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琳  许庆方 《山西农业科学》2013,(11):1282-1287
乳尿素氮(M UN)是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 I)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预测奶牛蛋白质和能量平衡、诊断代谢紊乱等。诸多研究人员已经对乳尿素氮进行了深入研究,然而在众多报道中,关于乳尿素氮的影响因素存在分歧,差异性出现的原因在于试验条件、测定方法与预测模型等没有明确的标准,使得不同试验研究结果之间存在不可比性。这种现象会直接影响到乳尿素氮的检测效果,而管理者对畜群的管理及调整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对乳尿素氮的产生机制、测定方法、影响因素以及检测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概述。  相似文献   

2.
选择9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对象,按照产奶量分为3组,研究奶牛泌乳性能与乳中尿素氮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产奶牛乳中尿素氮含量高于中产奶牛与低产奶牛,但差异不显著,奶牛泌乳性能与乳中尿素氮存在弱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丝兰提取物对肉鸡生产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AA肉仔鸡72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结果表明:肉鸡日粮中添加丝兰提取物,21、42 d末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21 d和42 d,负对照组添加丝兰提取物后,血液中尿素氮的浓度显著低于负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随丝兰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与负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21 d,正对照组添加丝兰提取物60、120 mg/kg组,血液中尿素氮的浓度显著低于正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含量随丝兰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与正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42 d,正对照组添加丝兰提取物血液中尿素氮的浓度显著低于正对照组(P<0.05),正对照组添加丝兰提取物240 mg/kg组甘油三脂含量显著低于正对照组(P<0.05)。日粮中添加丝兰提取物可改善肉鸡的生产性能,降低肉鸡血液中尿素氮的含量,但对血液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研究了陈糙米日粮是否膨化和是否添加外源淀粉酶两个因素,对26日铃断奶仔猪小肠黏膜二糖酶活性、血液葡萄糖和尿素氮含量、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28d的结果表明,陈糙米日粮经膨化后能提高断奶仔猪十二指肠黏膜中二糖酶的活性,但降低了空肠黏膜中二糖酶的活性,采食膨化料的仔猪生产性能低于未膨化料的,但差异不显著。添加外源酶可以提高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中部分二糖酶的活性,但对仔猪的生产性能并未有显著改善:膨化和加酶及其交互作用对仔猪血清中葡萄糖和尿素氮含量并无显著影响(P〉0.1)。  相似文献   

5.
糊化淀粉尿素氮水平对梅花鹿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4拉丁方设计,研究了梅花鹿饲粮糊化淀粉尿素氮水平对某些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粮糊化淀粉尿素氮水平对血氨含量、血糖含量、鹿尿量、鹿排尿素氮总量等指标的影响,各处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对梅花鹿血清尿素氮含量、尿中尿素氮含量影响显著(P<0.05)。饲粮糊化淀粉尿素氮水平达到0.75%(23.85g/d·头)对梅花鹿生化指标没有不良影响,6岁梅花鹿生茸期饲粮中添加0.75%的糊化淀粉尿素氮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喀什灌淤土——冬小麦系统中尿素氮的利用及其去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条件下,用15N标记微区试验法研究了喀什灌淤土冬小麦系统中尿素氮的利用及其去向.结果表明,冬小麦唐山6898品种对尿素氮的利用率为11.3%~19.9%;小麦吸收的尿素氮主要分配于小麦籽粒中.  相似文献   

7.
乳样保存条件对乳尿素氮浓度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3种常用的防腐剂(重铬酸钾、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以及室温、冷藏和冷冻等3种不同温度的保存条件对牛奶中乳尿素氮浓度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常规剂量和加倍剂量重铬酸钾乳样的尿素氮浓度与原乳样差异不显著(P>0.05),而添加行业标准量及加倍剂量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的乳样中乳尿素氮浓度显著高于原乳样(P<0.05);室温和冷藏温度条件下随保存时间的延长,原乳样乳尿素氮浓度迅速降低,而冷冻保存条件下原乳样乳尿素氮浓度基本不变;添加重铬酸钾的乳样在室温、冷藏和冷冻条件下,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乳尿素氮浓度均无明显变化。乳样收集后若不能及时测定乳尿素氮浓度,建议添加重铬酸钾防腐剂,未添加重铬酸钾时冷冻保存。  相似文献   

8.
~(15)N-尿素施于杂交稻的微区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时间是影响尿素氮去向的一个重要因素。保花肥尿素氮回收率高达70.2%,残留率和亏缺率则仅为7.29%和22.6%。反之,基肥尿素氮的回收率、残留率和亏缺率分别为33.4%、22.7%和43.9%。在进入杂交稻地上部的尿素氮中约有72.1—85.1%分配在谷粒中。在本试验条件下,此比例有随尿素施用时间推迟而上升的趋势。残留氮中有94.1%保持在0—10cm土层中,这表明土壤对尿素有较强的吸附力,淋洗作用可能不是尿素损失的主要途径。在杂交稻生育期间,尿素激发效应引起土壤氮矿化增加量高于尿素氮残留量。后作小麦对于残留尿素氮的回收率仅5.6—18.7%。  相似文献   

