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一定的时期内,由于奶牛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的累积,瘤胃pH值长时间介于5.0。5.5之间,从而发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多发生于高产奶牛群中。泌乳初期和中期奶牛日粮及饲养管理的变化均会导致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继而造成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下降、消瘦、蹄叶炎、角化不全-瘤胃炎-肝脓肿综合征、粪便粘稠度下降、乳脂率下降等。本文对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病因及继发症状等方面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2.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是危害高产奶牛健康的营养代谢性疾病.亚急性瘤胃酸中毒主要是由于奶牛营养需要与饲料结构供给不平衡所导致,从而影响奶牛健康.本文从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牧场发生率、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应当采取的饲养管理措施三方面入手,为牧场提供合理的饲养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反刍动物食入大量的、高度发酵的含碳水化合物精料,于瘤胃内产生过多乳酸而导致其内容物pH急骤下降,发生瘤胃酸中毒。瘤胃酸中毒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之分,以急性最严重并往往引起死亡。我国各地除奶牛、耕牛发生瘤胃酸中毒外,奶山羊也有发生。为了进一步研究瘤胃酸中毒原因,致病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理、干物质采食量下降或无规律波动等临床症状及瘤胃炎、蹄叶炎等代谢疾病,并对目前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诊断方法的优缺点及常用方法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防治和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也称慢性瘤胃酸中毒,是瘤胃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形式之一。该型奶牛的发病率比较高,会直接影响奶牛健康以及饲养场的经济收益。本文分析了引发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原因,介绍了病牛的发病情况以及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结合多年的实践生产经验提出了防治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危害及与日粮的关系为切入点,从营养和管理角度,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探讨了降低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发生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奶牛产奶量的提高,奶牛日粮的营养密度也随着精料比例加大而增加。高产奶牛采食高能量、低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日粮时,有机酸在瘤胃内大量蓄积,造成瘤胃pH值降低,当瘤胃pH值每天低于5.6,累计时间达到3~5小时即出现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  相似文献   

8.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是一个大多数牛场普遍存在的奶牛代谢性疾病。围产期、干物质采食量(DMI)过高、日粮配制差及采食模式变化过大等奶牛均易发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继而造成干物质采食量下降、纤维素消化率降低、乳成分改变及引发腹泻等疾病。本文对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病因及危害等方面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9.
高淀粉、低纤维日粮已成为当前高产奶牛或育肥牛羊的典型营养特征,在提高生产效益的同时,也会增加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率。本文分析了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理、负面影响,并总结了其营养调控措施,旨在为养殖业预防瘤胃酸中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反刍动物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是生产中常见的一类营养代谢病,是困扰奶牛生产的一大难题。采食大量易发酵碳水化合物将导致瘤胃乳酸和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提高,瘤胃pH降低,进一步引起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改变,由此造成瘤胃液中组胺及脂多糖浓度的提高,加重了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程度。文章综述了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机理及调控措施,并提出了用乳酸菌调控瘤胃菌群结构,预防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假想,以期为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奶牛场的奶牛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受到了奶牛养殖者和科研人员的关注,文章综述此病的病因、危害、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以期对奶牛生产者如何正确的预防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旨在明确围产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奶牛血液生化及粪便干物质成分相关指标特征,为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诊断提供基础参考。试验于黑龙江省某集约化牛场随机选取产后7~14 d奶牛,通过瘤胃穿刺检测奶牛采食6 h后瘤胃液pH值,确定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奶牛7头(5.26.2,无其他任何症状)。通过采集检测试验奶牛血液、生化和粪便成分,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筛选疾病预警指标。结果显示,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奶牛血浆总胆红素(TBIL)、L-乳酸盐、磷、肌酐、肌酸激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浆钙、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粪便酸性洗涤纤维显著低于对照组。对2组间显著差异指标进行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对与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奶牛相关的指标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建模分析,确定对疾病发生预测较好的指标ALT、TC、TBIL。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确定了牧场TBIL≥1.85μmol/L,敏感度为95.2%,特异度为56.2%;TC≤3.725μmol/L,敏感度为100%,特...  相似文献   

