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型蚕用消毒剂对家蚕病原菌的消毒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一种新型蚕用消毒剂对几种家蚕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新型蚕用消毒剂中二氧化氯含量在100 mg/L时,除对曲霉菌杀灭不显著外,对家蚕其他各种病原菌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杀灭时间10~30 min,完全符合养蚕生产要求。该药剂具有无刺激、广谱、高效、无毒、安全等优点,因此是一种理想的养蚕消毒剂。  相似文献   

2.
养过蚕的蚕室蚕具,特别是上一期发病的蚕室蚕具会遗留很多的病原,若养蚕前不进行彻底消毒,病原物就会很快转移到下期的蚕体上,引起感染发病。消毒就是应用物理、化学方法来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达到防止感染的目的。对蚕室和蚕具进行消毒是预防和控制各种传染性蚕病的发生,确保蚕茧、蚕种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3.
“达立净”是一种含有多种成分的新型蚕室蚕具消毒剂。经试验使用证明,该药剂对于家蚕的核型多角体、质型多角体、猝倒杆菌芽孢、白僵菌、米曲霉菌分生孢子、微粒子孢子等多种病原体,用喷洒或浸渍的方法消毒3 ̄5min,其杀灭效果为100%。特别是对于蚕具上的病死蚕污染物、血斑等,具有较强的渗透能力和洗净作用。  相似文献   

4.
配套蚕药筛选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试验与农村中试推广相结合的方法,自国内近年研制的常用蚕药中筛选出防病效果好、无环境污染,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蚕用消毒剂“845”、蚕用氯霉素、灭蚕蝇三种优良蚕药。蚕用消毒剂“845”对家蚕病毒病、细菌病、微粒子病等病原有明显的杀灭效果,用于蚕室蚕具及蚕体蚕座消毒;蚕用氯霉素对防治蚕期败血病效果显,用于蚕期添食;灭蚕蝇对防治家蚕蝇蛆病有特效,用于蚕期添食或体喷,将三种高效蚕药按单张蚕种的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很多地方推广省力化养蚕,利用大棚或用砖头围成畦饲养桑蚕。但在饲养过程中,必须注意防止以下几害:1.病害室外地面病原较多,污染严重,在选择隙地建畦、搭建大棚时,必须在养蚕前对地面进行严格消毒,并做好蚕具消毒。消毒后的蚕具要曝晒3 ̄4天,以彻底杀灭病原。可用3%漂白粉水进行地面消毒,或用硫磺粉撒于地面,驱赶蚂蚁及各类虫害,一般每10平方米用1.35 ̄1.80公斤。养蚕期间要经常使用新鲜石灰粉、防病1号、蚕座净等药剂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及时添加氯霉素,不给蚕吃湿桑叶,控制病毒病和细菌病的发生。2.蚁害蚂蚁是室外养蚕的一大敌害,…  相似文献   

6.
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是彝良县蚕区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种蚕病.在阐述该病病症、病变、病程和病原的基础上,分析出该病发生的原因有蚕体蚕座消毒不严、病蚕及带病蚕沙处理不当等5种,并结合该县实际提出了建立健全消毒制度、隔离饲养加药物防治等4项防治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是彝良县蚕区发生较为普遍的一种蚕病.在阐述该病的病症、病变、病程和病原的基础上,分析出该病的发生危害是蚕体蚕座消毒不严、病蚕及带病蚕沙处理不当等5种原因,并结合彝良县实际提出了建立健全消毒制度、隔离饲养加药物防治等4项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二氧化氯泡腾片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这两种猪的重要细菌病病原的灭菌效果,该试验分别选取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菌株作为试验对象,对二氧化氯泡腾片的杀菌效果进行定量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对该消毒剂杀灭两种病原菌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室温条件下,二氧化氯泡腾片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最低有效杀菌浓度为0.938mg/L,最短杀菌时间为5min,对副猪嗜血杆菌的最低有效杀菌浓度则为3.75mg/L,最短杀菌时间为5min;而当二氧化氯浓度为7.5mg/L时,在温度分别为10、 20、 30℃和pH值分别为4、 6、 8条件下进行杀菌试验时,二氧化氯泡腾片对两种细菌病原的杀菌效果无差异。可见,二氧化氯泡腾片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均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可作为养殖场猪舍及环境消毒的消毒剂,但使用时应注意最低有效浓度和最短杀菌时长。  相似文献   

