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鸡啄食癖是养鸡生产上的一种多发病,在育雏鸡群、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常发生。常见的有啄羽、啄背,啄肛、啄趾、啄头、啄蛋等。被啄部位一旦出血,则鸡群争抢啄食,轻者使鸡受伤,羽毛不全,皮肉暴露,体热散失,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重者造成死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啄食癖会很快慢延,给养鸡生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因此,搞好鸡啄食癖的预防和治疗,对养鸡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1鸡啄食癖发生的主要原因1.1饲料营养饲料营养不平衡,如日粮中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粗纤维易引起啄肛;缺乏含硫氨基酸易引起啄羽和啄肛;钙含量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会引起啄蛋;微量元素、食盐及维生素含量不足或比例失调会引起互啄。  相似文献   

2.
鸡啄癖是指鸡相互啄食引起创伤,甚至引起死亡的异食癖.常见的有啄羽癖、啄肛癖、啄趾癖、啄肉癖、啄头癖、食蛋癖等.肉用种鸡群发生啄癖时,若不及时控制,会影响全群,轻度可造成创伤,严重可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引起啄癖的原因较为复杂,因此要采取综合措施防制. 1原因 营养方面.多是由于某些营养物质缺乏、代谢紊乱、味觉异常引起的.饲料过为单一,蛋白质不足;蛋氨酸、赖氨酸、胱氨酸、甘氨酸等缺乏或不平衡;缺乏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及B族维生素等;饲料中铜、钴、锰、铁、锌等矿物质不足或钠、钾、钙、磷比例失调;饲料中粗纤维含量不足,而高能量体积小的饲料比例过大,食后代谢能虽得到满足,但嗉囊内空虚无饱食感.  相似文献   

3.
<正>蛋鸡啄癖是指鸡群中相互啄食,造成伤害,甚至引起死亡的一种恶癖,是养鸡生产中的常见病。1发病原因啄癖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主要包括环境、饲料、管理等因素。1.1环境因素鸡舍潮湿,温度过高,通风不畅,有害气体浓度高,光线过强,密度过大,垫料不足、寄生虫危害等均可引发鸡群啄癖。1.2饲料因素日粮营养不全,蛋白质不足,氨基酸不平衡,粗纤维含量过低,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食盐不足,玉米含量过高等均可引发啄癖,且全价颗  相似文献   

4.
啄癖也称异食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或由于其他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其中一些不适宜的环境和管理因素也是诱发啄癖的重要原因。啄癖在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生,但是在有神经质的蛋鸡群内更容易发生。鸡群一旦发生啄癖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致鸡伤、残、死,往往给养鸡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啄癖的发生原因啄癖发生的原因很复杂,主要包括环境、营养和激素等因素。1.1营养因素日粮营养不全面,如蛋白质含量偏少,氨基酸不平衡,尤其是含硫氨基酸缺乏,粗纤维含量过低,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食盐不足,玉米…  相似文献   

5.
1原因 引起鸡啄癖的原因主要有饲养管理不当、密度过大、鸡群生长速度不一、日粮营养不均衡、疾病以及品种等,可归结为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及其他因素. 环境因素.禽舍空间不足,相互拥挤,造成饲养密度过大;温、湿度不适宜,育雏时温度过高;限饲或饥饿、采食及饮水不足;光照强度过高或不适;通风不良,造成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和潮湿;产蛋箱放置不合理或不足等,均会引起啄癖.饲喂颗粒料比粉料易引起互啄.  相似文献   

6.
(一)原因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原因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所致,如饲养密度过大导致水槽、料槽不足,鸡群争抢水料,使有些鸡只体内营养缺乏,发生啄癖;日粮中动物蛋白含量不足或氨基酸不平衡,致使鸡群不能有效地利用日粮中的蛋白质,进而引起啄癖。光照时间过长、强度过大、光线不均匀、外界光线直接照射鸡群,通风不良造成鸡舍内的空气污浊或有害气体超标,外寄生虫侵袭、外伤、脱肛等均可导致啄癖发生。  相似文献   

