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行距和行向对不同密度玉米群体田间小气候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浚单20"是目前我国种植面积较大的紧凑性高产玉米品种。为充分发挥该品种在安徽种植区域的高产潜力, 开展了种植密度、行距和行向三者相配置的田间试验, 在60 000株·hm-2和67 500株·hm-2两种种植密度下, 研究了不同行距和行向对"浚单20"的田间小气候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行距增大, 玉米群体内部的日均风速和日均光照强度逐渐增大, 累计积温和日均相对湿度则呈下降趋势。在同一种植密度和行距条件下, 东西行向种植比南北行向种植的玉米群体日均风速较大、日均光照强度较高、累计积温较低和日均相对湿度较小, 且产量高。同一种植行向, 不同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条件下, 玉米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其中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 东西行向种植, 行距为50 cm时, 玉米群体结构较为合理, 所形成的田间小气候较有利于"浚单20"的生长发育, 籽粒产量达到10 582.5 kg·hm-2。通过研究阐明了行距、行向和密度三者不同配置所形成的田间小气候与玉米产量形成的关系, 为提高"浚单20"在安徽省的种植水平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对田间小气候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提高玉米对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合理的种植模式,从而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本试验选用中矮杆紧凑型玉米隆平206,在60000株/hm2种植密度下,采用种行株距(50cm×33.35cm,60cm×27.79cm,70cm×23.84cm,80cm×20.84cm)的种植模式,研究其对玉米田间小气候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行距50cm,株距33.35cm时,群体结构较合理,农田小气候中的光照、温度、湿度、风等资源配合较好,各因素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日平均值分别为8571lx、28.1℃、86.6%、0.1038/ms,所形成的田间小气候有利于隆平206的生长和发育,其光合效率最高,干物质积累量最大,单位面积产量也最高,达到8974.5kg/hm2。 相似文献
3.
玉米间作旱稻是一种新开发的种植制度,它有可能成为旱粮地区提高粮食产量的一条新途径.本试验就玉米行距大小,品种不同,侧重光、温、水、气等主要小气候要素的测定,研究其不同处理对间作旱稻产量的影响.结果指出:玉米叶片上举型的品种,适合于间作旱稻;玉米行距2.0米左右比较理想,其行间各种小气候要素互相间协调较好,因而有利于玉米、旱稻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乌蒙山区超高产玉米不同群体的小气候特征与增产潜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黔西乌蒙山区,通过对玉米不同发育期的田间小气候和生长动态的平行观测,探索当地玉米超高产栽培的田间小气候特征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以3638的4900株/(667m^2),毕单4号的4100株/(667m^2),表现最好,田间光、热、水、风及其通量最有利于产量的形成,实际产量最高达631.6-725.6kg(667m^2)。但根据乌蒙山区当年的气候资源估算,生产潜力可达1182-1244kg/(667m^2),增产潜力还非常大。 相似文献
5.
6.
旱地大豆带作少耕栽培的田间小气候及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地区大豆采用带作少耕栽培,垅体增大,减少耕翻次数和地面积减轻土壤水分散失,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14.8%~20.3%。带作穴播垅间距离增加,株行间通风透光良好,株间相对风速增加38.24%~41.65%,二氧化碳浓度增加10.1%,光合强度增加28.03%~59.26%,生育期光能利用率提高9.8%~11.6%,土壤耕层温度提高0.3~0.5℃。光温水条件的改善使大豆落花率减少2. 相似文献
7.
8.
大豆不同密度栽培的小气候效应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不同密度栽培的小气候效应与产量的关系程万银赵力非程吉吉党淑春王丽娟(吉林省农业学校,吉林132100)(吉林市昌邑区政府)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条件试验在吉林省农业学校实习农场试验地进行,试验前茬为玉米,土质为沙壤土,pH值为7;基肥:农家肥... 相似文献
9.
10.
