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田间调查与研究,发现了吉林省玉米育种材料田中的几种重要的玉米病害。文中阐述了3类12种玉米病害的发生概况及症状特点,并对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塔额盆地甜菜白粉病的危害状况、田间症状、病原菌及侵染过程、发病条件,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苗期PCR检测玉米丝黑穗病的取样时期及部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份抗病及2份感病玉米自交系为试验材料,模拟玉米丝黑穗病适宜的侵染及田间发病条件,采用室内菌土接种方法培养玉米幼苗,通过PCR检测病原菌侵染率,研究苗期PCR检测抗、感玉米自交系的最佳取样时期和检测部位.结果表明,SSR标记SR3可用于玉米丝黑穗病室内接种鉴定;同一自交系不同的取样时期叶鞘侵染率均显著高于叶片侵染率;感病自交系与抗病自交系三叶期第3叶叶鞘的PCR侵染率差值极显著高于其他取样时期和取样部位,且该期4份自交系的侵染率与田间接种条件下的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为鉴别抗感自交系最佳的取样时期和部位.  相似文献   

4.
玉米种子携带MDMV的检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苗期症状观察、ELISA和回接试验测定了几个玉米品种种子携带玉米矮花叶病毒(MDMV)的情况,并对采自河北承德制种田的玉米品种掖单2号种子带毒部位进行了ELISA检测和侵染活性的生物学测定。结果表明,各部位携带病毒及其侵染活性差异显著。其中种表携带较多的丧失了侵染活性的MDMV;种皮携带病毒的侵染活性较低;胚乳带毒率和其侵染活性均较高;胚不带毒。此外,种子质量不同,其带毒情况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由此证明,种子处理和精选可以作为玉米矮花叶病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河西走廊玉米穗粒腐病侵染规律及发病因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广泉 《玉米科学》2006,14(1):158-160
根据田间调查和病原菌鉴定,明确了河西走廊玉米穗粒病是由8种病原菌复合侵染所致。其中Fusariummoniliforme和F.graminearum共同组成了玉米穗粒腐病的优势菌种。探明了玉米穗粒腐病的发生与品种抗性、环境条件、种植密度、施肥量及虫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玉米茎腐病禾谷镰孢菌的系统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远  杨英娟 《杂粮作物》2005,25(3):204-204
通过对田间玉米自然病株及接种苗的系统分离表明,禾谷镰孢菌难以通过体内系统侵染引起穗腐病;带菌种子可以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引起苗病,因此种子消毒是预防茎腐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玉米茎腐病研究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论述了玉米茎腐病的优势病原菌、发病规律及其防治对策,阐明了玉米茎腐病的侵染机制是腐霉菌在高温条件下主要的初侵染原,而镰刀菌因其超强的定殖能力而进行二次侵染,两种病原菌侵染致病的主要活性物质为糖蛋白毒素。筛选功能菌株研制生防制剂和采取农业综合栽培措施将成为取代化学药剂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串珠镰孢菌(F. moniliforme)既是玉米穗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也是玉米茎腐病的主要致病菌.长期以来,对玉米穗腐病和茎腐病各自的病原学和发生规律均有一定研究,但对两种病害串珠镰孢菌的侵染循环关系,缺乏深入研究,给两种病害的协调防治带来一定困难.本文对两种病害串珠镰孢菌的侵染循环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为两种病害的综合治理、抗源筛选及抗病育种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辽宁东南沿海地区玉米粗缩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辽宁东南沿海地区玉米粗缩病发病日益严重的情况,文章介绍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特点和田间表现症状、传播病毒昆虫灰飞虱的生活习性及玉米粗缩病的发病时间和规律。并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玉米病毒病严重发生情况考察报告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玉米病毒病近年明显回升,1996年在北方部分地区暴发流行。通过赴山东省的实地考察,了解到病毒病对玉米生产的威胁比较大。山东省玉米的病毒病主要是玉米粗缩病,在不同地区、不同田间环境、不同种植方式和播种期,其发生特点和发病程度明显不同。初步分析,在玉米品种不抗病的情况下,目前的种植制度有利于灰飞虱发生和粗缩病毒(MRDV)完成侵染循环,这是玉米粗缩病在一个时期内严重发生的重要原因,而年度间发病程度的差异,则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据此,提出了目前病毒病监测和治理的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