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旭东  李涛 《杂粮作物》1994,(5):8-11,52
高粱亲本配合力改进效果分析杨旭东,李涛,栾化泉,魏保权(铁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种工作者十分重视在高粱杂交种选育中改进亲本配合力。无论是不育系或是恢复系其配合力提高一次都会产生一批新的高产杂交种。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杂交育种不同发展阶段亲本系的配合力分...  相似文献   

2.
虽然印度最近推广的高粱[Sorghumbicolor(Linn.)Moench]杂交种产量都很高,但在各邦中的推广情况却不同。由于这些杂交种的种子生产比较困难,故生产面积受到了限制。围绕这些杂交种亲本所作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有关研究,可提供有关开花习性与制种关系的资料。这些资料可用于推荐亲本的  相似文献   

3.
"辽杂号"高粱杂交种性状分析与总结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从20世纪50年代起,广大育种工作者从生产的需要出发,积极开展了高粱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1979年,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利用从美国得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引进的TX622A 、TX623A、TX624A不育系组配了辽杂1号、2号、3号、5号等高粱杂交种,到目前为止,利用各种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已先后选育出通过审定的粒用高粱杂交种14个(辽杂1号~辽杂7号,辽杂10号~辽杂16号),为辽宁乃至全国的高粱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对国外高粱×印度高粱杂交组合的广泛遗传分析已得出这样的结论,未来的杂交种在产量性能上的主要遗传学改良,出路在于选择和培育已知上述各组合的衍生系,使其成为杂交种的亲本。目前正进行杂种优势的大小和配合力性质的研究,以及探索利用国外雄性不育系和国外×印度组合的优良育种衍生系培育新粒用高粱杂交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试论水稻群体育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前言科学——这个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车轮,正以每秒a的加速度飞快地向前奔驰。科学是无私的,各学科的发展只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而不存在制约。水稻育种科学,受玉米、高粱育种的影响和启迪而迅速发展。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是育种科学的一次飞跃。我国在50年代末开始应用玉米杂交种,6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高粱杂交种,70年代中期育成水稻杂交种。作物育种科学的发展表明,异交作物的玉米育种比常异交作物的高粱发展得快,高粱育种又比自交作物的水稻发展  相似文献   

6.
印度最近推广的高粱品种和杂交种,在成熟期如遇上温和多雨的天气,籽粒易受弯孢霉[Curvularialunata(Walker)Boedijn]感染而发霉。本文准备介绍一些亲本及 F_1的配合力,以便选择能育成早熟、优质、高产、抗粒霉病的高粱品系的亲本和特定组合。  相似文献   

7.
杂种优势利用在我国高粱育种研究中起步较早,选育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目前我国在生产上应用的高粱品种多为杂交种,杂交高粱品种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强,是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主要栽培作物之一,在我国粮食生产和保证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粒用高粱亲本系选育早代鉴定研究概述杨镇(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110161)在粒用高粱生产上当前几乎都是应用杂交种,杂交种比品种具有更高的产量潜力,且在高粱这一自花授粉作物中杂交种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培育高粱杂交种包括选育父本系和母本系,新选的父本系(恢...  相似文献   

9.
通系5和衡白522是国内最早选育的糯玉米自交系,其组配的苏玉糯1号为国内首个国家级审定的糯玉米杂交种。苏玉糯1号的选育和推广、苏玉糯1号及其亲本的种质创新利用,对我国糯玉米事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苏玉糯1号及其亲本的种质创新应用情况,利用它们作为种质选育的糯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已广泛地应用于育种和生产,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M.  ПA 惠淑荣 《杂粮作物》1994,(6):53-53,44
高粱研究的发展前景A.Mar近些年来,在有效的利用能适应具体条件的新的优良品种和杂交种的遗传性、保存能量、保持水土的基础上提高产量,实行良种繁育向工业基础的转变以及生产、收购与利用研究,正在成为高粱饲料生产的基础。在苏联的高粱主要栽培区,有20多个单...  相似文献   