喷施烯效唑对玉米-大豆套作群体株型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中,良好的玉米株型结构是群体高产的基础,为探究烯效唑对套作群体作物株型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以川单418为材料,分别于玉米8叶展(A_1)、10叶展(A_2)、12叶展(A_3)和14叶展(A_4)期用烯效唑喷施叶面,以各时期喷蒸馏水为对照(CK),分析玉米、大豆产量及形态结构等指标。结果表明,烯效唑喷施对玉米株型结构影响显著,在A_1~A_3时期喷药可显著降低玉米株高、穗位高、穗上部高度及穗位叶叶夹角,增加茎粗;喷药处理下大豆顶层透光率和产量均以A_1最高(49.97%,2 093.58kg·hm~(-2)),分别较CK提高60.30%和38.68%;大豆株高随喷施时期呈上升趋势,茎粗、叶面积变化相反;玉米和群体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均以A2最高,分别较CK增产5.91%和11.21%。相关分析、通径分析表明,玉米穗位高、穗上部高度、穗位叶叶面积及穗上位叶叶面积与透光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穗上部高度是影响透光率的重要因素,而大豆茎粗、叶面积与透光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在玉米10叶展期喷施烯效唑,对其作物株型结构调整较合理,可获较佳的群体产量。 相似文献
11.
核麦间作系统小气候效应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KS4000手持气象站和SUNSCAN冠层分析系统,测定了核桃一小麦间作系统的田间小气候,并以单作田小麦为对照,对间作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作田,核麦间作系统明显降低了小麦冠层的风速和温度,增大了小麦冠层的相对湿度,但核麦间作系统也明显降低了小麦冠层顶部入射的光合有效辐射量和冠层截获的光合有效辐射量;核麦间作系统小麦的生物量、穗粒数、穗粒重、收获指数、公顷穗数、千粒重和产量均显著低于单作系统(P〈0.05)。可见,虽然核麦间作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田间小气候,但由于核桃树对小麦遮荫作用较大,光合有效辐射透过率较低,导致了间作小麦产量的显著降低(P〈0.05)。因此,通过对核麦间作复合群体中主要气象因素变化特点的探讨,找出影响小麦生长的主要原因,有利于采取相应的栽培调控措施,优化间作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施肥技术对桔园土壤生态环境和柑桔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柑桔树体对土壤生态环境和营养元素的季节性需求变化特点,综合考虑各营养元素间的平衡、有机养分与无机养分之间的协调、土壤生物和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提出不同因子组合处理,进行了3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生态施肥技术,对桔园土壤生态环境和柑桔产量、品质有明显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N、P、K和速效N、P、K含量,以速效P增幅最大,三年增26.92%~40.0%;除能提高所施用微量元素含量水平外,还提高土壤有效态Fe、Cu含量水平;土壤容重三年降低了0.04 g cm-3~0.10 g cm-3,总孔隙度增加10.4%~16.8%,通气孔隙增加19.9%~30.1%,全容水量增加7.0%~12.1%;有效地改善了柑桔的品质,增加了果实的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Vc含量。 相似文献
13.
以贵州省黔东南州16个气象观测站2005—2007年的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以及海拔高度、播种期作为主要生态气候因子,分析其对准两优527超级交杂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准两优527最适宜在海拔480—750m的地区栽培,尤其是海拔620m上下地带容易获得高产;最适宜播种期为3月28日-4月7日,播种期每推迟10d,产量减少48.2~376.3kg/667m^2;最适宜积温条件为3200—3800℃·d,积温每增加100℃·d,产量减少8.32~140.43kg/667m^2;最适宜降水量条件为460~800mm,降水量每增加或减少100mm,产量减少7.41~338.36kg/667m^2;最适宜光照条件为620~730h,光照少于500h或多于900h,产量降低明显。 相似文献
14.