7.
蛋鸡发生啄癖的病因营养因素 :许多养殖户只注重日粮中的粗蛋白含量 ,而不注意氨基酸含量 ,所以会造成粗蛋白的含量比较高 ,但某种氨基酸 (尤其是含硫氨基酸 )缺乏而引起啄癖。饲养管理因素 :( 1 )饲养密度过大 ,通风不良 ,鸡舍内氨气浓度较高 ,鸡只拥挤缺乏运动 ;( 2 )饮水不足 ,采食量不均或搅拌不匀 ,断喙不合理 ;( 3)温、湿度、光照不合理。如光照过强或时间过长 ,引起鸡群兴奋而互啄 ;( 4 )鸡群体重均匀度差 ,其他因素造成的鸡体外伤 ;( 5)除此之外 ,还有某些疾病 ,体内外寄生虫 ,因病造成的拉稀或脱肛。预防措施断喙 :6~ 9日龄前后进…  相似文献   

8.
正鸡啄癖也称异食癖、互啄癖、恶食癖,是鸡的一种异常行为,其一旦发生,会很快波及全群。1发病原因1.1营养因素1.1.1日粮品种单一,缺乏蛋白质或鸡体必需氨基酸,尤其是含硫氨基酸中的蛋氨酸,植物蛋白含量过高、动物蛋白含量不足,均可引发啄癖。1.1.2日粮中的Zn、Cu、Fe、Se、Ca、Na缺乏或Ca、P比例失调会引起啄蛋、啄羽、啄肛等恶癖。1.1.3日粮中缺乏B族和D族维生素及叶酸会  相似文献   

9.
啄癖是鸡的一种不良嗜好,啄癖在育雏鸡群、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都有发生,而以育雏鸡群和育成鸡群发生较多,特别是密集饲养或笼养条件下更易发生。轻者头部、背部、尾部的羽毛被啄掉,鸡冠、头部、尾部的皮肤背啄伤出血,脚趾被啄破出血而跛行。啄癖鸡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肉鸡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下降。发生啄癖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营养方面1.1蛋白质不足或日粮氨基酸不平衡因为羽毛为含硫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当鸡发生啄羽癖时主要是由于蛋白质不足而导致含硫氨基酸不足或日粮蛋白质虽然很高但氨基酸  相似文献   

10.
鸡异食癖又名啄癖、恶食癖、互啄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的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病,鸡群一旦发生异食癖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致鸡伤、残、死,可造成不小的经济损失。1发病的主要原因1.1缺乏某种营养,日粮营养不全面,蛋白质含量偏少,必需氨基酸、食盐、钙不足,某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或粗纤维含  相似文献   

11.
鸡啄癖发生的原因及防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啄癖是鸡群中的一种异常行为 ,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食忌癖、食蛋癖和异食癖等。在养鸡生产中 ,鸡的异常行为常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其中以啄癖危害最大。如何防制啄癖发生 ,笔者经对几个养鸡场 (户 )鸡啄癖发生及防制情况调查后 ,总结如下。1 发病原因1.1 营养缺乏 :日粮中蛋白质不足 ,尤其是动物性蛋白质含量低 ,是诱发啄癖的重要因素 ;日粮中氨基酸不平衡 ,缺乏含硫氨基酸 ,易发生啄羽、啄蛋 ;日粮中矿物质元素不足或不平衡 ,使鸡采食量减少 ,饲料消化利用率降低 ,引起鸡啄蛋、啄肛、啄羽和食血等恶癖 ;日粮中维生素缺乏会影响雏鸡…  相似文献   

12.
鸡啄食癖是指鸡群中相互啄食 ,造成创伤 ,甚至引起死亡的现象 ,是大群养鸡很容易发生的一种恶癖 ,大鸡和小鸡都能发生。就其发生的形式来看 ,主要有啄肛癖、啄趾癖、食毛癖、食蛋癖、食鳞癖等。啄食癖的发生原因很复杂 ,因此要查明病因 ,对症防治 ,方可见效。1 发病原因1 1 营养缺乏饲料配合不当 ,营养不全面 ,特别是日粮缺乏蛋白质或某些必需氨基酸 (如蛋氨酸和色氨酸等 ) ,尤其是缺乏维生素A和烟酸时 ,容易引发啄癖。维生素D和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失调 ,微量元素 (如钴、铁、铜、锰、钾 )缺乏 ,也容易发生啄癖。另外饲料中缺硫 ,也容…  相似文献   

13.
1啄癖分类常见的啄癖有:啄肛癖、啄羽癖、啄趾癖、啄鳞癖。严重者表现为食肉癖,在同群中相互攻击,发生伤害,直致受害者最后被啄死。2引起啄癖的主要原因2.1遗传方面的因素:在同样的饲养环境和饲料营养水平下,不同的品种,有的啄肛,有的不啄。如白鸡粉鸡品种比褐鸡易发生啄癖,其中含有尼克T、海赛白、京白、宝万斯白遗传基因品种的鸡尤其易发生啄癖。2.2饲养管理的因素:2.2.1密度过大:密度过大,鸡群异常拥挤,饲料或饮水槽不足,导致强者强食,弱者受强者追逐和攻击,弱者被啄,鸡群会出现啄癖。2.2.2光线过强:光照强度过大会刺激鸡体,造成鸡体的…  相似文献   

