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小流域水土流失原因、特点基础上,提出提高思想认识,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强化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和管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加大农民对水土保持科技投入,是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2.
结合湖北实际,阐述了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收入、美化农村环境等方面论述了水土保持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不可替代作用。湖北水土保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对策与措施是:狠抓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狠抓预防监督,保护、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狠抓监测预报,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满足公众知情权;狠抓面源污染控制,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和水源地水质;狠抓机制创新,多渠道增加水土保持投入;狠抓科技宣传,不断提高农民的水保意识和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水平的提高,而科技水平的提高也会相应地对农业技术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我国农业当前的整体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加强农业技术的推广,可以有效提升广大农业人员的科技意识,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促进农民增收。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激发广大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为农民的增收提供一条更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水土保持投资效益测算是水土保持项目评估中的重要内容,但既有效益测算方法很难排除非水土保持因素的贡献,也难以测算系统的综合效益.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理论分析了水土保持投资对当地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长汀县农业投资产出弹性最高,科技和制度创新贡献则较低.1999-2009年11a间,水土保持投资贡献了长汀县同期农业GDP的5.20%,产投比为5.9.随着农业物质资本投入的快速增长,水土保持投资对农业GDP的贡献逐年降低,这可能会抑制农户水土保持投资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水土保持基地建设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 ,引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样板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突破口。四川省宣汉县在水土保持基地建设中 ,支持“能人”办基地 ,坚持与龙头企业共同发展 ,坚持业主开发 ,坚持推广农业新科技 ,坚持统一规划 ,走出了一条建设水土保持基地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6.
桂花沟小流域治理速度快效果好唐学文(四川省万县市水保办,634600)水土保持的主体是群众投劳。在目前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还十分淡薄,大量山区农民涌向城市、沿海地区打工的情况下,如何因势利导、因地制直地组织广大群众投入到本地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建设中去,...  相似文献   

7.
县级区域是一个整体的行政单元,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有着与小流域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不同的特点。根据投入产出的一般原理和水土保持的功能,建立县域农业生产函数,计算水保投入对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建立GM(1,1)模型,以30年为计算期,对水保措施的后续效益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0年以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经济效益趋于稳定,达到64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8.
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不仅能够增加农民在土地种植及养殖等方面的经济收入,还能使农民获得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不仅是提升农民思想文化知识的途径,还是发展农村事业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近年来,桂林市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都解决掉,才能充分发挥农民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实有效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对农民科技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促进桂林市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海南为例,通过对海南农民科技信息意识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海南农民科技信息意识普遍较低,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农民自身的受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不高、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针对这几个影响因素提出提高海南农民文化素质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完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优化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态系统是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提高其生产力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阐述了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内涵、外延及优化方法,指出利用生物工程技术,科学调整农业结构,改善施肥模式,合理增加有机能和无机能的投入,可有效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协调系统的内部关系,加大科技投入,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努力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大力发展秣农业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