连年深松和施用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8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耕作方法及有机肥用量对春玉米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连年深松能显著降低10~20 cm和20~30 cm土壤体积质量,施用有机肥30 000 kg/hm~2以上能显著降低10~20 cm土壤体积质量;深松导致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呈下降趋势,碱解氮和速效磷略有增加;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全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幅度与有机肥用量无关;深松和施用有机肥均能显著增加玉米产量,施用有机肥的增产效果好于深松,但其增产速率随有机肥用量增加而降低。连年深松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提高玉米产量的效果好于隔年深松,且在施用有机肥的条件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连续施氮对玉米产量稳定性及其增产潜力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7年的定位试验(2007~2013年),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辽北地区玉米产量稳定性、可持续性及其增产潜力的影响。试验氮肥用量从低到高共设N0(不施氮)、N_1(138 kg hm~(-2))、N_2(241.5 kg hm~(-2))、N_3(345 kg hm~(-2))4个水平。结果表明,施氮可以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在一定范围内产量和产量稳定性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N2处理的产量(平均产量9598.1kg hm~(-2))和增产率(70.7%)最高,年际间变异系数最小,相应的稳定性最高;N_3处理虽然施氮量比N_2处理增加43%,然而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并没有显著提高。根据7年的平均产量研究结果得出肥料-产量效应函数,曲线符合报酬递减率,可知玉米增产潜力为1279.3 kg hm~(-2),由此说明辽北地区的玉米单产还有很大的增产空间。 相似文献
16.
对水稻强化栽培的产量形成特点及其生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在我国南京生态条件下早播水稻因温度偏低 ,强化栽培并非能发挥其分蘖多的优势 ,晚播水稻虽能满足其加快分蘖的温度要求 ,但水稻生育后期热量不足 ,使水稻结实率和粒重受到影响。对马达加斯加和我国南方稻区气象资料气候相似分析表明 ,水稻强化栽培技术适用于我国海南、广西、广东省 (区 )沿海和云贵高原低海拔地区水稻种植。 相似文献
17.
徐存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1995,3(1):72-75
本文对张掖市的地膜玉米采用了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密度、氮、磷三因子对地膜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因子间的配合关系。根据试验资料,建立了三元二次回归产量和经济效益模型,与实际资料拟合好,达到了极显著水准。并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明确了当前生产条件下以高产高效为目标时,各因子适宜用量,明确了三因子在增产增收中的作用是氮肥大于密度,密度大于磷肥。 相似文献
18.
复合菌剂对玉米秸秆的降解及土壤生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还田玉米秸秆降解过程中施加含有植物内生真菌的复合菌剂,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该菌剂对还田秸秆的降解作用,对土壤生态以及后季作物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复合菌剂能够促进玉米秸秆的降解,在前30 d时效果最显著,尤其是木质素的降解,两种复合菌剂处理组木质素降解率分别比市购秸秆腐熟剂高117.36%和242.70%;施用菌剂会显著增加小麦生长早期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增加小麦生长早期土壤微生物数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小麦成熟后土壤中的全氮、全钾、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显著改善小麦生长状况,小麦返青拔节期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收获小麦单株生物量和单株产量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9.
《Communications in Soil Science and Plant Analysis》2012,43(15-16):2131-2147
Abstract Dairy manure increases the yields of dry bean (Phaseolus vulgaris L.) and spring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from eroded, furrow‐irrigated soils and may increase corn (Zea mays L.) silage yield from steeper eroded areas under sprinkler irrigation. In a 2‐year field study in southern Idaho on Portneuf silt loam (coarse silty, mixed, superactive, mesic Durinodic Xeric Haplocalcid), the effects of a one‐time, fall application of 29 or 72 Mg ha?1 of dry manure or 22 or 47 Mg ha?1 of dry compost on subsequent silage yield and nitrogen (N) uptake from previously eroded, sprinkler‐irrigated hill slopes were evaluated. In October 1999, stockpiled or composted dairy manure was disked to a depth of 0.15 m into plots with slopes from 0.8 to 4.4%. After planting field corn in 2000 and 2001, a low‐pressure, six‐span traveling lateral sprinkler system was utilized to apply water at 28 mm h?1 in amounts sufficient to satisfy evapotranspiration to 6.4‐×36.6‐m field plots. Yields in 2000 were 27.5 Mg ha?1, similar among all rates of all amendments and a fertilized control. In 2001, compost applied at oven‐dry rates up to 47 Mg ha?1 increased yield compared to controls. Silage yield in 2001 increased initially then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manure applications. Where compost or manure was applied, regardless of rate, 2‐year average N uptake was 15% greater than controls. Regardless of treatment or year, yields decreased linearly as soil slope increas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