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改善纵轴流水稻收获机清选装置的清选性能,在自行研制了纵轴流风筛式清选装置试验台的基础上,以曲柄转速、离心风机倾角、离心风机转速和喂入量作为试验因素,以功耗、含杂率和损失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试验研究,得出这些参数对清选性能的影响规律,这对于指导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纵轴流脱粒分离-清选试验台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设计的纵轴流式脱粒分离-清选试验台以切流与纵轴流组合式脱粒分离装置、风筛式清选装置为核心,采用可组合的模块化结构,工作部件结构和运动参数的调整简单、方便,可获得多个工况下脱粒分离、清选性能指标以及脱出物的分布规律.试验台以工控机和信号采集卡作为硬件控制系统的核心,采用VC++编写的测控软件系统可以对试验过程中工作部件的转速、频率、扭矩和功率等参数进行实时采集、显示、处理与分析,为纵轴流联合收获机脱粒分离、清选装置等关键部件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花生联合收获清选试验台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我国对花生联合收获清选装置研究缺乏的现状,设计了一种花生联合收获清选试验台。该试验台采用风筛组合的清选方式,可通过改变工作部件的相对位置方便地调整各清选参数,满足不同清选试验的要求;采用了先进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对试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处理。试验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花生联合收获清选装置的设计与研究提供了新的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4.
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脱出物的径向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联合收获机上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脱出物的径向分布规律,在自行研制的切纵轴流脱粒分离清选试验台上,分别采用梯形板齿和钉齿纵轴流脱粒滚筒进行水稻试验研究,分析得出了纵轴流脱粒分离装置脱出物的径向分布规律。通过对比可知,纵轴流滚筒采用钉齿时脱出物径向分布更均匀,在相同喂入量的前提下有利于清选。该规律为纵轴流脱粒分离清选装置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清选是联合收割机的重要工作环节之一,其工作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到联合收割机的整机性能。为此,针对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理论体系能描述纵轴流滚筒脱粒后清选机理的现状,设计了纵轴流清选试验台。试验台工作部件更换调整方便,运动参数可实现无级调节;设计了能够分析脱出物和清选后籽粒空间分布的接料箱;采用了工控机和PLC相结合的测控方法,实现了工作部件转速、扭矩、频率和风速等参数的实时采集、显示与处理;模拟和再现了纵轴流滚筒脱粒后作物清选的全过程,进行理论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国内现有中小型纵轴流联合收割机脱粒清选装置存在的问题,对影响脱粒分离、清选部件性能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在设计新型联合收获机时设计了差速脱粒分离装置和防糊筛清选机构,并对上述机构进行结构对比与试验.本改进设计提高了自走式纵轴流联合收割机脱粒清选装置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稻-油、稻-稻-油轮作的生产模式,早稻容易落粒、脱粒损伤大、油菜成熟一致性差及清选困难等问题,设计开发了适用于丘陵山区水稻油菜的联合收获机脱粒清选装置.脱粒分离装置包括可调导流条角度顶盖、单纵轴流滚筒和栅格式凹板筛,清选装置包括离心蜗壳式风机和高清洁率低损振动筛.为了得出适合水稻和油菜收获的最佳工作...  相似文献   

8.
切纵流联合收获机脱粒分离装置田间试验与参数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切纵流联合收获机脱粒分离装置的最佳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对履带式切纵流联合收获田间试验机进行结构改进、载荷测试系统的构建和水稻田间试验,研究切流滚筒、纵轴流滚筒间隙和切流滚筒、纵轴流滚筒转速对脱粒总功耗、切流滚筒功耗、纵轴流滚筒功耗和夹带损失率等性能的影响。并对总功耗和夹带损失率的数据进行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和复合型优化分析得到最佳参数配置:切流滚筒间隙为30.99 mm,纵轴流滚筒间隙为14mm,切流滚筒和纵轴流滚筒转速为892.95、848.95 r/min。试验表明,该参数组合下,脱粒总功耗39.03 k W,切流滚筒功耗11.72 k W,纵轴流滚筒功耗27.31 k W,夹带损失率0.50%。对切流滚筒和纵轴流滚筒下方脱出混合物分布进行了研究,为清选装置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沈宇峰  吴明亮  官春云 《农机化研究》2015,(10):137-139,143
清选是脱粒机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清选装置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改进脱粒机的整机性能。为此,针对目前油菜脱出物风力清选装置研究缺乏的现状,自行研制了油菜脱出物风力清选装置试验台。该试验台具有结构简单、试验功能全面、操作及调整方便等特点,可实现油菜脱出物风力清选的全过程,为以后进一步完善油菜风选装置的设计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纵轴流清选装置混合流场数值模拟与优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选装置性能决定着收获机的作业性能,为了克服纵轴流全喂入风筛式清选装置单风道离心风机气流场不均匀的缺点,对风机、脱粒滚筒产生的混合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提出纵轴流全喂入双风道六出风口风机的改进结构,并分析结构改进后振动筛面的气流速度对全流域气流分配的影响。同时,对改进后清选装置进行风机转速、风机入射倾角、鱼鳞筛夹角3因素正交优化,分析了各因素对气流场的影响规律,得到最优参数组合:当风机入射倾角30°、鱼鳞筛夹角40°、风机转速1 900 r/min时,更利于高负荷高效率清选。最后,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双风道结构和优化试验的准确性,水稻籽粒损失率0.91%,含杂率0.87%,小麦籽粒损失率0.82%,含杂率0.76%。  相似文献   

