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黄志敏 《福建茶叶》2016,(11):234-235
茶叶会展是茶叶打响其品牌的一种重要方式,会展为茶叶的宣传提供了宝贵的时间与地点,也使得茶叶的市场竞争力更加强大。茶叶商家在提高自己品牌效应的同时也相应地提高自己茶叶的质量。本文从中国茶叶品牌的发展现状、茶叶会展管理对茶叶品牌的塑造,以及会展管理对茶叶品牌的积极作用等方面,分析会展管理对茶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茶世界》2008,(2)
会展内容:根据中国茶叶流能协会会展管理暂行办法,初步拟定出2008年会展部工作计划。为了防止有些单位冒用我协会名义在全全范围内进行非法办展,现将已确定的2008年会展活动告知业界,如有增加或变动,我协会将及时发布信息予以能告。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茶产业大国,茶业会展经济作为茶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已日益被人们所了解茶业会展经济对茶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产品销售、促进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促进茶叶品牌的建设;茶产业的发展促进茶业会展经济的繁荣主要体现在茶业经济的市场需求催生会展市场的繁荣、特色产品贸易促进展会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茶产业的发展丰富茶业展会的内容。会展经济与茶产业在相互促进中发展,笔者提出会展经济与茶产业的发展中发挥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政府的主导作用,会展活动规范化、系统化、国际化等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4.
茶业会展经济是茶业发展的新方式,也是茶业经济的增长点。本文通过对分析我国茶业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适合于茶叶产业经济整体发展的思路措施,以促进茶业经济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5.
茶叶会展经济作为茶叶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产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传统茶叶大国,我国茶叶会展活动发展迅速,为我国茶叶经济产业化、国际化奠定了发展的基础。但作为新型经济模式,我国茶叶会展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因此我国社会要从完善管理制度、创新会展活动内容、提构建信息系统等反面入手,切实提高茶叶会展活动质量。  相似文献   

6.
福建茶业会展经济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茶叶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福建茶业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挑战。本文从国内外会展经济的发展状况出发,分析当前福建省茶业会展经济的发展形势,结合福建省茶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提出了构建会展中心城市,以资源优势突显特点,虚拟与实物会展并举,以茶为媒促进旅游等方式促进福建茶业会展经济的发展,总结福建省进一步发展茶业会展经济的重大意义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茶世界》2011,(5)
2011年4月28日上午,第十九届中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暨2011中国(信阳)国际茶业博览会在信阳市百花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次活动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茶叶流通协  相似文献   

8.
黄志根 《中国茶叶》1994,16(5):32-33
现代化社会化的大生产,需要多功能的各类社会组织为其服务,行业协会就是其中之一.它以民间形式广泛同国内外经济组织发生联系,按照企业间的共同利益协调国内同行的生产经营和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促其形成合理的统一立场,按政府的产业政策和意图推动行业协调和管理,并能传播、交流技术经济信息,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经营效果.笔者就我国建立茶业行会对行业管理的必要性谈一些浅识.  相似文献   

9.
《茶世界》2010,(4)
2009年10月28—31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成都会展办、成都市农业委员会、蒲江县人民政府协办的2009第五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在蒲江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世界各地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博览会,为相关机构和组织展示自己的产品、文化、技术,促进了信息传播和商品流通,加强经济合作和产业融合。在茶叶产品营销和推广的过程中,如果茶叶生产、经营企业或有关单位定期参与各种博览会,举办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茶叶会展,会在较大程度上促进本茶叶产品的信息传播,宣传和规范茶叶的品牌和管理。笔者首先阐述了茶叶会展的含义,分析了茶叶会展的具体形式,尝试总结茶叶会展在各种博览会中的旅游地位。  相似文献   

11.
会展经济以其巨大的作用受到全世界各行业的重视,而茶业会展经济作为茶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日益被人们所了解。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茶业会展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茶业会展经济的几种措施和思路,希望能够构建起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茶业会展经济发展之路,带动茶业产业整体的飞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湖南茶业发展曾一度滑坡,近年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湖南茶业发展逐步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文章分析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湖南茶业发展具有区位好、资源丰富、产业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茶叶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等有利条件以及茶文化开发氛围浓厚、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等机遇;同时指出目前湖南茶叶发展存在产业化水平低、缺少优势品牌、投入不足等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湘茶产业化经营、加大投入、推进茶叶产业结构调整、强化茶叶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品牌与茶文化宣传等提高湖南茶业综合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调查新疆阿克苏茶叶市场情况,笔者走访了该市的商业繁华地段和部分茶叶店铺,用询问法、问卷法结合实地观察,对阿克苏市绿茶市场的经营者和消费者进行调查,并取部分茶样进行感官审评。调查结果发现阿克苏市区无成规模的茶叶批发市场,部分经营者的进货渠道单一,市场监管不力,茶文化淡薄,茶叶存放不当,经营者和消费者茶叶知识匮乏,茶商多为汉族而少数名族茶商少等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萍  杨江帆 《茶叶通讯》2021,48(1):161-166
本文基于对1419位社会公众的调查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识别社会公众对大众茶消费意愿与行为产生偏差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消费者的性别、年龄、学历、家庭收入、对茶叶了解程度及对价格、品牌、品质的关注程度是大众茶消费意愿与行为发生偏差的重要因素.有针对性地向公众普及茶叶尤其是大众茶知识、提升消费者对茶叶...  相似文献   

15.
提高茶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既是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创业型精英教育的根本要求。本文根据新形势下茶产业对创新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知识和能力的客观需求,分析了当前我国茶学硕士研究生在招生、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创新研究以及导师指导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生源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完善研究创新条件、强化导师职能、健全保障制度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茶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茶文化与茶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荣光 《茶叶通讯》2010,37(4):34-36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茶历史最悠久、茶文化最深厚、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本文从中国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出发,阐明了茶文化与茶品牌的关系和茶文化在茶品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蒋敏  章传政 《茶叶通讯》2020,(1):145-151
泛文化现象在中国茶文化界的突出表现为在茶文化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领域存在的对有关茶文化概念的混淆模糊、区分不清、认识不足,从而导致茶文化相关概念的严重“泛化”。茶文化本身所具有的边缘性、开放性、综合性特征和各种商业行为对茶文化的过度消费和过度开发,以及茶文化理论研究的不足,严重滞后于茶文化实践的发展等是引起茶文化概念“泛化”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当前,学界需进一步对茶文化、茶艺、茶道等概念及其内涵加以区分、界定,以期达成共识,从而促进茶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华丽 《茶叶通讯》2020,(1):140-144,163
茶旅一体化是推动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举措,是发展茶业经济的新业态。海南省茶旅一体化优势明显,发展空间较大,茶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态势正在形成。本文在分析海南省茶旅一体化发展的优势与主要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的路径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工生态茶园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对人工生态茶园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 :人工生态茶园能提高和改善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改善茶园内气候因子 ;提高和改善茶园土壤物理化学性质 ;增加了茶园内的有益生物的数量 ,促进了茶园系统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在茶业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在茶业中作用和应用广泛,本文主要综述了茶叶加工、茶园肥培管理、茶园病虫害防治及茶叶贮藏与保鲜中微生物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提出了两个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