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冬种黑麦草期间施肥对后作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显示:(1)种草施肥处理区,尤其是复合肥施肥处理区的早稻生物量高于休闲区和种草无肥区,但分蘖数有所减少;(2)施肥处理增加早稻和晚稻的稻谷千粒重,施用尿素增加了早稻的有效分蘖,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晚稻的有效分蘖。千粒重和有效分蘖的增加是施肥导致后作水稻增产的主要因素;(3)种草施肥处理的水稻产量较休闲区增产7.9%-14.6%,比种草无肥区增产9.7%-16.5%,而 草无肥区与休闲区相比,水稻减产1.6%,可见,冬种黑麦草期间施肥是后作水稻增产的不可缺少的条件。(4)考虑到从黑麦草收获物中必然带走大量的磷和钾,本研究也证实了单施尿素影响晚稻的有效分蘖,而且单施尿素容易引起肥害,因此,种草期间应施用复合肥,施肥量对后作水稻产量的影响不大,只要施肥量足以维持黑麦草的正常生长(750kg/hm^2),即可对后作水稻生产产生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3.
杨中艺 《草业学报》1996,5(2):38-42
为了探讨在水田冬种意大利黑麦草(IRG)对后作水稻生产的影响,在广东省龙门县和潮安县对种草(种草区)和未种草(对照区)水田土壤的理化性状以及早、晚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进行卫测试。结果表明,冬种IRG后水田土壤理化性状得到了改善,速效N、P和K的含量在种草区比对照区分别高11%、26%和57%,土壤微生物总量高38%,说明了IRG根系对土壤养分有某种活化作用。相应地,种草区早稻的稻谷产量比对照区高14  相似文献   

4.
2015~2016年在湘西水稻两熟制地区开展了冬种黑麦草对水稻纹枯病越冬病原菌存活力及后作水稻纹枯病发生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冬种黑麦草处理土表越冬菌核在冬春季轮作后,菌核萌发率到第二年5月显著下降至58. 49%,而冬季休闲处理萌发率达80. 0%;冬种黑麦草处理越冬稻兜上菌丝的存活率到5月显著下降至43. 0%,而冬闲田也有一定程度下降,但差异不显著,到第二年5月存活率仍可达68%。可见,冬种黑麦草田无论是越冬菌核萌发率还是越冬稻兜菌丝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冬闲田。在后作水稻纹枯病发生方面,冬种黑麦草田发病初期,稻纹枯病病株率及病情指数分别比冬闲田低3. 60%和1. 25;水稻生长发育后期,冬种黑麦草田稻纹枯病病株率及病情指数与冬闲田差异程度增加,分别比冬闲田低24. 17%和6. 42。上述研究表明,冬种黑麦草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越冬菌核的萌发率及残留于稻兜的菌丝体存活率,有效减轻后作水稻纹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应用效益初探(案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系统(简称IRR系统)在广东省产生了显著的效益。黑麦草作为饲料的应用范围包括了奶牛、奶水牛、肉牛、奶山羊、肉(毛)用兔、实验用兔、猪、鸵鸟、鹅、草鱼等,目前最常见的系统有“稻—草—牛”、“稻—草—鱼”和“稻—草—鹅”。因此,IRR系统为发展大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改善了区域农业生产结构,促进了“三元结构农业”和节粮型畜牧业的发展。IRR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以及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其经济效益因不同的应用系统而异,一般情况下一个冬季的产出在1.5万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研究“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简称IRR)系统的适用种质及其在稻底撒播条件下的生产力,应用8个日本引进的意大利黑麦草(简称IRG)品种以及1个从江西省引进的当地农家品种,在稻底撒播和板田条播条件下进行了栽培试验(总施氮300kg/hm^2)。8个引进品种是樱早生(极早熟,浅根系),早生丰,早生青叶,立早生,妙奇青叶(均为早熟),普通种(中熟),双春(晚熟)和艾思(晚熟),试验结果表明,1  相似文献   

7.
应用从日本引进的5个意大利黑麦草品种(极早熟:樱早生,早熟:早生丰,早生青叶,中熟,普通种,晚熟:双春),在我国南亚热带冬床水男粗放条件(免耕,总施氮150kg/hm^2)下进行栽培试验的结果表明:1)中,早熟品种在粗放条件下的干物质产量并不亚于在集约条件下的产量,说明IRR系统是可以在粗放条件下高效运作的,2)晚熟品种不宜在粗放条件下的IRR系统中应用;3)根系的强弱通过粗放条件下干旱胁迫的放大  相似文献   

