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顽痹证是痹证中难以治愈的一种痼疾,多是由于寒湿内侵,邪入肌腠筋骨,日久失治所引起。临床表现为患肢发凉,提举困难,关节屈伸不利,疼痛,跛行,身缩腰拱,饮食欲减少等。《金匮要略》有:“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中药学概论》中载有“乌蛇主治诸风顽痹,麻木不仁……;全蝎主搜风镇痉”等论述。近年来,笔者用乌头汤加味治疗骡顽痹证两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 (一)处方加味乌头汤:麻黄25克、白芍30克、黄芪60克、川乌35克、蜂蜜180克、乌蛇35克、全蝎35克。 (二)用法上药(除川乌、蜂蜜外)混合,加水煎汤取汁,再将川乌、蜂蜜开水浓煎取汁,合并上述两药液,候温一次灌  相似文献   

2.
蜂针治疗中老年人四肢拘挛筋脉拘挛属寒邪伤筋脉,运化功能失常所致。多因在寒湿条件下无所顾忌,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老化,气血不畅,筋脉失落而拘挛。发作时抽筋如刀割,难以忍受,脉弦紧,面色青,毫无血色。治疗原则:以滋养营筋、舒筋、活血为主,隔日一次。治疗方...  相似文献   

3.
痹证,《素问·痹论篇》说是“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这些关于痹证概念、分类的精辟论述,至今对中兽医临床仍具有指导意义。痹者,闭也,气血阻塞不通,皆属痹证。痹证是由于气血亏损,腠理疏松,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致使经络闭塞,气血阻滞,营卫不和,外邪久留,闭而不通则痛。湿热  相似文献   

4.
风湿症     
风湿症属于祖国医学中的痹证范畴。各类家畜皆可发生,尤以马、牛风湿性肌炎和风湿性关节炎最为多见。《内经》痹论篇中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痹,是闭塞不通的意思,当机体遭受凤寒湿邪的侵袭后,气血不能通畅,因而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等处麻木沉重、屈伸不便的疼痛。“冬遇此者为骨痹……,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  相似文献   

5.
牛后肢风湿瘫痪症是兽医临床可见的疾病之一。对该病习惯以症为病的称呼。古籍医著则统称为痹症。如《内经、素问》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元亨疗马全集》亦有记载:“冷拖后脚恰如椽,腰曲头低行步难,髓寒骨冷筋挛痛,肝风邪湿转筋翻”。对风湿瘫痪症(痹症)的治疗方法颇多,近几年在运用现  相似文献   

6.
<正>《本草纲目》曰:"附子乌头与鸳鸯菊同属,乌头为主根,附子为附生子根,附子乌头功效相似"。附子辛温,有大毒,其性温,散寒止痛,回阳救逆。主治:风寒湿痹,破积聚,强筋骨,轻身健行,……排脓止痛。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附子主要成分为乌头碱,有强心、镇痛、抗炎、兴奋作用(小量兴奋、大量可致麻痹)。附子用于阳虚诸证,即新陈代谢机能衰沉者能使之兴奋,故附子含有类似西药强心剂之作用。在兽医临床上多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脾肾虚寒而引起的多种病症。  相似文献   

7.
猪的风湿热证是一种全身性胶原组织疾病 ,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全身性变态反应。本病属于祖国医学中“痹证”的一种症型。主要引起患畜生理机能紊乱 ,脏腑、经络、功能失调 ,气血运行不畅 ,肌肉关节疼痛 ,致使肢体麻木 ,关节肿胀变形 ,甚至卧地不起 ,食欲减退或废绝等直接影响猪的生长和发育。痹证多因畜体卫气不固 ,风寒湿邪入侵 ,诸如气温的突变或冷水、阴雨的酷淋 ;久卧湿地寒风侵袭等。正如《内经·痹论》所述“风寒湿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盛者为行痹 ;寒气盛者为痛痹 ,湿气盛者为着痹也 ,……病久日深 ,营卫之行涩…… ,阳气…  相似文献   

8.
“附子理中汤”出自《伤寒论》一书,在治疗人类疾病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笔者应用“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家畜低温症、肺寒气喘、胃肠寒痛、寒湿泄泻等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1家畜低温症例1上蔡县崇礼乡大杨村杨中青的8岁黄色公骡,1993...  相似文献   

9.
一、痹证 《黄帝内经》云:“痹者,闭也。”即经络筋脉闭阻不通,不通则痛,故痹证多痛。常累及筋肉、关节和经络。病因为风寒湿三气杂至,作用于经络关节而为病。常分为行痹,痛痹,着痹,瘀痹,痰痹,热痹等。不同的痹证病因不同。行痹又称风痹,痛无定处,游走不定,多为风邪所致。痛痹又有称寒痹,痛处固定,得温则减,得寒则剧,为寒邪所致。着痹又称湿痹,痛处重着,身体困重,缠绵难愈,为湿邪所致。瘀痹痛处固定不移,且多为刺痛,关节僵硬,为体内瘀血过多而致。  相似文献   

10.
独活味辛、苦,性温,入肝、肾、膀胱三经,具有祛风胜湿、通痹止痛之功效。主治风寒湿痹,腰肢疼痛,感冒风寒夹湿,风寒头痛,牙痛,外治痛疽疮癣。本品略呈圆柱形,下部有2~3个分枝或更多,长l0~30厘米。根头部膨大,圆锥状,多横皱纹,直径1.5~3.0厘米,顶端有密集的环状叶痕及凹陷茎瘀,表面粗糙,灰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有横长皮孔样突起及稍突起的细根痕。  相似文献   

