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IS支持下的巴西陆稻IAPAR-9再生稻合理布局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何燕  李政  廖雪萍  孙涵 《中国农业气象》2006,27(4):310-313,334
根据巴西陆稻IAPAR-9生长发育对气候条件的要求,结合其在广西的引种试验结果,分析确定了广西种植巴西陆稻再生稻的气候区划指标;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建立气候区划指标的空间推算模型,并采用GIS技术推算出广西lkm×lkm网格点上的有关气候要素值,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和多层复合方法,对广西的巴西陆稻再生稻进行气候区划,为广西巴西陆稻再生稻的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GIS技术在划分巴西陆稻"IAPAR9"适宜种植区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用贵州多年引种巴西陆稻 (IAPAR9)的试验资料与当地的气候资源进行对比分析 ,找出影响生育的关键气象因子和指标 ,并采用GIS技术推算出贵州不同地理背景下 1km× 1km网格点上的有关气候要素值 ,对巴西陆稻的适宜种植区域进行划分  相似文献   

3.
广西双季引种巴西陆稻IAPAR-9的气候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巴西陆稻IAPAR-9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从气候角度对广西双季引种巴西陆稻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分析得出:在当地气候条件下,广西大部地区不适宜双季引种巴西陆稻;同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建议,为广西推广发展巴西陆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云南热区传统陆稻品种的形态农艺性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热区212份传统陆稻品种的l7项数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热区陆稻表现出丰富的形态和遗传多样性,多样性指数在2.277~2.326之间,变异系数在3.67%~49.24%之间,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相反;通过聚类分析,云南热区陆稻品种被分为三个类群,其中类群Ⅰ为单株产量低的类群,占供试品种的43%,类群Ⅱ为单株产量中的类群,占供试品种的26%,类群Ⅲ为单株产量高的品种类群,占供试品种的3l%。  相似文献   

5.
晚粳稻耐旱突变体的耐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南和杭州两地分别对晚粳稻耐旱突变体G1、原亲本浙粳20及旱稻对照巴西陆稻IAPAR-9进行耐旱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G1旱后再生能力明显强于亲本浙粳20和巴西陆稻IAPAR-9,表现为再生苗发生早,总再生苗数占干旱处理前总分蘖数的比例高。在干旱胁迫育秧处理时,G1最长根长、根茎长比及单苗干鲜重比显著大于亲本浙粳20,其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巴西陆稻IAPAR-9比较,G1最长根长稍短,但根茎长比和单苗干鲜重比明显大。  相似文献   