9.
蚕用消毒剂XDJ-Ⅲ消毒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DJ-Ⅲ是以高氯制剂为主剂,配以增效、缓蚀、润湿及渗透作用的辅剂研制而成的新型复方消毒剂。本试验结果表明,该消毒剂对家蚕主要病原多角体病毒、卒倒菌芽孢、黑胸败血菌芽孢、白僵、绿僵、曲霉孢子及微粒子原虫等都有强烈的杀灭作用,而且具有渗透扩散性能好,腐蚀性低,对蚕无不良影响等特点。该药剂不但可以配成溶液对蚕室、蚕具、桑叶叶面进行消毒,而且可以进行熏烟消毒,可满足各种生产环境不同消毒条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克孢灵对家蚕微粒子孢子有杀灭作用,为了明确桑团桑叶使用克孢灵消毒对原蚕品质的饲养效果,用浓度为50mg·L-1的克孢灵喷桑树.结果表明,时蚕体的生长发育、生理机能、主要经济性状及制种成绩等无不良影响;蚕血清蛋白质的SDS-PAGE电泳也没有发现变化.  相似文献   

11.
豫中烟区烤烟氯积累规律及土壤氯素平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豫中烟区土壤氯含量较高(25.00mg/kg)和较低(8.52mg/kg)的2块烟田,以中烟100为供试品种,研究了烤烟氯吸收积累规律和烟田土壤氯素平衡情况。结果表明:打顶期烟叶氯含量最高,高、低氯烟田烟叶氯含量分别为1.108%、0.382%;烟株氯积累量随烟株生长不断增加,旺长期是烟株大量吸收积累氯的关键时期,至采收结束高氯烟田烟叶和烟茎的氯积累量分别是低氯烟田的1.77倍和1.36倍;土壤氯含量高的地块烟株氯含量及吸收积累量高,但在土壤氯含量25.00mg/kg,灌溉水氯含量10.36 mg/kg,旺长期灌水1 800 m3/hm2情况下,烤后烟叶氯含量低于0.8%;在烟叶当季不施用氯肥情况下,烟株携出氯使得氯输出大于输入,土壤氯含量降低,因此控制氯源是解决土壤氯和烟叶氯含量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氯营养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氯在烟草体内的生理代谢功能,对烟草产量、品质的影响,烟草缺氯原因,缺氯症状及氯毒害的研究进展,最后阐述烟草施氯肥后土壤残氯量问题,为烤烟生产、科学施用氯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对比了液氯和二氧化氯去除水体污染物的机理,说明了二氧化氯优于液氯去除水体污染物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有效氯对4种单胞藻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温下,研究了不同有效氯浓度对新月菱形藻,扁藻,球等鞭金藻和湛江等鞭金藻种群增长的影响,以及在10mg/L的有效氯浓度下,不同接种时间对扁藻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mg/L以上的有效氯对单胞藻的种群增长已产生了抑制作用,随着有效氯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几种饵料藻类对有效氯的耐受顺序为:等鞭金藻>扁藻>新月菱形藻,有效氯对单胞藻的毒性作用不但与有效氯的初始浓度有关,而且与有效氯的衰减密切相关,有效氯浓度相同时,对单胞藻生长的抑制作用随接种时间的延后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研究烟株氯含量与施氯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可为烤烟生产中氯肥的施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生长期间烟株氯含量、氯积累量、以及烤后烟叶化学成分与施氯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烤烟生长期间烟株不同部位氯含量和氯积累量与施氯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或指数函数关系;烤后烟叶总氮含量、X2F和C3F两个等级烟叶的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与施氯量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总钾含量与施氯量之间极显著的线性负相关,总氯含量与施氯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或指数函数关系.根据终采时不同部位和烤后烟叶不同等级的氯含量与施氯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计算烤烟适宜的施氯量,认为施氯量在24kg/hm2左右,对烤后烟叶氯含量是安全的,同时基本可保证烤后烟叶氯含量在0.3%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小粉土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施氯对桑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下,桑叶含氯量为1.35g/kg左右(干物),各器官的分布为桑叶>桑根>枝条;韧皮部>脊髓>木质部,成林桑园施氯量<0.9g/kg,能增产桑叶9.0%.桑叶含氯量与土壤施氯量之间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r中部叶=0.996**).随土壤施氯量的增加,出现氯害前,桑叶可溶性糖及钾的含量增加,一定范围内粗蛋白提高,而含磷量下降.初步确定盆栽条件下,该土壤桑园的施氯临界浓度为1.1g/kg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了解广西百色烟区烟叶钾、氯含量的分布情况,2009年和2010年在百色主要烟区进行调查取样,利用获取的110份烤烟样品数据,研究了广西百色烟区烟叶钾、氯含量及钾/氯特征。结果表明,百色烟区烟叶钾含量较高、氯含量偏低、钾/氯适宜,钾含量<2%的样品占12.73%,氯含量< 0.3%的样品高达73.63%,烟叶钾/氯≥12的样品占30.91%。百色烟区烟叶钾、氯含量在不同植烟县、不同部位、不同品种、不同耕作模式间存在差异,表现为隆林、田林等县钾含量较低,各县氯含量总体偏低,仅西林县氯含量的适值样品率达到75%;中部烟叶平均钾含量略高于上部叶,但其氯含量低于上部叶;云烟87品种烟叶钾、氯含量平均值均最高;水稻—烤烟模式烟叶钾、氯含量及钾/氯均高于玉米—烤烟模式。  相似文献   