8.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模式既是传统农业的重要措施和精华所在,也是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模式研究进展和云南省的相关研究现状,提出今后“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模式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模式既是传统农业的重要措施和精华所在,也是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模式研究进展和云南省的相关研究现状,提出今后“黑麦草-水稻”草田轮作模式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稻田冬种黑麦草对后作水稻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探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采用野外栽培和室内分析相组合的方法,对水田冬种黑麦草后水稻的生长发育以及土壤理化,生物性状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旨在进一步确证冬种黑麦草对后作水稻的增产效应并初步探讨这一效应产生的机理,结果表明,冬种黑麦草使后作水稻除千粒重以外的各生长发育性状和产量性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总生物量、地上部生物量、地下部生物量、叶面积指数,有效分蘖数,成穗率和结实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4%、21.1%,6.9%  相似文献   

11.
利用4年苏丹草与黑麦草轮作种植定位试验研究氮肥用量对饲草产量、饲草氮碳积累及土壤全氮、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4个年度的饲草总产量也随之增加,与N0处理(不施氮肥)相比,N1处理(两季共施N 337.5 kg/hm2)分别增加243.5%,234.0%,153.6%和127.0%,N2处理(两季共施N 675 kg/hm2)分别增加313.1%,339.9%,231.7%和222.8%。增施氮肥可以促进饲草的N、C积累,N1、N2处理的总N、C积累分别比N0处理增加134.7%,261.9%与110.2%,181.5%。轮作体系下,随着苏丹草、黑麦草不断种植,N1、N2处理的土壤全氮均上升,且显著正相关,而N0处理基本稳定;N0、N1、N2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均上升,且显著正相关;与种植前相比,N1、N2处理的土壤C/N变化不大,而N0处理的土壤C/N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2.
微量元素对黑麦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苏加义  赵红梅 《草业科学》2008,25(10):66-69
在N、P、K肥料的基础上,采用Fe、Cu、Zn、Mn、B、Mo 6种微肥对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进行叶面喷施,研究不同用量对黑麦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表明:喷施Fe 0.05%、Cu 0.07%、Zn 0.40%、Mn 0.10%、B 0.60% 和Mo 0.20%与对照组相比增产差异显著(P<0.05)。适度的Fe、Cu、Mn、B和Mo能提高黑麦草的粗蛋白、粗纤维和粗灰分含量,粗蛋白提高3.72%~6.67%,无氮浸出物含量呈降低趋势,喷施Zn肥降低了粗蛋白含量,喷施B肥提高了粗脂肪含量。黑麦草中Cu、B、Mo的含量随喷肥量的提高而增加,喷施Cu 0.1%、B 1%和Mo 0.3%时,黑麦草中的含量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喷施Zn 0.40%、Mn 0.1%、Fe 0.05%时牧草中相应的微量元素最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2005-2006年湖南双季稻区,6种不同土质的稻田土壤在晚稻收获后免耕种植黑麦草,其生产性能和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变化。结果表明,6种土壤都比较适宜冬季黑麦草生产,黑麦草总干物质产量河沙泥田(11.3)>紫泥田(11.1)>灰泥田(10.6)>麻沙泥(10.5)>红泥田(9.75)>黄泥田(9.64 t/hm2)。粗蛋白含量为12%~15%,黑麦草全年粗蛋白质总产量在河沙泥田最高,为1.53 t/hm2,各处理黑麦草可消化干物质采食量均大于60%,各处理黑麦草的相对饲用价值均明显大于100%。6种土壤冬季种植黑麦草后,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和土壤微生物量氮(SMBN)变化为,除灰泥田外,冬种黑麦草处理均大于冬闲田,其中在河沙泥田增加的最高。稻田冬种黑麦草不仅能产生大量的优质牧草,对改善稻田土壤生态环境,提高稻田耕地质量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土壤理化性状是农业生产潜力的重要指标,不同耕作制度对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和数量及土壤肥力的变化有一定影响。为解决我国南方农区冬闲田的有效利用,采用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水稻(Oryza sativa)轮作技术,研究稻田冬种多花黑麦草对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冬闲/水稻对照区相比,多花黑麦草/水稻处理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8.50%,全氮含量增加了8.22%,全磷含量增加了7.58%,全钾含量增加了14.96%;与冬闲/水稻对照区相比,多花黑麦草/水稻处理区土壤中细菌菌群数量增加了13.03%,放线菌菌群数量增加了3.22%,真菌菌群数量增加了4.16%。可见在南方冬闲田种植多花黑麦草不仅能为农区养殖业提供大量饲草,还能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土壤养分,为后作水稻生长发育提供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以‘红颜’草莓为供试材料,设‘大豆轮作’、‘石灰氮消毒’、‘太阳能消毒’3个处理,研究大豆轮作对后茬草莓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石灰氮消毒’和‘太阳能消毒’相比,‘大豆轮作’对后茬草莓的显蕾期、始花期、盛花期、果实始熟期等有一定推迟作用,能提高后茬草莓的存活率、降低白粉病病果率、灰霉病病果率,对草莓植株高度和植株冠径有促进作用,能提高后茬草莓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维C含量等品质性状,在产量表现上‘大豆轮作’与‘石灰氮消毒’相当、显著高于‘太阳能消毒’。  相似文献   

