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摸清不同浸种时间、预处理和不同试剂对波棱瓜种子萌发的影响,在种子培养箱中模拟种子萌发环境,研究不同浸种时间(3、6、9、12、15、18、21、24、27 h)、不同预处理(低温、高温、超声波)和不同质量分数的赤霉素(GA_3,50~200 mg/L)、6-苄基腺嘌呤(6-BA,10~40 mg/L)、硝酸钾(KNO_3,1 000~4 000 mg/L)及3种试剂混合(6-BA+GA_3+KNO_3)浸种方法对波棱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浸种时间下,波棱瓜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差异显著,最佳浸种时间24 h;不同预处理都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在40 k Hz强度的超声波处理60 min后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提高;不同质量浓度的KNO_3溶液和赤霉素GA_3溶液都能促进波棱瓜种子萌发,6-BA溶液质量浓度升高对波棱瓜种子发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混合试剂对波棱瓜种子萌发率不如单一试剂高。波棱瓜的种子采用40 k Hz强度的超声波处理60 min后,用1 000 mg/L KNO_3溶液浸泡24 h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为62.5%。  相似文献   

2.
运用植物学相关研究方法,近年来通过对西藏各地野生波棱瓜资源进行的考察和材料收集,阐述其分布状况,同时对其植物学性状进行观察记载、对比分析和分类,鉴定西藏共自然分布了分别属于3个属的3个种,分别为波棱瓜属Herpetospermum Wall.的波棱瓜Herpetospermum pedunculosum (Ser.)Baill.、赤(腿)儿属Thladiantha Bunge 的西藏赤(瞧)Thladiantha setispina A.M.Lu et Z.Y.Zhang和三棱瓜属Edgaria的三棱瓜Edgaria darieelingensis C.B.Clarke,并重新列出了西藏野生波棱瓜植物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3.
由于长期对波棱瓜野生资源的采挖,使其现已濒临灭绝,通过组培快繁技术进行繁殖是解决波棱瓜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本试验以波棱瓜的顶芽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波棱瓜的继代增殖以MS+1.5 mg.L-16-BA+0.05 mg.L-1NAA为宜,每个外植体可平均产生4.5个芽;生根培养基以1/2MS+1.0 mg.L-1IAA为宜,生根率达96%.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DNA条形码候选序列对藏药波棱瓜属植物的鉴定作用,探讨波棱瓜属植物鉴定新方法,本研究采用不同产地、不同海拔波棱瓜植物的ITS2、PsbA-trnH、rbcL、matK通用引物对110份样品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和测序,比较4条DNA序列扩增效率和测序成功率;分析种内和种间变异;通过Barcoding gap分析,构建NJ系统进化树,评价各序列对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不同海拔波棱瓜药材的辨别能力。研究结果表明,ITS2序列在所研究的波棱瓜属药用植物中的扩增效率和测序成功率均为100%,其种内种间变异、Barcoding gap与其他DNA条形码候选序列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以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可对波棱瓜进行准确、快速识别和鉴定,准确地弄清楚不同地区不同海拔所生长的波棱瓜之间的进化关系,为该药用植物的质量控制、安全用药及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处理以及株行边缘效应对波棱瓜植株雌株率、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波棱瓜的高效人工驯化栽培提供实践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与正常5月7日播种相比,延后播期至6月20日,可以极显著地提高田间波棱瓜植株的雌株率和产量(P<0.01);边缘效应对不同播期处理下株行两端的波棱瓜雌株率的影响十分明显,5月7...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波棱瓜叶面积更实用的测定方法,试验对叶面积仪测定方法和数字图像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之间关系和精度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与相比,数字图像法的测量精度(平均相对误差2.1%)显著低于叶面积仪测定法(平均相对误差6.2%),而且前者还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和实用性强的优点,其准确程度完全能够满足波棱瓜叶面积测定的精度要求,数字图像法有望成为今后测定波棱瓜叶面积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低温贮藏对丝瓜花粉活力和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冷藏处理没有降低有棱丝瓜和普通丝瓜的花粉活力,对种间杂交授粉的结实率和单瓜结籽数也没有趋势性的影响。有棱丝瓜和普通丝瓜种间正反交F1间没有生殖隔离现象,一般来说,以有棱丝瓜为母本的单瓜结籽数略多。种内和种间杂交组合结实率的差异可能与母本植株长势弱、不易坐果有关。特定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偏低,可能与柱头和花粉的亲和性有关。种内杂交有棱丝瓜做母本的单瓜结籽数明显比普通丝瓜做母本的少。普通丝瓜的单瓜结籽数在F0代有正向优势;普通丝瓜种内杂种的单瓜结籽数、种子产量有母体效应。  相似文献   