6.
揭示覆膜与裸地旱种对水、陆稻锰(Mn)素吸收利用的差异。以陆稻中旱3号和水稻武香粳99-8为供试材料,以传统淹水种植方式为对照,设置覆膜和裸地2种旱种方式,研究了覆膜旱种和裸地旱种对Mn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陆稻中旱3号覆膜旱种的产量较对照显著降低9.0%,而水稻覆膜旱种的产量较对照无显著差异,陆稻和水稻裸地旱种的产量分别较水种显著降低11.7%和8.0%。旱种使稻株的含Mn量、稻米中的含Mn量和Mn素累积量均减少,而Mn素物质生产效率、Mn素籽粒生产效率和Mn素收获指数均增加,旱种还使Mn素在稻株穗部分配比例增加,在叶片和茎鞘中的分配比例表现不一。与武香粳99-8相比,中旱3号生育后期稻株含Mn量提高13.1%~20.6%,Mn素累积量较少5.2%~9.6%,Mn素物质生产效率和Mn素籽粒生产效率降低,Mn素收获指数增加。水种时中旱3号稻米中Mn含量明显低于武香粳99-8,而旱种时则表现相反。表明旱种稻株对Mn素吸收利用因种植方式和品种类型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
不同时期施锌对旱稻籽粒锌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不同时期施锌肥对旱稻籽粒锌积累的影响,在田间条件下对两个旱稻供试品种(巴西陆稻和旱稻502)进行不同时期施锌肥(100 kg/hm~2 ZnSO_4·7H_2O)处理(基施或花前7 d土壤追施),收获期对旱稻各器官锌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未施锌)和基施锌肥相比,花前7 d追施锌肥能显著增加地上部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施锌肥两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旱稻地上部锌积累量.与基施锌肥相比,花前7 d施锌肥更能增加旱稻糙米中锌的含量,但在巴西陆稻上两种施锌方法对籽粒产量的增加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干旱逆境下不同品种水稻叶片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通过聚乙二醇 (PEG)模拟水稻短期干旱胁迫研究表明 ,干旱胁迫条件下 4个水、陆稻品种叶片中可溶性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如游离氨基酸总量 (TFA)、脯氨酸 (Pro)和可溶性糖 (SS)含量及Pro/TFA比值变化上具有种间一致性 ,均呈显著上升趋势 ,且巴西陆稻的变化较为明显 ;可溶性渗透调节物质适宜作为水稻抗旱能力筛选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土壤条件对陆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采用“三维坐标容器法”,研究了三种土壤条件对陆稻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条件下,根系入土深度均在 60 cm左右。2.不同土壤类型中,根系体积(V)、总表面积(St)、活跃表面积(Sa)、长度(L)、干重(Wd)、密度(D)随入土深度的增加而减少,Sa/St大致在同一水平;潮砂土以上层粗根为多,生长居中:红壤土以下层细根为多,生长最好;水稻土最差。3 不同地下水位中,L、Wd、V、D随入土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且在不同垂直土层中的分布,均为水层深6cm(A处理)>水层深4cm(B处理)>水层深2cm(C处理),但 A处理在 30~50 cm处有较大的回升,即深层(30~60cm)根细、多;A、B处理的St、Sa有升有降,但三种处理的Sa/St均随垂直深度增加而增加。4.不论何种土壤温度,V、L、D、Wd、St、Sa随着入土深度的增加、土温的升高和生育期内土壤积温的减少而明显减少;在不同垂直土层中,5月8日播种(b)、6月8日播种(c)间V无明显差异,与4月8日播种(a)有较大差别:a、b间Wd无明显差异,但与c有较大差别;Sa/St随入土深度的增加、土温的日益升高、生育期内土壤积温的减少而增强,且处理a相似文献   

10.
锌肥对旱稻苗期锌吸收分配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旱稻锌吸收分配的规律,本试验通过对两个早稻供试品种(旱稻502和巴两陆稻)进行不同供锌水平(0.0、0.1、0.5、2.5、5.0、10.0mg/kg)处理的盆栽试验,研究了锌肥供给水平对旱稻锌吸收分配和千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锌用量范围内,随着施锌量的增加,供试品种地上部于物重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在Zn 5.0mg/kg水平下,早稻502和巴西陆稻地上部生物量达到最大值。但过多锌肥对旱稻生长有抑制作用。在外界锌源充足条件下,早稻对锌的吸收积累表现为奢侈吸收,多余的锌分配主要贮存在叶鞘中。从总体上看,根和叶鞘中的锌含量明显比叶片中的高,并且随着锌肥供给水平的增加,根和叶鞘中的锌含量上升显著,而叶片锌含量则增加相对缓慢。  相似文献   

11.
陆稻“秦爱”,在北京,天津地区多作麦茬种植,为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对陆稻“秦爱”、“冀粳7号”进行了分期播种对比试验。由于各播期所受光温条件的差异,使粒重随播期而发生变化。“秦爱”的最佳播期比麦茬种植要提早10~20天。为此,建议“秦爱”在作麦茬种植时,应安排在早熟麦地块,尽量提早播种期。  相似文献   

12.
1994年在深圳农科中心花卉大棚中的巴西铁、文心兰和火鹤植株上,发现国内外尚未报道的细菌病害;巴西铁叶枯病,文心兰心腐病和火鹤叶枯病。病原细菌的主要细菌学性状试验结果表明,巴西铁叶枯病菌为菠萝欧氏杆菌(ErwiniaananasSerrano)的一个菌株,文心兰心腐病和火鹤叶枯病均为兰欧氏杆菌[E.cypripedii(Hori)Bergeyetal.]的菌株之一。  相似文献   