9.
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以全收粪尿的方法,研究了饲喂粗料相同而精料不同的泌乳奶牛乳液中尿素氮浓度与总氮排泄量(粪氮 尿氮)关系。结果表明,乳尿素氮浓度与奶牛总氮排泄量密切相关,说明乳尿素氮可以用来监测奶牛向环境中排泄氮的总量。  相似文献   

10.
通过SAS 8.2软件分析了20头胎次相同、泌乳期相近荷斯坦泌乳牛产奶量与乳成分中乳蛋白质率、乳脂率、干物质、体细胞数和乳中尿素氮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从产奶量与乳成分的单项指标回归分析表明,产奶量与乳脂率、体细胞数和干物质含量呈显著性的负相关,而与乳蛋白率和乳中尿素氮差异不显著;从产奶量与乳成分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乳蛋白率、乳脂率和干物质含量对产奶量的影响高于体细胞数和乳中尿素氮,同时乳蛋白率、乳脂率、体细胞数和乳中尿素氮与产奶量成反比。  相似文献   

11.
草莓体内氮磷钾分配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草莓“宝交早生”各器官氮磷钾含量和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株在开花结果前期氮磷钾含量均维持较高水平,4月25日(开花期)后氮磷钾含量开始降低;植株磷含量5月13日前,维持低磷不水平,以后呈缺乏状态。氮在各器官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叶片、果实、茎和根,根和茎氮含量一直呈降低趋势,叶片和果实氮含量变化趋势相似;5月13日(结果期)后,果实中氮和降低。磷在各器官含量由高低到依次为果实、叶片、茎和根,各  相似文献   

12.
为弄清陕西蝗虫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地理分布,采用G-F指数法,对近年陕西蝗虫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目前已知蝗虫有3总科9科57属111种,秦巴山区的蝗虫分布占总种数的72.97%,渭河平原占40.54%,陕北高原占47.74%。秦巴山区单科种较多,而陕北蝗虫单科种较少,陕北高原和秦巴山区多样性指数与蝗虫的种类分布相反。  相似文献   

13.
以田间种植的春玉米高油(通油1号)和高淀粉(郑单19号)为材料,探讨玉米高油杂交种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脂肪积累的关系。从授粉后7d开始,每隔7d选取果穗测定籽粒的蔗糖、葡萄糖、果糖和脂肪含量。结果表明,2个杂交种玉米籽粒油份的百分含量在整个灌浆过程中都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成熟时略有下降。整个灌浆过程中通油1号的油份百分含量始终高于郑单19号。2个玉米杂交种籽粒蔗糖含量峰值在授粉后14d出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通油1号的峰值明显高于郑单19号;其籽粒的果糖含量在授粉后14d出现峰值,然后急速下降,通油1号的峰值高于郑单19号;籽粒葡萄糖含量从授粉7d后开始下降,42d后趋于平缓,在授粉后21d前是通油1号葡萄糖含量低于郑单19号。说明籽粒灌浆前期,碳水化合物供应不是脂肪合成的限制因素,而果糖向乙酰CoA的转化速率可能是脂肪合成的限制步骤。  相似文献   

14.
松嫩草地五脉山黧豆地上生育规律及生物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松嫩草地不同生境和密度下五脉山黧豆地上部生育规律和生物量。结果表明:人工栽培五脉山黧豆植株比野生植株具有较大的株高、分枝长度、分枝数和生物量。其中,人工一年生种群株高和单株生物量比野生植株平均增加了19.1 cm和11.66 g。野生种群植株不同密度间个体生长的差异不显著(P>0.05);人工种群植株不同密度间个体生长差异显著(P<0.05),体现了密度制约的效应。人工二年生种群植株比一年生植株有较大的密度竞争压力,在生物量等方面比一年生种群植株小。  相似文献   

