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古代家禽家畜——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鸭是我国劳动人民最早驯化的家禽之一。鸭肉细腻鲜美,鸭蛋营养丰富,鸭毛加工绒装、绒被,鸭的形态还以各种精致美雅的造型在人们生活中显示出来。家鸭是从野鸭驯化而来。达尔文在仔细研究赫维特的实验后得出结论:“野鸭几乎无可怀疑地是普通家养鸭的种类祖先。”我国是家鸭最早的驯化地。相传伏羲氏发明网罟、捕鱼捉鸟,绿头鸭即是捕来众多野鸟的一种,经过人们长时间的饲养才被驯化为家鸭。但此鸭在人工饲养下不易繁殖,但是可以把野鸭蛋由家鸡来代孵,孵出来的雏鸭也能在家鸡的哺育下生活。……  相似文献   

2.
1项目背景1.1野鸭的品种资源。野鸭是水鸟的典型代表,属鸟纲、雁形目、鸭科;其数量和种类非常多,是多种野生鸭类的通俗名称。野鸭的来源目前尚无定论,一说为野鸭与家鸭杂交育成,  相似文献   

3.
美国绿头野鸭又叫大麻鸭、大红腿鸭、大野鸭,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引进。绿头野鸭本性好动,有一般野鸭群居的习性,既可放养,又可大群圈养,较完整地保存了野鸭的野性和食用口味。肉质细嫩,低脂肪,口味清爽,鲜而不腥,食之不腻,具有一定的药用功能,是传统滋补食品和野味佳肴。美国野鸭生长速度较快,70日龄平均体重可达1.2kg左右;抗病力较强,育成率高达95%以上;易饲养,养殖方法基本上和一般家鸭相同;市场销路广,尤其广东、上海等地缺口极大,近年来已成为全国珍禽消费市场中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4.
野鸭是多种野生鸭的统称.目前人工饲养的野鸭主要是绿头野鸭.  相似文献   

5.
现在人们饲养的家鸭都是由野鸭经人工驯化繁育而成的,它们仍保持着对环境应激条件敏感的生物学特性,其中蛋鸭比肉鸭的敏感度高得多。  相似文献   

6.
野鸭是野禽中的珍品,其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高.养殖野鸭是农家致富的好门路. 一、圈养场地和鸭舍 选择朝阳背风,土壤干燥,上有坡地,下有浅滩的鱼塘、河道边,搭建半水半旱的圈棚.野鸭有飞翔能力,养圈需配置天网.也可在房前屋后搭棚,围圈,挖坑放水饲养.鸭舍大小根据饲养数量而定.  相似文献   

7.
绿头野鸭的人工养殖在我国已经取得较大成功,但长期以来,孵化率低是困扰养殖的一大难题。绿头野鸭在雌雄配比、种蛋质量、孵化温度与湿度、出雏处理等方面与家鸭有很大的差别,如果不加以重视,很难提高绿头野鸭孵化率。本文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从绿头野鸭的饲养管理、种蛋的选择、消毒、孵化条件等几方面作了阐述,供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1974年我所在鄱阳湖畔偶获野鸭蛋10枚,孵得7羽雏鸭,至成熟后,经鉴定为鸟纲、雁形目、鸭科的天然野生绿头鸭。经十几年来的继代培育驯化,现已培育成优良的商品野鸭。目前除本省养殖外,已推广到浙、苏、粤、桂、闽等20多个单位饲养繁殖,商品已打入港澳市场和东南亚地区。现将人工驯养的绿头野鸭的生物学特性和生产性能等介绍如下。 一、外貌与生活习性 驯化绿头野鸭个体介于家鸭与野生野鸭之间,身短、颈短,头部绿色毛,全身黑色,脚蹼红色。公鸭体重1.4公斤,母鸭体重1.25公斤。年产蛋130~  相似文献   

9.
和家鸭相比,野鸭的瘦肉多,肉味鲜美,是禽类食品的佼佼者,不仅国内商品市场畅销,也是远销国外的热门货。因此,人工驯养野鸭,不仅有益于保护野生资源,又可以为国家出口换汇,是当前具有发展前途的饲养项目。一、野鸭的习性 (一) 生活习性:野鸭食性杂,野生时喜食杂草种子、水生植物、昆虫、贝甲类等,尤喜腥味,并爱在水中游荡。野鸭性温顺,成年公鸭体重1.35公斤,母鸭1.1公斤。 (二) 繁殖习性:公鸭性成熟为150天,母鸭稍有提前,为季节性产蛋,第一个产蛋期为2—5月,第二个产蛋期为6—8月,年产蛋百枚以上,公母比1:10。二、野鸭的饲养  相似文献   

10.
李建鑫 《北京农业》2005,(11):29-30
近几年来,人们厌倦了少“鸭味”“蛋味”的良种鸭、蛋,追求的是口感好,野味浓,营养丰富,无公害的野鸭、蛋。当今市场上,野鸭、蛋的价格比良种鸭、蛋高2~3倍,仍供不应求,但野鸭人工饲养必须模仿自然野生环境才能“野味”十足。近年来,一些养鸭专业户利用荒山林地仿野生商品化饲  相似文献   

