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在当前农村正进行着经济调整、推行各种联产责任制、大力发展农副业生产的新形势下、为了提高蚕桑生产的竞争能力、充分调动社员养蚕的积极性,以促进蚕桑发展:必须首先从提高养蚕劳动日值入手。根据1980年顺德县的调查资料,蚕桑标准劳动日净产值占甘蔗收入的51.4%,占塘鱼收入的52.6%,占稻谷收入的72.8%;说明蚕桑收  相似文献   

2.
前言位于粤西的化州市,属亚热带地区。夏天高温酷热、雨量充沛,形成“高温多湿。天气。于1976年以前,化州市蚕区农民历来春蚕期(3—4月)、秋蚕期(9—10月)饲养丝质优、产量高的二化性白茧种。而夏蚕期(5—8月)则养丝质差、产量低的多化性白茧种。据1976年夏的调查,多  相似文献   

3.
1.二化性的白茧种的冷藏保护技术,是目前我省蚕桑生产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从1955年至1958年,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目的在于从中得出对于二化白茧蚕种的合理冷藏方法,并探索其中规律。 2.试验所用材料为“法文×华+”及其反交,试验主要以春秋用及秋制春用为目的,探索合理的冷藏保护方法。 3.通过试验,明确了蚕种在自然温度保护中时间长短,温度高低与所需冷藏时间的相关关系,即凡是蚕种在自然湿度保护的日数愈长,接温度愈高,则为满足孵化所需要的冷藏时间也愈长。反之则可较短。 4.浸酸能促使孵化齐一,提高实用孵化率,并且扩大了自然识保护日数与冷藏日数的许可范围。 5.将冷藏时间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50°F的温度经过一定时间后转入后期(37—39°F)冷藏,能大大提高孵化成绩,从而改变广东自制二化白茧种孵化较差的情况,并可节省浸酸的手续。是一件有希望的办法。 6.根据试验结果,初步提出了春制秋用及秋制春用的几种冷藏办法,这几种办法,有待生产上作进一步的鉴定。  相似文献   

4.
易守明 《四川蚕业》2000,28(2):10-12
<正> 蚕体蚕座水剂消毒在丝茧育中的效果已有资料报道,无论上蔟率、结茧率、还是产量都明显优于常规的粉剂消毒,但很多种场在接受这种消毒方式时有很多顾虑,因为种场不仅考虑收茧量,更重要的是种茧的内在质量:即在做好防微工作的基础上,提高原种饲育的上蔟率、结茧率、健蛹率及造卵数,提高蚕种生产的效益。水剂消毒是否会影响座内及环境湿度,从而影响健蛹率、造卵数等决定  相似文献   

5.
新墟公社位于西江沿岸,有八个大队,其中六个大队,四十四个生产队种桑养蚕,桑地面积八百零七亩。一九七七年总产值一十五万零七百七十八元二角。比一九七六年增产百分之二十三点七。六年来,我社蚕桑总产值增长了二点七倍多。一九七七年十二  相似文献   

6.
<正> 在养蚕生产中,小蚕的加温方法各种各样,各有优缺点。本人就生产中常用的加温方法进行了调查、现分析如下: 1 电器加温 小蚕室电器加温是目前生产中逐步推广的一种加温方法,是未来小蚕加温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原蚕饲养四回育的试验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晋群 《广东蚕业》2004,38(2):28-29
饲养原蚕历来都是花工多,季节性强,技术要求高的。在当前农村发展多种经营,劳动力紧张的情况下,要巩固和发展普通蚕种场的原蚕基地,提高蚕种质量,解决劳动力紧张的矛盾是当务之急。为了节省饲养原蚕的劳动力,我们于2002年春、秋蚕期在原蚕区永和镇永生村和刁坊镇金银村进行饲养原蚕全龄4回育试验,在取得良好结果和经验的基础上,于2003年在面上推广,得到广大蚕农的欢迎。现将试验和推广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节省劳力,经试验春蚕大蚕期改1日4回育为1月2回育是可行的,但夏蚕期气候,叶质,蚕品种等与春蚕期差异极大,是否可行?笔者于1996年夏蚕期,以“薪杭×科明”蚕品种为对象,用夏伐桑的疏芽和春伐桑的条桑,在5龄期进行1日2回育和片叶1日4回育对比试验,结果条桑1日2回育转片叶1日4回育见熟早,健蛹率高,全茧量、茧层率略高。但差异不显著,证明了夏蚕期采用疏芽或条桑1月2回育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我省年可养蚕七、八造,解放以来,主产佛山地区头、二造和六、七造基本上推广了稳产高产的二化性白茧品种,增加生产者收益,为我省提供了出口高档丝绸的原料,多创外汇作出了贡献。可惜的是三十年来,夏季(三、四、五造)桑叶旺产时间,仍然以饲养低级生丝原料的多化性茧为主,以致一  相似文献   

