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免疫球蛋白G和乳过氧化物酶是牛乳中2 种生物活性物质,研究在巴氏杀菌牛乳加工过程中及货架期内的免疫球蛋白G含量和乳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采用65 ℃以下的均质温度及15~25 MPa的均质压力处理牛乳对2 种生物活性物质影响较小;72~76 ℃、15 s处理可更好地保留2 种生物活性物质;采用膜滤除菌方式比一般巴氏杀菌效果更佳。巴氏杀菌牛乳中的免疫球蛋白G含量和乳过氧化物酶活性不会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但采用透明包装的产品长期暴露在光照下会造成乳过氧化物酶部分失活。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滴定法检测UHT(高温瞬时杀菌)、巴氏杀菌和某婴儿奶粉的喷雾干燥杀菌对牛乳中生物素含量造成的影响。结果发现,巴氏杀菌对生物素含量无显著性影响,UHT对生物素含量造成一定影响。而婴儿奶粉可能因为添加了生物素而使生物素含量升高。本方法用于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对乳中生物素含量的影响,并可适合小型收奶站对牛乳中生物素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3.
超高压均质作为一种新兴的加工方式,与传统热处理和静态超高压相比,动态超高压处理具有可连续化、经济及热负荷低等诸多优点.随着压力的提高,高压均质带来的剪切、湍流和空化现象急剧增加,产品在处理过程中的温度瞬间增加,这为牛乳的杀菌和灭酶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总结超高压均质在牛乳微生物和酶中的应用研究,现有的研究表明超高压均质对...  相似文献   

4.
乳品加工过程中通常采用热处理来保证食品安全和延长货架期,与热加工相比,超高压作为一种非热加工 技术不仅能够杀灭或抑制乳中所污染的微生物,保证乳品的食用安全和延长货架期,同时对乳的感官品质、营养保 留及乳蛋白加工特性产生影响。本文综述超高压处理对牛乳感官特性、理化特性及乳蛋白加工特性等影响的研究进 展,为超高压在乳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牛乳中乳过氧化物酶活性是巴氏杀菌热处理强度的重要指标,过度热处理会明显破坏牛乳本身的营养,也会导致不良物质的产生。测定经不同工艺处理后的牛乳中乳过氧化物酶活性,研究贮藏温度、贮藏时间对牛乳中乳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低温陶瓷膜过滤处理的牛乳中乳过氧化物酶活性损失率明显小于经75 ℃、15 s巴氏杀菌处理的牛乳;过多的工艺流程也会导致乳过氧化物酶活性损失,同时过高的贮藏温度会导致牛乳中乳过氧化物酶失活更快,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牛乳中乳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降低,原料乳中乳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更快。  相似文献   

6.
消毒牛乳(也称杀菌鲜乳),系指以新鲜牛乳为原料,经净乳、杀菌、均质、装瓶或用其他形式的容器包装(如夹层纸袋、夹层纸盒等)后,直接供消费者饮用的商品乳。消毒乳的名目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下列三类:(一)全脂消毒乳以合格鲜乳为原料,不加任何添加剂,经净化、杀菌、装瓶后供应给消费者。各项卫生指标,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GBn32-77要求。(二)强化消毒乳鲜乳中添加各种维生素或钙、磷、铁等盐类,以增加营养成分;但其风味及外观与全脂消毒乳没有什么区别。(三)花式消毒乳牛乳中添加咖啡、可可或各种果汁,其…  相似文献   

