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择18a、22a、38a等3个不同林龄的林分,每个林龄林分设置15块样地。通过样地调查,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林分生物量、林下植被层生物量、林分净生产力进行研究,以揭示其生物生产力。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18a、22a、38a的林分生物量分别为94.58t/hm2、101.19t/hm2、216.25t/hm2。各器官的生物量分配,以干材所占的比例最大,达到51.36%以上;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植被层中凋落物层与灌木、草本层的生物量也随着林龄的增加而不断积累;华北落叶松森林净生产力表现为乔木层的净第一生产力、不同林龄阶段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植被净生产力均较高,达到4.60t/(hm2·a)以上,其中干材的净生产力积累最快,为2.36~3.20t/(hm2·a)。  相似文献   

2.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落叶松人工林,针阔混交林以及间伐抚育土壤微生物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落叶松人工地衰退趋势与生物活性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宿以明(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日本落叶松(LarixKaempfer)原产日本本州岛,在世界范围内引种有近150年的历史,并已证明是北半球有巨大生产潜力的世界性用材树种[1]。我国最早引种日本落叶松是在1884年,...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因子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无论是天然林还是人工林,从其生长的最初几年起,就开始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土壤成份、结构和特性的变化。据资料报导:针叶纯林有使土壤酸化、肥力减退的趋势。但我省主要造林树种中的落叶松人工林,其林下土壤如何?怎样变化?又受那些条件制约等等,迄今未见有详尽报导。为探明其变化规律,笔者曾结合我院毕业设计,于我省中部的左家、土们岭、上家等林场进行了外业调查和内业分析工作,现将调查结果分析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土壤和凋落物层微生物含量的测定探讨了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间伐抚育,混交林和二代连栽林地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含量变化以及微生物在凋落物层,土层间的垂直分布状况,为研究落叶松人工纯林的潜在地力衰退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5个方面分析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的变化,得出经营落叶松人工林有使土壤肥力递减趋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2001年5~9月,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落叶松人工林下设立临时标准地,采用"之"字形路线及土壤剖面取样法多点采取土壤样品.采用稀释平板法和植物残渣法,选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查氏琼脂培养基(CzA)分别进行菌株的分离、培养、纯化.初步鉴定出16个不同种的土壤真菌,其中包括2个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8.
长白落叶松幼苗生长与土壤含水量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幼苗生长与土壤含水量的关系,确定其耐旱和耐湿的临界值,对提高落叶松的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现将通过盆栽试验所得到的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为松科落叶松属的落叶乔木,是我国东北、内蒙古林区以及华北、西南高山针叶林的主要森林组成树种。试验采用混合采样法,采集金沟屯林场不同林班的土样,对其土壤水分及土壤养分的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有林地的土壤含水量(14.98%~18.75%)、有机质(19.0234~22.6999g/kg)、全氮(0.8350~0.9558g/kg)、全磷(0.3618~0.3988g/kg)、全钾(13.4389~14.0865g/kg)、碱解氮(82.2826~86.3147mg/kg)、速效磷(8.841O~9.7346mg/kg)、速效钾(170.0350-303.5020mg/kg)的含量均高于无林地的土壤含水量(10.20%~12.13%)、有机质(13.6614~16.8208g/kg)、全氮(0.4480~0.5040g/kg)、全磷(0.3388~0.3753g/kg)、全钾(11.9508~12.9810g/kg)、碱解氮(69.4000~72.0350mg/kg)、速效磷(5.839O~6.2873mg/kg)、速效钾(100.1399~206.9860mg/kg)的含量,这说明落叶松对土壤有着较好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土壤养分含量,腐殖质组成特性的变化,研究落叶松人工纯林土壤的衰退问题,并探讨了间伐与营造混交林对土壤地力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腐殖质特征和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腐殖质特征和土壤酶活性的研究阎德仁(内蒙古自治区林科院010010)森林凋落物的蓄积与分解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也是土壤养分归还的主要途径,因此,有机枯落物的转化是人工林养分循环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有机凋落物在土壤酶及微生物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孙震  唐宇 《吉林林业科技》2021,50(6):7-10,25
利用森林经理调查资料、野外调查数据和CBM-CFS3模型,对辽东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生产力进行模拟.结果表明:Richards模型对辽东山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的林龄-蓄积生长模拟效果较好,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净初级生产力(NPP)随着林龄增长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后趋于稳定状态;林龄为20年左右时,NPP达最大值;日本落叶松地上生物量碳储量随林龄增长呈增加趋势,林龄为50年左右时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14.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中水、肥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落叶松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造林树种,建国后黑龙江省先后营造了近三千万亩.鉴于落叶松人工林下的土壤水、肥状况一直是林业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从1977年开始对落叶松人工林下的土壤、水、肥状况进行了研究.定位试验地设在完达山林区东京城江山娇实验林场1955年营造的落叶松林内.林分的郁闭度经间伐扶育后分别为0.5、0.8、1.0.试验区内的土壤属于棕色森林土,土壤湿润肥沃. 现仅就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肥动态中几个主要问题通过定位试验得到的数据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6年5~8月对塞罕坝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群落土壤节肢动物进行了两次系统调查,共获得土壤节肢动物1560头,隶属6纲22目。其中弹尾目、蜱螨目、膜翅目和啮目为优势类群,蜘蛛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幼虫等为常见类群。通过4块样地对比可得出:天然次生林群落土壤节肢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多于落叶松人工林,多样性也高于人工林;落叶松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土壤节肢动物剖面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并且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类群数和个体数也随之减少;落叶松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群落中的土壤节肢动物群落有比较高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表明两类林分在土壤节肢动物类群和个体数量分布上有较大的相似度。  相似文献   

