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指出冷蒿主要分布于典型草原中、西部和荒漠草原的东部。冷蒿大量出现是在轻度和中度退化草地以及强烈侵蚀地段上。芽的大量产生于根颈和近地面老枝基部;枝条接触土壤易产生不定根,草地退化后,冷蒿以不定根取代主根作用,成为群落的主体。冷蒿可分为斜奇型和直立型二种生态型,以斜奇型的冷蒿分布面积最广。生物产量随着群落组成种类,地上部分变化较大;地下生物量集中于土壤上层(0~25cm土层),占总产量89.07%,其中以0~5cm土壤中占42.76%。  相似文献   

2.
冷蒿的特性和生态地理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指出冷蒿主要分布于典型草原中、西中和荒漠草原的东部,冷蒿大量则在轻度和中度退化草地以及强烈侵蚀地段上,芽的大量产生于根颈和近革面老枝基部,枝条接触土壤易产生不定根,草地退化后,冷蒿以不定根取代主根作用,成为群落的主体。冷蒿可分为斜奇型和直立型二种生态2型,以斜奇型的蒿分布面积最广。生物产量随着群落组成种类,地上部分变化较大;地下生物量集中于土壤上层,占总产量89.97%,其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分布于我区各种生境的冷蒿居群为研究对象,从叶片形态结构特征及花粉形态特征等方面对其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居群的冷蒿在形态及结构上都具有高光效、高利用水分的结构特点,也体现了抗旱、抗寒和抗强烈太阳辐射的能力,其形态结构与其所处的环境是相互协调统一的。冷蒿的花粉为长球形,表面纹饰为刺状纹饰,属于较为进化的类群;各生境冷蒿居群的冷蒿花粉形态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放牧对冷蒿根际微生物区系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揭示放牧对退化草原冷蒿Artemisia frigida群落阻击草场进一步退化的机制,以小区控制放牧试验(不放牧、轻度放牧、重度放牧)冷蒿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程度放牧干扰对冷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类群和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各放牧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均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各处理之间冷蒿根际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均显著高于非冷蒿根际土壤(P0.05)。冷蒿根际土壤氨化细菌和好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高于非冷蒿根际土壤;轻度放牧区冷蒿根际土壤氨化细菌和好氧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冷蒿根际土壤轻度放牧后碱性磷酸酶、脱氢酶、淀粉酶、转化酶、脲酶、硝酸还原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和重度放牧;各放牧区冷蒿根际土壤7种酶活性显著高于非冷蒿根际土壤(P0.05)。相关分析表明,氨化细菌与碱性磷酸酶、脱氢酶、淀粉酶、转化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好氧纤维素分解菌与酶活性存在正相关(P0.05)。重度放牧后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减少,酶活性降低,轻度放牧使冷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显著增加,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合理放牧有助于冷蒿阻击草原进一步退化。  相似文献   

5.
干旱胁迫对冷蒿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冷蒿Artemisia frigida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以盆栽天然草场冷蒿为材料,采用自然干旱胁迫处理测定了冷蒿叶片和土壤相对含水量,叶片膜透性和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以及保护酶活性。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初期(0 ~ 8 d,土壤含水量大于6.5%),冷蒿叶片失水较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丙二醛保持在稳定水平,膜系统受到的伤害较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和程度的加强,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丙二醛开始大量积累,膜系统受到严重伤害;至第12天,土壤含水量下降至2.7%,冷蒿叶片全部永久性萎蔫。在干旱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在活性氧清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图5参13  相似文献   

6.