7.
正研究表明,高压处理能使牛乳中的酪蛋白胶束发生解离,使乳清蛋白变性,改变牛乳的外观和流变学特性。高压喷射处理是一种新型的高压处理技术,目前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正在研究中,高压喷射处理对乳制品影响的研究还鲜有报道。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全脂牛乳进行均质、巴氏杀菌和0~500 MPa范围内的高压喷射处理后,研究全脂牛乳的理化和起泡特性。结果表明:处理压力为125 MPa时,牛乳的粒径呈单峰分布,处理压力为250、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酸化乳对犊牛生长性能和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3日龄左右、体重(40±5) kg的健康荷斯坦犊牛20头,随机分为2组,即酸化乳组和巴氏杀菌乳组,每组10头。酸化乳组饲喂酸化乳,巴氏杀菌乳组饲喂巴氏杀菌乳,2组均自由采食颗粒料,试验期共180 d,在试验第60天时断奶。每天记录犊牛的采食量,于犊牛生长期的第7、30、60、90、180天分别测量体尺、体重,计算平均日增重,同时采血用于测定血清免疫指标。结果表明:1)酸化乳组乳尿素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1),乳大肠杆菌、总菌数量显著低于巴氏杀菌乳组(P<0.05),乳糖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第31~50天时,酸化乳组犊牛液体饲料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 <0.01);第61~90天时,酸化乳组犊牛固体饲料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 <0.01)。3)第60~180天时,酸化乳组犊牛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 <0.05)。第60天时,酸化乳组犊牛体直长、体高和管围均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5);第90天时,犊牛体直长、体斜长、体高和管围均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5);第180天时,酸化乳组犊牛体直长、体斜长和体高均极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1)。4)第60天时,酸化乳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5);第90天时,酸化乳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极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1);第90和180天时,酸化乳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巴氏杀菌乳组(P<0.05)。第30天时,巴氏杀菌乳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酸化乳组(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高于酸化乳组(P<0.05);第60天时,巴氏杀菌乳组血清IL-1β含量极显著高于酸化乳组(P<0.01),血清IL-6含量显著高于酸化乳组(P<0.05);第90天时,巴氏杀菌乳组血清IL-1β含量显著高于酸化乳组(P <0. 05)。综上所述,利用甲酸酸化牛乳对牛乳成分影响不大,可抑制牛乳中有害细菌生长,改善适口性,提高犊牛采食量,改善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9.
牛乳和乳制品是优质的高品质食品,通常是完整蛋白质和重要矿物质等的极好来源。然而,高营养成分和低酸度使牛乳成为微生物生长的良好媒介。对牛乳进行热处理是确保致病生物被杀死的重要关键控制点,但它也会导致其中的重要营养成分被破坏。巴氏杀菌是一种温和的热处理方式,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或接近牛乳原有的品质。全世界范围内正在广泛使用碱性磷酸酶活性来确保牛乳巴氏杀菌的充分性。本文综述国内外有关巴氏杀菌乳的最新标准,比较和分析我国与欧美、澳大利亚等主要乳品国家巴氏杀菌乳相关标准之间的差异,对逐步完善我国巴氏杀菌乳标准提出建议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热处理方式对牛乳中蛋白组分及含量的影响.生鲜乳经75℃/15 s、125°C/4 s、135℃/4 s和145℃/4 s热处理后,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和质谱鉴定的方法分析了生鲜乳以及不同热处理后的乳蛋白的变化.结果发现,与生鲜乳蛋白图谱相比,牛乳经75℃/15 s巴氏杀菌的乳蛋白点的染色密度无明显变化,经135℃/4 s和145℃/4 s热处理后有4个蛋白点的染色密度明显下降,这些蛋白点质谱鉴定为α-乳白蛋白、β-酪蛋白变异体、κ-酪蛋白和免疫球蛋白γ,ELISA方法检测乳中IgG含量的变化验证了双向电泳结合质谱的结果.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巴氏杀菌对牛乳中的蛋白组分及含量无明显影响,高温灭菌(135°C/4 s和145°C/4 s)可造成乳中蛋白含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11.
以正常乳为时照,对低酸度酒精阳水牛乳用于加工酸奶的可利用性进行了研究.在对正常水牛乳及低酸度酒精阳性水牛乳的理化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用这两种水牛乳按相同工艺条件分别加工成酸奶,对产品进行理化指标测定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采用低酸度酒精阳性乳与正常水牛乳加工的酸奶,除弹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其它指标均与正常乳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牛乳及乳制品是营养成分配比合理、生理功能比较全面的理想食品,对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乳及牛乳制品的消费量与日俱增。但牛乳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等过程中很容易被污染,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奶牛在饲养管理和牛乳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内源性污染和外源性污染,会使乳中的细菌总数增加或出现致病菌,尤其是沙门氏菌等肠道致病菌;工农业生产的  相似文献   

