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布于河南城乡的历史英雄文化景观,是发展河南现代旅游业的宝贵资源。应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文化平台的展示与宣传,凝练河南的旅游文化品牌。通过区域内的资源整合,实行跨区域的联合开发等途径,将空间分布广泛、知名度偏低的潜在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成知名的景区景点,拓展其历史英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中原文化内涵厚重,可挖掘的宝藏非常丰富,在河南文创产业发展中大有可为。中原文化视域下,河南文创产业不但要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且要以创意促发展;不但要运用中原文博会的交流平台,而且要把中原文化蕴含的美学价值创造性地融入到文创作品之中。同时,以文旅融合推进河南文创产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系列纪录片《老家河南》以中原文化的形成、演变、传承、发展为主线,从中原大地上选取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文化遗存,通过展示具有地标性的文化符号,反映华夏文明发源地河南的文化传承成就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以此来体现中原崛起的重大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4.
文化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特别丰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时代的选择。文章通过分析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劣势,探讨了旅游资源开发的机遇与挑战,为河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信阳市文化旅游营销尚处在起步阶段,缺乏完整、系统的文化旅游形象设计,品牌形象创意理念层次较低。在对信阳市文化旅游营销的SWOT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信阳文化旅游形象营销的创意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原农耕文化作为华夏农业之根、中华文化之根,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开放性。传承中原农耕文化有利于推进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河南应做好粮食生产及深加工、农耕文化资源深度开发、人才培养和国际化战略等文章,实现"三化"协调发展,从而引领推动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7.
赵潘  刘卫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393-9394
从中原农耕文化的角度将中原文化与企业文化结合在一起,对塑造河南企业文化的影响思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旅游立省理念的推动下,河南旅游产业化发展呈现出良好势头,旅游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旅游管理体制创新取得新进展,旅游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但也存在着接待旅客人数和旅游收入总体水平不高、产品结构单一、旅游品牌建设力度不够、旅游资源整体开发欠缺等问题。应通过构筑旅游大发展框架和旅游大市场格局,以特色旅游产品开发为重点,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优势品牌竞争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措施来提升河南的旅游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河南旅游业发展前景展望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前景看好。本文在对河南旅游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展望未来河南旅游业发展趋势,提出以郑汴洛沿黄河"三点一线"为重点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
河南是全国最大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市场之一,研究河南省文化旅游的宣传与推介必须重视旅游形象片的形象创意与精美制作。文案是创意的载体,文案策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文化旅游形象片的影响;拍摄、制作、传播是旅游形象片实现效用的具体过程。为了取得更好的播放效果,需要我们把艺术的手法与技巧融入到形象片的拍摄、制作和传播中。  相似文献   

11.
中原传统文化是在中原地区产生、发展、流传并保存下来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称。中原地区孕育了最初的中华文明,使得中原文化成为了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原传统文化逐渐向周边地区及国家传播、扩散,影响并改变着周边地区的文化发展。了解中原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历史传承,对于深入了解中华文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原经济区建设为河南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对河南省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独特视角,结合河南省情,对河南省高校应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为旅游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其关注与研究很多,但是对在物质空间上构建城市旅游形象,研究却比较少。本文以绍兴为例,阐述了城市旅游主题形象构建的重要性,借鉴旧时绍兴城和国外成功水城的城市特征,探讨绍兴“江南水城”旅游形象的构建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中原特色民俗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研究,为中原农村民俗体育旅游能够健康、快速发展,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发展乡村旅游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意义,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乡村旅游带来的机遇,并从做好乡村旅游工作规划工作,探索合理的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和产品优化升级,研究和利用相关政策和规定,加强市场研究和宣传几方面,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条件下的河南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106-108
旅游对扶贫发挥着"造血式"的重要作用。河南作为一个扶贫大省,也是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如果把旅游和扶贫有效地结合起来,将会促进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分析了河南进行旅游扶贫的机遇、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原历史名人文献是文献资源建设体系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中原历史文化名人、西晋文学家潘安其美貌、才情、政声、孝行等在中原大地传承不息,已成为中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潘安文献资源进行建设与传承意义深远。只有对中原历史名人文献资源加强搜集与整理、加大力度进行建设与开发、多角度多层面积极传承与弘扬,才能"发掘文献资源、服务区域社会",进一步彰显区域名人文化魅力,提升中原文化品质,打造城市文化特质、文化意境和文化想象。  相似文献   

18.
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靠人才,根基在教育,重点在高校。河南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大势所趋,将保障中原经济区的高质量发展,为河南高等教育发展赢得新机遇。河南高校明确的战略定位有助于其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优势。应乘势扬优,主动融入,注重提升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能力;强化保障,努力完善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制模式;改革创新,全面推动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宁夏农垦按照“构筑大产业、开拓大市场、发展大旅游、形成大格局”的思路,确立了以国家35个王牌景点之一的沙湖为龙头,连接贺兰山东麓垦区下辖的玉泉葡萄山庄、南梁枸杞博览园、西湖湿地旅游公园、暖泉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等新景点,大力发展“多点一线”的旅游产业,逐步使旅游成为垦区第三产业的主体,促进了经济结构优化和结构调整,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在这些景点的文化“软件”建设方面,与国内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襄阳习家池景区历史、地理及旅游资源特色等各方面的综合分析,提出习家池景区旅游形象设计方案,从理念识别、视觉识别、行为识别三个方面塑造习家池独特鲜明的旅游形象,希望对规划建设中的习家池景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