15.
城市功能对地表灰尘Cd的影响——以贵阳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贵阳市为例,对地表按城市功能分区采集灰尘样品,从不同功能区灰尘Cd总量和不同粒级灰尘Cd含量及贡献两个角度考察城市功能对地表灰尘Cd的影响。结果表明:贵阳市地表灰尘Cd平均水平为1.28mg/kg。各功能区地表灰尘中Cd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广场区>学校区>工业区(住宅区)>交通区>商贸区(垃圾站)。城市功能的影响导致地表灰尘Cd的累积呈现3个水平。广场区和学校区累积最重,校园内某些含Cd高的辅助材料可能是导致地表灰尘Cd累积较重的原因之一。不同粒级灰尘Cd水平的分异特征在不同功能区表现各不相同。商贸区、垃圾站地表灰尘Cd主要富集于细粒级(≤105μm)灰尘;广场区、校园区和住宅区地表灰尘Cd明显富集于中等粒级(105~250μm);工业区和交通区地表灰尘Cd含量粒级差别不明显。所有功能区Cd的粒级行为均显示,3个粒级灰尘中,粗粒级对Cd的贡献最小。工业区、商贸区和交通区细粒级贡献最大,住宅区、城市广场区和垃圾站中等粒级对灰尘Cd的贡献最大。除垃圾站中等粒级对Cd的贡献相对偏低外,其他各功能区中等粒级的贡献相差不悬殊。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健康对照组、患上皮瘤病较轻组和严重组异育银鲫Allogynogenetic crucian carp的上皮(瘤)组织、血浆、肝脏、肾脏和脾脏中的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溶菌酶(LSZ)活性进行测定和比较,研究了异育银鲫患上皮瘤病后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AKP活性在上皮(瘤)组织、血浆和脾脏中除较轻组在血浆中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严重组显著高于较轻组,而在肝脏和肾脏中较轻组和严重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严重组显著低于较轻组;ACP活性在上皮(瘤)组织、血浆、肾脏和脾脏中除严重组在上皮(瘤)组织中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无论较轻组还是严重组患病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肝脏中却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肾脏和脾脏中严重组显著高于较轻组;SOD活性在上皮(瘤)组织和血浆中只有严重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肝脏、肾脏和脾脏中除严重组在肾脏中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无论较轻组还是严重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SZ活性在测定的5种组织中除较轻组在肝脏中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较轻组和严重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异育银鲫患上皮瘤病后,测定的4种免疫相关酶活性在不同组织中发生了上升或下降的变化,变化幅度与患病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刺参养殖池塘水体盐度跃层形成机理及盐度跃层变化规律的微观特征,对旅顺一个刺参养殖池塘水体表、底层盐度周年变化和四季代表日盐度昼夜垂直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养殖池塘表层盐度变化为24.6~31.7,底层盐度变化为28.4~31.7,夏季盐度较低;7—9月、12月到翌年3月,养殖池塘表、底层存在盐度差且底层大于表层;夏季和冬季代表日池塘盐度存在昼夜和垂直变化,夏季变化幅度较大;夏季-120 cm以下和冬季-60 cm以下水层无昼夜变化。研究表明,刺参养殖池塘上层盐度波动较大,下层基本上稳定。  相似文献   

18.
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的动态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的动态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Leica 显微图像处理系统,对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在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的动态表达进行研究。【结果】Fas在不同发育阶段固始鸡免疫器官内均有表达,但表达量均不相同,呈波浪样动态变化;Fas表达于固始鸡免疫器官内淋巴细胞细胞膜和细胞质,不表达于细胞核;Fas表达阳性细胞在固始鸡不同免疫器官内分布位置不同,呈散在或簇团状分布:法氏囊内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靠近上皮细胞的固有膜层内、淋巴小结与淋巴小结之间区域、淋巴小结边缘,淋巴小结内少量淋巴细胞也有Fas表达;胸腺内主要分布于胸腺小叶髓质,极少出现在皮质内;脾脏内主要分布于红髓和边缘区、淋巴小结周围和动脉周围淋巴鞘周围的区域,动脉周围淋巴鞘极少有Fas表达,淋巴小结无Fas表达。FasL在固始鸡免疫器官内的表达与Fas相似,但表达量与Fas相比较少。【结论】细胞凋亡基因Fas和FasL参与了固始鸡免疫器官内淋巴细胞发育分化过程中的凋亡调控,并对免疫器官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桂南地区夏季单栋塑料大棚小气候变化特征。[方法]对单栋塑料大棚夏季小气候条件进行观测,并且对比分析棚内外小气候特征。[结果]棚内透光率为76%~79%,晴天相对较高,阴天较低;棚内日平均气温平均增温1.1~2.9℃,晴天增幅最大,阴天最小;晴天22:00~06:00棚内气温出现"温度逆转",降幅为0.2~1.1℃;最高气温晴天及多云天棚内明显高于棚外10℃,阴天则为5℃;最低气温晴天及多云天棚内出现"温度逆转",但不足1℃;3种典型天气棚内各土层平均温度增温2.2~4.2℃;晴天与多云天气地表最高温度棚内较棚外增温达15~16℃,最低气温增温则仅为1~2℃,日较差达13~14℃;3种典型天气平均相对湿度棚内均低于棚外3%,但8:00~18:00棚内湿度平均低于棚外8%,其他时次棚内湿度则平均高于棚外3%。[结论]该研究为农业工作者指导夏季大棚生产提供切实的小气候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4年3月本底调查和2007年5月以及2010年8月跟踪调查的结果,对雷州乌石人工鱼礁渔业资源增殖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投礁后2007年和2010年礁区海域游泳生物种类数分别是投礁前的1.50倍和2.15倍;对比区海域游泳生物种类数分别是投礁前的1.27倍和2.00倍。投礁后礁区海域游泳生物资源密度分别是投礁前的2.13倍和3.00倍;对比区海域游泳生物资源密度分别是投礁前的0.46倍和1.96倍。投礁后,礁区和对比区海域的Pileou均匀度指数、Shannon-Win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均明显高于投礁前。投礁后,礁区和对比区海域鱼类成为第一优势种类群,在礁区还新增了一些经济种类。表明人工鱼礁投放后,礁区生产力得到了提高,群落结构变得复杂而稳定,渔业资源增殖效果和生态经济效益提升已有良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