和pH值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