8.
普通丝瓜与有棱丝瓜亚种间杂交的正反交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个有棱丝瓜品系(有棱丝瓜1号、有棱丝瓜2号)与3个普通丝瓜品系(极早丝瓜、短棒丝瓜、长沙肉丝瓜)配制的12个正反交亚种间杂交组合杂种F1代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棱丝瓜作父本或母本在F1 代第一雌花节位和前期产量上表现出显著差异,且不同有棱丝瓜材料对正反交效应影响较大;F1 代瓜长、瓜径、单瓜质量表现出较小差异,不同有棱丝瓜材料对正反交效应影响不大.普通丝瓜无论作母本还是父本,与有棱丝瓜1号的杂交F1代第一雌花节位负向杂种优势均大于与有棱丝瓜2号的杂交组合;而杂交F1代的瓜长、瓜径、单瓜质量杂种优势基本上也大于与有棱丝瓜2号杂交的组合.  相似文献   

9.
独一味等13个藏药植物种在西藏的分布和资源量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野外样地调查(样方法、样线法和普查法)和标本馆标本查阅的方法对西藏自治区所分布的濒危藏药材如独一味、波棱瓜、翼首草、桃儿七、苞叶雪莲、臭蚤草、甘青青兰、毛瓣绿绒蒿、岩白菜、白花秦艽、藏菠萝花、鸡蛋参和手掌参等资源在西藏自治区的分布、多度、生物量等进行了调查,在对这些藏药植物种分布区面积计算的基础上,估测了它们在西藏的最大资源量。结果发现;1)除藏菠萝花外的12种植物藏药资源的分布区和海拔范围比过去文献所报道的都有所扩大,但手掌参、波棱瓜等的资源锐减,在野外已很难发现,分布区的扩大是因为过去的调查不全面,而资源量的缩减主要是人类过度利用有关。2)岩白菜植物密度最高,多度也最大;岩白菜的生物量最高;波棱瓜盖度最高,手掌参密度最低,盖度也最低。3)臭蚤草的资源量最高,其次为白花秦艽和桃儿七等。该研究增补了藏药材分布的新资料,并提出了生境系数这个新概念来估测植物种的资源量。  相似文献   

10.
波棱瓜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6-BA、2,4-D和NAA不同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对波棱瓜叶片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2,4-D对波棱瓜叶片愈伤组织形成的作用最显著,其次为6-BA和NAA.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 mg/L 6-BA+2.0 mg/L 2,4-D+0.5 mg/L NAA和MS+2.0 mg/L 6-BA+1.5 mg/L 2,4-D+0.5 mg/L NAA,这两种培养基诱导率均达到90%.  相似文献   

11.
不同培养基对波棱瓜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波棱瓜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波棱瓜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Ne+1.0mg/L6-BA+1.0mg/L2,4-D+2.0mg/LNAA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诱导时间短,生长快,质地致密颗粒状,有光泽,培养20d后愈伤组织诱导率高达93.3%,为诱导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  相似文献   

12.
八棱瓜是丝瓜的一种,以食用嫩瓜为主,因其肉质比无棱丝瓜硬,可煮汤,也适炒食,深受人们喜爱。八棱瓜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清热解毒、保健美容之功能。丝瓜络(八棱瓜)和瓜蔓断后溢出来的汁,叫做“天罗水”,在中药中有止咳、除痰等功效。丽水水阁是八棱瓜的集中产地,在2000年以来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3.
一、西瓜畸形瓜形成的原因畸形瓜一般分为歪瓜、葫芦瓜、扁平瓜三种。1.歪瓜,又叫扁头瓜,是指一侧充分膨大,而另一侧发育不良。歪瓜形成的原因:一是花芽分化期遇到低温形成畸形花,进而发育成畸形瓜;二是授粉不良,种子分布不均匀,种子多的部分皮瓤膨大快,没有种子或种子少的部分皮瓤发育慢,形成歪瓜。  相似文献   