对内蒙古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草原5种生境(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和沙地)中蒙药冷蒿资源进行实地调查,主要包括生物学特性、生境、资源面积及其利用等,为冷蒿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冷蒿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对机械损伤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放牧过程牲畜采食和践踏损伤对冷蒿Artemisia frigida体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对盆栽冷蒿枝叶采用不同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机械损伤的方式模拟放牧,测定了冷蒿叶片和根部蔗糖、葡萄糖、果糖和淀粉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损伤初期,轻度和中度处理后冷蒿叶片中蔗糖、葡萄糖和淀粉质量分数显著增加(P<0.05);到损伤24 h,3种处理中蔗糖质量分数基本恢复到对照水平,而葡萄糖和淀粉质量分数显著下降,与对照相比,葡萄糖质量分数降了60.0%,74.6%和80.1%,淀粉质量分数下降了43.4%,45.2%和77.2%。葡萄糖和果糖结合成蔗糖,使其质量分数较高,在冷蒿体内积累。冷蒿根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变化与叶片相比是有所不同的。损伤初期,冷蒿根部葡萄糖质量分数上升,3种处理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62.9%,94.3%和34.3%,果糖在轻度机械损伤处理后明显上升;到损伤后期,葡萄糖和果糖恢复到对照水平,蔗糖和淀粉随着损伤加强而下降。根部积累的主要是蔗糖和淀粉。冷蒿受损伤后,体内淀粉、蔗糖、葡萄糖质量分数发生变化,参加应急反应,同时轻度损伤可以增加冷蒿体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利用MISA(Micro SAtelite)软件对测序得到的蒙药冷蒿转录组序列143 700条跨叠群(contigs)进行简单重复序列(SSR)位点的挖掘,发现3 614条序列含有3 753个SSR位点,发生频率为2.51%,共有122种重复基元,平均每18.46 kb出现1个SSR位点。冷蒿转录组序列的SSR主要集中在三核苷酸重复(56.12%),其次是二核苷酸重复(31.60%)。AC/TG、AT/TA、CA/GT、AAT/TTA和AAC/TTG是二核苷酸、三核苷酸中的优势重复基元。冷蒿转录组SSR以5~12次重复为主,基序长度主要集中于12~36 bp。冷蒿转录组共注释43 415个contigs,其中578个SSRs位于编码区,主要以三核苷酸重复为主(397,68.69%)。从分子水平和生物信息学角度介绍了蒙药冷蒿转录组SSR信息的开发利用,其出现频率高、重复类型丰富,将为冷蒿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和功能基因挖掘提供了候选序列。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放牧过程中的采食和践踏损伤对草原植物冷蒿Artemisia frigida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对盆栽的内蒙古草原冷蒿进行不同程度的机械损伤处理(以剪刀损伤和揉捏),设置轻度(处理1/4枝条)、中度(处理1/3枝条)、重度损伤(处理1/2枝条)水平和对照,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不同处理后冷蒿叶片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机械损伤处理后,冷蒿叶片次生代谢产物的总量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增加,轻度处理后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增加较缓慢且峰值出现晚,而中度和重度处理后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迅速增加,在6 h时达到峰值而后出现下降的现象;轻度和中度处理次生代谢产物种类增加,重度处理则减少。冷蒿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是萜烯类化合物,占总量的80%以上;各处理萜烯类化合物含量与对照比分别增加了59%,54%,67%,其中,8-羟基里哪醇的增加趋势最为明显;酚类、醇类、芳香烃和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在处理后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放牧扰动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植物冷蒿Artemisia frigida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运用平板计数法和Biolog-ECO板技术,对不同放牧强度[对照(ck),轻度放牧(LG),重度放牧(HG)]下冷蒿根际(ARS)和非根际(NRS)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功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下冷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均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0.05),土壤微生物均以细菌占优势。Biolog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AWCD)随培养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不同放牧强度处理后AWCD值差异显著(P0.05),大小顺序依次为LG-ARSck-ARSckNRSLG-NRSHG-ARSHG-NRS。土壤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Mc Intosh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的总体趋势为ck-ARS和LG-ARS最高,ck-NRS,LG-NRS和HG-ARS次之,HG-NRS最低。不同放牧强度的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利用强度存在较大差异(P0.05),其中LG-ARS利用率最高,HG-NRS利用率最低,糖类和氨基酸类碳源是各放牧强度下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碳源。聚合物类和氨基酸类碳源在主成分分离中发挥了主要贡献作用。总之,放牧处理能够降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但冷蒿根际微生物种群密度和群落多样性均高于非根际,说明冷蒿生长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削弱放牧干扰;冷蒿根际丰富的土壤微生物有利于改善土壤微生态,进而促进冷蒿生长,使它们成为草场退化的阻击者。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缘毛雀麦在呼和浩特地区栽培条件下的开花习性进行了研究;并分别调查了初选的几个缘毛雀麦类群的结实率及千粒重。为缘毛雀麦的杂交育种及定向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寻羽衣甘蓝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为进一步利用国外羽衣甘蓝商业品种和自主选育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选取25份羽衣甘蓝材料,包括7个切花、17个地被和1个食用类型,分别测定24个营养性状和11个生殖性状,按照数值、二元和多态性状特征进行编码和赋值,应用UPGMA聚类法进行分析。