13.
粳稻耐旱突变体的诱发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60Coγ射线200Gy辐照处理晚粳稻品种“浙粳20”纯系干种子,在其后代发现2个粳稻耐旱突变体G1和G2。经(生殖生长期)海南和杭州(营养生长期)耐旱性鉴定,2个突变体耐旱性明显优于原亲本“浙粳20”,也优于巴西陆稻“IAPAR-9”。普通灌溉栽培条件下的农艺性状测试表明,2个突变体对水陆环境具有较好的双重适应性。G1综合性状优良,可直接应用于生产,G2产量偏低,可作为新的优质耐旱种质利用。  相似文献   

14.
<正>早稻是越南山区最主要的农作物,种植而积400000hm~2,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山区丘陵区的坡地、南部高原区和南部地区的东部.  相似文献   

15.
在室内常温、静水条件下 ,采用换水生物试验法 ,以杀毙灵对巴西鲷、建鲤、白鲢三种鱼苗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 :杀毙灵对巴西鲷、建鲤、白鲢的安全浓度 ( m L/m3)分别为 0 .0 0 2 6、0 .0 0 36、0 .0 0 4 4。96h鱼苗对杀毙灵的耐受能力为 :白鲢 >建鲤 >巴西鲷。  相似文献   

16.
《农业信息探索》2010,(3):41-41
2010年度,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等南美各大豆主产国种植面积普遍大幅增长,厄尔尼诺天气给巴西中西部以及阿根廷大豆产区带来了充足的降雨,使大豆单产又大幅提高,南美大豆丰产已成定局。根据预计,巴西大豆产量将达到创纪录的6400万~6700万t,  相似文献   

17.
应用 “416- A”最优混合设计, 对巴西旱稻进行试验研究, 建立以巴西旱稻产量为目标函数, 以种植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为决策变量的高产栽培数学模型, 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分段寻优, 获得巴西 旱稻高、中、低优化栽培方案。1998年在广西大化县进行了巴西旱稻示范101.6hm 2 ,平均产量为3 813.0 kg/hm 2; 验证6.0 hm 2 , 平均产量为4 752.0 kg/hm 2 。而水稻常规栽培产量仅有3 550.5 kg/hm 2 。因此, 每公顷巴西旱稻比常规习惯栽培的水稻增产262.5~1 201.5 kg, 增幅7.4% ~33.8% 。每公顷增加纯收入253.5~504.0 元。  相似文献   

18.
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硒镧添加栽培的巴西蘑菇子实体中17种氨基酸含量与重金属镉含量的关系,旨在为今后低镉巴西蘑菇的栽培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硒镧复合作用下巴西蘑菇子实体中的17种氨基酸中,组氨酸含量与重金属镉含量的关联度最大,为0.79。关联度越大,相似程度就越高,说明硒镧复合作用下巴西蘑菇子实体中17种氨基酸中组氨酸含量与重金属镉含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苏氨酸含量与重镉含量的关联度,第三是胱氨酸含量与重金属镉含量的关联度,最小是甲硫氨酸含量与金属镉含量的关联度。各处理的关联度及排序为B4〉B3〉B1〉Bo〉B2,其中B4处理的关联度最大,为0.87,B2处理的关联度最小,为0.56,说明硒镧浓度对巴西蘑菇子实体镉含量与各氨基酸含量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广西昭平县巴西蘑菇产业发展现状、有利条件和巴西蘑菇生长发育条件,分析了巴西蘑菇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巴西香蕉幼苗为试材,设置7个水平土壤含水量处理,分别为100%~91%、90%~81%、80%~71%、70%~61%、60%~51%、50%~41%和40%~0,测定叶片相对含水量、组织含水量、自由水、束缚水含量、质膜透性和根系活力。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叶片相对含水量、组织含水量、自由水含量和根系活力均随土壤相对含水量的下降而减少;而水分饱和亏缺、束缚水含量和质膜透性则随土壤相对含水量的下降而升高。综合不同处理下巴西香蕉幼苗水分状况、质膜透性和根系活力可知,香蕉幼苗生长最适宜的土壤水分含量是田间持水量的71%~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