13.
热加工与非热加工均可有效杀灭生牛乳中的各种致病微生物,但是不同的加工方式对牛乳中活性物质影响不同,牛乳中的活性物质有乳果糖、糠氨酸、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免疫球蛋白等,对热处理方式较敏感,均可作为热敏性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乳品加工强度和品质,但牛奶热敏性指标的评价体系需要进一步的补充与完...  相似文献   

14.
《北方牧业》2007,(7):4-4
<正>据介绍,名称为《液体乳》及《酸牛乳》的新乳品标准草案中,将原国家标准中的“巴氏杀菌乳”和“灭菌乳(通常称‘常温奶’)”两个标准归入了同一个标准,统一用“液体乳”标准来代替,这意味着新标准草案和“禁鲜令”一样,对“鲜奶”予以否定,认为巴氏杀菌奶(鲜奶)与常温奶可用相同标准衡量。  相似文献   

15.
牛乳中常常会污染许多微生物,因此饮用牛奶前必须经过一定的杀菌处理。本试验应用3种杀菌方法(巴氏、煮沸、常规杀菌)对生鲜乳进行热力处理,然后进行平板菌落计数,观察保存期内细菌数目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显示:在4℃低温保存时,巴氏杀菌法(62.5℃作用30 min)的杀菌时间长,杀菌温度低,只能保存7 d,杀菌效果不太理想;煮沸杀菌法(煮沸5 min)的杀菌效果较好,能够保存8 d;常规杀菌法(115℃作用15 min)的杀菌效果较前两者都好,能够保存18 d。可见,常规杀菌法最适合对生鲜牛乳进行杀菌处理。  相似文献   

16.
乳清蛋白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乳清蛋白在乳粉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探讨了乳清变性程度对乳粉生产加工和保质期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原料奶经过均质、杀菌、浓缩、喷雾干燥后,乳清蛋白变性率分别为6.15%、18.45%、58.4%和10.8%。在整个乳粉生产加工过程中,乳清蛋白的变性率为90%~93、8%,控制温度和时间可获得不同变性程度的乳粉。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热处理、巴氏杀菌和不同贮藏温度对驼乳中胰岛素含量的影响,对19份单峰驼驼乳样品进行了测定。采集的样品中不同驼乳中的胰岛素含量差异较大,1个月3次取样测定的胰岛素含量的平均值为41.9±7.38μU/ml。不同取样时间采集的乳样其胰岛素含量存在差异。巴氏杀菌法、冻干粉、4℃冷藏及-20℃冷冻贮藏其胰岛素含量显著低于生鲜驼乳(P<0.05)。与其他研究报道相比,驼乳中胰岛素含量并没有显著超出牛乳的胰岛素含量范围。驼乳相比于牛乳更能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其在酸性环境中不凝结。  相似文献   

18.
正农业部新修订的《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标准将于2016年4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的修订出台完善了我国复原乳鉴定标准,为监管违规添加复原乳提供了科学依据。复原乳又称还原乳,是指把新鲜牛乳经过高温杀菌干燥制成乳粉后,再兑入一定比例的水或者牛乳还原成液态乳的乳制品。通俗地讲,还原乳是用乳粉勾兑还原而成的牛乳。作为乳品工业的一种乳原料,乳粉在复原  相似文献   

19.
农业部今日发布《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标准,为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成分的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要求,完善液态奶标准并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凡在灭菌乳、酸牛乳等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复原乳的,不论数量多少,自今年10月15日起,生产企业必须在其产品包装上醒目标注“复原乳”。但目前我国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还没有复原乳检测方法标准。为落实好国办《通知》精神,农业部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组织专家组制定了《巴氏杀菌乳和UHT灭菌乳中复原乳的鉴定…  相似文献   

20.
乳清蛋白是牛乳中的一类重要蛋白质,主要由α-乳白蛋白、乳铁蛋白、血清白蛋白、β-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及乳过氧化物酶等构成,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牛乳乳清蛋白的主要组成及其营养特点,分析了影响牛乳乳清蛋白产品开发的关键因素,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牛乳乳清蛋白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营养变化特征以及牛乳乳清蛋白相关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