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选育经过1993年长春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锦丰为母本,以长选2号为父本有性杂交,当年收获F杂交种。1994年F1代表现出杂种优势。1995年从F2代分离株系中选出优秀单株,进入选种圃。1996~1997年继续选择优秀单株。1998年F5代选择性状稳定、成熟度好、空秕率低、丰产性好、综合性状比较理想的株系于1999年进行品比试验。2001年参加省区预备试验,2002年参加省区域试验,2003年参加省区生产试验。2004年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长选14。  相似文献   

2.
优质陆稻新品种文陆稻4号,是文山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法国陆稻IRATl04的自然早熟变异单株中,经系统选育出的1个优良品种。1999年进行多点鉴定,2001年参加云南省陆稻品种区域性试验,2004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稻200408号)。1选育过程1993年,在参加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海南陆稻品种冬繁的过程中,从IRATl04的冬繁田块中,选择早熟变异单株43份。文陆稻4号的原始编号为93冬001-37。1994年种植在文山州农科所基地陆稻选种圃中进行观察,为2行区,试验编号为94038。成熟时,选择出2个单株,其编号为94038-1和94038-2。1…  相似文献   

3.
1选育过程$公主岭市松辽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4年秋选用通粳288品种变异株,采用系谱法,经多世代单株选拔、鉴定,历经10年试验研究选育而成。1995年变异株系与原通粳288比较,有较强的变异优势;1996年进入选种圃;1998年进入品比圃(代号98-3444)。1999年参加省区域试验预备试验。20  相似文献   

4.
优质高产中粳稻新品种--徐稻3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稻 3号系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中粳稻新品种。 1996年以镇稻 88作母本 ,台湾稻C作父本杂交配制F1,当年冬季在海南加代。 1997年正季在本所试验田种植F2 ,从中选择多个单株 ,经室内考种保留 6株。当年冬季在海南加代 ,从编号为 9732 8 5系中选择多个优良单株 ,1998年正季种植在本所选种圃中 ,从系号为 80 189中选择多个优良单株并于冬季去海南加代 ,在海南选择多个优良单株于 1999年正季种植在本所株系圃中 ,其中 910 6 9号株系表现稳定性好 ,综合性状突出 ,2 0 0 0年提升进入本所鉴定圃进行产量及综合性状鉴定。该品系 …  相似文献   

5.
双低油菜新品种--宁油14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育经过及系谱1995年春用中油9111×沪9005配制组合,同年秋种植F1代。1997年油菜开花期间从F2大群体中选择3000多个单株自交,成熟时收获单株自交种,共获得52个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单株。1997年秋将这些单株播在选种圃中形成株行,以鉴定农艺性状。1998年从52个株行中鉴定出农  相似文献   

6.
1临沧市主要优质专用小麦品种 1.1临麦6号 临麦6号为临沧市农技推广中心麦类课题组于1995年用86鉴22作母本,84-346作父本经人工杂交选育而成.1996年进入综合性状鉴定(选种圃,育种编号96鉴21),1997年进入预备试验,1998年进入品比试验,1999年升入云南省小麦新品种田麦区域性试验,2000年定名为临麦6号,2003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一种快速筛选小麦后代材料中高蛋白质含量单株的方法,以杂交后代材料F3、F4、F5代为试验材料,选种圃选择单株,晾晒后整株脱粒,然后进行近红外测定蛋白质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再配合小麦冬春性鉴定技术,基本可提前确定后代材料中高蛋白单株的选择方向和数量,能够筛选出后代材料高蛋白质含量单株。  相似文献   

8.
1 选育过程 莆薯90是莆田市农科所于2000年用台引2号为母本与湘薯75-55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1年大田种杂交F1代株系45个,中选9个株系,2002年种植9个株系从中选出9013…9041四个株系,进入2003年株系品比观察结果9013综合性状表现突出,跃级进入2004年该所新品系比较试验,2005年进入多点评比试验及抗性初步鉴定,9013株系抗性鉴定为高抗蔓割病、高抗薯瘟病,多点评比试验结果综合性状为第二名,从而定名为莆薯90推荐参加2006年度省甘薯区试.200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闽审薯2009004  相似文献   

9.
阜花16号是辽宁省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2000年以鲁花12号为母本,唐油四号为父本,经人工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2000年做杂交花80朵,获杂交果12.0个,杂交成功率15%,组合号为"2008",2001年在杂种圃上种植F1代,2002年在杂种圃种植F2代,根据田间长势长相和室内考种,除分离出"2008-1、2008-2、2008-3、2008系选"4个材料外,又在收获时选出了第5、第6、第7、第8等4单株材料.2003年4个单株材料在杂种圃单粒点播去杂去劣;2004年在株行圃种植;2005年将第6株升入选种圃进行产量初评,系谱为2008-6;2006~ 2008年品种比较试验,2009 ~2010年扩繁原种;2011年品种备案试验,系谱图如图1.  相似文献   

