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明确绿盲蝽越冬卵在鲁西棉区的分布,系统调查了棉田周边林木、杂草及棉花秸秆。结果表明:绿盲蝽越冬卵在鲁西棉区主要分布在棉田周边的林木上,其中杨树是绿盲蝽产越冬卵的主要场所,杨树上越冬卵量占越冬总卵量的90.91%;蚱蝉产卵形成的缝隙是绿盲蝽在杨树上产越冬卵的主要部位,其越冬卵量占杨树上总卵量的69.70%;杨树上越冬卵量与距棉田的距离呈负相关,紧靠棉田、距棉田10、20、50 m处杨树上绿盲蝽越冬卵量分别占杨树上总卵量的42.51%、26.36%、19.77%和11.36%。  相似文献   

2.
根据绿盲蝽在4种棉花上的实验测定的种群生命表指标综合评价认为:Bt棉在供试的4种棉花中最适合于绿盲蝽种群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在WSA基因棉上的各项参数均较低,非常不适合绿盲蝽的生长发育,而常规棉上的各项参数居于中间,转外源凝集素基因棉花WSA基因棉对绿盲蝽有一定的抗生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1发生规律绿盲蝽是棉盲蝽种类中危害棉花比较重的优势种群,在我国南北棉区均有发生。绿盲蝽个头较小,成虫体长只有5.2mm,绿色,行动敏捷活跃,飞翔力强,在黄河流域棉区一年发生5代,长江流域棉区一年可发生6代,产卵期长,田间世代重叠。若虫、成虫都危害棉花,用刺吸口器  相似文献   

4.
自转基因棉种植以来,棉花上的绿盲蝽虫害逐渐猖獗,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本文描述了绿盲蝽的识别特征和为害情况并对现有的防治措施与防治效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就如何综合防治绿盲蝽提出了笔者的一些看法与主张。  相似文献   

5.
2003年7月下旬~8月上旬,整个黄河流域棉田暴发了一种会飞的小绿虫。受害蕾铃布满针刺状小黑点,停止生长,枯黄脱落;被害棉叶破烂不堪;受害棉株上部赘芽丛生。由于这种小绿虫会飞,一喷药就飞起来了,很难将药液喷到它身上,防治效果不理想。棉农认为这种害虫比棉铃虫还厉害。它就是  相似文献   

6.
枣园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及其孵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及其孵化规律,为掌握绿盲蝽卵的防治时间、防治地点以及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选取沧县高川乡朴寺村和盐山县城关镇的纯枣园及苹果-梨-枣混合枣园,调查2类枣园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情况,并将越冬卵带回室内饲养观察其孵化规律。【结果】在纯枣园,绿盲蝽卵的越冬场所主要为夏剪剪口、多年生枣股和其他伤口;在杂草、农作物残留物、1年生枣股以及土壤中未发现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在枣-梨-苹果混合枣园,越冬卵在枣树上分布最多,占总卵量的50.40%,其次为苹果和梨树,越冬卵分别为总卵量的35.29%和14.31%。4月份采集的绿盲蝽越冬卵的孵化率最高,其孵化率达到87%以上,与其他月份采集卵的孵化率有极显著差异;绿盲蝽越冬卵的孵化盛期在4月末至5月初,此时枣芽长度一般为2~3 cm。【结论】绿盲蝽越冬卵主要集中分布在枣树的夏剪剪口和其他伤口,在杂草、农作物残留物1、年生枣股以及土壤中无分布,其孵化盛期在4月末至5月初。  相似文献   

