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蚕缫丝在我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传统蚕桑生产的主产品是蚕茧、生丝和丝绸,我们的祖先虽然很早就认识到蚕与桑的其他用途,但真正较系统开展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与开发是20世纪30年代,而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取得长足的发展是近二十多年。蚕桑业除主产品外,还有大量的副产物,如蚕沙、蚕蛹、桑叶、桑枝、桑果、桑根、蚕蛾、蚕卵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与开发,是蚕桑业发展的闪光点,可延长蚕业的产业链,并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蚕区蚕沙无害化就地处理难题,建立了蚕沙就地处理小规模集中堆肥处理的中试试验,开展小规模集中堆肥工艺、腐熟度指标及蚕沙堆肥肥效调查,拟为蚕区小规模的蚕沙无害化和肥料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蚕沙综合利用技术及效益邢萱(重庆工业管理学院)我国素有丝绸之国之称,养蚕业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养蚕的副产品——蚕沙(即蚕粪)资源十分丰富,仅全国五大蚕区干蚕沙的年产量就达百万吨以上。如何合理利用这些废弃物,进行深度加工,从而开发出各种有用产品,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4.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在广西蚕区的应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蚕桑资源综合高效利用效益最大化推动蚕区建设为目的,阐述了蚕桑资源的不同综合高效利用模式在广西蚕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桑枝、蚕沙、桑叶、桑椹、蚕蛹等高效利用模式促进新兴乡镇工业的发展;以开发蚕桑生态旅游带动蚕区农村旅游和生态建设。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建立起适合广西蚕区发展的蚕桑资源综合高效利用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技术(产品)名称蚕沙无害化肥料化处理技术技术(产品)依托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技术(产品)简介蚕沙是养蚕生产中的大宗废弃物,亦是家蚕传染性病原的主要载体,全国蚕区年产蚕沙400万t以上。目前农村对蚕沙的处理方式难以彻底杀灭病原,成为污染蚕区环境的"公害",是影响蚕桑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6.
调查华南蚕区现有的蚕沙处理主要有分散简易堆肥、沼气发酵和集中资源化利用处理3种模式。针对该蚕区高温多湿的环境,以及一年多次养蚕,蚕沙生产量大的情况,提出因地制宜,采用简易蚕沙池改造升级、小型设施堆肥处理、小规模集约化堆肥处理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的蚕沙好氧堆肥处理技术,并通过蚕沙堆肥过程与条件的控制,达到蚕沙病原菌灭活无害化、蚕沙堆肥发酵完全熟化和蚕沙作为桑园肥料应用无风险的目的,构建蚕沙产地无害化和肥料化处理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粤西蚕区蚕沙理化性质、蚕沙堆沤方式及蚕沙肥质量,结果表明:蚕沙养分(N+P2O5+K2O)含量在37 g/kg以上,重金属含量低,pH值偏碱性,各地方间蚕沙氮、磷、钾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蚕农采用开放式进行蚕沙好氧堆肥,堆沤后的蚕沙肥,养分含量高于商品有机肥标准,pH值偏高,重金属含量远低于有机肥的限量标准,有些蚕区的蚕沙肥的有机质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8.
蚕沙保健药枕的研究与产业化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闻名世界的蚕业大国,中国的蚕桑资源属世界之首,约占全世界的80%。实践证明,蚕、桑浑身都是宝,但是,由于我们过去仅限于对衣着的追求,只重视缫丝织绸,而大量的蚕桑副产品如蚕沙、雄蚕蛾、蚕蛹、废丝、桑椹、桑枝等没有进行很好的综合利用,没有形成新的产业技术体系,造成许多宝贵资源的极大浪费。现代农业是产前、产中、产后的有机结合,其产前产后副产品价值往往高于产业本身。今天,蚕桑业的比较效益越来越低,单一的以提高蚕茧价格来促进蚕业发展是缺乏生命力的。未来蚕业的发展,要在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强…  相似文献   