14.
藏药波棱瓜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棱瓜子是传统藏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柔肝的功效,在现代医学中主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消化不良,具有显著疗效,但是目前对其化学成分尤其是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不全面。综述了国内、外对波棱瓜子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的进展,对于探索波棱瓜子中新的化合物和研究其药理作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获得适合我国华南地区气候特点的有棱丝瓜新品种。【方法】以桂林八棱瓜、夏棠丝瓜多代定向选择获得的稳定自交系进行配组杂交,并对其杂交后代分离群体进行系统选育。【结果】选育出有棱丝瓜新品种皇冠3号,其植株生长势旺,第1雌花节位春植6~9节,秋植18~20节,主侧蔓均可结瓜。商品瓜长50~60cm,头尾均匀,棱沟浅,皮绿色,单瓜重350~450g,瓜身柔软,纤维少,瓜肉白色,味清甜。中熟品种,春播采收期50~60d,秋播45d左右。生产示范平均产量34509.0~38577.0kg/ha,比对照品种桂林八棱瓜增产22.3%~31.0%。耐热,较抗角斑病和霜霉病。【结论】皇冠3号丝瓜具有丰产稳产、商品性好、抗病性强、耐热等特点,适宜在广西、海南及广东等有棱丝瓜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获得适合我国华南地区气候特点的有棱丝瓜新品种。【方法】以桂林八棱瓜、夏棠丝瓜多代定向选择获得的稳定自交系进行配组杂交,并对其杂交后代分离群体进行系统选育。【结果】选育出有棱丝瓜新品种皇冠3号,其植株生长势旺,第1雌花节位春植6~9节,秋植18~20节,主侧蔓均可结瓜。商品瓜长50~60 cm,头尾均匀,棱沟浅,皮绿色,单瓜重350~450 g,瓜身柔软,纤维少,瓜肉白色,味清甜。中熟品种,春播采收期50~60 d,秋播45 d左右。生产示范平均产量34509.0~38577.0 kg/ha,比对照品种桂林八棱瓜增产22.3%~31.0%。耐热,较抗角斑病和霜霉病。【结论】皇冠3号丝瓜具有丰产稳产、商品性好、抗病性强、耐热等特点,适宜在广西、海南及广东等有棱丝瓜主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丝瓜植物生物学特征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瓜[Luffa cylindrica(Linn.)Roem.]为葫芦科丝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起源于亚洲,分布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丝瓜主要有两种,即普通丝瓜和有棱丝瓜,前者我国大江南北均有栽培,后者主要在我国华南栽培。丝瓜以嫩瓜供食,可以炒食、凉拌,用以做汤味道更为鲜美,常食丝瓜可生津止渴,清热解毒。丝瓜的药用价值很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均可入药。丝瓜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及加工沐浴用品等加工原料。平均亩采摘丝瓜4 000~5 000 kg,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发展丝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现将其植物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综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市种子管理站的品种鉴定。1.特征特性。该品种为中早熟、丰产、优质、全雌型水果黄瓜一代杂交品种,生长势强,叶绿色。以主蔓结瓜为主,第五节左右开始着生雌花,坐瓜率高;瓜深绿色、短圆筒形、长14~18厘米,瓜条粗细均匀,瓜面光滑,无刺瘤,有微棱。瓜肉淡绿色,口感脆甜,品质优,适合生食。抗霜霉病、白粉病,中抗花叶病毒病。耐低温弱  相似文献   

19.
调查了江苏地区30个丝瓜种质资源的17个农艺性状,通过差异性、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探讨了其亲缘关系和分类特征.丝瓜1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2.68%~64.73%,其中瓜形变异系数最大,为64.73%;各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叶宽与叶长、瓜棱与瓜皮色、瓜顶形状与近瓜蒂端形状、瓜棱与叶色呈极显著性正相...  相似文献   

20.
偏头瓜 果实偏向一侧膨大,即西瓜一侧充分膨大,另一侧发育不良.形成原因:一是在西瓜花芽分化期(1片~5片真叶期),遇上低温形成畸形花,而此花必然发育成畸形瓜.二是开花坐果期间授粉受精不良,使种子在瓜内分布不均,多的部分发育快,少的部分发育慢.种子多的部位果皮瓜瓤能充分膨大,种子少或没有种子的部位果皮瓜瓤膨大不良,从而形成偏头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