11.
绿头野鸭     
我国从1989年前后从美国引进人工驯化的绿头野鸭,经十多年的发展,绿头野鸭在国内各地都得到推广养殖。特别是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养殖已成相当规模,商品野鸭已广销菜场、超市、饭店,并占据相当份额。单上海市场每年销售达上千万只,野鸭具有肉质鲜嫩,野味浓厚,瘦肉率高,含脂肪低,特别是没有家鸭那种难闻的腥骚味。而且具有适应性强、食性广、耐粗饲、疾病少、易饲养的特点,野鸭性情温和、胆大,易于农家养殖,是农家多种经营的一个好门路。  相似文献   

12.
美国野鸭是由北美野鸭选育而成的,其特点是:肉质鲜嫩、味美,性情温驯,生长快,易饲养。一、生产性能在简易棚舍中饲养,1月龄存活率98%,种鸭成熟较早,164日龄开产,年产蛋100枚左右。商品鸭4周龄体重平均可达445克,耗料1081克;9周龄体重平均达1167克,耗料3120克,一般60~70日龄可上  相似文献   

13.
<正>【品种介绍】绿头野鸭,属鸟纲、雁形目、鸭科,别名野鹭、大绿头、大麻鸭、大红腿鸭等,其因雄鸭头颈呈暗绿色带金属光泽而得名。绿头野鸭是由野生绿头鸭驯养而来的一种特种水禽。其在全世界分布很广,20世纪80年代我国先后从德国和美国引进数批绿头野鸭进行饲养,经过选育与推广,现已成为我国各地发展高效养禽业产业化项目。绿头野鸭是多用型的珍禽品种,集肉佳、味美、观赏、药用于一体。鸭肉含有人体多种必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野鸭,又称绿头野鸭,由北美野鸭选育而成,其性情温驯,生长快、易饲养。野鸭肉质鲜嫩、味美。1980年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水产研究所从美国引进,所以称为美国绿头野鸭,适应性强,旱养、水养均可,适宜南方各省养殖,肉料比1:3,一般60日龄个体体重达到1.2~1.4kg,适合许多地方发展养殖,是致富的一个好项目,现将其人工饲养关键技术介绍如下。1生产性能野鸭1月龄存活率98%。种鸭  相似文献   

15.
金新苗  姚毛龙 《现代农业科技》2009,(11):223-223,227
为充分利用野鸭资源,保护野生动物,选择杭州湾迁徒性天然绿头鸭和斑嘴鸭2个野鸭品系,开展了人工驯养繁殖。总结了野鸭驯养繁殖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生产环境选择、鸭舍建造、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汪丽 《农技服务》2011,28(12):1696-1697
介绍了野鸭的饲养价值,从育雏期管理、育成期管理、饲喂优质饲料和鸭场疫病的防控几个方面阐述了其饲养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1育雏期1.1营养标准野鸭从出壳至脱温的生长阶段称为育雏期,一般为30天。野鸭的营养需求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1月龄以内的雏鸭营养要求高。1~15日龄雏鸭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达到20%~25%,16~30日龄时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17%~18%。1.2饲养密度育雏期应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育雏方式有地面平养和网上饲养两种。野鸭地面平养的密度为:0~7日龄时20只/平方米,8~14日龄时15只/平方米,  相似文献   

18.
利用前期双重抑制PCR技术分离得到的10个鸭微卫星标记,分析了13个鸭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各群体的平均遗传杂合度(H)、多态信息含量(PIC)和群体间的Nei氏遗传距离(DA)等遗传参数,并用类平均法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微卫星座位中有7个具有多态,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各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7个微卫星座位在13个品种中共检测到51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为5~12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402 3~0.601 5;各群体平均杂合度为0.407 0~0.707 0,说明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采用DA/UPGMA法聚类分析,13个鸭群体聚为3类:Ⅰ类为8个家鸭品种和樱桃谷鸭;Ⅱ类为野鸭类;Ⅲ类为番鸭独成一类。结果提示:各类鸭群体间的聚类关系与其来源、分化、地理分布基本一致,而且绿头野鸭和斑嘴鸭在家鸭品种形成过程中均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从广义上讲,野鸭是指鸭科、麻鸭属、河鸭属、赤嘴潜鸭属和潜鸭属鸭的统称,狭义的野鸭指人工养殖的绿头鸭、白眉鸭、斑嘴鸭、赤嘴潜鸭等。野鸭性温顺,易管理,生命力强,食性杂,耐粗饲,喜水,生活有节律,适应性强,耐寒冷,成活率高,生长快,瘦肉多,脂肪少,饲养周期短、成本低,饲料利用率高,繁殖能力强。群居,即可圈养,又可放养。在中国从南到北,从西向东都有人工大量养殖野鸭,并于1980年、1985年、1989年先后从德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绿头鸭的系统进化关系。[方法]用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得4只绿头鸭线粒体ND2基因全序列,结合GenBank中已公布河鸭属野鸭ND2基因全序列,基于N-J法和MP法构建河鸭属野鸭系统进化树。[结果]4只绿头鸭ND2基因序列完全一致,其全长为1 041 bp,碱基A、G、T、C含量分别为28.91%、13.35%、20.75%和36.98%,A+T含量约等于C+G 绿头鸭ND2基因序列与斑嘴鸭完全相同,与其他野鸭的同源性较高。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绿头鸭与斑嘴鸭关系密切,两者共享一个单倍型,它们与棕颈鸭、针尾鸭及绿翅鸭同属于进化枝A。[结论] 家鸭可能由绿头鸭和斑嘴鸭驯化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