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研究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区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和数量季节变动规律,利用铗日法采集标本以及林业部门和各林场提供的数据,于2008年1月-2010年12月通过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东南部林区共有啮齿动物21种,隶属3目、8科、16属,占黑龙江省的70%。其中古北界17种(占80.95%),广布种4种(占19.05%),在动物区系组成上以古北界为主。季节变动夏季数量最高,春季最少。而年间变动较为稳定。在捕获的数量上看棕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focanus)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黑龙江省牡丹江三道林场啮齿动物区系组成情况,为森林鼠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于2010年3月—2013年11月通过实地调查,利用铁夹及笼捕采集标本。结果表明:牡丹江三道林场共有啮齿动物14种,隶属3目6科12属,在区系组成上以古北界为主,从捕获的数量上看森林中以棕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focanus)、农田以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为优势种。鼠类数量的季节变动以夏季数量最高,冬季最少,而年间变动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生活习性的啮齿动物在四肢骨骼之间差异,对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和棕背?(Myodes rufocanus)、农田生态系统的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和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的四肢骨粗壮度、重量百分比以及动力臂系数进行测量计算。结果表明,4种鼠类中,东方田鼠尺桡骨和股骨粗壮度的平均值、棕背?的肱骨粗壮度的平均值以及黑线姬鼠胫腓骨粗壮度的平均值分别高于其他3种鼠的对应骨骼。在四肢骨的重量百分比中,两种生境4种鼠类的骨骼重量百分比均表现为后肢骨>前肢骨,该指标符合林农地区善于奔跑跳跃的鼠类四肢骨优化设计原则。动力臂系数表现出穴居鼠类东方田鼠和黑线姬鼠挖掘能力强于营巢于地面的棕背?和大林姬鼠,由此特征反映出啮齿动物对于生境与习性的不同骨骼做出了适应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带岭林区三种害鼠生态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林姬鼠(Apodemus speciosus)、棕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focanus)、红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tilus)是小兴安岭带岭林区优势鼠类。它们危害樟子松、红松、落叶松等人工林和天然林。关于这三种鼠的生态有很多报导。(夏武平、杨可  相似文献   

5.
为了掌握人为干扰活动比较大的矿区啮齿动物组成,为有关部门预防鼠害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啮齿动物研究提供基础生物学资料,于2010年3~11月通过实地调查,利用夹日法结合已采集到的标本,并对文献进行综合整理。结果表明黑龙江东部矿区啮齿动物12种,隶属3目5科10属,占黑龙江省啮齿动物的40%,在动物区系组成上以古北界为主(83.33%);从捕获数量上来看以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为优势种,啮齿动物在居民点的密度大于林地,符合矿区生境特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人为干扰活动比较大的矿区啮齿动物组成,为有关部门预防鼠害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啮齿动物研究提供基础生物学资料,于2010年3~11月通过实地调查,利用夹日法结合已采集到的标本,并对文献进行综合整理.结果表明黑龙江东部矿区啮齿动物12种,隶属3目5科10属,占黑龙江省啮齿动物的40%,在动物区系组成上以古北界为主(83.33%);从捕获数量上来看以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为优势种,啮齿动物在居民点的密度大于林地,符合矿区生境特点.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际上尚缺少中国地区数据的现实,于2008-2010年,对吉林省3个地区和黑龙江省1个地区的棕背(鼠平)肠道寄生虫进行了抽样调查分析.4个地区共捕获棕背(鼠平)53只,发现其体内寄生有7个类群的寄生虫.4个地区的棕背(鼠平)有不同的寄生率,7个类群的寄生虫也有不同的分布和寄生强度.无刺属线虫只出现在黑龙江省凉水自然...  相似文献   

8.
从1999年到2002年,对山西省隰县的啮齿动物群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隰县地区共捕获7种鼠类,属于1目2科。按照动物区系划分,属于古北界有大林姬鼠、大仓鼠、长尾仓鼠、子午沙鼠4种鼠类,占57.14%;属于东洋界有社鼠1种鼠类,占14.29%;属于广布种有小家鼠、黑线姬鼠2种,占28.57%(。2)从1999年到2002年隰县鼠类多样性指数呈"高-低-低-高"的变化趋势(。3)鼠类的多样性季节变化规律表现为春季多样性最低,夏季多样性有所增加,到了秋季到达最高,冬季多样性指数又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黑线姬鼠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线姬鼠(kpodemus agrarius Pall-as)又名黑线鼠、田姬鼠。属啮齿目,鼠科,姬鼠属。分布于全省各地。据1984—1985年省植保植检站组织调查结果,该鼠为我省南部、西部农田害鼠的优势种(数量占40%以上),在我县占79.5%。危害花生、小麦、大豆、红薯等多种农作物。黑线姬鼠还是流行出血热病的天然宿主,在医学上也是一害。为探讨其发生消长规律,为大面积农田  相似文献   

10.
森林鼠害是广泛分布于人工林和天然林中的一类啮齿动物,是林业生产的大敌。我县各林场和乡镇的鼠害发生以棕背平、红背平、大林姬鼠、田鼠、东北鼢鼠为主。主要啃食针阔叶乔灌木的树根、树干、树枝嫩皮,使树木环状剥皮后死亡,导致成片树木死亡和大面积毁林。  相似文献   

