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怀柔县是北京市板栗生产第一大县,产量占全市总产的近60%。1999年,在遭受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很多板栗产区都大减产,但怀柔的板栗却比1998年增产24.7%,总产量达到550万公斤,总收入超过7500万元。全县从事板栗生产的1.6万户,4.8万人,户均板栗344公斤,收入4812.5元,人均板栗115公斤,收入1604.1元。户均及人均板栗收入分别比1998年增加1090.5元和364.46元。全县板栗收入5万元以上的6户,3万元以上的45户,1万元以上的5876户,板栗收入占农民总收入85.7…  相似文献   

2.
容县县底乡党委、政府引导农民积极开发荒山种植玉桂,目前,全乡玉桂总面积已达5.7万亩,人均1.1亩,今年,已有2.8万亩投产,到6月上旬,全乡桂皮、桂叶已收获完毕,共收干桂皮175万公斤,干桂叶200万公斤,总收入2340万元,人均450元。其中,今年全乡玉桂收入超万元的有162户,最高的一户达5.6万元。  相似文献   

3.
今春,一场罕见的霜冻,使容县大多数龙眼树枝枯叶落,很少开花结果,全县龙眼比去年减产七成以上。然而,中外合资的容县程锦大乌圆龙眼有限公司于1990年种下的646株大乌圆龙眼树,却有214株果满枝头,挂果最多的单株产果36公斤,少的也有6公斤,总产量达2300多公斤,以平均每公斤30元计,共收入6.9万元。加上今春出售该公司自己培育的1万多株大乌圆龙眼苗,公司总收入已达13万多  相似文献   

4.
桃生产第一大县──北京市平谷县在去年遭受特大旱灾的情况下,大桃总产量达到1.82亿斤,占全市桃产量的53%,总收入1.46亿元,分别比去年增加119.4万斤和2000万元(15.9%)。山区、半山区3万户以大桃为主的果树承包户,户均大桃收入5100元,比1998年增收700元。大桃收入万元户达8200户,比去年增加了1100户,其中3万元以上150户。独乐河镇独乐河村农民张保承包10亩河滩地种植晚熟桃,收入达17.5万元;熊尔寨乡熊尔寨村刘玉忠承包了1.5亩地种植优质晚熟桃八月脆,总收入4.3万…  相似文献   

5.
华宁县柑桔总的特点是特早熟,无核,酸甜适度,味浓汁多等,被专家称为“柑桔中的上品”。1989年被农业部评为优质水果产品。1990年为支持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宣传云南产品,华宁县捐赠5吨柑桔给亚运会。1990年9月3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又专门购买了两吨华宁柑桔,用于当晚的国庆招待会。华宁县东南部的南盘江、曲江河谷沿岸的盘溪、华溪、禄丰和通红甸等乡镇,由于气候干热,雨量适中,适宜于柑桔的生长。该县从1983年引种柑桔以来,到1990年已发展到16700亩,产果4000多吨。  相似文献   

6.
宁明县那楠乡,以盛产八角闻名遐迩,享有“八角之乡”的美称。今年,全乡八角面积已达6667公顷,620多万株,人均有八角树300多株。1991年全乡八角收入达368万元,占社会总收入的32%,农民人均收入单八角一项就增收了221.6元。那楠乡地处边远山区,海拔高,气温低,素有“小东北”之称,气候非常适宜八角生产,历史上群众有种植八角的习惯。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和统一规  相似文献   

7.
平顺县阳高公社南庄大队,地处漳河东岸,气候较温暖,适宜花椒树生长。这个大队共178户,684口人,耕种着553亩土地,人均只有8分耕地。由于他们认真落实“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以花椒为主的林业生产,共栽培花椒树5万余株,使花椒成了该大队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据1977年统计,全大队总收入97,130元,花椒收入达46,000元,占总收入的47.4%。他们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一套花椒管理技术经验,经初步整理,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宜良早板栗     
宜良县位于滇中高原,出于位置偏南,海拔较低,大部山区和丘陵,多为酸性红壤,适合板栗的生长。老产区狗街龙山乡骆家村的早板栗,已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仅100—300年生的大树就有1100多株,大都生长旺盛,结实累累,一般单产70—100公斤,高产的一棵有150多年,年产165公斤。这个村近年又已种植了6500多株,800余亩,人均板栗树4.1棵,产70—80公斤,收入62.9元,有的育苗户收入达1000元以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大力发展了早板栗,面积达29334亩、5866棵,产量达到了  相似文献   

9.
苍梧县乡村林场是在农业合作化以后,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巩固和完善起来的。到1990年底,全县共有乡村林场284个(不包括1989~1990年新飞播的14个乡所办的林场),林场专业人员1025人,经营总面积达4万公顷(60万亩),其中,有林面积2.95万公顷(44.21万亩),森林蓄积量209万立方米,分别占全县有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的13.9%和31.5%。1988年至1990年,全县乡村林场总收入1151.27万元,其中木材收入921.93万元,林  相似文献   