16.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盐池”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 cv.Yanchi)与“邦德”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zdtiflorum vc.Abundant)轮作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饲草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处理中(NPKN450kg/hm^2、P2O5 180kg/hm^2、K2O300kg/hm^2)的饲草鲜草产量在各处理中最高,两季合计达162.7t/hm^2;其中苏丹草鲜草产量为102.3t/hm^2,分别比不施肥(CK)、不施氮(PK)、不施磷(NK)和不施钾(NP)处理增产352.7%、356.7%、28.2%和13.9%;黑麦草鲜草产量为60.4t/hm^2,分别比CK、PK、NK和NP处理增产344.1%、255.3%、24.8%和25.3%。配施NPK处理,全生育期饲草干物质目均积累量为65.2kg/hm^2,分别比CK、PK、NK和NP处理高215.0%、197.5%、22.00.4和9.6%,苏丹草与黑麦草的干物质日均积累量分别为104.5kg/hm^2和36.9kg/hm^2。氮磷钾配施显著促进饲草的养分积累,全生育期的饲草N、P2O5和K2O积累量分别为500kg/hm^2、210kg/hm^2和1196kg/hm^2,同时,N、P2O5和K2O日均积累量分别为1.37kg/hm^2、0.58kg/hm^2和3.29kg/hm^2^2;其中苏丹草的日均积累量分别为2.12kg/hm^2、0.79kg/hm^2和4.16kg/hm^2;黑麦草的日均积累量分别为0.84kg/hm^2,0.43kg/hm^2和2.66kg/hm^2。  相似文献   

17.
水田冬种意大利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am.)是近年来形成的冬闲田生产利用模式,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增加复种指数,生产大量的优质青饲料,缓解南方农区冬季青饲料紧缺问题,而且可以改善稻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生态群落,增加天敌昆虫的多样性,抑制农田杂草数量及其种子库,从而促进后作水稻的生长发育,增加其产量。随着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南方地区意大利黑麦草的栽培管理技术也日臻成熟。本文从黑麦草品种的选择、播种方法、水肥管理、刈割利用,以及对土壤和后作水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旨在为意大利黑麦草在南方冬闲田种植技术的全面推广及黑麦草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更为系统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黄土高原高糖黑麦草(Lolium perenne)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等指标及产草量与其生长时间、株高、分蘖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结合预测模型的方法,利用生长时间、株高、分蘖对高糖黑麦草在模拟轮牧和收获干草两种利用方式下的牧草产量及品质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收获干草的Aberavon、Aberstar、Premium和Abermagic黑麦草生长时间、株高和分蘖均与各营养指标显著相关(P0.05);模拟轮牧的Aberavon、Aberstar、Premium和Abermagic黑麦草株高与各营养指标均不相关(P0.05),生长时间、分蘖与粗蛋白、粗灰分之外的其它品质指标均显著相关(P0.05)。利用生长时间、株高、分蘖对4个黑麦草品种的产草量和饲用成分建立一元回归预测和多元回归预测模型,经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预测结果准确度均较高,可为高糖黑麦草在黄土高原栽培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冬种黑麦草最终割草时间对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对冬种黑麦草最终刈割时间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设计的4种时间间隔中,间隔15d的处理最为理想,对早稻的分蘖,生长高度,有效分蘖,穗长,千粒重和产量等性状在该处理条件下表现最佳,因此,建议IRR系统中黑麦草和早稻前后作采用15d的间隔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