11.
用19个籼粳分化特异性随机引物分析了滇型杂交稻10个不育系和38个忧愁系的分化特点。结果表明:从所分析的34个籼粳位点看,滇型不育系和恢复系以粳稻亲缘为主,但都含有籼稻亲缘,其中不育系所含籼稻成分在4%-24%,恢复系籼稻成分在4%-36%;按UPGMA法聚类,供试不育系和恢复系全部归于粳稻类。  相似文献   

12.
优良玉米自交系新01A3及其姊妹系新6是以优良玉米杂交种为基础材料,利用热带种质资源8085泰杂交,用昌7-2回交后,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优良自交系,属于塘四平头类群,具有中早熟、高抗、高配合力、质优等突出优点。直接利用新01A3、新6及其改良系,选育出多个通过省审和国审玉米杂交种,其中新单68为河南省第一批审定机收组品种,新单58、新单65、新单68、新单88为国审机收品种,适宜黄淮海夏玉米种植,适宜玉米全程机械化操作。新单33、新单36、新单38、新单61及豫单606为普通玉米品种,具有优质、高产、高抗等特性。  相似文献   

13.
几个籼型不育系和恢复系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9个籼型不育系和9个籼型恢复系配成的81个组合的播始历期等5个性状的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各亲本一般配合力因性状而异。播始历期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不育系以:K26A最小,恢复系以成恢448最小;株高一般配合力效应不育系以K22A最小,恢复系以成恢448最小;每穗总粒数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不育系以丰8A最大,恢复系以成恢448最大;千粒重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不育系以K18A最大,恢复系以镇恢241最大。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效应不育系以K18A最大,恢复系以中413最大;单株产量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大的组合是K26M镇恢122、协青早A/OM004和98—12A/中413等。各组合的超亲优势以每穗总粒数最大,竞争优势以株高最大。用这些亲本配组约有三分之一的组合在单株产量上能超过汕优63。  相似文献   

14.
甜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甜菜3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保持系为材料,对营养生长阶段叶片中的脯氨酸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甜菜营养生长阶段的4个时期中,脯氨酸含量基本表现为保持系高于不育系.说明不育系和保持系在营养生长阶段生理生化代谢上已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温敏核不育基因在籼型三系遗传背景下的育性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3个温敏核不育系培矮64S、6311S和360S与7个籼型质核互作型水稻雄性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3个恢复系配组,观察了51个组合的F1、19个F2及6个BC1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培矮64S温敏核不育性状由2对隐性基因控制,具有对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育性的强恢复基因;6311S温敏核不育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同时具有1对弱恢复基因;360S温敏核不育性状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但没有恢复基因。进一步利用4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311S组合F2群体中4个温敏核不育株与5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配组,研究了杂交F1的育性,表明在可育细胞质背景下,三系恢复基因对温敏核不育基因的表达没有影响;在不育细胞质背景下,三系恢复基因是温敏核不育基因表达的关键。由此提出了选育不育细胞质背景的光温敏核不育系和温敏核不育背景的质核互作型不育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6年间关于甜菜O-型系保持通用性及Q-型系在甜菜优势育种中利用可行性等方面问题的试验研究,得出了:甜菜O-型系具有一定的保持通用性;(A_i×B_i)组合的雄不育率和配合力是O-型系在优势育种中利用的关键因素;单交、双交和三交的杂种优势均有突出表现。这些杂交方式间虽无显著差异,但有三交>双交>单交之趋势;充分利用O-型系类种质资源,可提高甜菜优势育种的成功机率。  相似文献   

