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本试验采用土壤恒温恒湿培养和土壤中锌的分组方法,研究碳酸钙对土壤中加入锌的形态转化以及 pH 值的影响,进而探讨碳酸钙对有效锌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碳酸钙可引起土壤pH 值上升,交换态锌下降以及碳酸盐结合态锌增加,从而使有效锌降低。在 CaCO_2含量1%左右时,各种形态锌分布及 pH 值对 CaCO_2增加较为敏感;在1%~7%时,其变化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2.
3.
采用适于研究石灰性土壤中锌形态的分组方法,利用盆栽试验研究锌在土壤中的动态及有效性。结果表明,水溶性锌施入土壤后,大部分(77%以上)迅速转化为碳酸盐结合态和三二氧化物结合态,前者又向残渣态转化。种植玉米可促进碳酸盐结合态和三二氧化物结合态向残渣态转化;土壤各组分锌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相互依赖的平衡关系。本文同时对各种形态锌的有效性提出了某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碳酸钙在土壤中对Cu,Pb,Cd形态转化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赤泥和堆肥对土壤锌形态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室内土壤培养试验,研究单独添加赤泥或堆肥以及两种添加物一起添加对土壤锌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赤泥或堆肥均可以降低土壤中交换态-Zn的比例,提高铁锰氧化物结合态-Zn和有机结合态-Zn的比例.与对照相比,添加5%赤泥,培养1个月后土壤中交换态-Zn在Zn形态中的比重由51%下降到0%;铁锰氧化物结合态-Zn和有机结合态-Zn的比重由31%和7%分别提高到66%和13%.说明赤泥和堆肥均可以固定土壤中的Zn,降低Zn的植物有效性.试验还表明,赤泥和堆肥一起应用到污染土壤中, 其固定土壤Zn的效果比单独添加堆肥时好.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土壤锌对油菜的有效性为:EXC—Zn>OM—Zn>R_2O_3—Zn。EXC—Zn含量因油菜吸收而降低,但种植油菜促进土壤中CA—Zn和RES—Zn向RO—Zn转化。OM—Zn随土壤有机质含量而变化,有机质<1.5%时降低,>1.5%时增加,除中性沙土外,土壤有效锌均增加。施10ppm水溶态锌后,锌的分布顺序,酸性上为:R_2O_3—Zn>OM—Zn≈RES—Zn>EXC—Zn;钙质土及中性土为:CA—Zn>RES—Zn>OM—Zn>R_2O_3—Zn>EXC—Zn。  相似文献   

12.
蚯蚓活动对锌污染土壤中氮素转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实验室条件下,蚯蚓的活动能提高高沙土、黄泥土、红壤中氮素矿化量,但对3种土壤中矿质氮含量的影响不同,以对高沙土的影响最为显著,对黄泥土的影响最小。向土壤中加入0-400mg/kg的锌对土壤氮素矿化量没有明显影响。加锌量在200mg/kg以下时对土壤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有促进作用,高于该水平则有抑制作用。加锌量在0-400mg/kg范围内,蚯蚓对土壤氮素矿化、硝化和反硝化活性的促进作用不受加锌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土壤中游离碳酸钙对土壤pH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离碳酸钙是我国北方石灰性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密切影响着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以及土壤的环境学效应,但是将游离碳酸钙作为土壤重要组成物质而探讨其对土壤生物学特性尤其是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较少.通过研究探讨碳酸钙与土壤pH值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碳酸钙含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游离碳酸钙对土壤生物学性质及土壤环境效应的影响提供理论参考.采用实验室模拟培养及分析测试的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土壤pH随游离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趋近于达到该试验条件下的最大值(pH=8.19),但并非呈直线相关,而是呈非线性相关关系.中性磷酸酶活性和转化酶随碳酸钙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最大降低幅度分别为0.402个活性单位和3.16个活性单位.碳酸钙含量与土壤pH值之间呈非线性相关关系.碳酸钙对土壤中性磷酸酶和转化酶活性产生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脲酶活性呈现低含量促进而高含量抑制的作用,而对过氧化氢酶则产生极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黑龙江省主要土壤锌的形态及其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无机钠盐对土壤中各种形态锌含量的影响。[方法]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进行试验,研究了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无机钠盐对不同形态的锌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向土壤中加入不同的无机钠盐对于锌的存在形态产生的影响不同。对于可交换态锌,土壤中加入Na2CO3和Na2SO4使其含量减少,加入NaCl使其含量增加;对于碳酸盐结合态锌,NaCl和Na2SO4使其含量增加,而Na2CO3则使其含量减少,该形态锌的含量受Na2SO4影响较大;对于锌的铁锰氧化态、有机态和残余态,加入NaCl和Na2SO4后,其含量均减少,且加入钠盐浓度越大减少越明显,而加入Na2CO3则使铁锰氧化态的含量减少,使有机态和残余态的含量出现不同变化——低浓度使两者含量增加,高浓度使两者含量降低。[结论]该研究为不同地区土壤重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提供了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土壤中碳酸钙对土壤吸持固定酚类污染物能力的影响,采用人工陈化培养的方法获得碳酸钙含量不同的供试土壤,利用供试土壤对苯酚进行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各处理土壤对苯酚的吸附量随苯酚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对苯酚的吸附均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和Fruendlich吸附等温式加以描述.从方程拟合结果看,当碳酸钙含量为227.1g·kg-1时,土壤对苯酚的最大吸附量显著降低,达3333.33mg· kg-1,降低率达33.33%.碳酸钙含量低于227.1g·kg1时,最大吸附量虽无明显差异,但土壤对苯酚的吸附强度却随碳酸钙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这有可能影响到苯酚的解吸行为.土壤对苯酚的吸附则主要受到pH和CEC的影响,而pH又受到碳酸钙含量的影响,因此碳酸钙可能通过改变土壤的pH和CEC而影响土壤对苯酚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室内连续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不同用量CaCO3对土壤Cd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持续淹水、70%田间持水量及干湿交替条件下,施用不同量CaCO3均明显降低了土壤中可交换态Cd含量,其作用顺序是:CaCO3用量0.4%>0.2%>0.1%;而Cd的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均增加,其中碳酸盐结合态Cd的增加趋势为CaCO3 0.4%>0.2%>0.1%.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耕种土壤中的有效锌,pH<7的土壤,用0.1NHCl提取,平均值3.82ppm,总体水平较高,以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的红壤缺锌较严重。pH≥7的土壤用DTPA—CaCl_2—TEA(pH7.3)提取,平均值0.10ppm,总体水平偏低,缺锌率达75.75%,以黄土性古河湖相沉积物、黄泛冲积物,长江冲积物发育的潮土和砂姜黑土缺锌最严重。土壤有效锌的剖面分布,以“渐减型”与“凹肚型”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