7.
棉花绿盲蝽在东营地区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绿盲蝽在东营地区危害加重的主要原因是棉花与冬枣间作模式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加之抗虫棉大面积种植,农药用量减少,虫口密度进一步增加。调查结果显示,棉花绿盲蝽在东营一年发生5代,前两代危害最重,第1代危害高峰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2代危害高峰在6月中旬,栆棉间作田重于单纯棉田。防治用药以氟虫腈、甲氰菊酯和马拉硫磷防治效果最好,用药后第3天防效分别为97.1%、95.3%和95.0%,用药后第7天防效分别为93.3%、87.3%和86.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生育时期棉花叶片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与绿盲蝽抗性的关系,为深入研究棉花对绿盲蝽的抗性机制及绿盲蝽综合治理技术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以田间初步筛选出的27个对绿盲蝽有不同程度抗性的棉花品种(系)为材料,通过网室抗性鉴定和室内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测定分析,系统研究不同棉花品种(系)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及棉花叶片中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与绿盲蝽抗性的关系。【结果】供试的27个棉花品种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总体偏低,多数品种抗性不明显或没有抗性。供试的大多数棉花品种叶片纤维素含量在苗期最高,其次是花铃期和蕾期;棉花花铃期叶片纤维素含量随着棉花对绿盲蝽的抗性的增强而显著升高,而苗期和蕾期棉花叶片中纤维素含量对绿盲蝽抗性没有显著的影响。木质素含量在苗期、蕾期和花铃期差异不显著(P>0.05);棉花苗期、蕾期和花铃期叶片中木质素含量对其绿盲蝽抗性没有显著的影响。【结论】棉花对绿盲蝽的抗性与花铃期叶片纤维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苗期、蕾期叶片中纤维素含量及苗期、蕾期、花铃期叶片中木质素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棉花营养物质和单宁含量与其对绿盲蝽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系统研究不同棉花品种对绿盲蝽的抗性水平,并在室内测定不同棉花品种不同生育期以及不同组织的蛋白质、可溶性糖和单宁物质的含量,旨在明确棉花体内这些物质与品种抗性的关系。【方法】以12个棉花品种为材料,通过连续2年田间抗性鉴定确定这些棉花品种的抗性水平;然后分别采用Bradford法、蒽酮-硫酸法和香草醛法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不同棉花品种各生育期不同组织蛋白质、可溶性糖和单宁的含量;最后进行12个棉花品种蛋白质、可溶性糖和单宁含量与其对绿盲蝽抗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棉花品种对绿盲蝽抗性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云南黄绒土棉和美中棉为高抗品种(综合抗性指数<1),AH-510、苏联棉、荆7516-1和池州红叶棉为高感品种(综合抗性指数>3)。棉蕾和棉铃中蛋白质含量随着棉花对绿盲蝽抗性的增强而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在苗期顶叶中随着棉花对绿盲蝽抗性的增强而增加,但在棉蕾中随着棉花对绿盲蝽抗性的增强而降低;单宁含量在棉蕾中随着棉花对绿盲蝽抗性的增强而降低,但在铃期顶叶中随着棉花对绿盲蝽抗性的增强而增加。【结论】12个棉花品种中云南黄绒土棉对绿盲蝽抗性最强,池州红叶棉对绿盲蝽抗性最弱。蕾期棉蕾及铃期棉铃中蛋白质含量与其对绿盲蝽抗性存在显著负相关;苗期顶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和其对绿盲蝽抗性呈显著正相关,而蕾期棉蕾中可溶性糖含量和其对绿盲蝽抗性呈显著负相关;蕾期棉蕾中单宁含量和其对绿盲蝽抗性呈显著负相关,而铃期顶叶中单宁含量和其对绿盲蝽抗性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棉花蛋白质含量对绿盲蝽若虫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3种棉花(苏棉9号、中棉29号、鲁棉研15号)的蕾、花、叶分别饲喂绿盲蝽若虫,测定其生长发育参数,同时测定不同棉花上这3种器官的蛋白质含量,并进行品种、器官二因素方差分析与不同因素间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品种间的蛋白质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同一棉花品种上叶与蕾中的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高于花中的蛋白质含量达14.9%以上。不同棉花品种上若虫存活率的高低、发育历期的长短均与其取食器官的蛋白质含量密切相关,叶片、花、蕾上的若虫发育历期和蛋白质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6、0.9586、0.9377,其差异程度达显著水平。不同棉花相同器官饲喂的绿盲蝽种群的存活率变化趋势较为一致。总体来看,绿盲蝽若虫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均与取食棉株部位的蛋白质含量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棉花盲蝽象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为害棉花盲蝽象的主要种类及其发生规律,对棉花不同器官造成为害的症状表现,总结了综合防治盲蝽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光肩星天牛在糖槭上产卵部位的选择及刻槽产卵习性。[方法]通过野外及室内饲养观察,研究了光肩星天牛在糖槭树上产卵部位的选择,并分析了其刻槽产卵习性。[结果]光肩星天牛在糖槭上的产卵处距地面高度与树枝胸径、观察孔(刻槽产卵点)数与树枝胸径、产卵处树皮厚度与树枝胸径呈线性相关。光肩星天牛在糖槭上的刻槽产卵习性主要分为产卵部位选择、咬槽、产卵、封槽4个阶段,从开始咬槽至封槽结束历时(38.29±16.47)min。[结论]为综合防治危害绿化树种糖槭的光肩星天牛和深入研究光肩星天牛的生殖行为及调节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对比试验方法,系统调查了转基因抗虫棉田内不同种植管理方式插种向日葵对绿盲蝽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向日葵对绿盲蝽具有明显的诱集作用,向日葵施氮肥可以明显提高其对绿盲蝽的诱集能力;棉田插种向日葵能减少棉田绿盲蝽的发生危害;棉田插种向日葵、施氮肥并防治其上绿盲蝽能大大强化棉田仅插种向日葵减少棉田绿盲蝽发生危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6种杀虫剂对绿盲蝽3龄若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防治绿盲蝽的有效药剂,指导田间施药,采用试管药膜法,测定了6种杀虫剂对绿盲蝽3龄若虫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阿维菌素、氟氯氰菊酯、吡虫啉、啶虫脒、螺虫乙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对绿盲蝽3龄若虫的LC50值,药剂处理24 h后,分别为8.19、10.39、19.96、25.30、25.77、28.17 mg/L;药剂处理48 h后,分别为3.64、5.86、10.39、17.57、15.93、12.21 mg/L。可见,阿维菌素对绿盲蝽毒力最高,氟氯氰菊酯次之,吡虫啉、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和螺虫乙酯毒力较低。  相似文献   