13.
在奶牛养殖中,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SARA)是一种高发的营养代谢病。随着我国奶牛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为提升奶牛生产性能饲喂大量高能谷物饲料极易诱发SARA,导致瘤胃液pH值降低,瘤胃菌群发生改变,瘤胃上皮黏膜层受损,进而影响瘤胃代谢功能。分析了奶牛不同生理阶段、择食行为以及个体差异等SARA的易感因素,探讨了SARA对奶牛瘤胃菌群变化、瘤胃上皮细胞基因表达、瘤胃屏障功能的影响,以期为阐明SARA造成瘤胃功能损伤的机制、降低奶牛发生SARA的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奶牛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分追求养殖效益,使得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分析病因,主要是由于精饲料过多,优质粗纤维较少;诱发因素是没有使用全混日粮、不能及时分群。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具有滞后特征,症状不明显,如果发现不及时,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就会造成较大损失。1临床症状亚急性瘤胃酸中毒主要发生在产前1周,产后1个月以及高精料日粮饲喂期间。由于亚急性瘤胃酸中毒临床症状不明显,在实际工作中常  相似文献   

15.
许涛 《中国乳业》2023,(8):57-62+68
高淀粉含量的谷物精料能够为奶牛提供较多的能量,因此在奶牛的泌乳期,往往会加大其饲喂比例,但奶牛摄入高含量的精饲料后会导致瘤胃内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的含量上升,pH下降,从而引发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此病在临床上没有明显的症状,不易发现,还容易诱发乳房炎、肝脏损伤、蹄炎等多种疾病,给奶牛养殖业带来较大危害。本文对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定义、危害,以及目前行业内较为认可的引发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三种学说进行了概述,同时对预防该病的营养调控措施进行了综合讨论,以期为奶牛场预防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提供理论参考,促进奶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EdgarGaret著李永清摘译王彩虹校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是奶牛业的一种常见而又棘手的疾病,是奶牛过量采食最易发酵的碳水化合物引起的。在高纤维的日粮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纤维素,能量则是瘤胃内微生物生长的限制性营养因素。过量采食可...  相似文献   

17.
在不引起瘤胃酸中毒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增加牛奶产量是大多数奶制品生产商面临的挑战。喂食高能量的食物提供高产奶量所需的能量前体时,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风险也会增加。本文将论述瘤胃酸中毒、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和日粮中的添加等最新研究进展,以期最大限度减少奶牛瘤胃酸中毒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大多数牛场的奶牛健康问题,目前已经得到人们充分认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患SARA的奶牛产奶量会普遍降低,损害母牛健康,强制性淘汰率增加,最终影响生产者的经济利益。作者就目前与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有关的饲养管理及其预防措施进行综述,希望对奶牛生产者如何正确的预防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管理良好、高产的奶牛群体中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日益受到重视,因此监测奶牛群以预防SARA造成的损失是当前研究者必须重视的问题。瘤胃穿刺术测定瘤胃pH监测瘤胃酸中毒备受质疑,但这项技术仍然是诊断SARA可依赖的方法。持续测定瘤胃pH在将来或许成为可能。代谢性酸中毒引起的瘤胃内参数变化和乳脂率变化是监测奶牛个体SARA的另一种有效手段,但此种方法不适宜奶罐中取奶样。饲料及饲养管理优化以降低瘤胃酸的负载是降低SARA的有效手段。定期监测利于及早发现SARA和降低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随着消费者对动物福利的日益关注,饲养管理中一些不可避免的SARA将成为奶牛产业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奶牛瘤胃酸中毒又称奶牛乳酸中毒,是因采食了过量的含碳水化合物丰富的谷物饲料,从而导致瘤胃内发生伴有显著地形成乳酸的异常发酵,使瘤胃内微生物菌群的活性降低的一种消化不良疾病.本文介绍了一例非急性瘤胃酸中毒病例的治疗和体会,以期为奶牛生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