【结果】根据营养性状的UPGMA聚类结果,当欧氏遗传距离为9.87时,25份材料被聚类为2大类群,叶型为圆叶、皱叶、裂叶的24份材料聚为一类,叶型为裂皱叶的1份材料单独聚为另一类群;当欧氏遗传距离为7.20时,25份材料被聚类为3大类群,叶型为圆叶的11份材料聚为第1类群,皱叶与裂叶的13份材料聚为第2类群,裂皱叶的1份材料单独为另一类群;当欧氏遗传距离为6.82时,25份材料依据叶型被聚类为4大类群,即圆叶类、皱叶类、裂叶类与裂皱叶类。根据生殖性状的UPGMA聚类结果,当欧氏遗传距离为4.35时,25份材料依据子房颜色被聚类为2大类群,即子房颜色为黄绿色的归为一类,紫红色的归为另一类。【结论】在24个营养性状中,叶型是决定亲缘关系远近的第1要素,其次是叶色。在4种基本叶型中,皱叶与裂叶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裂皱叶与其他3种叶型的亲缘关系较远。在11个生殖性状中,子房颜色为决定亲缘关系远近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记述了宁夏襀叉科二新纪录:乳突倍叉襀Amphinemura mamillata和刀突原叉襀Protonemura macrodyctala。乳突倍叉襀的主要特征为第九背板后缘中部形成两个乳状突起,其上着生许多小刺,肛侧突外叶近端部膨大,有刺,并与中叶相连,中叶端半部沿外缘有数列黑刺,中部向上强烈弯曲。刀突原叉襀的主要鉴征为肛上突端部向前延伸形成刀状的刺突,背骨片端部外缘有两簇黑刺,且肛侧突外叶端部有1~3根明显的黑刺。观察标本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标本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缘毛雀麦种子成熟过程中干物质积累动态、种于含水量、落粒率及种子活力等的研究,探讨出缘毛雀麦适宜的采种期。结果表明,缘毛雀麦种子发育成熟过程中,种子于物质积累呈“S”型曲线增长。种子内脱落酸含量达最高值时,种子迅速脱水,干物质积累转缓至停止,此时标志着种于达到生理成熟。其适宜的采种期是在种子含水量降至28~35%的时期。种子含水量作为牧草适宜采种期的定时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优良野生牧草─—缘毛雀麦种质资源的开发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缘毛雀麦(BromusciliatusL.)为禾本科雀麦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短根茎,是易结成草皮的根茎─—疏丛型禾草,产于宝格达山及大兴安岭山地。在我国东北、俄罗斯、蒙古和美国西北部山地也有分布,本野生种采自宝格达山,于1988年开始在呼和浩特地区栽培驯化。在驯化过程中,初步测试了它的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和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并确定了其染色体数目2n=56。在结实期的于草平均产量为9975kg/hm ̄2;粗蛋白质含量10%,粗脂肪3%,粗纤维33%,无氮浸出物39%,灰分8%。粗蛋白质等养分含量、再生速度和叶量均高于无芒雀麦现行栽培品种。现已筛选出草丛类型各异,生育期不同,籽实保持力较强,可以放牧、刈草或兼用等具有广泛用途的几个生物学类群。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作者对海南芒果主产区的儋州、白沙、昌江、东方、乐东、三亚6个市县代表性果园进行芒果害虫调查。鉴定出海南省芒果作物上的害虫共计96种,分属8目44科,其中,等翅目1科1种,直翅目1科4种,半翅目6科12种,同翅目12科28种,缨翅目1科1种,鳞翅目12科32种,鞘翅目9科15种,双翅日2科3种。对芒果为害较重且分布较广的害虫主要有芒果扁喙叶蝉Idioscopus incertus(Baker)、脊胸天牛Rhytidodera bowringii White、横纹尾夜蛾Chlumetia transversa Walker、芒果剪叶象Deporaus marginatus Pascoe、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龙眼长跗萤叶甲Monolepta occifuvis Gressitt et Kimoto和芒果叶瘿蚊Erosomyia mangiferae Felt共8种o  相似文献   

17.
李宁  金海燕  金光银 《安徽农业科学》2013,(32):12630-12632
喀斯特(Karst岩溶)地貌在嵩明广泛分布,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9.5%。嵩明县2006年以来开展了石漠化地区的植被恢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在嵩明石漠化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开展石漠化治理植被恢复造林技术措施,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综合治理的对策与措施建议,对喀斯特地貌的植被恢复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某土地整理项目为依托,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土地整理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确定各指标分等标准,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该项目进行土地整理项目后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区开展土地整理后,过程评价达到了"良好"水平,经济效益评价达到了"优秀"水平,社会效益达到了"良好"水平,生态效益达到了"良好"水平,综合效益达到了"优秀"水平,达到了过程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符合土地整理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9.
遥感图像数据融合方法与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比分析不同融合方法的融合效果,本文采用Brovey、Intensity-Hue-Saturation(IHS)、Principal com-ponent(PC)、Gram-Schmit和Wavelet融合方法对北京和三亚地区的两幅ETM+遥感影像进行融合。对于融合后的图像,采用衡量信息量的信息熵、标准差,衡量光谱保真能力的偏差指数和相关系数进行了融合效果评价。结果表明:Brovey方法融合后的图像在对原有波谱信息的保留上具有最大的优势,但是其空间信息的详细程度最差;Intensity-Hue-Saturation(IHS)方法融合后的图像,具有最大程度的空间细节信息,而对原光谱信息的保留能力最差。PC、Gram-Schmit以及Wavelet融合方法无论在空间信息的详细程度还是在对原图像光谱保真能力上,都相差不大,其融合效果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20.
桔皮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乙醇做溶剂,从桔皮中提取抗氧化物质。把不同量的乙醇提取物分别添加到植物油和猪油中,比较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桔皮乙醇提取物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当在植物中添加的浓度为0.2%和1%,在猪油中的浓度为0.5%和0.6%时,抗氧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