11.
对崆峒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群落的种类组成和区系成分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崆峒山分布有昆虫16目、107科、466属、909种.其中古北界757种,占所采总数的83.28%;东洋界79种,占所采总数的8.69%;东洋-古北界12种,占所采总数的1.32%;广布种56,占所采总数的6.16%;特有种5种,占所采总数的0.55%.崆峒山昆虫区系组成是一个以古北界昆虫占绝对优势,并有一定数量的东洋界、东洋-古北界兼有种、广布种、特有种共同组成的较为复杂的昆虫区系.  相似文献   

12.
余庆县农区鼠种组成及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贵州省余庆县1986~2010年农区鼠情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余庆县农区鼠类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3科(鼠科、仓鼠科、鼩鼱科)共7种。其中,褐家鼠为住宅区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84.83%;黑线姬鼠主要分布于稻田、旱地耕作区,分别占总鼠数的95.84%、87.43%,平均占总鼠数的92.10%,是余庆县农田害鼠优势种。不同年度混合鼠种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不同月份、不同季节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每年在5~6月和10~11月出现两个种群数量高峰期。  相似文献   

13.
平顺县北社乡晚秋农田鼠类分布和数量配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1年11月中旬,以铗捕和笼捕捕获实物标本为依据,在长治市潞城、壶关、平顺3县交界的平顺县北社乡,对坡地和沟川地2种不同类型农田的鼠类分布和数量配置进行了调查。调查共捕获5种鼠类,隶属3科4属,其中,古北界的种类4种,占80%;东洋界的种类1种,占20%。松鼠科的岩松鼠和鼠科的大林姬鼠只分布于坡地类型区,且数量较少,只占总数的6.72%和10.28%;数量最多的鼠类是鼠科的社鼠,占总数的40.71%,多在坡地活动;仓鼠科的大仓鼠和鼠科的黑线姬鼠则多在沟川地活动,在坡地分布较少,这2种鼠分别占捕获鼠总数的23.72%和18.58%。坡地类型区鼠的种类和数量均多于沟川地。  相似文献   

14.
为了摸清农区鼠类种群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并为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1984-2010年贵州省30个县(市、区)农区鼠情监测结果表明,贵州省家栖鼠类和农田鼠类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3科(鼠科、仓鼠科、鼩鼱科)18种,主要集中于鼠科,占总种数的77.78%,在区系组成上以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66.67%。褐家鼠、黄胸鼠为家栖鼠优势种,分别占总鼠数的51.26%、29.16%,小家鼠为常见种,占总鼠数的16.80%;黑线姬鼠为农田区(稻田、旱地)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62.57%,褐家鼠、黄胸鼠为常见种,分别占总鼠数的12.29%、14.73%,在部分地区为农田害鼠优势种,高山姬鼠为黔西北部分地区优势种。贵州省农区灭鼠的重点是黑线姬鼠、高山姬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5种害鼠,应将其列为贵州省主要的监测对象。住宅区混合鼠种种群数量明显高于农田区,种群数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不同年度、不同时期、不同月份、不同季节种群数量存在明显差异。根据贵州省多年来的农区鼠害测报及防治实践,明确了农区鼠害监测及综合防治的技术路线,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农区鼠害监测技术和综合防治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5.
对泉州市5种不同生境类型鸟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农田、居民点、果园和水域鸟类种数分别为158、155、74、76和97种.5种生境类型鸟类地理型区系分布为:东洋种>古北种>广布种.不同生境类型鸟类物种丰富度、α物种多样性、G-F多样性排列顺序为:森林>农田>水域>果园>居民点.依据β多样性测度,森林与...  相似文献   

16.
三江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生态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年1月和2001年11月,两次对三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季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39种鸟类。其中,冬候鸟12种,仅占黑龙江省冬候鸟总数的52.2%,留鸟27种,仅占黑龙江省留鸟的46.5%。优势种5种,常见种6种,偶见种28种。两次调查比较可见,多数冬候鸟在11月份尚未迁入保护区境内。农田和岛状林生境食物资源丰富,分布的鸟类种类最多,沼泽生境鸟类最少。冬季鸟类食物组成多样,多种鸟类集群活动、觅食。  相似文献   

17.
我国森林灾害的空间分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森林火灾及病虫鼠害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有重要影响。开展对森林灾害的研究,对提高森林资源风险的管控能力和应对措施等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我国2003—2016年主要森林灾害的相关数据,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森林灾害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 2003—2016年,在森林火灾总次数上,湖南和贵州两省位居前列。在火场总面积上,黑龙江省远高于其他省份,北京和天津的火场总面积最少。在受害森林总面积上,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比较严重,是其他省市区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在成林蓄积量损失上,黑龙江省也是最严重的省份,平均每年火灾损失成林蓄积68.61万m3。按受灾程度将火灾发生区分为轻度森林火灾区(I类)、中度森林火灾区(II类)和重度森林火灾区(III类)3类,黑龙江省为重度火灾区,受灾程度最严重。在病虫鼠害的空间分布上,按照受灾面积的大小分为4类,其中新疆和内蒙属于IV类地区,为病虫鼠害发生面积很大区;其他省市区分别属于I ~ III类,为病虫鼠害发生面积较小(北京市、上海市等)、中度(海南省)和较大区(黑龙江省等)。结论 2003—2016年,我国森林火灾次数、受害面积等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近年来全国森林病虫鼠害的发生面积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面积居高不下,中度和重度森林灾害面积占比增加,这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本研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为我国森林灾害的风险管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98年春至2000年秋季,在对黑龙江鹤北林区森林鼠害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本林区鼠害的发生和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取生物防治,营林生态措施,驱避剂防治与化学防治均获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