10.
养蚕劳动力日益紧缺,养蚕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因此,探索蚕种生产中的省力化的养蚕方式很有价值。通过原蚕地面育试验,结果表明:在坚持严格消毒防病措施条件下,原蚕完全可以采取地面育;为降低不结茧率,无论原蚕华系或日系蚕品种都宜采用不完全自动上蔟技术。  相似文献   

11.
凌婷 《四川蚕业》2015,(2):30-31
<正>大蚕期是劳动力投入最集中、食桑量最大、龄期经过最长、丝腺发育生长及合成丝物质最旺盛的时期。因此,饲养大蚕必须针对其生理特点及生长发育规律,创造适宜大蚕生长发育的营养条件和气象环境,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蚕体健康。本文从气象条件、饲育技术、消毒防病等方面着手,介绍了种茧育大蚕期的技术要点。1适宜的环境条件是保证温、湿度及气流是影响蚕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要使蚕生长良好,必须根据蚕的生理要求,  相似文献   

12.
1958年7月11日7月30日大热收蚁饲育华十×沄文一单张,实养头数17822条,全龄经过19日,产茧71.5斤。蚕儿成熟每斤熟蚕133条,上簇后六天采茧,每斤鲜茧为220粒,茧层率雌雄平均为19.183%。共用去桑叶888.9375斤,担桑产茧8斤多。  相似文献   

13.
近年,国内外都进行了家蚕少回育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经济养蚕法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我场应用稚蚕炕房四回育,壮蚕五回育,已有两年的成绩。在安徽合肥蚕种场母、原、普三级蚕种种茧育三回育一班制,经过三年七次实践成绩的启发下,思想大为解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号召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种茧育是否可以少回育,向省力化发展,必须亲自试一下,为我们自身推广应用提出确切的依据。七九年春期我场以苏五、苏六100克进行全区三回育,稚蚕炕房育,壮蚕条桑育试点,初步总结汇报如下:一、试验方法:1.以普部一蚕室全部改建炕房,并辟一小间为稚蚕炕房室,与普蚕二室组作对照。2.1—5龄全龄采取三回育,1—3龄在炕房内饲养,四五龄蚕箔。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蚕种生产成本,在2014年原蚕地面育试验基础上在2015年再次进行试验,通过调查与分析:原蚕地面育省工省时,日系或华系品种的原蚕均可以实行地面饲育,但应采用不完全自动上蔟技术。  相似文献   

15.
16.
一、基本情况湛江地区地处热带亚热带,全年气温较高,雨量偏多,夏季高温多湿环境持续的时间长,所以,在蚕业生产上,长期来夏季是饲养抗高温多湿的“南农七号”多化性品种,春和秋末以饲养高丝量的二化性白茧种为主,两者分别约占全年饲养量的70%和30%。为了提高养蚕的经济效益,促进蚕业生产的发展,湛江地区农业局,湛江地区蚕科所等单位,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从白茧种中筛选出“683×932”、“683×新九”  相似文献   

17.
在种茧育中,何时添食蜕皮激素,既能保证制种质量,又能节省桑叶、节约用工呢?为此,我们于2001年春季,进行了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蚕品种:9202 1.2 设区:分5龄5足天、6足天、7足天和7足天半(180小时)添食蜕皮激素4介试区,另设清水对照。每区500头,常规方法饲养、上蔟、制种。 1.3 调查项目:5龄经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死笼率、单蛾良卵数、不良卵率。  相似文献   

18.
谈文辉 《四川蚕业》2013,41(1):24-25,31
<正>为了生产优质蚕种,满足农村大面积生产的需要,种茧小蚕集中共育是其重要的一环。俗话说:养好小蚕七成收,充分说明了饲养小蚕的重要性。我院采取小蚕集中共育等有效技术措施,提出了共育室所必备的条件及主要技术要求,保证小蚕发育整齐,体质强健,确保种茧的产量和  相似文献   

19.
原蚕区种茧育方格蔟试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纸板方格蔟是目前蚕茧生产中一种较为先进的优良蔟具,近年来在丝茧育上已广泛推广使用,且应用多年。用方格蔟上蔟的蚕茧,茧色洁白、茧层厚、上茧率高、次下茧少、上车率高、效益高。方格蔟作为一种较为理想的蔟具。在种茧育上由于陈年方格蔟粘有多层丝质和吸附蚕儿排泄物,种场担心消毒不彻底而很少使用。笔者为了探索方格蔟在种茧育上使用的效果,于2007年春期在金华天宝蚕种有限公司的原蚕区进行了初次试用,现将试用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黄溪村原蚕基地大棚种茧育的优点,并从大棚建造、种茧育桑园配置以及饲养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大棚种茧育技术,以供业界同仁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