10.
一、选育经过苏棉6号原系号为盐1015,是1993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抗枯萎病棉花新品种.其选育经过是:1983年以河北省棉花育种合作组育成的高产、抗病材料冀合24-1为母本,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从美国引进的优质材料AC241(编号82-201)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1983年冬到海南岛加代,1984年种植杂种圃,编号联选12,同时进行病圃鉴定.1985年继续种杂种圃,编号0073.1985年秋从0073中选择早熟、丰产、抗病的单株,1986年种入株行圃,编号1169,进行比较鉴定.1987年继续种植株行比较,编号1015.1988年升入本所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较对照种盐棉48增产  相似文献   

11.
高脂肪、高蛋白、大粒型新品种嫩丰16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研所1992年以嫩8422-3为母本,以嫩79705-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1993年种植F1代,当年南繁加代为F2代,至1995年F4代决选,代号为嫩9232-8.1996~1997年所内鉴定、品比试验及异地鉴定试验.1998~1999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2000年参加黑龙江省生长试验.2001年3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相似文献   

12.
定莜5号是1990年以当地大裸燕麦作母本.和丰1号作父本杂交,1991年在定西种植F1代,1991年冬在云南元谋县种植F2代,1992年在定西种植F3代,1993年在定西种植F4代,1994年从F5代中系选出圃。1995年、1996年参加品系鉴定试验:1997年一1999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00年-2002年参加全国区域联合试验。  相似文献   

13.
1品种来源 棉花新品种晋棉52号(原品系汾选339)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于1998年以丰产、优质材料BD 111-1为母本,抗病、早熟材料抗124作父本进行杂交,2002年从F4中选出优异单株;2003年进行株行试验,表现比对照品种晋棉21号增产20%;2004年参加品鉴试验,2005-2006年参加品比试验,2007-2008年参加山西省特早熟棉花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8年选用黑河24号作母本,北丰2号为父本,采用有性杂交,系谱选择,2005年F7代决选,代号北交05—8021。2006年所内鉴定试验,2007年参加垦区松嫩平原区区域试验,2008年参加垦区8区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垦区8区生产试验,2010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北豆34号。  相似文献   

15.
新陆早19号是新疆石河子棉花研究所于1996年以91-2为母本,自育品系900为父本经有性杂交,连续定向选育而成。1996~1999年海南加代、病圃选择、株行鉴定、品质检测(F1-F6三年连续加代),2001年成系(系号为99-17-46)。参加2000。2001年所内品种比较试验,表现早熟、优质、抗病、丰产。2002~2003年参加自治区早熟陆地棉区域试验和自治区植保站抗性鉴定。2003年参加自治区生产试验。2004年2月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为“新陆早19号”。  相似文献   

16.
北豆33号大豆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北安农业科学研究所1999年以垦鉴豆27号作母本,北丰1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择,2004年F5代决选而成,代号北交04—922。2005、2006年进行鉴定试验,2007年在垦区松嫩平原区参加区域试验,2008年在垦区8区参加区域试验,2009年在垦区8区参加生产试验,2010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命名为北豆33号。  相似文献   

17.
北豆13号大豆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宝泉岭农业科学科研所于1997年以宝丰7号为母本,以垦农14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应用系谱法选育而成.1998~2002年为F1~F5代,2002年秋进行田间决选,代号为宝交02-5123.2003年进行所内鉴定试验,2004年进行异地鉴定试验;2005年参加第三积温带垦区东北部地区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宝丰7号,2006年参加黑龙江垦区试验;2007年参加生产试验,对照品种宝丰7号.2年区试,1年生试,共18个点次,17个点次表现为增产.2008年1月9日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推广.  相似文献   

18.
北麦6号(原代号九三00—6805)是由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4年以九三93—3U92为母本、克90-514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春小麦新品种。2007年12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7027。1995-1999年选育经过种植F1~F5代,于2000年F6代稳定决选。2001~2002年进行所内鉴定试验和异地鉴定试验;2003~2005年参加东北春小麦晚熟组预备试验和区域试验;2006年参加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9.
啤酒大麦新品种甘啤5号(原系号9303-5-4-3-2)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和啤酒原料研究所于1993年以"8759-7-2-3" 为母本、"CA2-1"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1994-1999年在选种圃中经过连续选择育成,2000-2002年参加品种(系)鉴定试验,2003年参加品种(系)比较试验,2004-2005年在参加甘肃省区域试验的同时进入生产对比试验和多点生产示范,2006年7月7日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其研究成果达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同年大面积生产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0.
北豆36号(原代号华疆1127)是由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华疆科研所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2010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审定编号:黑审豆2010016. 1选育经过 针对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选育早熟、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且适宜大面积机械化收获的大豆新品种为育种目标.1998年在黑龙江省农垦科研育种中心华疆科研所试验地以垦鉴豆28号为母本、北豆1号为父本,杂交后进行系谱选择.于2004年F5代决选稳定株行,决选编号1127.2005、2006年进行所内鉴定及异地鉴定试验表现突出,2007、2008年参加黑龙江省联合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黑龙江省联合生产试验.2010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推广,定名为北豆36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