18.
四川烟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2003~2005年四川省主产烟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变异分析,并与津巴布韦优质烟叶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差异比较。结果表明:①四川烤烟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值总体较高,烟叶氯含量较低且变异性较大,钾氯比值较大但表现欠稳定。②四川烤烟不同部位间除氯含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地点间化学成分差异极显著;不同品种间总糖、还原糖、钾、氯及钾氯比差异显著;年际间氯含量、氮碱比、钾氯比表现较不稳定。③四川烤烟与津巴布韦烤烟化学成分间存在显著差异,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值显著高于进口烟叶,钾、氯含量则显著低于进口烟叶。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稳定性ClO2活化液中各种不同氧化性氯组分的含量,研究活化液经过改变pH、吹高纯氮气和吹高纯氮气后再稀释等处理后杀菌特性的变化情况;应用正交实验对稳定性ClO2活化液在葡萄干加工中的杀菌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可行性作分析。结果表明:稳定性ClO2活化液中可氧化性氯主要以ClO2和ClO2-(亚氯酸根)形式存在,约占5%的ClO2对稳定性ClO2活化液的杀菌能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稳定性ClO2活化液对葡萄干原料的杀菌效果明显,经活化液浸泡处理后的葡萄干产品中可氧化性氯的残留非常低,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湖南烤烟化学成分特征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采集湖南主产烟区31个县66个乡镇的B2F,C3F,X2F 3个等级烤烟样本559份,测定了烟叶可溶性糖、还原糖、总植物碱、蛋白质、总氮、钾、氯、硫含量,研究了湖南烤烟化学成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湖南烤烟总植物碱含量(均值3.161%)、硫含量偏高(均值0.885%)、氯含量偏低(均值0.289%);化学成分在部位间、年度间(除硫外)和3大烟区(除总植物碱外)间差异显著,品种(除钾和硫外)间差异不显著;除可溶性糖、还原糖、蛋白质、总氮、硫与氯,蛋白质与钾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余都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