11.
风筛式清选装置清选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风筛式清选装置运动参数对清选性能的影响规律,在自行研制的清选试验台上进行小麦清选试验,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方差分析,并建立清洁率、损失率与贯流风机转速、离心风机转速、离心风机倾角及振动筛曲柄转速之间的数学模型,利用遗传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获得优化参数组合的Pareto最优解集,并进行验证,为风筛式清选装置的设计及使用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目前我国谷物联合收获机的工作质量来看,由于清选结构设计、部件参数选择不合理等因素易导致谷物机械化收获的粮食损失率及含杂率较高.针对这一问题,从清选机构的研究现状和工作原理出发,总结了清选机构的工作特点,并提出了清选质量提升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3.
风筛式清选装置非均布气流清选原理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脱出物从横置的轴流式脱粒装置下落到纵置的清选筛上时,在筛面入口段堆积成堆影响清选.提出了非均布气流清选原理,设计了圆锥形离心风扇以产生非均匀气流.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表明:由圆锥形离心风扇大、小端的直径差形成的非均布气流产生了风压差,使振动筛前部出现了较大的横向风速(最高处2.6m/s),将下落中的脱出物向另一端吹送,使脱出物在振动筛面的初始分布明显改观,从而改善了横置轴流式全喂入联合收获机的清选性能.  相似文献   

14.
油菜脱出物清选性能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通过引入清选指数K,建立了油菜脱出物在气流和筛面复合作用下的运动方程。研究发现,油菜脱出物的特性、清选装置的曲柄半径、曲柄转速、离心风机转速等对清选性能影响较大。通过单因素试验,得出了对应参数对清选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正交试验和综合平衡法,得出了适合油菜脱出物清选的最佳参数组合:曲柄半径为18mm,曲柄转速为310r/min,离心风机转速为900r/min。  相似文献   

15.
利用平行四边形形变的特点,实现上下楼梯功能的机器人,在形变过程中实现中心的变化使其更加稳定,用于楼道内楼梯的自动清扫.该机器人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爬楼梯速度快,平稳可靠.采用单片机控制系统,用以协调整个系统行走、转向等动作,实现全工作过程的自动化.该机器人具有较强的越障能力和路面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双风机圆筒筛清选机构参数试验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了双风机圆筒筛清选机构的工作特点,在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双风机圆筒筛清选机构清选性能的数学模型,并通过优化确定了主要工作部件的最佳工作参数组合。研究结果对圆筒筛式清选机构谷物联合收割机的设计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旋风分离清选系统结构及工况对清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旋风分离清选系统试验台,以分离筒入口角度、分离筒有无通气孔以及吸杂风机、扬谷器转速为试验因素,选取籽粒清洁率和清选损失率为试验指标,进行了清选性能单因素试验,得出了清选性能试验规律,为解决清选分离筒体积庞大、物料堵塞等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规模化牛舍的清洁工作效率,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改善饲养动物的福利状况,研制了远程控制自走式智能清洁机器人。该机器人适用于各种漏缝地板,主要通过超声波测距和陀螺仪定位方法精确检测推进的距离和方向,控制系统依据处理结果发出信号,控制机器人按规划路径实现智能避障等动作。它具有运行平稳、静音安全、牛舍中无人化全天候工作、自动充电充水等功能,是现代化养殖场清理粪污装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平邑县农机局推广站研制生产的单垄双行二次清选式马铃薯收获机获国家实用型专利(专利号200320102850.X)。于2003年6月通过省级鉴定,经过两年的生产考核,产品符合马铃薯收获各项技术标准。二次清选式马铃薯收获机由板式机架、起土铲总成,悬挂系统、切膜轮总成、碎土机构、传动机构、升运筛、支重轮、二次清选筛等9部分构成。该机起土铲铲起薯块和土块经碎土机构进入升运筛,进行初步清选,再经二次清选后实现土薯彻底分离。该机配套15kW以上拖拉机,工作幅宽分别为650、900、1000mm,震动筛频率为10次/S,铲头入土角为15°~23°,工作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