11.
痹证是指畜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后,气血运行失常,引起肢体、关节等处疼痛、肿大、屈伸不利等的一种疾患,为中兽医内科杂病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病证。痹证一般分为风寒湿痹和热痹两类。正如《素问.痹论》中所说:"风寒湿三  相似文献   

12.
正防风为伞形科植物,未抽花茎的干燥根,具有解表散风、胜湿止痛、祛风止痉的功效,主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周身尽痛、风寒湿痹、骨节疼痛、四肢挛急等证,是治疗感冒、头痛、风湿关节痛和破伤风的最常用的传统中药之-。防风中所含有的色原酮类成分,是其发挥药效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防风提取物及色原酮类单体成分均有解热、镇痛、镇静作用。1化学成分分析防风中含有少量挥发性成分、色原酮成分、香豆素类成分、多糖类成分、有机酸类成分和甘  相似文献   

13.
金门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该经郄穴.出自《针灸甲乙经》:"阳维所别属".别名关梁、梁关.主治头痛,腰痛,下肢痿痹,外踝痛症,痹症,癫痫,小儿惊风.穴名释义:金,肺属金,肺性之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肺为水之上源,此穴为膀胱经穴向上输送气血之门户,同时"乾为金"为头,金门穴能治疗头部疾病,故名.关梁.关,关卡也.梁,屋顶之横梁也.关梁名意指膀胱经的横梁,重要之意.本穴向上传输的为膀胱经下部经脉吸热蒸升的阳热之气,膀胱经滞重和寒湿水气则被关卡于下,故名关梁.  相似文献   

14.
淫羊藿苷对生殖系统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淫羊藿为小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淫羊藿和箭叶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心叶淫羊藿及朝鲜淫羊藿的干燥地上部分,又名仙灵脾,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味辛、甘、温,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效,常用于肾阳虚之阳痿滑精、尿淋漓、筋骨痿软、风寒湿痹、肢体麻木等,是中药中常见的助阳药,具有很强的促进生殖效果。  相似文献   

15.
风湿症中兽医叫做痹症,是受风邪侵袭造成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早在皇帝“内经”中就做为一种独立疾病加以记载,其中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又说:“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晋朝时赵氏对侵袭性风湿症也做了论述。明朝时喻氏兄弟在元享疗马集中,对风湿症更有了系统的记载和比  相似文献   

16.
张吉鹍 《猪业科学》2022,39(12):77-81
<正>食药同源中药杜仲是我国特有的名贵滋补药材,为杜仲科植物杜仲属的落叶乔木,其皮、茎、叶均可入药,在我国的应用历史已逾2 000多年。《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谓其“主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除阴下痒湿,小便余沥。久服,轻身耐老。”明·李时珍称其“甘温能补,微辛能润,故能入肝而滋肾”。我国传统医学认为,杜仲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之功效,适于防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阳痿遗精、尿频尿急、阴下湿痒、胎元不固,漏胎小产等症。  相似文献   

17.
桑枝是传统的中药材,古医书记载:桑枝微苦、性平。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桑枝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并含有天然生物碱野尻霉素(DNJ)及丰富的多酚、多糖和黄酮类物质,且无对食用菌有害的油脂、松脂、精油等物质。因此,利用桑枝作基质生产食用菌,就可以将桑枝中的营养和药用成分转化到食用菌中...  相似文献   

18.
方药:独活60g、桑寄生60g、牛膝50g、熟地50g、杜仲45g、当归50g、川芎30g、白芍40g、党参50g、茯苓45g、秦艽40g、细辛20g、防风45g、桂枝40g、甘草30g,水煎早晚分2次内服,每1d 1剂。 加减运用:因风湿症是受风寒湿三邪气之侵袭杂至合而为痹,因此治疗时应统筹兼顾。治行痹应调经活血、祛风止痛为治则,方中减去杜仲、茯苓,加威灵仙40g、白芷30g、羌活40g、乳香35g;治痛痹应以温经散寒、祛风活络为治则,方中加黄芪45g、附子30g、葫芦巴40g、元胡50g、没药40g;治着痹应以通阳化气、祛风除湿为治则,方中减去党参、白芍、秦艽、熟地,加苍术40g、五加皮35g、防己35g、黄芪45g、川乌30g。  相似文献   

19.
国医疗气象学研究表明,一年四季之中,气温、气流等气象变化都可能影响畜体生物钟发生变化。只要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则备体安康无病。中兽医学认为,“风为百病之长,春天多风病”。风常与其他病邪相兼为患,成为致病因素之一。由于畜体阳气不足,卫气不固,逢气候突变,牲畜劳役以后身热出汗,遭受风吹雨淋,运行乘热渡河,或带汗揭鞍,以及夜卧于寒湿处等,致使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凑里及经络.发生气血凝滞,以致发生风湿痹。如(素问·五脏生成论):“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表为痹”。故又有(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致,合而为痹…  相似文献   

20.
《蜜蜂杂志》2021,41(5)
正1姜汁附子蜂蜜粥验方:炙附子6g,粳米50g,蜂蜜各适量。用法:把炙附子捣碎,研成细粉,先将粳米淘洗干净,加水煮粥,煮沸后加入炙附子粉,改小火慢煮,熟后加入姜汁及蜂蜜搅匀,稍煮5 min即可。趁热服用,每日分2次服用。连服1周为1个疗程。功效:散寒祛湿,通利关节。适用于风寒湿痹、关节冷痛、四肢及腰膝酸痛、风湿性关节炎,症见遇寒加重,肢冷畏寒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