14.
一、修喙主要目的是预防啄癖,群鸡饲养中,常会因为密度过大、室内光线过强、通风不良、饲槽位置或饮水位置不足、饲料中缺乏某种氨基酸或氨基酸比例不平衡等而发生啄癖,啄癖通常是由雏鸡啄尾羽、趾和肛门开始,最后发展到啄食身体的其他部位。啄癖一旦发生,就很难控制,虽然减弱光照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5.
<正>啄癖是鸡群(包括人工饲养的野鸡)常发生的现象,雏鸡啄毛、啄趾,成鸡多啄肛和啄尾,蛋鸡多啄蛋。其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光照过强、饲养密度过大、采食槽位不足、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日粮中蛋白质不足或氨基酸不平衡,缺乏矿物质、维生素,粗纤维含量低等都可产生啄癖。肛门被啄的鸡,肛门破伤出血,直肠脱出或输卵管脱垂。啄羽的鸡,局部羽毛或全身羽毛脱光,皮肤裸露,啄死率可达10%~12%。  相似文献   

16.
<正>鸡异食癖又称啄食癖、恶癖,是指鸡群中的鸡互相啄食,造成创伤甚至引起死亡,特别是平养的育雏鸡最容易发生。鸡异食癖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啄颈癖等。现将雏鸡异食癖的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1病因1.1饲料营养不全饲料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缺乏,鸡易发生啄肛癖;矿物质钠盐不足,鸡易发生啄血癖;维生素(A、B2、D、E)和泛酸缺乏,导致鸡代谢机能紊乱易发生异食癖。  相似文献   

17.
读者信箱     
问:养鸡生产中如何预防各种恶食癖?答:严重啄癖多发生于3周龄后,最常见的有:①啄趾癖——鸡群相互啄食脚趾,引起出血或跛行,重者可啄断脚趾。②啄肛癖——鸡群追逐一只鸡的肛门,致使肛门破伤或出血,严重时直到肠脱出而死,内脏被争食一空。③啄羽癖——鸡群相互啄扯羽毛,直至啄光为止。发生啄癖的原因较复杂,主要可归纳为:①日粮营养不全,营养素含量不合理,缺乏矿物质和必需氨基酸;②饲养密度大,无运动场地;③多批鸡混养,强弱不一;④运动场地小或舍内无沙浴地,又不喂沙粒等;⑤光照过强,照明时间过长;⑥中途放进新鸡或某鸡因打斗受伤等。除针…  相似文献   

18.
啄癖也称异食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或由于其他代谢障碍所致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 1发生原因 日粮营养不全面,如蛋白质含量偏少,氨基酸不平衡,尤其是含硫氨基酸缺乏,粗纤维含量过低。维生素及矿物质缺乏,食盐不足,玉米含量过高,食槽、  相似文献   

19.
正蛋鸡发生互啄癖(异食癖)主要表现为互相啄羽、啄肛,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1)饲养密度过大。饲养密度过大是蛋鸡发生互啄的主要原因。饲养密度过大,水槽、料槽不足,鸡群争抢水料,使有些鸡只体内营养缺乏,易发生啄癖。2)鸡群整齐度差。1~130日龄鸡群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体重和骨骼快速增长,若饲养管理不当,会造成鸡群的体重、胫长不达标,使鸡群整齐度差,这样会造成鸡群发生啄癖。  相似文献   

20.
啄辟是鸡群中的一种异常行为,常见的有啄肛癖、啄趾癖、食羽癖、食蛋癖和异食癖等,高密度、大群饲养的鸡最易发生,危害很大。笔者对我区20多个养鸡场、户鸡啄癖的发生及防治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总结介绍如下。一、发病原因1.营养缺乏:日粮中缺乏蛋白质或某些必需氨基酸;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失调;缺乏食盐或其他矿物质微量元素;缺乏某些维生素;饮水缺乏;日粮中大容积性饲料不足,鸡无饱食感。2.环境条件差:鸡舍内温度。湿度不适宜,地面潮湿污秽,通风不良,光照紊乱,光线过强;鸡群密集、拥挤;经常停电或突然受到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