10.
皮山县始终坚持把发展林果业作为农牧民脱贫致富的远期目标大力实施,并把林果园艺业的大发展作为当年增加农牧民收入新的途径咬住不放,目前,经济林面积已经超过1.4万公顷,广大群众已从这些“摇钱树”上得到了实惠。石榴让皮亚勒玛乡脱贫了石榴主产区皮亚勒玛乡认准石榴产业,靠石榴产业脱贫致富。近年来,该乡仅靠种植石榴脱贫的就有523户,共2082人,依靠石榴致富的有351户,共1452人。目前,全乡依靠石榴产业已完全摆脱了贫困,石榴产业已成为该乡农牧民绿色银行和增收的支柱优势经济。截止2001年底,该乡已建成石榴基地1200公顷,挂果面积达667公顷。当年生产“皮亚曼”石榴800吨,石榴产值达600万元,占全乡总产值的50%。全乡人均收入1856元,其中石榴收入1026万元。2001年,该乡兰干库勒村仅石榴一项就实现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上,占到该村人均纯收入1880元的50%还多,在各业总收入中所占份额最高。该村的农民吾布力卡斯木依靠石榴产业搞营销,5年挣了40万元。今年,他们家花了22万元新盖了一套300多平方米的平房,房子的装修在全县也是数得上的。同村的农民胡冬白地吐送,是皮山县远近有名的富裕户。2000年,他卖石榴...  相似文献   

11.
在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及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哲里木盟各国营林场(苗圃)加强管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稳妥地发展多种经营生产,1990年总收入达2680万元(其中集体612万元、个人2068万元),占全盟林业总收入的30.8%,实现利税986万元,安置就业2395人,场、圃人均纯收入达840元,实现了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促进了林业生产的发展。他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2.
杨家沟村,位于陕西韩成市北60km处的高祖山下,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101户,391口人,94.47hm~2耕地,133.33hm~2荒山荒坡。截止1997年春,已建成花椒园46.67hm~2,零星栽植花椒树9万株,人均409株,1996年仅花椒一项收入达135万元,人均3452元。花椒生产走上了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营销的良性轨道。 1.规模化经营 从1986年开始至1992年,经过连续7年的绿山富民活动,使全村  相似文献   

13.
<正> “七·五”期间,云南垦区的柑桔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现已成为部份农场的主要经济来源。在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了进一步提高柑桔生产水平,现将垦区柑桔生产情况和今后发展的意见汇报如下: 一、柑桔生产现状 1984年全垦区柑桔种植面积为4919亩,1990年发展到了11364亩,增长了1.3倍。柑桔产量1984年为283吨,1990年达1697.93吨,总产值达237.71万元(平均  相似文献   

14.
1 核桃生产的现状1.1 基本情况左权县位于太行山区 ,是我省核桃生产重点基地县之一。该县核桃资源丰富 ,栽培历史悠久 ,栽培面积大 ,产量高 ,销路广 ,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全县种植面积 0 .86万 hm2 、总株数 12 0多万株 ,其中挂果树4 0万株、幼龄树 80万株。左权县约有 90 %以上的核桃园 ,是在 2 0世纪 5 0年代~ 70年代以实生苗定植建立起来的。随着林业科技的不断发展、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推广 ,左权县核桃产业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 0 0 0年全县核桃总产量达 4 0 0万 kg,总收入 2 80 0万元 ,农民人均收入 2 0 0元。核桃生产已成为左…  相似文献   

15.
宁蒗彝族自治县的“三、三、五”工程是在“六五”计划后期,在农业区划的基础上,经过调查研究、综合论证后确立的一项具有战略性的经济林果开发工程。这项工作以发展3万亩梅子、3万亩花椒、5万亩苹果而得名。这项工程从1984年开始实施,到目前为止,已种植花椒3万亩,梅子3.46万亩,苹果4.5万亩。这些果木大多数已进入初果期,1992年,全县苹果产量达100万公斤,收入近100万元;干花椒产量1.5万公斤,收入24万元;梅子产量9万公斤,收入14万元。山区农民从发展林果业中得到实惠,其中收入达到百元以上的农户有2000多户,千元以上的农户有400多户,万元以上的农户有2户。如今“三、三、五”工程已成为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骨干项目和龙头产业。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淮滨县王岗乡毛庄村围绕行洪滩地作文章,一手抓林业,一手抓药材,取得显著成效。现今,全村共有各类树木26.4万株,人均116株。猫爪草等中药材已发展到462亩,仅此一项,全村总收入达114万元,户均收入上万元的  相似文献   

17.
栾川县赤土店乡小寨沟,沟壑纵横,40户人家,170多口人,人均土地面积不足4分。前几年,山民们吃粮靠救济,花钱靠贷款,日子过得相当紧。1983年开始,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房前屋后、山坡地头,大力种植樱桃树,现在,他们已种植五千多株。去年,山民们收获樱桃3万斤,收入3万元,人均收入230元。今年,樱桃又获丰收,出售4万斤,价值4万元,户均收入上千元。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小寨沟年产樱桃10万斤,价值10万元。  相似文献   

18.
广西容县将玉桂皮加工成桂板或桂砖,然后蒸煮成桂油销往欧美、日本和东南亚市场。至6月6日,全县已外销经过深加工的桂皮7600多吨,桂油3.5万公斤,总收入6220万元人民币,桂农人均414元,出口创汇1100多万美元。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容县发动群众连片开发荒山种植玉桂。他们允许土地有  相似文献   

19.
思礼乡夏神庙村民组位于济源市西北太行山浅山区。全组110户,440口人。近年来,他们因地制宜,利用山区优势,在宜林荒山上营造了四条高效林果生态经济沟。栽植李子415亩,13800株。苹果170亩10000株,红果130亩7000株,果树总面积达715亩,人均拥有果树70株1.6亩。93年果品产量达31万公斤,收入22万元,占全组工农业总产值52万元的42.3%,年人均收入1100元,其中林果收入人均500元。全  相似文献   

20.
《云南林业》2011,(1):23-23
2010年昌宁县核桃种植面积已达114万亩,产量达1.7万吨,产值达5.1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160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5%,森林覆盖率60.34%,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效益双丰收。规划先行,找准科学发展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