17.
以3个甜玉米自交系1132、RC1及1022为基础材料,2006年经卫星搭载返回地面后进行3季种植观察,各发现1个突变株,其中,1132变异株茎节间变短、植株矮化、果穗变粗;RC1变异株株高和穗长增加、单穗重显著增加;1022变异株茎节间距明显增加、株高和穗位变高、果穗变大变粗、雄穗分枝减少。对3个变异株连续6代自交和穗选,获18个稳定变异系。以18个变异系及相应对照为被测系,骨干系HZ3、265OR1、N16为测验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对变异系产量及相关性状、株高及穗位高等进行配合力分析和自身表现评价,结果表明,5个变异系在自身性状表现及重要性状配合力上均表现优良,具有较大育种潜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齐黄1号×南农1138-2组合构建的抗病和感病的近等基因系F10∶11群体,接种大豆花叶病毒SC3株系10和20 d后,调查它们的发病情况,并运用透射电镜观察抗病与感病家系间2个时期叶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抗病家系两个时期均没有可见的外部症状,叶肉细胞的超微结构未受到明显破坏,但在接种20 d后,在叶肉细胞中发现了病毒粒子。感病家系接种10 d后出现花叶症状,接种20 d后叶片开始变黄;叶肉细胞中存在大量的病毒聚集体和风轮状内含体,叶绿体和线粒体受损明显,叶绿体片层结构扭曲肿胀,线粒体肿胀、内嵴模糊;随着接种天数的增加,叶绿体和线粒体被膜受损,出现不同程度的降解;在病毒和叶绿体外膜处发现了异形增生物,而且后期增多;病毒周围存在大量的可能和病毒的移动或组装相关的空泡和小囊泡。研究结果表明抗感近等基因系在SMV侵染后外部症状和叶片内部超微结构受损程度上都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阐明甜菜单胚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花药及小孢子发育的超微结构差异,以自育的甜菜单胚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系)TB9-CMS和保持系(O型系)TB9-O为试验材料,在甜菜花芽分化、现蕾初期、开花初期分别进行4次花蕾取样,电子显微镜观察花药及小孢子发育过程的超微结构差异。结果表明,甜菜单胚CMS系与O型系花药和小孢子发育过程的超微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甜菜单胚CMS系花药壁产生初始期与O型系相似,但小孢子母细胞的数量较少,液泡化明显;绒毡层发育初期也形成乌氏体原始颗粒,但仅维持初始状态而停止发育;绒毡层在四分体期收缩离位,瓦解内移;小孢子母细胞形成四分体后,胼胝质壁较厚,小孢子逐渐变异开始退化。观察还发现,甜菜绒毡层细胞间以及形成四分体的胼胝质壁间有胞间连丝结构。  相似文献   

20.
Four sets of rice isonuclear-alloplasmic lines including 16 male sterile lines and their maintainer line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91 pairs of SSR primers to study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nuclear genome and their relative relationships. A total of 169 alleles were detected in the 16 lines, with a frequency of polymorphic loci of 53.85% and an average number of alleles per locus of 1.8, and the average gene diversity was 0.228. Four sets of the isonuclear-all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s shared 146 identical alleles, corresponding to 86.39% of the total alleles; meanwhile, there are 23 different alleles among the tested materials, being 13.61% of the total alleles. On average, 78.70% identical alleles and 21.30% different alleles of the total alleles were detected between the isonuclear-all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s and their maintainer lines. There were 53.85% identical alleles and 46.15% different alleles of the total alleles among the homozygous allonucleus male sterile lines. The fingerprints were established for some male sterile lines and maintainer lines. All the materials tested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t the 0.2 genetic distance based on the cluster analysis. Eight lines of Huanong A and Huayu A (including Huanong B and Huayu B) were in the first group, four lines of Kezhen A (including Kezhen B) in the second group, and four lines of Zhenshan 97A (including Zhenshan 97B) in the third group. For the isonuclear-alloplasmic male sterile lines, the similarity coefficient between Y (Yegong) type and WA (wild abortive) type or between CW (Raoping wild rice) and WA type reached 87-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