16.
运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对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实验林场落叶松人工林林地土壤主要营养元素时空变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林龄的增加,土壤全N、全P、C元素含量及pH值均较1983年的观测值下降;C元素和pH值呈现随深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全N呈现出随深度增加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水解性N表现出与全N相近似的变化趋势;全P呈现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变化趋势,速效P则表现为随深度增加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全K与速效K在深度方向上无显著变化;除C元素随观测月份的增加表现出积累作用外,其他各项土壤营养元素均表现出生长旺盛月份含量(或值)较低,其他月份含量(或值)较高的变化趋势;观测期内除pH值为弱变异外,其他各营养元素仅为中等变异,林地土壤均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在对我国桉树、落叶松及樟子松主要栽培区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有关地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及样地测定资料,以气候生产力为指标,比较评价了广东和海南桉树人工林、广西桉树人工丰产林和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落叶松、樟子松人工林现实生产力。结果表明,广东粤西、海南省桉树人工林现实生产力分别是当地气候生产力的22.81%和41.08%;广西速丰林平均达73.78%。落叶松、樟子松分别达当地气候生产力的25.70%-41.68%和28.45%-51.55%。以典型局、场或丰产林项目为基础,对各研究树种人工林生产潜力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在现有技术与经济条件下,桉树人工速丰林应达到气候生产力的80.00%以上;落叶松在≥14指数、樟子松在≥12指数立地上的生产力应分别达气候生产力的70%和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合理经营和地力恢复提供理论依据,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不同年龄(17a、27a和35a)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土壤化学性质在不同年龄阶段间及不同土层深度(0~10cm、10~20cm和20~30cm)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所设置的林龄内,随林龄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增加趋势,35a生华北落叶松林0~10cm土层的有机碳含量是同土层17a生和27a生林分的1.34倍和1.16倍;碱解氮含量也随林龄增加呈增加趋势;35a生林分的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17a生和27a生林分;27a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17a生和35a生林分;土壤pH随林龄增加呈减小趋势,由大到小依次为17a生、27a生、35a生;土壤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在不同土层间有显著差异,随土层加深而逐渐降低;土壤pH值在不同土层间无显著差异,由大到小依次为20~30cm、10~20cm、0~10cm。研究认为,在所设置的林龄内,随着林龄的增加,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土壤化学性质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9.
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北沟林场内5种不同密度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林分密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发现:林分密度不同程度地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当株数密度为660株/hm2时,土壤的质量含水量、全N及全K含量均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当株数密度从740株/hm2增加到2 000株/hm2时,0~20cm土层的土壤密度先减小后增大,而土壤质量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表现出相反的趋势;20~60cm土层的土壤密度与0~20cm土层的变化情况相同,而土壤质量含水量和土壤速效K含量则持续降低,土壤有效P含量呈现出增大趋势;当株数密度达到2 000株/hm2以上时,林地土壤的pH值降低,呈现明显的酸化趋势。过大的林分密度可能导致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土壤酸化与土壤水分、有机质、N和K元素的加速消耗。从维持林地土壤健康的角度,建议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的林分密度控制在1 500株/hm2左右并且不能超过2 000株/hm2。  相似文献   

20.
落叶松人工林整枝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落叶松人工林不同林龄的10块样地50棵树的节子数据和19块样地95棵树的圆盘数据,建立树高曲线模型、有效冠高的预估模型、林龄与死枝高度的曲线模型,各模型的判定系数均大于0.8,检验精度均大于95%。根据节子高度中的最低节子高度的平均值确定落叶松人工林的整枝起始高度(h1),用林龄与死枝高度的曲线模型计算该高度上的枝条死亡的时间(t1)为起始整枝时间,t1=14 a。整枝的间隔时间随着林龄的增加先增大,当林龄达在40 a时开始减小。整枝强度也是随林龄的增加先增大,当林龄达到40 a时开始下降,说明林龄在35~40 a是该落叶松人工林生长最旺盛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可以考虑该落叶松人工林的主伐问题。当林龄达到47 a后,整枝强度降到1m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