15.
冬枣绿盲蝽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绿盲蝽已成为我国冬枣的主要害虫。其刺吸冬枣幼嫩部分的汁液进行危害,造成花芽分化不良,落蕾落花,叶片穿孔,枣果畸形脱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绿盲蝽的分布、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分析了其成灾原因。针对目前绿盲蝽发生的特点以及防治中的问题,介绍了冬枣园绿盲蝽无公害化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小麦、苜蓿秸秆浸提液对棉花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缓解新疆棉花长期连作障碍,小麦和苜蓿与棉花合理轮作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小麦、苜蓿浸提液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苜蓿秸秆水浸提液对棉花种子的萌发表现出一定的化感效应,低质量浓度(10g/L)的小麦浸提液可促进棉花幼苗生长,根系活力、超氧化物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化感指数分别为0.22、0.12、0.22,高质量浓度浸提液均表现为抑制作用;苜蓿秸秆浸提液处理抑制了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且抑制效应随着浸提液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加;随小麦、苜蓿秸秆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升高棉花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分别由5.4、8.45μmol/g上升到10.16、13.06μmol/g,高质量浓度浸提液可破坏幼叶的生物膜系统,导致细胞内含物外泄,破坏抗氧化保护酶系统,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不断升高,加速植物的衰老。综合来看,苜蓿水浸提液对棉花的抑制作用大于小麦浸提液。  相似文献   

17.
盲蝽目前在棉田为害十分猖獗,通过研究盲蝽的生活习性、寄主植物和为害特点,并结合我国目前棉花生产的现状和盲蝽对棉田为害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棉田盲蝽为害日益严重的成因,初步得出由于防治效果欠佳,抗性迅速增加;种植结构调整,寄主植物增多;种植密度增加,生存环境优化等客观原因以外,认为目前种植的转Bt基因抗虫棉改变了盲蝽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并且可能由于转Bt基因的缘故使得棉花的生理代谢发生改变,使得转Bt基因抗虫棉对盲蝽具有更强的诱惑力。  相似文献   

18.
棉田绿盲蝽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天津地区棉花重要害虫——绿盲蝽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和主要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前期克隆了绿盲蝽水溶性海藻糖酶(ALTre-1)基因的基础上,以获得具有酶活性的重组蛋白,明确酶促反应的最佳pH值及最适温度,为绿盲蝽海藻糖酶分子调控机制及其抑制剂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含有绿盲蝽ALTre-1基因的T载体经Nde I和Not I双酶切,构建ALTre-1基因原核表达载体(pET28a-ALTre-1),表达载体经诱导表达和蛋白纯化,获得ALTre-1功能区纯化蛋白。在蛋白浓度为0.3 mg•mL-1的条件下,以海藻糖为底物,对纯化得到的重组Tre-1蛋白进行活性检测,确定其酶促反应的最佳pH值和最佳温度。【结果】ALTre-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BL21中能够高效表达,纯化获得的重组蛋白在试验条件下有较高的海藻糖酶水解活性((184.83±13.39)nmol•μg-1•min-1)。重组ALTre-1蛋白活性最适pH值为7.0(酶活性为(202.04±13.76)nmol•μg-1•min-1),表明重组ALTre-1蛋白是1个在中性环境中具有最佳活性的海藻糖酶,同时重组ALTre-1蛋白酶活性最适温度为55℃(酶活性为(228.59±4.62)nmol•μg-1•min-1)。【结论】本研究克隆得到了ALTre-1全长基因,获得了具有海藻糖酶活的重组蛋白,该重组蛋白在pH 7.0、温度55℃条件下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