9.
系统分析了目前华南蚕区蚕沙的处理方式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蚕沙进行消毒的思路和蚕沙消毒堆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0.
蚕沙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沙是养蚕生产中最大的副产物之一,年产可达500万t以上,是一种廉价且数量丰富的蚕业资源,蚕沙的高值化利用是当前蚕业生产中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蚕沙的肥料化应用、食用菌栽培、动物饲料应用、药品食品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蚕沙养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沙是蚕吃桑叶后排出的粪便。我国自古以来是世界丝绸大国,蚕沙资源十分丰富。但是长期以来,人们主要将蚕沙下田,用作农家肥料,极少用作畜禽饲料,浪费了大量的饲料资源。  相似文献   

12.
蚕沙作为猪饲料的营养价值已经肯定,但蚕沙中蚕药残留问题,未见正式研究报道。为了弄清蚕药残留对蚕沙饲料价值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以下调查研究。一、蚕药沾染蚕沙的途径 1、喷洒在桑叶上和蚕体上的氯霉素和乐果可能沾染蚕沙。 2、消毒后残留在蚕具上的消毒药可能沾染蚕沙。 3、喷洒在桑叶上的氯霉素和乐果,随桑  相似文献   

13.
黄胜 《广西蚕业》2014,51(4):61-63
通过调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武鸣基地桑树资源的利用情况,了解到武鸣基地桑树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为了改进这一状况,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这些意见能拓展我站蚕桑业的发展思路,全方面的发展蚕桑业,提高蚕桑业经济效益,抬高蚕桑业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4.
阿瓦提县是新疆的主要蚕区之一,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桑树长势良好,桑蚕病虫害比内地少,是发展蚕桑业的好地方,也是我国“东蚕西移”的最佳之地。现就地区蚕桑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提出我们的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15.
湖北蚕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及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湖北的蚕业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与开发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目前,蚕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已出现良好势头,并已拓展到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药品和饲料等领域。在蚕蛹、蚕蛾、蚕沙、桑叶、蚕丝等方面研究开发出的营养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化工医药品以及蚕沙枕、蚕蛹虫草、蚕丝  相似文献   

16.
陈雄珍 《广西蚕业》2010,47(3):42-46
本文以环江县为例,分析近年来桑蚕良种繁育工作中微粒子病抬头蔓延的原因是蚕种市场混乱、春蚕原蚕批次过多、未及时加强原蚕区保护等,探讨应对该病的可行性措施,提出加强原蚕区保护、原蚕区蚕沙无害化处理、桑园病虫害防控及桑叶全程消毒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广东部分蚕区收集的蚕沙中进行病原调查,并用携带病原蚕沙进行了蚕座感染试验,结果证明:蚕沙中普遍存在病原,且蚕沙中病原可导致健康感染发病,是蚕座二次感染的重要病原来源。提示养蚕生产中要充分重视对蚕沙的病原无害化处理,减少生产损失。  相似文献   

18.
1996年5月中国蚕学会与辽宁蚕学会在丹东市召开全国蚕业资源综合利用交流展示会,对发展我国蚕业资源综合利用有推动作用。蚕沙综合利用发展形势好,山东青州市山东广通叶绿素有限公司,系中外合资企业,已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品种众多的工厂,成为叶绿素及维生素类产品专  相似文献   

19.
以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的,阐述了蚕桑资源高效利用通过发展乡村工业、开发文化科普旅游与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等模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蚕桑功能食品、桑枝实用菌、蚕丝被、蚕桑动物饲料、蚕沙制品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发展新兴的乡村工业;以开发蚕桑生态文化旅游景点,创办包括蚕丝文化科普教育、养蚕体验与美食品尝的蚕家乐等休闲游乐,带动蚕区农村文化科普旅游和生态环境建设。通过以上模式及项目的实施,逐渐建立起适应我国蚕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蚕桑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蚕区采取塑料大棚养蚕模式,每年10月下旬到来年4月中旬养蚕大棚都处于闲置状态,利用蚕沙腐殖质在养蚕大棚闲置期栽培羊肚菌,可增加蚕农经济收益。介绍了晚秋蚕饲养结束后及时进行蚕具蚕架整理、微喷设施加装、棚内地面整理等养蚕大棚的整理工作,说明了蚕沙预处理、培养基配方与菌种选择、羊肚菌播种、外源营养袋制作与摆放、田间发菇和出菇管理、采收与加工及注意事项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